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儒家思想是一种以探询理想政治秩序为旨归的价值体系。围绕政治主体(实体)、社会规范、政治秩序力这三个政治秩序的基本构成要素及其运行机理,以天命、人性、阴阳这三个基本哲学命题为本体论依据,以君权神授、血缘认同、古远传统、精英崇拜为合法性资源,儒家建构一个精巧的政治秩序样式,并对其作用机理作出了精致的安排。在结构安排上,坚持以“三纲八目、内圣外王”为总纲,以“己—家—君(国)”为秩序载体、以三纲五常为秩序规范、以仁政和家长式权威为秩序力。在作用机理上,主张“天理—礼法—人情”、“天—君—民”的三角互动和“天—君—臣—民”、“己—家—国”的双向互动。  相似文献   

2.
儒学是一个以全面安排人间政治秩序为目标、以探求理想政治秩序为旨归的秩序理性主义,它把追求“王权主义→小康社会→大同世界”。作为自己的求索路径和理想归依,并以天命、人性、阴阳这三个基本哲学命题为本体论依据,建构了一个王权主义为核心价值目标,以“己-家-君(国)”为秩序主体、以三纲五常为秩序规范、以家长式权威为秩序力的精巧的君主政治秩序样式。这一秩序样式在历史的长河中获得了持久的运行,其根源在于儒家将“君权神授”、“血缘认同”、“古远传统”、“精英崇拜”分别作为了其政治秩序合法性资源的形上基础、宗法基础、历史基础和民意基础。  相似文献   

3.
儒学是一个以全面安排人间政治秩序为目标、以探求理想政治秩序为旨归的秩序理性主义,它把追求“王权主义→小康社会→大同世界”。作为自己的求索路径和理想归依,并以天命、人性、阴阳这三个基本哲学命题为本体论依据,建构了一个王权主义为核心价值目标,以“己-家-君(国)”为秩序主体、以三纲五常为秩序规范、以家长式权威为秩序力的精巧的君主政治秩序样式。这一秩序样式在历史的长河中获得了持久的运行,其根源在于儒家将“君权神授”、“血缘认同”、“古远传统”、“精英崇拜”分别作为了其政治秩序合法性资源的形上基础、宗法基础、历史基础和民意基础。  相似文献   

4.
纵观中国传统社会绵延近两千年之久的历史进程,几乎一直笼罩在大一统专制王权统治的阴霾之下,徘徊在各式各样的王朝更迭、治乱循环之间,有学者将这种中国历史上独有的奇特现象称为“超稳定社会”。中国传统社会以及政治结构之所以具备一种超强的稳定性有着深刻的内在原因:中国所处的独特的相对封闭的地理位置是这种超稳定性形成的客观条件;基于血缘宗法制度而形成的“家国同构”体制是其主要支柱;分散的小农经济构成其经济基础;儒家思想所倡导的基于宗法关系之上的伦理道德精神,是为传统社会超稳定性思想文化方面的保障。  相似文献   

5.
中国式现代化正定型于经过创新发展之传统“国—家”形态。运用历史政治学进路进行比较性考察可见,“国家”形态在世界范围内存在类型之别:西方类型无视甚至刻意否定家、族,中国类型承认家、族之合法性,以国—家兼容一体的结构和精神为骨干,形成“国—家”形态。它在漫长历史过程中屡遭冲击却顽强维系,晚近一百多年间又经历了家、国脱嵌-再嵌合的过程,其强大历史韧性要求我们将其理论化为自主知识体系之基础性概念:“国—家”肯定家对人的生存论意义,承认家、族的政治合法性与治理功能,“拟亲化”机制广泛存在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家内亲亲之情弥散于国中;“国—家”是有情意的政治共同体,其政治以人心为枢纽,其政府是全员的、全方位的责任型政府,更大范围的天下秩序以家为基础。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分析孟子的“窃负而逃”的主张入手 ,阐述了儒家建立在家族血缘关系和家庭人伦秩序之上的社会政治伦理秩序设计 ,指出儒家对这一秩序的维护是 ,对每一个具体的道德主体赋予判断“真礼”与“非礼之礼”、“真义”与“非义之义”的职责和权力 ,判断的依据是能否保证家国一体的伦理秩序设计的稳定。儒家的这一伦理秩序设计导致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不可能产生规则至上、规则统治的法治主张  相似文献   

