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列宁提出的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是选择论和建构论的统一,选择论和建构论是反映论的补充和发展,它们都不能完全代替反映论。  相似文献   

2.
方回建构了以一祖三宗为主干、上溯《诗经》风雅传统并与汉魏晋南北朝相接的诗统论,并从其所建构的道统论中汲取了建构诗统论的方法。它的哲学基础是文以载道,特点是融创作论、批评论与作家论于一体,注重文学史内部发展的规律,诗学批评的标准是诗格论。  相似文献   

3.
认同理论呈现出从本质的认同论到建构的认同论的发展态势,这首先从与认同直接相关的主体论的发展过程可以见出。两种类型的认同论各有其特点,其中建构的认同论的特点为建构性、差异性、变化性等。理想的认同应该是兼有二者的特点,但又以建构为主的。  相似文献   

4.
爱丁堡学派反对传统科学哲学对科学知识的理性主义理解,提出了系统的科学知识社会建构论。爱丁堡学派试图把"社会建构论"普遍化、绝对化的做法是值得批判的:一是它对科学知识不加区分,致使其没有充分考虑科学知识社会建构的程度问题;二是它不注重考察不同学科领域科学知识的特征,而认为"社会建构论"适用于一切学科领域;三是它的经验主义研究方法并不能为普遍化的社会建构论提供强有力的方法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语言与性别研究中的缺陷论、支配论和差异论的两性对立本质主义观忽略了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等因素。社会建构论则强调性别和性别关系在语言、社会实践和社会身份中的表现,认为性别和如阶层、种族等其他因素交集,是多层面的和变化的。在语言和性别研究中,社会建构论关注性别身份和其他社会关系的语言建构,将语言、文本或各种形式的语言产出看作是性别建构的主要场所,并对“女性语言优势”观和黑人女性语言问题进行了深刻分析。  相似文献   

6.
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是在生态危机日趋严重的情况下,人类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关系的结果,它的建立有助于生态危机的解决。不同的学者从生存论、主体论、和谐论角度建构了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本文主张从和谐论角度建构现代人类中心主义,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7.
社会建构论认为,人的"自我"(即德性教育的主体)是在不同的社会情境中与他人互动的产物,是人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自主建构的.德性主体性的建构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德性的本质就是在社会文化实践和话语中建构的,建构论中的"自我"观充分体现了此观点.从社会建构论的视角来看,"德性主体性"这种特征实质上是由情境(从社会和文化两个角度分析)、话语和"教育"(知识观与学习观的角度分析)建构的.  相似文献   

8.
环境建构论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出现以来,获得了持续的发展,成为环境社会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分支.文章基于环境建构论的发展历程,从环境社会学的多元研究范式、环境问题的社会建构论、环境建构论同环境实在论的争论概述该理论,并对环境社会学的发展走向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9.
语言与性别的研究一直是语言学家们研究的重要课题。而语言与性别理论的发展从最初缺陷论、支配论、差异论等二元论,经历到现在更加完善的建构论。从社会性别建构理论视角,通过对网络聊天中语料的分析和对比,探讨网络环境中语言与性别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教学论学科体系的建构与发展 ,是教学论学科成熟的标志。加强教学论学科体系的建构 ,首先 ,要从科学化、本体化、中国化三个方面 ,来透视我国传统教学论学科体系所存在的问题 ;其次 ,在教学论学科体系建构时应遵循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⒈教学论学科体系发展需体现系统完整性、时代性、多样性、独立性几个基本特性 ;⒉教学论学科体系发展必须扩大理论基础 ;⒊教学论学科体系发展应注意体现中国特色 ;⒋教学论学科体系发展应重视和加强教学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11.
社会科学与实证主义的抗争从未停息过。当下的“社会建构论运动”正是反实证主义传统在后现代境况中的继续。因此,与其说“社会建构论”是一场运动,不如说它是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的一种共识。然而,在这一大的前提下,又存在有许多不同的主张。通过对社会建构论某些代表观点在社会科学中的发生及其在心理学中的发展进行梳理,可以探讨语言(或话语)与心灵实在间的内在逻辑是如何建构起来的;亦可以此来认识为什么社会建构论者在不同程度上都认为话语应该成为心理学研究的合法主题。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体系建构包括精神文明建设战略地位论、指导思想论、根本目标论、建构维度论、关键在党论;其基本特征为时代性特征、实践性特征、建设性特征、辩证性特征.  相似文献   

