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着重探讨变化音解析的多种可能性,以及排除干扰、正确辨识变化音的步骤和方法。通过"四步分析法"使和声分析具有宏观、清晰的思路,快速、准确地掌握音乐分析的基本技能。  相似文献   

2.
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的和弦结构及其标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声性调式和声中有多种不同的和弦结构方式,运用不同的结构方式构成的和弦会有不同的和声效果。由于分类标准不同,不同和声著作对和弦结构的分类方式也不尽相同。通过对几部和声论著的比较分析,本文将五声性调式和声的和弦结构重新划分为基本结构与复杂结构两大类,并结合新的和弦标记方法和大量的谱例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3.
调式思维作为和声手法的原动力之一,一直对其产生着潜在的影响。从调式混合的手法、主和弦的模糊法、大小调体系内的半音化、其他特种调式的渗入等四个方面对普罗科菲耶夫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二组曲的调式思维与和声手法进行分析研究,有利于进一步理解普氏的作品内涵。  相似文献   

4.
"我国第一代作曲家"之一的黄自先生,以其具有较高艺术质量的创作,在我国现代音乐发展中,有着深远的影响。文章通过对黄自艺术歌曲创作中钢琴伴奏的和声运用手法及和弦选择进行剖析归纳,总结出黄自作品中调性功能和弦、变和弦的运用以及对民族化和声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长音、拨音、促音对声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重音位置产生影响.单词声调的重音多出现在长音、拨音、促音所依附的音节上或者住于词尾第三或第四个音节上.二是具有平衡声调的作用.词中如果出现两次或两次以上的长音、拨音、促音,因为它们在词中均衡分布,所以声调多发平板音.  相似文献   

6.
嵇康的和声观是《声无哀乐论》的核心。他从审美客体、主体及乐音本身来探讨和声问题,指出音乐的本质是“和”,它源自“自然之和”,人们在“自然之和”的基础上,运用“和比”的音乐手法创造了乐音和谐的组合规律,满足了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音乐的根本在于具有平和人心的功能,音声的和谐在于音乐和人之间的相互愉悦。和谐音乐的最高境界是美善合一的“至和”与“太和”境界。  相似文献   

7.
西方20世纪音乐是西方古典音乐大树上的一个特殊的枝干,它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产生的,也是人们不断地追求"新音响"的产物.对20世纪和声技法的产生和发展,很多作曲家们的看法都是不同的,并形成了两个"派别",即,鼓励派与反对派,只有很少一部分的人认为无关紧要.但不论怎样,它无法阻挡地影响着我国音乐的发展.而对于中国,在音乐文化方面如何选择其发展的方向是我们必须冷静思考的问题.笔者在此文中从哲学、美学以及文化角度出发论述西方20世纪和声及其对我国音乐创作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德彪西创造了以色彩表现为主的印象主义和声的新风格。他的和声语言及运用手段相对古典和声学来说是一种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钢琴伴奏教学内容中和声学部分对于伴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对和声材料、和声思维以及和声节奏与线条的分析是否精准能充分体现出对歌曲色彩的渲染,同时也能帮助演唱者正确地处理歌曲。因此,如何设计好这部分内容并使其彰显出针对性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论广西贺州客家民歌的音乐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贺州客家民歌不仅传统文化底蕴深厚,艺术特色也非常鲜明。贺州客家民歌调式属于羽、徵类色彩,旋律多呈大二度、小三度级进和同度进行,构成了小波浪型的旋律线条,长波动音和倚音、滑音等装饰音给本已曲折委婉优美的旋律装饰得更加绚丽多彩,前紧后松的乐句节奏型模式、节拍节奏在一定程度上的自由加上歌曲速度的中速、稍慢速占多数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贺州客家民歌深沉委婉、优美抒情的音乐特征。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生成语法文献认为动词的词汇-语义信息明确了论元的数量及论元结构。但是动词可以出现在若干个次范畴化 框架中而保持其核心意思不变的论元结构交替现象对这种观点提出了质疑。从致使交替、双及物交替以及处所交替等三种论 元结构交替现象出发探讨论元结构交替现象对论元允准研究所带来的影响。以往关于论元结构交替现象的基本处理方法是 通过语义来对动词进行分类,并试图弄清楚论元结构交替来源于何种语义类别。如果论元的句法实现真的只是动词词汇信息 完全的直接的反映,那么动词词汇信息就会限制论元以少数特定的句法形式表征出来。但这显然与事实不符。因此,在多大 程度上论元的句法实现来自词条中所包含的词汇-语义信息便是论元允准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2.
影视作品的同期声在整部影视作品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这些声音包括演员的对白、动作声音以及现场其他声音,而同期声拾音则是影视作品制作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环,好的同期声拾音能给后期制作带来巨大的创作空间,为影视作品锦上添花。但是一些影视作品不重视同期声拾音,这对影视行业的发展是不利的,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歌唱所独有的特点,注重歌唱语言的研究,对提高演唱水平至关重要.本文着重剖析了"吐字归音"理论,并结合演唱实践对如何"吐字归音"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4.
莱奥斯·亚纳切克是20世纪捷克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第一弦乐四重奏》是其最后10年创作高峰期中的一首比较具有戏剧性和思想性的作品,文章对作曲家在传统性、民族性与时代性兼收并蓄的特征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音准、咬字在歌唱中的地位是至关重要,也是声乐演唱的根基,如果歌唱中音不准、字咬得不清楚,歌曲的情感表达、刻画音乐形象就无从谈起。教师声乐课中的学习训练、歌曲演唱,可以针对在声乐演唱中遇到的偏音、咬字不清楚问题,进一步剖析原因、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其意义在于提高声乐演唱水平,更充分体现歌曲内涵。  相似文献   

