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就业不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反映,也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纵观世界,绝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都把政府促进就业作为经济和社会政策优先考虑的目标。实际  相似文献   

2.
肖捷 《中国劳动》2004,(5):8-11
努力建立政府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 促进就业,控制或降低失业率,已成为全球共同的话题,绝大多数国家都把促进就业作为经济和社会政策优先考虑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行红芳 《新劳动》2002,(24):9-10
弱势群体古已有之.但弱势群体的问题突显出来并引起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关注乃是在改革日益深化的今天。在2002年度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朱镕基总理第一次使用了“弱势群体”一词,他强调积极扩大就业和再就业是增加居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对弱势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就业援助。这也标志着政府开始直面此问题。  相似文献   

4.
沙治慧  秦欣 《劳动世界》2011,(11):50-53
发展残疾人事业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就业是残疾人的最基本保障,通过就业能改善残疾人的生活水平,增强残疾人的自信心,为残疾人平等、共享、充分参与社会生活打下重要的基础。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残疾人就业却面临着巨大的困难。残疾人作为社会弱势群体,促进其就业的根本措施就是建立健全完善的就业扶持政策。  相似文献   

5.
计划经济、商品经济以及市场经济是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经济的三个阶段,在现阶段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大学生数量逐渐增多,而如何管理大学生毕业之后的就业问题成为高等院校和各级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大学生的就业保障体系存在许多漏洞,对大学生的就业非常不利,因此,构建完善的大学生就业政策以及保障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研究构建大学生就业保障体系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6.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上,朱镕基总理第一次使用了"弱势群体"这个词.朱镕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把增加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对弱势群体给予特殊的就业援助等项工作,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在代表委员中引起很大反响.给予"弱势群体"更多的关心和救助,是今年"两会"许多代表委员共同的呼吁.正视弱势群体的存在并予以多方关注,这无疑是中国社会观念的一大进步.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矛盾十分突出,妥善解决就业问题,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头等大事。如何将这项关系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做好,笔者认为,从目前我国的国情和就业形势分析来看,倡导全民创业是解决就业再就业问题的有效措施,也是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倡导全民创业,实施积极的促进就业政策,政府的责任很关键。本文就发挥政府在促进全民创业工作中的责任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8.
就业是劳动者实现与生产资料的结合,参与社会劳动的主要途径.在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就业机制的公开公平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原来劳动力资源通过行政调配方式让位于通过劳动力市场配置和调节劳动力资源,政府的职能由安置计划转变为通过各种方式积极促进就业.试就市场就业机制遵循和体现的平等就业原则以及当前求职者关于劳动力市场平等与公平问题的反映,从操作层面提出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市场运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李婵 《劳动世界》2014,(1):118-118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愈来愈严峻。促进我国大学生就业可以从大学生个人,高校,政府,以及社会四个层面寻求对策。学生个人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改变原有的就业观;高校需要不断提高办学层次,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政府主要通过促进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岗位,建立相应的激励保障机制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优化的制度政策环境;社会方面应该创造好的舆论,用人单位应该做正确的引导。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做好促进就业工作,实现社会就业比较充分的目标,必须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就业促进法》在法律中进一步确立了这一就业方针。  相似文献   

11.
近日,人社部、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作出部署. 《通知》强调,要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相结合,坚持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相结合,坚持政策引导和服务创新相结合,发挥政府、高校、社会等各方面的作用,建立健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2.
王耀光 《中国劳动》2006,(11):21-22
弱势群体是人类社会中一个特殊群体.由于疾病和其他各种原因,这一群体处于贫困生活处境中,迫切需要来自国家和社会的救助.帮扶他们在合适的岗位上就业,使他们能够自食其力,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意义.近年来,江苏省南通市在强力推进全市经济发展战略进程中,勇于突破就业工作难点,为解决弱势群体就业问题,创造性地开展了有特色、见实效的再就业援助工作.  相似文献   

13.
部委传真     
经济政策要考虑降低失业率3月3日,劳动保障部专项课题研究小组发布《发展战略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研究报告》,对促进我国劳动者就业给出建议。专项小组表示,从我国社会经济政策整体把握,要将是否有利于促进就业作为制定、实施和调整社会经济综合政策的基本目标和核心内容。在制定和调整综合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到促进就业的需要,使政策实施的结果更多地促进就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以来,是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形成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对市场的直接干预程度弱化,劳动力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与此同时,劳动立法和执法工作滞后,导致正规就业岗位越来越少,灵活就业和非正规就业比重极大增加,工作任期普遍缩短,劳动力流动率提高,而社会保障、就业服务机会不足,劳动者就业的稳定感极大地降低,劳动力市场的总体就业安全性降低。在这一过程中,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立法、制度和政策调整,来适应不断增强的就业灵活性。本文主要从劳动力市场制度政策的角度,对这些调整进行评价,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青年高失业率问题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欧盟五国自70年代中期"石油危机"以来,基于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保护弱势群体就业、促进区域间均衡发展等综合目的,高度重视和努力探索解决青年就业的有效途径。欧盟五国主要通过采取积极调整就业布局,推进政策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健全就业法规与青年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推动社会资源整合等措施,有效地解决了青年就业问题。欧盟五国在解决青年就业问题上的相关经验,值得中国借鉴学习。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就业难与政府的政策取向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中的日益严峻的社会问题,政府的不当政策取向是其中造成这一问题难以解决的最重要的原因。因此,政府需要转换解决就业问题的政策取向,从对待特殊群体的分割政策安排转向创造和维护就业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就业工作,说到底,就是要最大限度地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和有效配置.即使是对就业困难群体,也应当在提高公共就业服务水平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寻找和开发合适的岗位,使这部分劳动力资源通过政府包括资金补贴在内的政策扶持,实现尽可能接近双方需求的合理配置.一个称职的劳动就业工作者应当具有高超的资源配置能力,惟其如此,才能做好就业服务工作,并且最大可能发挥公共就业服务的功效,提高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结构转型到了关键时期,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日益成为影响改革成功的关键因素。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改善就业服务,拓宽就业渠道,是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建立政府投资就业长效评价机制,是衡量政府促进就业成效的重要手段,对进一步发挥政府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借鉴了发达国家政府就业政绩考核机制,根据中国国情,尝试性地建立了评价方法,希望能对政府建立就业考核机制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9.
扩大就业的关键在于扩大就业制度的建设,不仅要建立政府促进就业机制,也需要构筑扩大就业的宏观经济环境,理顺扩大就业的社会管理问题。政府的社会管理功能和公共服务价值,能够正确引导就业形态良性发展。因此,研究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和作用是扩大就业问题的基本核心。构建和谐社会的就业平台,建立民生生存与社会发展的平衡关系,需要考虑就业数量与就业质量的关系,这也是衡量社会就业水平的基本原则。扩大就业问题研究的主要工作在于明确政府在促进就业中的责任,研究政府在就业工作中的准确定位,提供促进就业措施,进而需要深化研究劳动者、…  相似文献   

20.
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且连续失业1年以上的高校毕业生、"零就业家庭"高校毕业生和残疾高校毕业生,一般被称作困难高校毕业生.他们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做好困难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关乎社会稳定,家庭和谐幸福.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困难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并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