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平 《百姓生活》2011,(7):62-64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是南太平洋上一大一小两个美丽的岛国。澳大利亚国土面积有768万平方公里,人口2200多万;新西兰国土面积27万平方公里,人口420多万。两个岛国地广人稀、气候宜人,森林覆盖率达到80%以上,没有工业污染。"绿色、干净"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最引以为傲的名片。即使处于后工业时代,这两个岛国的人民过的似乎仍是一种"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田园牧歌式生活。在悉尼时,导游对我们说:  相似文献   

2.
基于2009—2017年中国对南太平洋5岛国的直接投资和贸易数据,借助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对南太平洋5岛国直接投资对其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效应.实证结果发现,中国对南太平洋5岛国的直接投资存量和流量与其贸易额呈正相关关系,即中国对南太平洋5岛国的直接投资具有明显的贸易创造效应,且直接投资存量比流量,产生的贸易效应更为显著.但同时研究也发现,直接投资产生的贸易创造效应存在一定的时滞性.因此,应适时优化中国对南太平洋岛国的直接投资,以增强中国直接投资对双边贸易促进效应,更好地提升中国与南太平洋岛国的双赢效果.  相似文献   

3.
在海外进行汉语教学面临诸多难题。以在匈牙利教汉语为例,由于语系不同属,对于只有字母文字的匈牙利人来说,面临汉字的难认难写难记,这些都增加了汉语教学难度。有四方面原因制约了汉语教学效果:一是汉语课课型少;二是汉语教学方法单一;三是汉语教学课堂活动不足;四是中学和社会班汉语课时数少。从教学对象、教学资源两大方面进行分析,并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适合匈牙利本土的汉语教学方法,即采用分技能教学方式、加强技能训练、加强汉字教学、教材内容的本土化。  相似文献   

4.
在当今国外孔子学院文化课中,“艺术课”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兼顾其语言目标与社会功能亦十分关键。阿德莱德大学孔子学院Cultural Workshop的语言目标核心是汉字,增强趣味的手段靠艺术,社会功能的兼顾在管理。阿德莱德大学孔子学院Cultural Workshop教学法可以增加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教学法的内容内涵,可为汉语语言需求相对较低、文化需求较高的目标国借鉴经验,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工作者及其零基础或中低龄教学对象提供可尝试课程案例。对外汉语教学中中华才艺课及其教学法存在天然局限,如在与传播中国中医智慧相比,在传播中华科学文化的性价比方面具有较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5.
随着"汉语热"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并持续升温,河北省抓住有利契机积极开展汉语国际推广工作,从孔子学院及孔子课堂建立、汉语教师志愿者选拔派出、汉语国际推广基地设立等方面总结近年来河北省汉语国际推广工所取得的成绩,对进一步开展汉语国际推广工作提出些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6.
位于美国康涅狄格州布里奇波特市的布里奇波特大学长期开设汉语选修课程,一直以来选修人数仅居于西班牙语之后,是学校中比较受欢迎的语言类选修课。笔者在旁听汉语课程的过程中深刻感受到美国大学生对汉语的学习热情以及华人教师独特生动的授课方法。本文将从生本观念、教学方式及文化传播等方面论述美国高校的汉语教学对我国地方性本科院校在汉语教学方面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7.
习惯用语是汉语词汇中所有比词大的定型短语的总括,不管它是长是短,结构定型、语义定型是它们的共同特点。习惯用语是人们经过长期使用后凝固下来的一个特殊的词汇组成部分,它以简短的形式包含丰富的内容,在言语活动中大量地使用和存在。习惯用语的特点和难点决定了习惯用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汉语热"的升温,对外汉语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外汉语教学不仅仅是要教会外国人说汉语,同时它还承载着向全世界展示和传播中华文化的历史重任。在跨文化的视阈下,以我国海外孔子学院为例,针对其对外汉语教师的素质和课堂教学设计两方面展开分析,以期能为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在留学生教学中,语音是汉语学习的初始阶段,语音学习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留学生汉语口语的表达。因此,对留学生的语音教学应该加强教学方法和技巧的探索。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并以韩国留学生学习汉语语音的声母、韵母、声调为例,对如何运用得体的态势语进行有效的语音教学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语言是门神奇的艺术,对外汉语教学要注重词的古今词义分析,文化义的阐微,实词虚化的剖析,语用的诠释,揭示汉语语言现象的所以然,不仅要教会学生正确地使用语言,而且还要教会学生得体地使用语言。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中期以来,英国开始向南太平洋地区派遣驻扎官、领事等外交人员,作为它在当地政策的推行者。从身份上看,英国领事多具有传教士背景。受人道主义的影响,他们对南太平洋的海陆秩序较为关注,对猖獗一时的劳工贸易表现出了强烈谴责和抵制的态度,也由此要求自身权限的扩大。自1857年威廉·普理查德担任驻斐济领事开始,英国政界关于领事裁判权的讨论开始深化。一方面,尽管英政府也决意对非法人口贸易进行打击,但一些既有法律已经对领事的职能与权力做出了界定,这当中的法理困境并不是容易克服的;另一方面,由于英国在南太平洋的总体策略还是以保守为主,加之斐济政府于1871年成立,领事裁判权由此丧失了进一步延伸的政治环境,还有可能引发与他国之间的争端。最终,英国在斐济的领事裁判权只经历了“昙花一现”般的存在与实践,虽然其中的一些人道主义因素产生了客观上的积极作用,但它本质上还是英国海外政策的一部分,是近代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侵犯他国主权的工具与凭借。  相似文献   

