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美国对外贸易法中"贸易促进权"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践中,"贸易促进权"保证了美国总统在贸易谈判中的可信度,确保了国会在谈判前、谈判中和谈判后的核心地位,促使美国在历次重大贸易协定谈判中占据有利位置,并维护了总统和国会良好的合作关系.文章通过对"贸易促进权"法律机理、主要内容的探讨,分析了"贸易促进权"的功能和价值,讨论了"贸易促进权"的未来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2.
WTO多边法律规则曾有效制约了美国对其贸易法中"301条款"的使用,然而,"301条款"在WTO多边体制之外仍然具有广阔的适用空间。2017年美国就技术转让问题对中国展开调查,"301条款"再次成为美国贸易保护的重要工具。在美国的单方行为不受WTO法律规则约束的情形之下,中国应当积极利用"301条款"本身的磋商程序进行抗辩和沟通,防止美国作出错误的认定。同时,中国应通过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明确国际技术转让的法律规则。此外,中国还应以WTO争端解决机制作为防御美国单边制裁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3.
当日内瓦会议未能达成中国复关协议的消息报道后,《解放日报》与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立即邀请有关专家就此举行了座谈会。 美国缺乏政治诚意 在分析这次谈判没有成功的原因时专家们指出,关键原因是美国等贸易大国在政治上对中国复关缺乏诚意,美国在与我双边谈判一开始就纠缠于中国提出的最后时限问题而迟迟不进入实质性谈判。谈判正在紧张的时刻,美国又向新闻界放风,说中国复关年内不可能解决,这对其他缔约方产生很大消极影响。在议定书谈判中,美国甚至企图把关贸总协定中所没有的歧视性条款——“一般性保  相似文献   

4.
在世界贸易组织(WTO)陷入多边立法困境的背景下,美欧进行的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TTIP)新一代贸易规则谈判引人关注。本文从双层博弈视角分析了TTIP监管议题谈判的前景,认为谈判虽然面临诸多挑战,但双方在常规性合作机制和已有共识基础上达成监管协议的可能性是存在的。监管议题更大的挑战将出现在美欧各自的议会批准环节,其中以美国的挑战最为突出。在TTIP谈判期限内,奥巴马总统得到国会贸易促进授权的前景不容乐观,即使美欧达成TTIP监管协议,该协议在国会批准环节也充满变数。  相似文献   

5.
布什政府的“竞争性自由化”贸易战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什总统执政以来,美国政府为了促进美国主导下的全球贸易自由化进程,实施了“竞争性自由化”贸易战略。一方面,美国积极推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的多边贸易谈判,迫使发展中国家进一步开放市场;另一方面,加大与贸易伙伴国进行双边与区域性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的力度,推动以美国为中心的双边与区域贸易自由化。布什政府的“竞争性自由化”贸易战略本质上是一种典型的贸易霸权主义政策,不但会阻碍全球贸易自由化的正常进程,还将对广大发展中国家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历经数十年的风雨,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势头似乎已经无法遏止。政治精英与普通民众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兴致勃勃地嘲讽自由贸易。世贸组织原本打算通过“多哈回合”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更为优惠的贸易条件,但该回合谈判并未取得重大突破,而且重新启动谈判依然遥遥无期。  相似文献   

7.
"普韦布洛"号危机是美朝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最初,美国试图以外交施压辅以武力威胁的方式解决危机,朝鲜也相应地进行了全民战争动员。随后,双方决定通过秘密谈判讨论危机的解决方式。谈判中,约翰逊政府先后采取了"先放人、后调查"、"有条件致歉"和"另签"策略,但朝鲜坚决要求对方"无条件致歉"。最后,美国向朝鲜发出最后通牒,朝鲜接受了新的"有条件致歉"方案,危机得以和平解决。从本案例可以看出,以谈判解决国际危机的基本原则如下:抑制诉诸武力或采取过激措施的冲动;适时地发出谈判呼吁或接受对方的谈判建议;在讨价还价时,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设定有节制的、现实的谈判目标。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席卷美国的"政治正确"运动的源头的追溯可以探寻其产生的某些社会文化因素,了解现代美国社会对种族歧视性语言的纠正状况。以改变针对非裔和亚裔美国人的歧视性语言为代表的"政治正确"运动在体现其初衷并取得显著成果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过犹不及"之处。"政治正确"运动的倡导者若要实现其宗旨就应尊重语言发展的规律,而当今世界各国多民族、多元社文化共存的现实所带来的各种碰撞也是许多国家面临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中国大力实施海洋强国战略,保护本国的海洋权益和海外利益,加快海洋资源的开发,积极发展海洋经济。但由于海洋权益的外向型特征、特殊的地缘政治特点和历史原因,中国与周边国家的领土和海洋争端加剧。尤其是在美国加快战略重心东移、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背景下,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海洋权益之争常被美国所利用,中国的海洋地缘政治压力迅速增加,中国的海洋强国战略受到严重挑战。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主流的国际大背景下,我国应该充分发挥外交的智慧和艺术,利用政治谈判手段和平解决海洋争端,尤其要着力解决中美两国在东亚地缘政治中的利益冲突,寻求两国间更大的合作空间。  相似文献   

