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中国新农村建设中社会救助体系框架与对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明霞 《社科纵横》2007,22(11):34-36
社会救助是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农村社会救助的内涵、框架、特点进行了深入具体的探讨,并对构建新型农村社会救助体系进行了大胆设想,以便能够促进农村社会救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甘肃省农村社会救助现状及贫困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明霞 《社科纵横》2007,22(5):18-20
本文从甘肃整体以及数个市县为基本数据采集单位,对甘肃农村社会救助现状进行全面的论证和分析,发现甘肃实施的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供养、特困救助、医疗救助、灾害救助、教育救助、法律援助等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救助政策,对保障农村鳏寡孤独的生活、赈贫济穷、稳定社会秩序、保护生产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分析了致贫原因,以便对制定完善的农村救助体系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3.
贾毅  贡保草  马文君 《社科纵横》2009,24(12):60-63
文章从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发展、构建和谐民族关系这一前提出发,对农村社会救助相关问题的概念进行概括,即对社会救助的一般理论进行探讨。以临夏回族自治州农村社会保障的最基本层次出发,讨论该地区农村社会救助现状,并进行实地调查。对该地区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初步理顺该地区农村社会救助现状、问题的前提下,提出了建立健全临夏回族自治州农村社会救助体系的基本框架和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郭明霞 《社科纵横》2005,20(3):106-107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确立了广大农民群众在新中国的领导地位,为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发展提供了前年未有的制度基础和历史条件。建国后的农村社会救助经历了五个阶段,建国初期的大规模紧急救助;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我国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三年自然灾害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农村社会救助;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农村社会救助;改革开放时期的农村社会救助。这些历史为农村社会救助体系的建立做了理论上、物质上和实践上的准备,同时也暴露出许多存在的问题、缺陷和不足,需要改革和创新,建立新型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成为新时期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5.
郭明霞 《社科纵横》2006,21(2):57-58
农村社会救助是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基本手段之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极不平衡,贫困原因复杂,贫困程度各异,绝对贫困比较严重等等,致使我国农村社会救助体系的完善存在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对现存的制度进行分析以解决面临的困境,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的整合对策,建立和完善有权威的农村社会救助管理机构与社会监督机制,使农村社会救助体系不断趋于健全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郭明霞 《社科纵横》2005,20(5):137-138
社会救助制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社会保障制度,它起源于在原始社会末期出现的出于人类恻隐之心或宗教信仰而对贫困者施以援手的慈善事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在逐渐地走向成熟,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我国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中国古代的济贫思想与实践及近代中国的社会救济制度,对当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产生过非常重要的意义和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试论社会救助体系的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拯 《社会福利》2005,(6):42-43
社会救助体系是由救助主体、救助客体、救助内容、救助方式等因素构成的有机结构或系统。这个系统在具体运行过程中发生的作用即为功能。社会救助体系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找准社会救助体系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定位,进一步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工作,务必明确社会救助体系的功能: 对救助对象的保障功能。这是建立社会救助体系的初衷所在。较好地给予救助对象以切实的保障,是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由于单项救助体  相似文献   

8.
王甫 《社会福利》2008,(10):43-44
建立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救助体系,对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维护社会公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河南省焦作市将农村低保作为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认真实施农村低保“四大工程”,较好地保障了农村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相似文献   

