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003—2017年全国30个省份的面板Tobit模型研究发现,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了绿色经济效率的提升,并且制造业和服务业内部结构升级对绿色经济效率也具有促进作用;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显著推动了绿色经济效率的提升,而中部和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不显著。因此,东部地区需积极发挥引领和辐射作用,有效带动中部和西部地区产业发展,提高其产业结构层次,与此同时,中西部地区应主动选择性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以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升绿色经济效率。  相似文献   

2.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标志着中国经济升级版进程的开始.探索有效路径加快产业升级步伐成为国内各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很多地方政府未能明晰产业升级的丰富内涵,在把握产业升级方向及制定具体政策时容易陷入认知误区和操作困境.这既影响着区域产业投资的规模和领域,也制约着生产要素的流动和配置,造成稀缺资源利用上的低效和浪费.在梳理评析主要产业升级观点的基础上,明确指出区域产业升级有着多元化的丰富内涵,表现为产业成长和发展能力长期的持续培育、逐步适应与开拓市场、将传统产业做精做强、以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为导向,以及创新环境不可或缺,等等.并进一步提出区域产业升级模式选择应该注意的问题,为国内各区域实现产业升级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东部地区嵌入全球价值链,既使该区域经济面临低端锁定的困境,又给我国的东中西区域协调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破解这种双重困境,可以引导东部地区实施在全球价值链的基础上平行地构建国内价值链的战略,即东部地区要攀登价值链高端发展总部经济,以价值链的治理机制来协调产业升级、产业转移和缩小地区间的发展差距.从总部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条件来看,利用自身在全球价值链中劳动密集型环节所形成的在位优势,将总部经济的交易成本优势与制造基地的要素成本优势相结合,可能是发挥我国大国经济效应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产业升级的加速推进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一个具有强烈紧迫性的重大选择.本文从经典理论对产业升级内涵的解释入题,着重分析与研究产业升级包括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深化创新两个方面.据此说明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产业升级指向及其困境有较大的差异性.最后,基于宏观层次的政府支持提出了若干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关系的视角研究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以及变化,用社会网络的方法,针对核心产业、产业升级、产业结构演变以及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以东部沿海经济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对于核心产业,使用产业中心性、产业影响力以及结构洞与中间人评价指标,运用模糊数学与向量夹角余弦组合评价模型来评价核心产业.对于产业升级,使用可视化与对比分析来对不同年份的核心产业进行评估,得出东部沿海经济区2007年至2012年产业升级幅度较大,核心产业变化较大.对于产业结构,使用块模型分析,得出结果为东部沿海经济区可以分为四大板块,不同年份产业的结构之间联系有变化.对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使用QAP相关分析以及QAP回归分析,QAP方法解决了一般统计方法不能处理的关系数据回归,得出了东部沿海经济区的产业结构受产业在经济区外的流出、原先的产业结构以及我国三大产业划分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西部技术创新体系与产业创新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目前西部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科技和经济相脱离的问题并未从根本上解决。一方面 ,西部的技术力量不算弱 ;另一方面 ,西部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实效以及科技综合实力又明显低于东部。具有“技术后发性”特征的西部应着重从资源开发价值重新定位、突出发展特色经济、努力延长产业链、依托优势企业规模扩张等方面 ,以科技创新为动力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7.
产业升级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从比较优势理论和企业能力理论出发考察产业升级的两种路径:一种是发挥比较优势为主的嵌入式产业升级路径;一种是以企业能力为核心的内生型产业升级路径。两种升级路径都各有优点和不足,从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和升级的过程来看,坚持以企业能力为主的内生拓展型产业升级路径,是未来我国产业升级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产业发展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中国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转型升级压力。产业转型升级包括企业和区域两个层面,企业层面转型升级的关键是改善竞争要素-9能力,表现形式是产业链、价值链和附加价值的提升。区域层面转型升级的关键是优化发展环境与平台,包括城市功能提升、集群化布局、产业链配套、中小企业扶持、创新网络构建、人居环境改善。  相似文献   

9.
粤、沪、鲁、浙、苏五省市是我国中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聚集地。近年来,五省市高技术产业均取得了快速发展,但不同省市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路径、发展环境与产业升级现状存在较大差异。从产业升级投入能力、产业升级产出能力和升级环境支撑能力三个维度可构建高技术产业升级评价三力模型及指标体系,并选取中东部地区十五省市,以这些地区的大中型高技术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产业升级能力进行定量研究与分类。结果表明,某一地区高技术产业的升级能力与其产业资源整体投入水平密切相关,而良好的区位优势和繁荣的资本市场能够明显地改善产业升级环境;从政府角度看,经济发达地区可减少政府过多的直接投入而增强直接采购的力度,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应加强政府对本土高技术企业的直接投入和政策扶持,扩大外资的吸引力度,推动地区高技术产业发展与升级。  相似文献   