16.
毛继增先生发现的“一音歌曲”——藏族民歌“伯谐”实为纯四度二音列歌曲;经与藏族民歌“伯谐”比较,同为纯四度二音列的贵州苗歌《阿哥嘴巴甜》、《保寨歌》、福建汉族民歌《人民百姓快活多》形态近似;这种相似隐伏着史上民族迁移中的文化融合,体现了作为中华民族之一分子,三个民族存在共同的文化心理模式下音乐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文学中常见男性作家"拟作闺音",其写作动机虽各有不同,但客观上却是为文学史上缺少话语权的妇女言志抒情。盛唐诗人李白在自由抒写主观情感与幻想之余,也怀着人道主义的同情心和人性探索的兴趣代闺中妇女歌与哭。它们不仅展现了李白豪放飘逸之外细腻的心理感悟,更重要的是他在此类作品中大胆地运用美学对照原则和诗歌艺术多重变奏的手法,开拓了"拟作闺音"柔弱与刚毅、细腻与豪放、阴柔与阳刚互相辉映、互为补充而又完美统一的美学境界。  相似文献   

18.
音乐美是中国诗词语言重要的美学特质,和谐流畅是它的基本特征.本文借助音乐中"和声"及"和声色彩"的概念,从押韵、节奏等方面对中国诗词语言音乐美的丰富变化进行探讨与研究.旨在揭示其音乐美和谐中变奏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9.
1923年汪荣宝<歌戈鱼虞模古读考>一文的发表是汉语音韵研究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围绕着文中考证古音音值的方法--梵汉对音法,20世纪20年代掀起了一场关于古音研究的大辩论,使汉语音韵学的研究从此获得了新观点、新材料和新方法.虽然梵汉对音在来源和时代上具有其复杂性,但这种研究材料和方法上的根本性变化则为汉语音韵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让当时几乎已走到尽头的传统音韵学出现了新的转机,而中国的音韵研究也因此完成了从传统音韵学向现代音韵学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从日本学者的汉梵对音译音研究的历史看,日本学者对汉梵对音译音的研究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做出了很大贡献。日本学者有关汉梵对音译音资料的考订与整理和汉梵对音译音研究的基本问题,如梵汉对音译音的转写与标记、梵汉对音译音语音系统研究的时空特征、梵汉对音译音研究的具体方式、梵汉对音译音研究对中国音韵学的影响等,都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