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姜庆余 《领导科学》2003,(10):24-25
当前,扩大干部考察监督范围,加强领导干部工作图、生活圈和社交圈“三圈”的考察监督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中纪委第四次会议明确提出,不仅要监督领导干部的八小时以内,还要关注他们的“八小时以外”,也就是关注他们的生活圈、社交圈,这不仅是反腐败斗争的新举措,也是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最大爱护。  相似文献   

2.
方国平 《领导科学》2007,(16):43-44
加强对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监督,是党的整个干部工作的重要环节。当前,在干部的社会联系和活动空间日益增大的形势下,如何正确认识干部监督的领域,使干部监督从"工作圈"扩大到"社交圈"、"生活圈",实现监督工作的全面性和有效性,真正做到领导干部的权力行使到哪里,领导活动延伸到哪里,党组织的监督就实行到哪里,  相似文献   

3.
任建明 《决策探索》2009,(19):54-56
从近年来发生的诸多腐败大案来看,领导干部生活圈、社交圈中“身边人”参与作案,已经成为当前腐败犯罪的一个突出特点。那领导干部身边都有哪些人?他们会对其身边的领导干部产生怎样的影响?他们在干部的生活圈、社交圈里怎样影响着官员的政治前途和命运?公众对“身边人”的看法客观吗?  相似文献   

4.
从理论上讲,无论一个领导干部具有怎样高的权威和群众信任度,他都仍然应该是监督的对象,而不应成为干部监督工作的“盲点”。但在实际工作中,对高威信领导干部的监督却成为整个干部监督工作的“软肋”……  相似文献   

5.
重庆市涪陵区最近秘密聘请了43名身份保密的干部观察员,对全区处级以上干部“生活圈”以及干部廉洁自律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地下”监督。这一措施甫一公布,即引起全国媒体的报道和公众的争议:聘请一部分人秘密监督另一部分人来防止干部的腐化堕落,这种“以人治人”的方式是否真的能成为反腐败的有效措施?用“密探”方式搜集、了解干部生活与工作情况是否有违法治精神?地方党委的组织部门是否有权组建一支“秘密队伍”来监督干部?……公开监督的风险与难度加大在腐败现象渗透到社会诸多领域的情况下,这一事件传递出的内在讯息更值得认真考量。…  相似文献   

6.
对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党政“一把手”来说,严格的监督是不是对他们的高度爱护?回答应当是肯定的。因为实行严格的监督,这不仅是党的根本宗旨和基本准则的要求,同时也是领导干部正确履行职责的需要,是领导干部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江泽民同志曾经语重心长地说:“为了爱护干部,党组织要抓好对干部的经常教育、管理和监督。”去年10月召开的全国干部监督工作会议强调指出。  相似文献   

7.
从近年来发生的诸多腐败大案来看,领导干部生活圈、社交圈中"身边人"参与作案,已经成为当前腐败犯罪的一个突出特点。那领导干部身边都有哪些人?他们会对其身边的领导干部产生怎样的影响?他们在干部的生活圈、社交圈里怎样影响着官员的政治前途和命运?公众对"身边人"的看法客观吗?  相似文献   

8.
当前,为了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教育与管理,中纪委把干部监督领域由“工作圈”扩大到“娱乐圈”、“社交圈”,即“八小时以外”,这无疑是强化领导干部监督的重要举措。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监督再严也是外在的,只有将自我约束与外在监督结合起来,监督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因此,在端正领导干部生活作风过程中,作为各级党委和纪委,要充分管好领导干部的八小时之外,更应该教育和引导领导干部把自己八小时以外的时间利用好,让自己在“八小时以外”充实起来。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各级党委和组织人事部门在抓好干部监督工作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总的看来,干部监督工作仍然是组织部门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从外部看,一些单位、部门的不少干部甚至领导干部对组织部门的干部监督工作不认同、不了解,认为组织部是“管官”、“发帽子”的,干部……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健全干部管理体制,从严管理监督干部”.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是当前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课题.近年来,浙江省松阳县坚持“日常教育与严格管理、事前防范与事后惩戒、全面监督与重点监控”相结合,创新监督工作载体,健全完善预警扣分机制,努力打造一支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干部队伍,为“田园松阳”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11.
读者观点     
<正>“用人失误追究制”好近日,重庆市委组织部出台了《关于加强组织部门干部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建立对违法违纪干部选拔任用过程进行倒查的制度。如果“带病”干部获得提拔,相关领导干部存在用人失察失误的,将被追究责任。  相似文献   