7.
从<礼记>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家礼的实质就是将个人固定在家族的宗法关系之中,贯穿家礼的是亲亲、尊尊、长长、男女有别的等级思想,这种宗法等级观念对于维系整个社会的等级秩序有重要作用.家礼的各种仪式都有鲜明的政治意义,尤其是家礼的核心观念孝,与政治伦理忠是一致的,这也反映出古代家国同构的历史事实,齐家就可以治国.家礼培养的是孝父尊君的社会观念.  相似文献   

8.
西周社会政治秩序的建构,是通过维新的方式,对氏族组织进行改造,血缘宗法的原理与精神直接作为国家政治的原理与精神,将家、族的内在机制结构化、制度化为国家机制,从而形成父权、族权、政权的三权合一、三位一体以及家国同质、家国一体的伦理政治之范式,巩固了西周的统治,并对中国传统社会的社会生态尤其是政治生态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修身在齐家”指出,只有通过修身培育道德感,才能营造道德的家庭生活,为个体实现其人生价值提供立足点。“治国在齐家”表明了儒家“家国同构”的基本内容,即,伦理理论上“家国同理”;社会观上“家国一体”;在政治生活中必须以“大家”为重,以“恕道”为行为指导。“平天下在治国”则突出了“家国同构”的文化含义,即,文化价值观的合理化对于实现一个“德风开放”的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围绕政治主体(实体)、社会规范、政治秩序力这三个政治秩序的基本构成要素及其运行机理,儒家构建了其政治秩序的基本样式。这一基本样式的理论内容和构成要素在儒学发展的不同阶段又多有所补益和增减,在秩序构成、运作等方面有不同的侧重和强调,呈现出了原生形态(先秦样式)、次生形态(两汉样式)、再生形态(宋明样式)和衍生形态(清代样式)等不同的理论和样式形态。但其共性却是一致的,都以大同世界为理想归依,且在基本构成体系上都遵循"己—家—君(国)"为政治秩序实体,以三纲五常为政治秩序规范,以仁政和家长式权威为秩序力。  相似文献   

11.
罗尔斯的“政治自由主义”的道德哲学基础是公平正义的观念 (Justiceasfairness) ,而“原初立场”和“无知之幕”是其理论中两个最基本的概念。他首先在一国之内得出了民主宪政两个政治正义的原则 :公平原则与差异原则 ,晚年 ,他在《万民法》一书中又将这套原则推广为国际交往原则 ,企图在政治自由主义的理论框架下建构国际和平的新秩序。这一宏大的政治哲学理论体系代表了 2 0世纪后半叶自由主义政治理论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2.
古代中国的国家形式在起源之初倾向于专制型的运行机制,形成家国一体的社会结构.建国后,以高度集中的政治构架为依托,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国家通过政治权力实现了对社会资源的全面控制,形成了"单极权力格局"的社会.这种单位制度是宗法等级制度的延续.社会结构呈现出金字塔型,法是一种压制型法.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单极权力格局逐渐瓦解,形成不同的阶层,社会结构呈现出橄榄型,与这种以中间阶层为主体、多元化的社会结构相适应的法治秩序是一种回应型法治秩序.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伦理政治思想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的政治思想是一种伦理型的政治思想。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这一传统和特点,是由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宗法等级制和“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结构决定的。这种伦理型的政治模式的确立经历了一个长期探索和选择的过程。“德治”是这种伦理政治思想的外化,它以“君德”为前提,以德治、德教和仁政爱民为基本内容,以贤人政治为实施。  相似文献   

