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徽州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大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内涵十分丰富.特色鲜明,在各个层面、各个领域都形成了独特的流派和风格.徽州文化以其全面性、系统性、辉煌性和典型性.被誉为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文化发展的典型缩影.从而具有了典型代表和标本的价值和地位。徽州文化是徽州本地和徽州人在外地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  相似文献   

2.
征稿启事     
《徽州社会科学》2006,(1):24-24
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再度靓丽展示.吸引世人目光。近日徽州文化的非物态文化遗存徽州胡开文墨制作工艺、歙砚制作技艺、万安罗盘制作技艺、徽州日连戏、徽州三雕、徽剧被国家文化部正式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占我省列入非物质文化遣产名录(19个)项目的1/3。徽州珠算文化、徽墨、歙砚,万安罗盘还将赴京参加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保护成果展。  相似文献   

3.
徽州文化,博大精深而又具体细微。近年,各地对徽州文化研究蓬勃发展,涉及面广,课题浩瀚。大至程朱理学、书院教育、徽商经营、徽派建筑等等,小至一碗一盏、一张票据、一片册页等等,无不蕴藏丰富的徽文化内涵。前不多时。黄山市为徽州百姓所用的火火通召开了。徽州工艺(火火通)综合价值及应用学术研讨会”.从它的历史渊源、山地取材、工艺流程、科学原理、艺术造型、实用价值及能源利用等诸多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明显成果,从而反映它的徽州文化价值。无独有偶.黄山市还就。说鳖”这一徽州民俗课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并作为《徽州社会科学》杂志的“徽州说鳖”专题栏目名称.刊载了不少徽州文化专家的一些。说鳖”名篇,如陈安生的《说“新安”》、老松的《释“徽”》等。这些“说鳖”,既具有一定文化价值,而又突显徽州地方物色,从而为徽州文化研究开拓了新领域.增添了新形式,丰富了新内容。本人对此深感兴趣,因此不揣浅陋,也就。说鳖”这一课题,试以说鳖、说鳖。  相似文献   

4.
在和《徽州女人》电视剧编导金继武教授讨论“徽州女人”话题的时侯,我们都认为,“徽州女人”的确是徽州文化中一个最有文化内涵、最具震撼魅力、最引世人瞩目的好题目.但是如果隔雾看花、以点概面、浅尝辄止、入焉不深。就会浪费或糟踏这么一个好题目。说“徽州女人”,不论是文学创作,还是学术探究。都少不了对历史上徽州女人丰富生动史料的尽可能多的了解和认识。少不了结合社会历史背景对“徽州女人”种种表现的科学评判。在封建宗族社会,男尊女卑,“徽州女人”的史实记述。相对不多;对有关徽州女人的各种复杂现象。人们也品评不一.这就更增加了认识“徽州女人”的难度。多年来关心“徽州女人”的话题.在韩再芬、刘晓庆、归亚蕾等名人先后鲜明演绎“徽州女人”,世人一步步走近“徽州女人”的时候。特不揣浅陋。说说“徽州女人”五大特色,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5.
《徽州社会科学》2005,(12):28-29
我在《古徽州石窟属何种文明》、《烟村石窟起源新说》、《古徽州石窟的文化内涵》三篇文章中.概述了古徽州石窟是古山越人穴居野处的产物,并提出用巫教文化语言包装石窟谜团的设想。根据这一设想,下面谈谈古徽州石窟怎样开发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徽州武术文化源远流长,异彩纷呈。在它发展演变的历史长河中,不但浓缩了极其丰富的徽州历史文化信息.而且对中华武术的传承、创新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所谓徽文化,实质上是在这种刚柔文化一张一弛、相辅相承的互动中,构建起以和谐为秩序的辉煌。为弘扬徽州武术文化,下面仅对徽州武术文化在中华武术文化中的地位和贡献,谈谈我的浅见。  相似文献   

7.
安徽古村落西递宏村世界遗产项目之扩展,能使徽州文化进一步走向世界,能做大做强徽州古村落旅游,以文化旅游推动、确保徽州古村落全面保护,从而传承、创新徽州文化,在全球化大环境中充分证明中国的文化身份,为世界文化多样性发展作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8.
与其它历史文书档案相比.徽州文书档案有哪些不同,或者说,徽州文书档案有哪些特点,这是我们正确认识徽州文书档案,从而认清徽州文书档案重要性的关键所在。本文将徽州文书档案纳入中国历史文化大视野之下,系统考察了徽州文书档案的特色,指出徽州文书档案具有民间性、具体性、真实性、典型性、系统性和综合性等六大特点。  相似文献   

9.
徽商名人宴     
徽州,古称新安,自秦置郡县距今已有2300余年。悠久的历史渊源孕育了独树一帜的新安文化:形成了徽商、徽菜、徽剧等独特的历史文化体系。唐宋以来,徽州人文兴盛.名人辈出。  相似文献   

