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影视作品是人们了解外部世界的重要途径,其传播文化、加强交流的功能正日益凸显。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逐步紧密以及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大量的国外影视作品源源不断地涌入中国。作为一种新兴且特殊的翻译模式,字幕翻译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试图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出发,对字幕翻译的译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庞德不但是20世纪杰出的现代主义诗人,同时也是一位翻译奇才。对此,国内外诸多学者已从多个理论视角予以阐述,但目前尚未见学者借用生态翻译学的理论来研究庞德的翻译。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来看,庞德充分发挥自己作为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体现了“译有所为”;同时,通过构建一个和谐共生的翻译群落,庞德有力地影响了当时的一批文学精英,为英美诗歌的现代主义进程作出了自己特殊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鲁迅不是一般的翻译家,而是思想家型的翻译家,用翻译来"转移性情,改造社会"是鲁迅不变的初衷,也是他一生奋斗的目标.在我国新文学运动的拓荒年代,鲁迅以其勇于面对现实揭露虚伪的大无畏的精神,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和政治敏感,为我们开辟了一条攀登"通天塔"的道路,为繁荣我国译坛做出了杰出贡献,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可以借鉴与学习的宝贵经验.鲁迅的翻译思想至今仍启迪我们对翻译的研究,对中国文化的构建和发展,对中西文化交流,仍然具有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生态翻译学为研究张培基散文翻译提供了新的视域.张培基散文翻译选材就是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与译者自身能力适应性选择的产物,其翻译是在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翻译原则指导下,对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进行“三维转换”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以澳大利亚诗人格兰·菲利普斯诗歌译作为例,从生态翻译学的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个维度对诗歌翻译活动进行阐述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不断深入,人们逐渐拓宽视野,开始将翻译学研究和自然科学观点结合起来,生态翻译学则是一个很好的范例。生态翻译主张从语言维、交际维和文化维三个维度进行翻译,并通过读者反馈及译者素质进行翻译质量评判。由于广告语翻译涉及文化因素的转换,语言韵律等特征的处理,因此生态翻译学方法论中的语言、文化、交际三个维度可以为广告语翻译研究提供更为全面系统的视角。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对广告语翻译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广告语应该被视为翻译的生态环境,译者与这种生态环境应该是相互适应与选择的关系。应该在充分考虑语言、文化、交际三个维度的基础上,根据广告语的内容、受众、源语及目标语文化背景等具体因素进行翻译,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7.
林纾不懂外语,却成为中国近代文学翻译史上最具影响的翻译家,对此,已有诸多学者从不同的理论视角予以论述,但目前尚未见学者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进行研究。生态翻译学认为,一名成功的译者不仅要具备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能力,还要能与翻译生态网络的其他主体和谐共存。林纾翻译的成功,主要在于他顺应了当时的规范环境和社会环境,做出了最佳的...  相似文献   

8.
生态翻译学在从翻译适应选择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生态学途径的翻译研究,能够对翻译本体作出新的描述和解释.文章在该理论视角下来研究广告翻译,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等多维度层面对广告翻译的译例进行分析,以探讨广告翻译新视角,从而为其他广告翻译实践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公示语广泛应用于公共设施、公共交通、旅游景点、机构名称、服务设施、街头路标等公共场所,被认为是城市或地区的“脸面名片”.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许多景区的公示语均为多语形式.正确恰当的公示语翻译不仅能帮助国际游客顺利完成旅游,同时也能增进他们对中华文化的了解.然而,我国景区公示语的翻译现状却不容乐观.文章以河南三处世界文化遗产的景区公示语汉英翻译为例,运用胡庚申的生态翻译学理论对发现的错误进行深入分析,并进而对我国的景区公示语翻译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广告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广告语的研究也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意图运用胡庚申教授提出的生态翻译学理论对广告妙语翻译的译例进行分析,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以及美学层面探析它们的妙处,为其他广告翻译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随着会展业的蓬勃发展,国际性会展成为城市形象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将会展外宣翻译置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进行研究和考察,对于推动城市的经济发展和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有着不可低估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文章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审视安徽省国际性会展翻译的现状,指出目前安徽会展外宣翻译质量仍处于粗放和良莠不齐的状态。笔者以调研中的实际翻译文本为例,提出改善安徽省会展翻译的生态环境,将译者作为翻译活动的中心,通过语言维度、文化维度和交际维度方面的转换,培养会展翻译人才等修正策略,以期建构会展翻译多维度体系。  相似文献   

12.
生态翻译学是一种生态学途径的翻译研究,它将翻译定义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由于诗学上的适应,林语堂选择了翻译《浮生六记》。为适应翻译生态环境,林语堂选择了包容性翻译,综合运用异化和归化策略,使其译文具有较高的整合适应选择度。  相似文献   

13.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公示语翻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翻译活动作为人类交际行为重要组成部分,是和自然界的活动相互关联的。公示语翻译在人类社会发展、经济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信息传递作用,是对外宣传与交流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极强的社会功能。结合生态学原理,从生态翻译学视角研究公示语翻译的跨语际、跨文化转换活动,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等多维度层面对公示语翻译的文本进行研究,不仅拓宽了公示语翻译研究的领域,而且为公示语翻译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4.
大学校园公示语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翻译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生态翻译学作为一个全新的翻译理论,为公示语翻译提供了新的翻译原则.以生态翻译学为理论框架,探讨了翻译生态环境,并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个维度对大学校园公示语的翻译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生态翻译学在全球化思潮的背景下产生,是全球化经济、文明及哲学转型的妊然结果。生态翻译学产生于全球化大背景之下,同时又将通过生态平衡来调节全球化下经济政治及文明的平衡。两者是一种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关系。从生态学视角入手,把翻译研究带入一个更广阔的学术视野,为翻译学的跨学科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王佐良先生是我国外语界的老前辈,对外国文学研究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对翻译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也建树颇多。本文拟从生态翻译学这一全新的视角来诠释王佐良先生的翻译思想。文章认为,从以下五个方面来看,王佐良先生的翻译思想同样体现了生态翻译学思想:翻译生态的"和谐统一";翻译行为的"适应/选择";翻译过程的"汰弱留强";译者追求的"译有所为"以及译品生命的"适者长存"。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广告几乎已经渗透到各种公共场合甚至私人空间。汉、英广告在各自依托和反映的语言和文化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同时,广告文体具有信息性和诱导性的特点。因此,广告翻译要求译者从生态翻译学角度出发,努力实现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等多维转换,最大程度提高整合适应选择度,从而使广告译语文化背景下的受众者产生与原文在源语文化背景中同样积极的心理回应。  相似文献   

18.
生态翻译学为研究胡适诗歌翻译提供了新的视阈。胡适翻译诗歌的过程就是胡适在“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翻译原则下,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并代表翻译生态环境选择译文,进行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等“三维转换”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生态翻译学理论视角诠释了许渊冲的诗词翻译思想与翻译实践。研究表明,许渊冲诗词翻译思想与实践主要体现了翻译生态的"和谐统一"、翻译行为的"适应选择"、翻译过程的"弱汰强留"、以及译者追求的"译有所为"等生态翻译学理念。  相似文献   

20.
张爱玲除了其著名的作家身份外,也是一位硕果颇丰的翻译家,但她的译者地位一直被边缘化。借用生态翻译学的相关理论,从语言文化环境、社会政治环境等翻译生态环境的外因和译者心理机制等翻译生态环境的内因对译者翻译行为的干涉和影响及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及选择来诠释张爱玲翻译边缘化现象,有助于更全面地认识张爱玲翻译的价值,拓展翻译研究的范围和深度,助推中国文化"走出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