12.
宿迁市作为江苏省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综合试点市已声名远播。市委、市政府曾相继推出过任前公示、竞争上岗、公推公选、公推直选等做法。去年7月,宿迁市委、市政府又实施了领导干部勤政廉政公示制度。如果说以前的改革是解决干部的“入口”问题,而这次推行的“勤政廉政公示”制度,则是解决干部的“出口”途径,对领导干部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监督,凡在勤廉方面不合格者将被坚决淘汰出局。勤廉公示的实质是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拓宽监督渠道,形成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的合力,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这项制度实行时间虽然不长,但在干部群众中引起了强烈的震动,有人称之为“廉政风暴”。  相似文献   

13.
近日,重庆市委组织部出台了《关于加强组织部门干部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建立对违法违纪干部选拔任用过程进行倒查的制度。如果“带病”干部获得提拔,相关领导干部存在用人失察失误的,将被追究责任。  相似文献   

14.
去年10月7日,朱镕基总理视察中央电视台后,与《焦点访谈》节目编辑、记者座谈时说:“我也属于你们监督的对象。”对干部的批评监督难,其实主要是对领导干部的监督难,若遇比较开  相似文献   

15.
十六大报告指出:“认真贯彻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注重在改革和建设的实践中考察和识别干部,把那些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人及时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干部任用条例》中明确了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适用范围、条件和程序。那么,在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过程中,如何认真贯彻落实好十六大精神和《干部任用条例》的要求,切实防止和抵制公开选拔过程中的不正之风,确保公开、公平、公正、考察与监督到位?  相似文献   

16.
《领导科学》2004,(17):1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贺国强同志,于2004年7月19日在全国干部监督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对各级组织部门做好新形势下的干部监督工作提出了总的要求,并强调必须突出四个重点——各级领导干部是党的事业的中坚。党要管党,关键是要管好领导干部;加强干部监督工作,关键是要监督好领导干部。《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明确提出,党内监督的重点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我们要深刻认识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监督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们坚持以贯彻执行中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为重点,强化相关制度建设,有效加强对乡局级“一把手”选用干部关键环节的监督,取得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8.
领导干部管理制度的深化改革是干部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泽民同志在谈到干部体制改革总目标时.曾明确提出要“从我们的国情出发,通过深化改革,逐步创造一个公开、平等、择优的用人环境,建立一套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充满活力的管理机制,形成一套法制完备、纪律严明的监督体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领导干部管理制度的深化改革更为迫切。本文结合学习党的十五大精神,试对领导干部管理制度改革的深化问题作些探讨。一、要把领导干部管理制度改革的思想深化点提高到进一步解放生产力的认识上来首先,领导干部…  相似文献   

19.
刚刚颁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着眼于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对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原则、标准、程序以及纪律监督等,作出了明确规定。《条例》是我们党的一个重要法规,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基本规章、基本依据和基本程序,在干部工作方面带有根本  相似文献   

20.
正重庆市合川区认真落实从严管理干部要求,加大干部监督力度,坚持监督工作关口前移、对象下延,积极推行科级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抓牢重点,确保科级干部全覆盖。结合副处级以上干部填报个人有关事项工作,将全区正科级领导干部纳入报告人员范围,要求各单位优秀科级干部必须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