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回族教育的创新与变革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必然要求。在民国时期的宁夏,马福祥、虎嵩山等回族上层人士,通过创办新式回民学校,改革经堂教育,推动了回族教育由旧及新的转变——虽然在这一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与缺陷,但较之以前已经有了许多积极的变化,对回族发展及国家强盛等都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东南大学民国时期的军事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南大学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 (190 2~ 1937.7.7)的军事教育走过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在“军国民教育”思想指导下 ,三江、两江优等师范学堂时期 ,设有“兵式体操”科目 ,并一直延续至国立东南大学时期。国立东南大学改组为第四中山大学后 ,军事教育开始从体育科目中脱离 ,成为一个独立的科目。国立中央大学成立后 ,至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而西迁重庆前 ,基本上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系统的军事教育和军事管理模式 ,为后来的继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清末民初,云南彝区结束旧制教育.民国时期云南彝族教育在教育经费、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方面得到发展.新式教育在彝区的推进,提高了彝族地区的文化教育水平,彝族子弟外出求学意识得到提升,培养了大批有学识有见地的彝族青年.  相似文献   

4.
民国时期,北夏实验区民众教育以民众学校作为施教机关,从文字、公民、生计、健康、休闲娱乐五方面全方位展开。民众教育的实验性特质导致了可执行阶段性目标的缺失,并未能实现教育的完全整合,因而也未能实现民众教育救国的最终目标,但民众教育适应了当时的社会环境的需要,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不仅把改造农村问题作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关键问题,而且企图寻找一条改造农村的有效途径,力图实行民主自治制度,积极传授农民以农业科学技术,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推行具有企业化和市场化性质的股份合作体制,显示了一种比较系统的具有一定现代化意义的农村建设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5.
6.
教育译介是教育交流的重要手段、方式和途径,它对于各国、各民族之间的教育交流曾经发挥过并且仍在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民国时期,欧美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制度和法规等被大规模地引入中国,对中国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这一过程中,教育译介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总结其成败得失和经验教训,可以为今后更好地开展中外教育交流、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档案资料,参照其他文献,对民国时期新疆省政府的教育政策,特别是对盛世才政府在联共党人和中共党人及进步知识分子的帮助下制定教育发展规划,发展民族教育和社会教育、提高教育和教学质量做了实事求是的论述。  相似文献   

8.
从民国以来,凉山彝族的教育问题一直是很受政府关注的.通过回顾民国时期凉山彝族教育史,我们可以找到凉山彝族教育的发展方向和路径.  相似文献   

9.
民国时期的职业教育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产生,并经过近40年的发展历程,形成了自己独具的特征。主要为:职业教育是从西方引进的舶来品;尝试处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职业教育发展呈现严重的不平衡性;职业教育办学形式以民办、私立为主体;注重职业教育社会化;职业教育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重视职业教育立法。  相似文献   

10.
民国时期,各级政府采取各项政策和措施,发展云南的边地教育.云南边地教育在发展过程中,有其自身的特点,即以扫盲教育为主、各地教育发展不平衡、在校学生中少数民族子弟少、强迫教育现象突出、女子教育落后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抗战胜利后,主管全国重工业的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在接管沦陷区工矿企业的同时,开始大力推行公司制。在此期间,资委会组建的各种公司数量之多,范围之广,规模之大,是中国工业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尤其是这一时期创办了中国石油公司等全国性的公司,在台湾组建了十大公司,不仅把中国近代公司的形态发展到最高阶段,同时也为当今的中国公司制度建设和公司治理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前车之鉴。  相似文献   

12.
民众教育馆是民国时期实施社会教育的主要机构。它在发展过程中大致经历了初步发展时期、繁荣时期、曲折发展时期三个阶段。在各个发展阶段民众教育馆主要采用演说、出版刊物、阅读及其他一些寓教于乐活动满足普通民众的需要,于轻松愉悦中、从社会教育中获益,对影响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民国早期(1912—1927年),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对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女子教育和职业教育都有了较大的变革和发展,作为两者结合的特殊形式——女子职业教育开始起步,并取得一定发展。对妇女就业及自身解放起到了促进作用,但也存在诸多局隈。  相似文献   

14.
清末民初,是中国社会从传统向近代转化时期,随着近代教育的兴起和发展,出现了一个具有近代意义的职业群体--教师群体.它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学官、私塾先生,也不同于现代意义上的教师,而是带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即群体的构成新旧杂糅;知识结构由单一转向多元;身份处在由官到师的转变时期.对这一群体进行分析,有利于认识事物在社会转型期呈现出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15.
清末和民国的社会教育突出了理论上的创新性、时间上的持久性、内容上的广泛性、对象上的普遍性,堪称中国教育史上的重大变革,其宗旨可以概括为“作新民”与“唤起民众”。“作新民”为宗旨的教育运动与“新民说”以及“新青年”观密切相关,“唤起民众”的教育运动根源于“总理遗嘱”,两者的共同目的在于弥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不足,同一性则是变革教育、培养新国民,救亡图存。  相似文献   

16.
清末民初,实业教育被纳入国家教育体制,这是我国教育从传统向现代演变过程中的一大进步。民国时期有关生计教育、职业教育、生产教育、民生教育的主张渐次涌现,与晚清以来的实业教育一道构成事关国计民生的教育。以往民国教育思想史的研究仅仅将其划分为各种思想流派进行论述。并未析出其共同本质。本文主要探讨的是诸概念的提出,产生的岐义及其共同本质。生计教育活动因为符合当时的教育现实和社会现实,所以在民国教育史和社会 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也为后来共和国时期的职业教育或成人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减灾机构与减灾法是现代减灾体制中非常重要的环节.1912-1931年政府减灾机构设置趋向专职化,减灾法初建体系,但是由于机构变动频繁、减灾法有名无实致使减灾不力,加重了1931年湖北省水灾的破坏程度.  相似文献   

18.
当代中国电子政务:反思与走向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创新理念、人本主义理念、效率理念和服务理念是推动世界各国进行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因素,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对实现跨部门信息与服务的整合、再造行政业务流程、提高政府部门管理效能与公共服务质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推行办公自动化开始,电子政务建设已经历了近20年的时间.运用实践验证的逻辑对这段时间里的电子政务建设进行总结评估、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当代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趋势与走向,这对于推动中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电子政务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的作用、提高执政能力、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一个拥有12亿多人口的泱泱大国,而事实上又是一个人力资源稀缺的国家,中国的经济要持续发展,关键在人才,而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高校,在与国际接轨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历史等多方面的原因,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自我发展定位过高,期望全面突破而采取的与高校现状不适宜的拔苗助长的做法,使高校的发展走入困境;面对入世后的机遇和挑战,缺乏主动意识,更缺乏忧患意识,不利于高校的健康发展;在人才培养上,墨守成规,重理论轻实践,重继承轻创新,使高校人才培养重心偏移。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确保每个环节的正确性,才能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民国时期 ,各级政府采取各项政策和措施 ,发展云南的边地教育。云南边地教育在发展过程中 ,有其自身的特点 ,即以扫盲教育为主、各地教育发展不平衡、在校学生中少数民族子弟少、强迫教育现象突出、女子教育落后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