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世代口耳相传的羌族释比经典,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涉及羌族的宗教信仰、社会历史、生产生活、民风民俗、文化艺术等各个方面,可谓羌族人民的百科全书.本文是在作者多年全面、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将当今学术界对释比经典理解上的不当之处作了修正.并从多个角度简要论述了释比经典的内涵、性质、价值.  相似文献   

2.
针对我国最大的羌族人口聚居地——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的羌族释比传统宗教服饰进行了造型研究。在对茂县释比服饰进行实地田野考察的基础上,论述了羌族释比文化与释比服饰文化传统的基本概况,分析了茂县羌族释比传统宗教服饰两大构成要素中的黑、白释比头饰的艺术造型和羊皮鼓、法刀等共计21种各类法器的艺术造型。旨在系统而全面地解析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的羌族释比传统宗教服饰的民族文化内涵与服饰造型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3.
羌族释比戏和花灯戏的源流沿革及艺术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羌族释比戏和花灯戏是羌族古老而悠久的戏曲曲种,是羌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释比戏产生于羌族早期的庆祭活动中的"庆演神戏",并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不断得到充实发展,进而派生出羌族花灯戏.本文在大量的历史考证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羌族释比戏和花灯戏的源流沿革和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4.
羌族释比经典是羌族人民一代一代口传言授的经典,内容涉及战争、宗教、民族、文化、哲学、历史、伦理道德及医药等诸多方面,是了解羌族先民生产生活演变过程的百科全书.本文在介绍释比经典的八种类型的基础上,探讨了经典在历史、哲学、文学、科技等方面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5.
[摘要]受地域等因素的影响,羌族保留了大量的中华古老文化传统和习惯,成为人类文化珍贵的活化石。独特的释比文化是羌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服饰不仅反映了羌族人的宗教信仰,更是羌族人智慧与审美文化的象征。在羌族宗教视野下,结合民族服饰这个物质实体和羌族宗教内核的释比服饰来解读服饰文化与宗教文化之间的共同性,深入探究羌族释比服饰中的象征内涵,通过这一研究来推动对羌族传统文化的美学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张登军 《中国农村》2008,(12):58-61
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口传身授的特殊传承方式,使羌族释比文化走上一条没落之路。 在北川羌族自治县,真正的释比,已经为数不多。 作为羌族文化的核心,释比的没落,为羌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亮起了一个红色的信号。  相似文献   

7.
“释比”是羌族文化的集大成者,在羌族人的生产生活中扮演着精神领袖的角色,是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点对象。在对羌族“释比”的来历和社会角色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论述了“释比”的传承过程,并首次对其谱系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8.
释比经典<泽基格布>中,羌族如波泽基王到达古蜀,<必格溜>中,羌人首领王到蜀都吆神猪,<苦巴米亚>中,羌人到蜀都运铁,<色阿日耶>中,羌族的山神谱系中有古蜀山神,<祖师请>中,羌族大释比祖师在古蜀的巴斯涅朵之地参加祭祀,这些表明释比经典中包含着羌蜀间的战争与和平,商贸与开发,睦邻与共处的多重史影与信息,隐含着远古羌蜀间历史中的重大疑案,这对于我们研究羌族文化与古蜀文化的原貌与文化变异,继承羌蜀间和谐美好的精神文脉,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9.
近百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对羌族社会、经济、文化等做了大量调查与研究,尤其对羌族的宗教、习俗、"释比"文化等做了详细的记叙和探讨,但对羌族民间信仰及其社会价值功能没有较为系统完整的梳理和研究。本文试通过大量文献资料、考古材料以及羌族民间神话、传说,祭祀礼仪活动等,对羌族民间信仰以及社会价值功能做些探讨,揭示古羌文化的基本原型,体现羌族原始宗教文化的最高原则,为羌族优秀的历史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继承和发扬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0.
羌族戏剧——值得重视的文化遗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羌族有丰富的口述传统,戏剧是其重要体现之一;羌族有独特的戏剧文化,民间是其重要展演场所。在这以口头为传播渠道、以民间为生存场域的民族艺术中,积淀着羌人的历史与文化,结晶着羌人的智慧和信仰,凝聚着羌人的生命和情感。当羌笛、羌绣、羌年、羌族多声部民歌、羌族羊皮鼓舞等项目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之时,应该加快释比戏、许家湾花灯戏等羌族民间戏剧文化遗产及其传承人向上申报、争取抢救保护的步伐。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羌族宗教文化研究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羌族宗教文化以近代理论体系进行专门研究,始于20世纪初期。民国时期的开创性研究,初步描绘了新中国成立前羌族保有的宗教文化的基本概貌和精神。新中国成立后的较长一段时期,该研究没有取得实质上的突破。上世纪80年代初至今的这段时期,羌族宗教文化研究可说是既充满活力又硕果累累,推动着该研究朝着忠实于羌民族传统文化本质的方向发展。同时,对羌族地区特殊的宗教文化现象及其内涵、历史变迁,其与汉藏民族宗教文化之差异性与相似性的比较,尤其是对羌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羌族宗教祭司释比,还有待做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这些工作的进一步展开以及在实践中的不断丰富和完善,大致确立了未来羌族宗教文化研究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12.
地方石刻以其实证作用与审美意义实现了文献史料价值和文化景观价值的统一,在区域文化构建中的作用值得重视。其中陕西榆林石刻的存留、利用情况为其他区域石刻整理研究与文化推广工作提供了可参考思路。通过保护地方石刻景观、设立专门性的展馆和整理石刻文献等方式能有效突出地方文化特征、提升地方文化影响力。重视地方石刻的历史文化内涵是加强区域文化竞争力的高效路径,而凸显地方石刻的视觉审美价值则是提升区域文化吸引力的精准办法。在此过程中需注意地方石刻与其它类型资源的整合,以促进区域文化的整体构建,而当下地方石刻的发现、保护、研究、宣传等具体环节仍有较大完善空间。  相似文献   