14.
五四新文学打破了“家国同构”的传统 ,而战时中国文学开始的“家国同构”的重建是一种复杂的历史存在 ,出现了相反方向的变异。“家国同构”的传统既在民族命运和无产阶级政治的层面上得到重构 ,又在个体生命的层面上被质疑 ,成为战时民族心理和作家心态的历史呈现 ,也预示出战后五六十年代文学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15.
综合大量史料,提示中华传统社会孝慈伦理效用闭路循环的基本内容,探讨其设计原则、运行机制,并追问其价值归宿。分析认为,孝慈之伦理效用就是孝与慈在亲子之间表现出来的环环相扣、代代相续的双向约束力;这种双向约束力凭借“亲亲”、“尊尊”的设计原则、差时与秩序的运行机制、家国一体的社会制度,成功地调节、规范了传统社会亲子之间的利益关系,实现了保证血缘生命存在与绵延的价值目标,为中华民族的繁衍与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后,国家权力对乡村社会的影响出现了结构性变化:国家权力在汲取乡村资源方面一度呈强化趋势;在乡村公共事务管理中所承担的功能却不断弱化。这种变化直接影响基层政府、候选人和普通村民之间的信息传播互动模式。基层政府对乡村社会政治信息传播,尤其是官方政治信息传播的内容、渠道和路径的控制力越来越强,并在“家国框架”中建构起叙事逻辑。然而,在政府主导的信息传播通道内,“虚拟选举”与“现实选举”的巨大反差,正在使选举传播的公信力受到广大农民的质疑。  相似文献   

17.
“萨达姆之死”作为国际政治中的一个重大事件,凸显了国家安全、国际秩序与全球正义等方面的问题。“萨达姆之死”和伊拉克作为“失败国家”问题,一方面将进一步危及伊拉克的国家安全、破坏国际秩序和损害全球正义;另一方面它又为维护国家安全、建构国际秩序和伸张全球正义提供了种种可能。“萨达姆之死”在短时间内并不能终结伊拉克的乱局,因为没有民族和解与政治宽容就无法实现“永久和平”。  相似文献   

18.
周灭商后,鉴于殷遗民做乱而“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诸侯国的使命实质是武装殖民。被封的周族人武装进入所封的土地构筑城堡,统治被征服的异族人或曰“庶人”。这样就形成了西周时期的“国”、“野”之分。居住在“国”中的为统治阶级,即周人。居住在城市之外“野”中的为被统治的异族人。这些被统治的人民有着自己的社会组织,即农村公社,这种组织脱胎于原始氏族公社,并与土地紧密相联。周王裂土分封,将这种公社连同土地一起封给诸侯,周代文献称这种公社为邑或书社。周时有“十室之邑”、“百室之邑”不等。古籍中记载诸侯动辄以书社数百封于某人,如《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昔吾先君桓公以书社五百封管仲。”又《吕氏春秋·高义》篇:“请以故吴之地阴江之浦书社三百以封夫子。”可见书社的组织不会太大。《史记·孔子世家》司马贞索隐;“古者二十五家为里,里则各立社,则书社者,书其社之人名于籍。”《左传》哀公十五年杜预注:“二十五家为社,籍书而致之。”可知一个书社为二十五家,西周时如《诗·良耜》:“其比如栉,以开百室。”郑笺:“百家者,一族也。”“百室出必共洫  相似文献   

19.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伦理充满内在张力.这种张力表现在城邦的生成、城邦存在的目的、城邦政体的选择、维护城邦的稳定和秩序的原则、对待城邦内政治冲突的态度等诸多方面.这种张力的根源,首先,是哲学和政治之间固有的张力在其政治伦理中的内化;其次,是其形而上学、人类学、认识论、目的论等哲学思想的二重性在其政治伦理中的体现.这种内在张力并不意味着亚里士多德在政治伦理观上自相矛盾,恰恰相反,他蓄意保持这种哲学的理想性和政治生活的现实性之间的张力,因为这正是政治伦理的本质.  相似文献   

20.
作为秩序的政治文明,其核心诉求就是通过政治来获得秩序,通过建立国家与政府的统一性的政治权力,来为人类的社会生活提供最广泛、最基本的秩序。建立秩序的政治是人类营造其文明社会生活的最重要的前提和最普遍的基石。因而,没有政治就没有秩序,没有政治提供秩序的民族,即是一个混乱、贫穷和受人欺凌的“无政治”的民族。成为一个政治民族是各民族国家首要的政治文明追求。同时,作为秩序的政治文明,其追求秩序的方式需要发展由单一政治中心向民主建构秩序的方式过渡,和由民主建构秩序到自由建构秩序过渡,并最终达到秩序与自由的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