9.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灾害救助制度、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农村特困户救助制度和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制度已在全国颁布与实施;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法律援助等专项救助制度也在全国得到大力推进;社会救助单项制度亦在不断健全与完善,相互之间也越来越衔接与配套,这些都标志着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已步入了制度体系建设的新阶段,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10.
韩作珍 《社科纵横》2007,22(5):21-22
建立新型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是甘肃省当前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应从政府救济和社会救助两个方面入手,构筑包含生存权益保障系统、生活支撑保障系统、突发应急保障系统、时令解困保障系统、特殊补充保障系统与外部环境保障系统六个方面完整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框架,并提出了建立健全农村社会救助体系的制度环境和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肖日葵 《创新》2007,1(6):30-34
当前农村减贫效果有限,原因之一在于农村社会救助以收入维持为主要目标,缺乏"发展"维度。救助对象局限在绝对贫困人口,未能满足边缘贫困人群和有劳动力贫困人口的"发展"需求。资产社会政策主张减贫策略并非简单地直接增加穷人的收入,而是要帮助穷人进行资产积累与投资。通过资产建设,可为穷人提供可持续生计,提升其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降低其脆弱性,增强抵御风险和发展的能力。因此,帮助穷人建立、积累个人资产和社区资产,可促进个人、家庭和社区发展,推动农村社会救助的完善。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2004年农村住户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特征和致贫因素。调查结果显示,缺少劳动力、残疾患病以及家庭依赖成员多是农村贫困家庭的一些显著特征,而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则由于资金的制约效果有限。文章认为,基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激励作用和开发式扶贫的农村反贫困政策已经很难惠及这部分贫困人口,中国农村的反贫困政策需要在增加中央转移支付的基础上,以建立一个覆盖全部农村人口的医疗保障制度为优先发展的方向,在此基础上实施针对绝对贫困人口的社会救助制度。  相似文献   

13.
一是及时救助受灾群众、孤寡老人等社会弱势群体,全力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标准。二是实施灾民建房建设项目,建立灾民建房工作责任制,确保灾民建房质量。三是开展 农村医疗救助试点和逐步推行工作,建立农村医疗救助基金。四是加大城市低保工作力度,将符合低保条件的对象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推行低保金社会化发放,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五是加大双拥工作力度,创新优抚保障机制,加  相似文献   

14.
张达 《社会工作》2011,(9):81-83
享有社会救助是农民工的一项权利。国家和社会正在共同解决农民工社会救助问题。要完善农民工社会救助,必须走法治之路,进一步增强国家对农民工社会救助的责任和能力,继续发挥社会力量在农民工社会救助中的作用。农民工在得到社会救助之前和之后也要承担一定的义务。  相似文献   

15.
张达 《社会工作》2011,(18):81-83
享有社会救助是农民工的一项权利。国家和社会正在共同解决农民工社会救助问题。要完善农民工社会救助,必须走法治之路,进一步增强国家对农民工社会救助的责任和能力,继续发挥社会力量在农民工社会救助中的作用。农民工在得到社会救助之前和之后也要承担一定的义务。  相似文献   

16.
柳拯 《社会福利》2004,(8):4-10
要建构起农村社会救助体系,除统筹规划外,还亟需解决一些深层次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只有对这些问题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把握以及切实解决,才能在实际工作中明确思路、找准方向,真正推进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7.
2005年以来,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区建立以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为基础,以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司法援助等专项救助为补充,以慈善救助、礼会互助为配套的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有效地保障了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经济发展。但是,当时的社会救助工作大多呈现救助手段单一、救助内容单一、救助形式单一,一般都停留在向困难人群发放金钱和物质救助上,没有考虑不同救助对象之间的特殊需要。  相似文献   

18.
淙层次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亟需解决 要建构起农村社会救助体系,除统筹规划外,还亟需解决一些深层次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只有对这些问题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把握以及切实解决,才能在实际工作中明确思路、找准方向,真正推进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  相似文献   

19.
一、全力做好社会救助工作,健全和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一方面,从救助体制上作文章,健全和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将现行的救助政策进行科学的整合,制定和完善生活救助制度、住房救助制度、医疗救助制度、教育救助制度、就业救助制度、科技救助制度、司法援助制度和其他临时性救助制度。切实解决城乡弱势群体的实际问题,他们有什么困难,就给予什么样的救助,真正做到为民分忧、为民解困、为民服务,使他们充分享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另一方面,从救助方式上找突破。建立起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主体,以灾害救助、农村五保、流浪乞讨救助为重  相似文献   

20.
社会救助体系是由救助主体、救助客体、救助内容、救助方式等因素构成的有机结构或系统.这个系统在具体运行过程中发生的作用即为功能.社会救助体系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找准社会救助体系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定位,进一步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工作,务必明确社会救助体系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