13.
南阳汉代画像石刻,内容广泛,涉及天文星象、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民间风俗诸多方面,并为国内外文学、历史、考古、绘画等多学科专家学者所重视。本文虽以《南阳汉画像石中的神话画像》为题,但难以概全,仅述及刻勒较多的天体方面,并把重点放在过去一些有关著述中定名失当或释错的神画像上,略作谫探。  相似文献   

14.
《隶释》是宋代一部极具影响的金石学著作,具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但针对《隶释》进行的专项整理与研究仍然比较薄弱。在从事这方面工作的时候,应该处理好《隶释》与其参引文献、后世文献、出土碑刻之间的关系。同时,对《隶释》的研究可以围绕文字、词汇、社会思想及历史文化等角度展开。  相似文献   

15.
羌族服饰文化是中国众多民族服饰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以独特的审美情趣与审美韵味出现在民族文化舞台上。羌族作为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同时也作为许多民族的前身,其服装造型、纹样、色彩等都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羌族服饰图案来源于宗教崇拜思想、生产劳动和娱乐游戏中,这些因素构成了今天羌族服饰的文化状态,体现了目前羌族服饰文化中的稳定性、独特性、民族性和个性化的审美内涵。本文对几个不同地区的羌族服饰形态进行了简单总结,并对其所包含的宗教思想以及历史成因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石刻文献是我国古代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记录地方历史和信息的重要载体。桂林有关生态环境的石刻文献表明,桂林生态环境系统保护规制包含了村社农耕环境“议禁”、风景林“禁约”、官山“防护”、公山“禁伐”以及生态环境修复等内容;而基于其上内容在石刻文献中呈现出了石刻教育传导、官府制度及其调处压力、以村规民约为主要形式的村民自治、纠纷预防与协商解决机制以及官民互济的联动治理等明显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这些保护规制及机制在桂林独特的自然环境、历史条件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共同影响下,不仅维护了当地的社会生产生活秩序,并且形成了持续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文化传统,在其长期保持“山水甲天下”的殊荣中作用突出,也于当今的生态环境保护有着积极的实践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传世文献之外的古代实物与图像资料因其凝聚古人最为真实可感的文化精神与思想情感,对研究古代文化及民俗现象具有独特的视觉说服力.文章考察高台县博物馆在骆驼城墓群、许三湾等地墓葬考古资料,结合流传在甘肃民间丧葬风俗"领羊"的仪式、文化结构、审美意向及其形成与发展的历程,同时,与羌族图腾、文化习俗等相比较,最后得出"领羊"是古老羌族文化在西北地区遗存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摘要]古蜀文化与羌族文化皆分布于四川盆地西部岷山山区,二者之间存在一些相同或相近的文化现象。本文结合文献记载、考古发现、羌族文化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今日羌族是在岷山地区以古蜀人支系冉駹人为基础,融合历史上先后迁入岷山山区的外来羌人和汉人形成的本土古老民族,与黄帝、大禹、古蜀人支系冉駹人具有一脉相承的渊源关系。同时,提出了西羌源自黄帝、羌族为黄帝后世古蜀人在本土的直系后裔的创新观点。  相似文献   

19.
羌族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商代,但是,"羌"字是否始终如一地指向同一个民族,或者仅是对游牧民族的一个宽泛的称谓,仍是一个值得争论的问题.早期的中国文献描述说,羌族族群占据的版图从四川向外延伸,通过甘肃、青海到西藏、新疆以及更遥远的西部地区.研究羌族早期历史的英语文本资料不多,但在一些相关的文章和书籍中有所论及.本文试图对英文文本中所探讨的自商代至汉代早期的羌族历史做一个评论,旨在展示西方需要更多地了解中国在羌族历史研究中取得的学术成就,同时也告诉中国的读者英语文献对早期羌族历史研究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20.
"木吉卓"既是羌族释比经典的重要部分,也是羌民族民间文学的优秀代表.本文首先简要评述关于"木吉卓"已有的研究成果,而后从文化人类学角度分析"木吉卓"所反映的羌族婚姻习俗,以窥视出羌族婚俗变迁的轨迹及婚姻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