10.
徽州文化,是中国地域文化的一个经典范例,有人把它和藏文化、敦煌文化相提并论.徽商曾在明清两代称雄于世几百年,并且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为我们研究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结构提供了一个范本,是中国封建社会地方文化的一个活化石。  相似文献   

11.
徽学动态     
《徽州社会科学》2007,(12):14-14
黄山学院重视徽州文化的宣传研究和普及,除在有关各院系开设徽州文化专题课之外。科研处加大了对徽州文化科研项目的立项力度。今年校级课题立项中,一些大学生纷纷以“徽商”、“徽州建筑”、“徽州古村落”、“徽州方言”等方面的内容作为自己的科研课题,有不少毕业生毕业论文也选取了徽州文化作为论文主题,反映了大学生对徽州文化研究的浓厚兴趣。  相似文献   

12.
徽学动态     
《徽州社会科学》2008,(1):27-27
安徽省政府参事室、安徽省文史研究馆积极参政议政,创新资政形式,关心我省文化建设。2007年7月31日,参事室、文史馆专门向省委省政府上呈《力争设立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言》,阐述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建立的必要性和对我省文化发展的意义,建言得到了省领导的高度重视,对徽州文化生态保护的建立进行了有力的促动。  相似文献   

13.
徽学动态     
《徽州社会科学》2007,(10):53-53
10月3日,原国家环保总局第一副局长程振华教授来徽州篁墩、槐塘等徽州文化村进行考察。他认为徽州文化生态的保护十分重要.应该有通盘的筹划和得力的举措。  相似文献   

14.
徽学动态     
《徽州社会科学》2008,(3):59-59
◆据知,为了积极推动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实验区的建设.在京部分徽州籍学者和各界人士正在筹划设计,准备建立“徽州文化生态保护促进会”,以更加创新的机制和更为实际的形武促成全徽州的大联合和大发展。目前此举已得到京城和国内许多热心徽州文化人士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15.
徽州文化是中华中原文化的厚实积淀.是宋以后汉民族民间社会生活实态的生动再现,是明清时期中华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而作为徽州文化重要特色板块的徽州方言,不仅带有鲜明的徽州地域特色,成为徽州社会风俗习惯的突出表征,而且积淀了丰厚的中华远古文化内容,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活化石。  相似文献   

16.
徽学动态     
经过几年的筹划努力,黄山学院利用徽州契约文书资料馆藏丰富的优势,在校内开设“徽州文书博物馆”,此馆旨在宣传和普及徽州契约文书知识,宣传弘扬徽州文化,展示徽州文书珍品,给师生和社会提供又一个近距离接触徽州文化的平台。此馆的设立,是我市徽州文化生态保护的新动作,是对世界记忆遗产保护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17.
对徽州文化的保护,必须基于对徽州学中三个最基本概念的保护,即从法律的层面对徽州概念的保护、从历史的角度对徽州文化概念的保护,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徽州人概念的保护。而徽州文化的传承,可以通过理念传承、物态保留、符号继承、方言工具四种基本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18.
《徽州文化全书》由20部专著和千幅以上彩色黑白照(图)片构成,总字数达600多万字,是建国以来安徽省规模最大的一部学术著作,也是一部系统总结和展示徽州文化和徽州居民生活的百科全书。该书将徽州文化体系中那些最具特点、在全国乃至在国际上颇具影响的文化现象作为研究对象,分门别类为20个子课题,形成20部研究专著。这些卷目是:《徽州土地制度》、《徽商》、《徽州宗族社会》、《新安理学》、《徽州教育》、《徽州建筑》、《徽州村落》、  相似文献   

19.
徽学动态     
《徽州社会科学》2007,(9):26-26
2007年8月17日至18日,回良玉副总理一行专程赴徽州婺源,考察了徽州古村落江湾、汪口等地和婺源县博物馆,回良玉副总理在谈到徽州文化保护时说: 婺源是徽州文化的集聚地之一。要重点抓住三特,印突出特色,做出特色和打好特字牌。要突出抓好文物古迹的保护,充分发掘当地的文化内涵,提升发展层次,用独特的文化魅力,打造婺源特有的山水文化品牌。要通过立法,严格保护古居民、古村落,并严格审批新建设项目,形成统一的徽派建筑风格。  相似文献   

20.
徽学动态     
《徽州社会科学》2007,(3):27-27
黄山学院充分发挥地利优势,进一步加大徽州文化特色科研的力度。校科研处精心组织谋划,在校级科研项目立项方面,扶植了一批徽州文化和黄山旅游研究的课题,支持教师徽州文化和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研究,2006年徽州文化特色科研课题获立项14项,还大力支持有关徽州文化课题国家和省级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