10.
以产业集群支撑和引领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广东省经济发展的特色。本文简述了广东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从产业集群支撑着广东经济的发展、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培育了一批企业和区域品牌、以一批发展比较成熟的工业园区为载体和产业集群以中小民营企业为主等方面对广东产业集群发展现状进行了评价;分析了广东产业集群升级的思路和重点;从企业和政府两个层面提出了加快广东产业集群升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是普遍而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在保证我国经济增速的同时降低环境污染物排放、实现经济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前社会的核心目标之一,而加强技术创新是降低环境污染的根本路径,同时,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是实现绿色经济发展的根本方式。文章将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与环境污染纳入同一分析框架,尝试从定量的角度研究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效应。文章借助中国2004—2017年各省份(不包括西藏、港澳台)面板数据,构建包含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环境污染的固定效应模型,并提出产业结构升级是技术创新影响环境污染的中介变量,从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对环境污染影响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进行分析验证,实证探究了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同时从全国层面以及区域层面进行比较分析,在验证前文假设成立的基础上,对比不同区域的实证检验结果,尝试从中国区域差异性的角度得到更具针对性的研究结论和政策启示。研究结果表明:从直接效应看,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可以显著减少环境污染,作用强度与技术创新水平、产业结构升级水平成反比,且分地区检验结果相同;东中西部地区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降低环境污染的作用大小却表现出了明显的区域差异。从间接效应看,技术创新可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降低环境污染,产业结构升级在技术创新降低环境污染的过程中充当中介变量。分区域检验结果显示,东部地区具有完全中介效应,西部地区中介效应占比27.46%,中部地区中介效应不显著。文章的研究结果对我国环境污染治理具有重要的启示: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对减少污染排放、提升环境质量至关重要,政府需要因地制宜施策,充分发挥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降低环境污染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东部地区在追求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同时,应发挥技术创新在产业结构升级中的核心作用;中西部地区要加快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引进生产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2.
产业结构升级是转变安徽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实现经济由数量型扩张向质量型发展的动力需求.文章在阐述产业结构升级对促进安徽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理论基础上,首先对三大产业的增长与经济增长关系做初步分析,然后选取测度产业结构升级的经济发展指标,用综合评价法构建一套科学的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框架,最后以产业结构升级为视角对安徽省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PVAR模型,考察减税降费、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质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减税降费、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质量之间的协调关系存在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减税降费对经济增长质量的正向影响明显,但受限于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边际效应递减,产业结构升级对减税降费和经济质量的影响有待强化;中部地区减税降费和产业结构升级能够有效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增长质量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驱动作用有待增强;西部地区减税降费和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质量的驱动效应,持久性不足。  相似文献   

14.
产业结构升级是中国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研究型教育消费是在现有的知识存量基础上,通过研究学习、探索和创造新知识而进行的消费行为,是一种高层次的教育消费,但又不同于传统的高等教育消费,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研究型教育消费自身的消费属性、人力资本外部性以及技术创新性3个方面来体现。基于中国2005~2017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省际面板数据,从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角度构建产业结构升级指标,采用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和动态GMM面板模型实证分析研究型教育消费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研究认为,2005~2017年中国的产业结构在不断的优化和升级,但地区之间发展差异较大;研究型教育消费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产业结构升级水平受其自身滞后一期的影响显著;由于区域差异性,不同地区研究型教育消费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方式各不相同。因此,应当重视研究型教育消费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采取差异化扶持方式推进各地区研究型教育消费。  相似文献   

15.
借鉴已有文献理论,分析产业结构升级的内涵,构建产业结构升级体。主要因素包括科技水平、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程度、对外经济贸易水平。运用因子分析法先构建三个因素及经济发展质量的指标体系,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产业结构升级的指标体系。实证分析采用线性回归和向量误差修正(VECM)模型分别分析经济发展质量与产业结构升级以及三大要素之间的关联性。最后,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地区面板数据,研究产业结构升级和对外开放对我国经济波动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同时检验产业结构、对外开放度是否影响经济波动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实证研究发现,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在减弱经济波动的同时促进了经济长期增长,而对外开放度的提高增加了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表现为1996年以前影响不显著,1996年后有正效应.进一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存在负向影响,但1996年之前和1996年之后影响不同,分别是正影响和负影响,此外产业结构升级和对外开放度的提高有助于减弱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并且当产业结构升级和对外开放度超过一定临界值后,这一影响转而为正.据此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东北三省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的实证研究与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国内学者研究认为中国部分地区的金融发展能够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首先从实证角度分析了东北三省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并将三个省份的实证结果进行比较,说明东北三省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有一定影响,但由于三个省份的具体情况不同而产生的影响程度各异,最后按照实证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工业结构升级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随着市场化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工业结构升级将处于一个特殊的环境下。研究这一过程中政府、市场和企业在工业结构升级中的不同作用,意义非常重要。本文在理论和实践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政府为先导,市场为基础,企业为主体的工业结构调整世纪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