10.
"三农"问题事关国家粮食安全、确保社会稳定与国家长治久安、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三农"问题实质上是政治问题。从增强农民谈判能力与保护农民利益、打破失衡的城乡二元结构、深化农村改革等方面来看,解决"三农"问题必然需要政治支撑。长江三角洲地区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已有较大成绩,具备在解决"三农"问题的进程中率先实施政治支撑的经济和社会文化条件。要率先实施政治支撑,需在城乡一体化的政治导向、政策支撑系统、提高农民参政议政机会、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政治活动能力、强化法制和监督机制建设等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1.
二战后形成了全球经济依赖美国的局面,这种依赖性使美国具备了影响他国政治和立法的能力。为了保障其获得最大利润,美国通过制定301条款推行经济霸权。然而,301条款本身是违反国际法基本原则的。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初步动摇了原有的经济依赖关系,全球经济对美国依赖的不对称性减弱。在后危机背景下,其他国家应该采取联合行动,要求美国废除301条款。  相似文献   

12.
美国对外贸易区,是目前世界上140多个国家设立的近4000个自由贸易区中最成功的自由贸易区之一。它具有一些重要的特征:管理经营体制中充分发挥私人企业的作用,大幅度降低了国家的财政投资;管理中注重灵活性,采用具有特色的总区与分区及可选址框架制度,最大限度地为企业降低成本;通过“倒转关税”方式为企业提供实实在在的税收优惠;注重国家的长远利益,通过鼓励区内商品进入美国国内市场,提高美国的国力和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等等。这无疑为我国办好自由贸易区,深化改革开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3.
中美两国农业贸易对双方都很重要。本文集中于中国农产品进入美国市场的潜力,研究中美两国农业贸易的发展和分析中美双边贸易协定以及中国WTO成员国对中美两国农业贸易的影响。同时本文作者分析了中国农产品现在和潜在的竞争力并对提高中国对美国农产品出口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外贸政策发生了从保护主义向自由主义的历史性变化。从独立到1933年美国坚持的是保护主义传统。经过贸易自由主义者与保护主义者的激烈较量,1934—1947年,在关税的谈判、关税水平、无条件最惠国待遇、政策制定权的分配和多边协定的签订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具有自由贸易的性质。变化的原因是保护主义政策的消极后果,国际经济结构的变迁以及美国工业竞争力的增强和贸易自由主义者的不断奋争。  相似文献   

15.
2003年美中贸易逆差继续扩大,美国一方面要求人民币升值,另一方面要求中国扩大进口,否则将对中国产品普遍征收27.5%的进口关税。显然,目前基于竞争性秩序的自由贸易政策造成了美国的贸易逆差和270万人的失业,是行不通的。如果美国选择贸易保护主义或是扩张性的战略贸易政策,无疑又会对中国造成损害。基于结构性增长理论的结构贸易政策提供了一个基于中美合作的非零和博弈的贸易政策,是共赢的、最完美的政策方案。  相似文献   

16.
美国在中国的经济扩展,迟于欧洲各国及日本。一次大战后,美国在中国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加强活动,以增强在中国的竞争力。中国留美学生和美国“世界主义者”对这些活动也起了促进作用。美国这些努力为30年代中美关系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奥巴马政府的经济战略调整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金融危机的深刻反思,美国奥巴马政府正在进行经济战略调整。这种调整具体表现在金融政策、贸易政策、能源政策和财政政策等方面。尽管受到国内政治生态和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等因素的影响,奥巴马政府的经济战略调整还是会取得一定的成功,并对中国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美国出口贸易的迅速增长是近年来美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美国出口贸易发展的特点,分析其出口增长的原因,并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美国贸易保护的政治经济周期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贸易保护主义开始抬头,出口导向型的中国深受其害。回顾已有的文献,采用状态空间模型检验美国的边际进口倾向,描述美国贸易保护的周期性;通过对经济周期和政治周期的分析解释了美国贸易保护的周期性变化;然后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验证了"轮胎特保案"中美国政治经济周期与贸易保护之间的关系。认为,对美国贸易保护的防范必须加强对美国经济周期和政治周期的研究,把握两种周期交织在一起所引发的贸易保护的周期性波动,加强国际协调,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20.
美国国会是美国民主制度的基石。冷战结束以后 ,国会在美国对外政策 ,包括中美关系、两岸关系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把握美国国会及美国国内政治 ,成为美国研究与中美关系研究的重中之重。本文系统地总结了美国学者对国会的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以及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对美国国会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提出了分析当代美国国会与中美关系发展的两个角度与分析方法 ,以期为我国的国会学与美国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