13.
从理论渊源、历史脉络、主要内容、价值意义四个方面探究中国共产党民本思想的体系化建构。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民本思想的文化源泉,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中国共产党民本思想的哲学基础。中国共产党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民本思想体系化建构历程,创新性地形成了人民至上论、人民主体论、人民民主论、人民共享论和人民评判论的民本思想体系。中国共产党民本思想体系化建构有益于丰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成果,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人民主体性原则,有利于建构系统化、理论化的中国共产党民本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4.
明清通俗小说文法论在明末清初金圣叹、毛伦毛宗岗父子、张竹坡等人的手中得以建构与发展。张竹坡在金圣叹的基础上发展了小说文法论,从创作论的角度反向拆解《金瓶梅》的文法,还原作者的构思,注重文法在小说情节推进中动态照应的文章之美,揭示出了《金瓶梅》复合单线乃至初步网状叙事结构,这是其在小说文法论建构上的贡献。张竹坡的文法论建构推动了清代通俗小说的创作和批评,催生出了《红楼梦》的网状叙事结构这一璀璨的明珠。  相似文献   

15.
魏晋玄学家会通儒道,以自然作为人之所以为人的最高原则与价值标准,建构了其情性统一的人格美本体论,即情性自然论。情性自然论对后现代语境中主体审美建构有着重要的建设意义:情的建构性功能表现为境界的提升和情感普遍性准则的呈现,性的建构性功能则更加关涉到诗性和智慧的层面,情性自然论由此成为当代美学主体审美精神建构的重要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6.
社区意识的内涵与社会建构论的本质意涵具有内在一致性,二者具有方法上的互补性和价值追求上的一致性.社会建构论为目前处于缺失状态下的社区意识的培育提供了一个极佳的分析视角。认为社区设施与活动、社区社会组织与社会资本及社区整合的社会建构是培育社区意识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7.
社会建构论的意识观及其积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心理学研究的社会建构论这一新取向,不仅对科学心理学展开了系统的批判和反思,同时也对意识这一传统的心理学重大问题提出了一种建设性的积极探索。在社会建构论者看来,高级意识问题是意识经验建构中必然涉及的问题,可以在建构主义的维度上进行解释。意识经验不仅是神经生理的产物,同时也是一种主观社会建构的心理现象。深入地研究社会建构论的意识观,对于丰富意识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8.
农民环境维权问题是环境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结构路径的研究形成了差序格局论、环境公正论和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三种研究取向;文化路径的研究则形成了文化自觉论与认同建构论两种研究取向。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该继续完善差序格局理论,推进环境公正理论的进一步中国化,清晰界定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深化文化自觉论和认同建构论的行动主义取向研究,同时,要秉持环境社会学的理论自觉。  相似文献   

19.
作为后现代取向的主要代表,社会建构论主张知识是建构的,是处于特定文化历史中的人们互动和协商的结果。这样的思维对传统社会工作的理念与实践产生了重大的冲击,引领着社会工作新的转向。社会建构论转向的社会工作服务是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在平等、合作的关系下多元对话、共同承担的过程,以此最大程度地挖掘和发挥人的潜能,本质是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20.
指出社会建构论为政策执行过程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认为社会建构论强调现实的社会建构性与行动者的主观能动性,主张行动与规则之间的构造关系;在政策执行过程研究中引入社会建构论,通过展现政策执行过程中政策行动者的创造性和能动性及其他们之间的多元互动关系,不仅有利于揭示现实的政策执行过程,而且有助于重新认识政策文本与政策行动、政策执行与制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