12.
主要讨论了教学实践在培养对外汉语专业人才中的重要性,提出了进行对外汉语教学实践的方法,并通过对笔者所在高校对外汉语专业教学实践方案的设计和施行情况的介绍,总结已取得的经验,指出存在的不足和改进的方法,力图为其他高校对外汉语专业的教学实践方案的确定提供一些参考,以求促进对外汉语本科专业教育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汉语国际推广工作是推动汉语加快走向世界,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建设和谐世界的一项重要工作。目前,汉语国际推广工作面临许多困难。本文从汉语推广的实践角度出发,从浙师大的实际情况入手,探讨浙师大汉语国际推广现实存在的问题,并寻求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汉语交际文化与对外汉语语法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交际文化是蕴含在汉语交际中的汉民族思维方式、心理状态、价值观念、是非观念、道德观念、为人准则、审美情趣等等的文化因素.汉语词汇系统和语法系统都蕴含着这种文化因素.但语法中蕴含的汉民族交际文化却未引起对外汉语教学界的足够重视.故本文初探对外汉语教学中,由于留学生本民族交际文化与汉民族交际文化的差异而产生的语法教学难点一、某些句式中特定虚词的有无;二、动词重叠或动词后跟"一下";三、语序的运用四、趋向动词"来"去"的运用;五、两种句式兼容;六、同一个词表达两种语法意义;七、特定的动词带特定的宾语;八、传统的文学创作手法运用在分句之间的逻辑关联上--汉语的这些语法手段和形式在交际中传递的汉文化信息与留学生本民族文化的差异,加大了他们学习汉语的难度.教学中为他们消除这些难点,才能使他们学好用好汉语.  相似文献   

15.
〈世界汉语教学〉、〈语言教学与研究〉、〈语言文字应用〉三种期刊是涉及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三大权威性核心期刊.汉字是留学生尤其是拼音文字背景学生学习汉语的难点,汉字教学在整个对外汉语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全面回顾了近十年来(1999~2008年)三种期刊关于对外汉语教学研究进展,从"留学生对外汉字学习特点和习得规律"、"对外汉字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的关系"、"汉字应用等级水平研究"、"对外汉字教学方法"、"国外对外汉字教学简介"等五个方面对我国对外汉字教学研究内容阐述,对三种期刊进行了载文数量的时间分布、载文作者的地域分布、论文作者单位、研究内容的统计分析,以期把握该领域研究成果与动态.  相似文献   

16.
节律是汉语的重要特征之一。本文总结了现代汉语节律与句法关系的研究成果,并结合对外汉语教学工作中的实例,从以下两个方面探讨了节律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1)节律在纠正留学生汉语习得偏误方面的应用;(2)节律在解释一些特殊句法现象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在日常的交谈中 ,语言的表达及其真实用意之间常常有一定的距离 ,学生往往无法透过话语的字面意思去理解其真正的含义。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是汉语听力教学与测试的难点。本文通过介绍语用学中的会话含义理论 ,分析该理论在汉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以期提高学生的汉语听力水平  相似文献   

18.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人们往往忽略了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因文字的差异而导致的理解上的偏差。汉字独有的非线性特征使得汉语词汇编码理据非常清楚明显。若不了解理据,就会妨碍学生准确地解读汉语。词汇教学中要求教师能将这种构词要素间的理据分析给学生,使其能准确理解词义,并能掌握其规律。让学生从过去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理解、系联,从深层次理解汉语词汇的编码理据,寻找规律,短时间内扩大词汇量,准确理解、掌握汉语词汇意义,从而达到清晰表达、顺畅阅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文章首先分析了普通话和方言的性质及定位,指出教授普通话是国际汉语教学的核心目的。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客观对待留学生的需求,区分语言学习和语言研究。笔者以海外汉语教学史上发生在马六甲英华书院的"官话与方言之争"为例,分析了标准语教学的高效性。  相似文献   

20.
两个表示害怕的同义语素"恐"和"怕"构成"恐怕"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却很少用作表害怕恐惧义的动词,更多地是用为表揣度推测的情态副词,似乎因丧失了原义而造成留学生误用,文章对此进行了探讨,结论是"恐怕"表揣测的副词义是由表担心的动词义发展而来的,而表担心的动词义与表恐惧的动词义分属为两个同形词。现代汉语中很多词语的意义是与其历时发展分不开的,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要注意结合词义的共时特点和历时演变,以此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