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对应社会经济的转型,我国传统的法律文化必须向现代化转型。从更新制度开始的转型引发了法律文化内部结构的冲突,现代法律制度与落后法律观念的冲突是转型的直接结果,随之而来的先进法律观念与滞后法律制度的冲突同时又在推进着转型。  相似文献   

2.
党的建设要体现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这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内在要求。文化与经济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社会系统 ,二者在互动中推动着社会的发展。要正确认识和分析社会转机过程中文化与经济的种种矛盾和冲突 ,为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型文化准备条件。  相似文献   

3.
转型经济国家的转型期间社会存在着巨大的不稳定性,多元文化与多元制度安排的交织与冲突使社会道德与价值尺度显得异常复杂。法治、责任意识的加强与"人情",特权思想盛行相并存;集体主义合作精神与个人主义金钱意识相并存。道德观念的复杂性是由于我国现阶段存在三种不同尺度的道德模式之间相互矛盾与相互渗透的结果。本文试图运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方法在揭示三种道德尺度经济根源的同时,关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成员道德行为的历史性提升与道德警示。  相似文献   

4.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文化形态层面的矛盾与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社会在向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遇到了多种多样的文化矛盾和冲突。从文化形态的角度看,主要表现为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三种文化形态之间及其内部的矛盾与冲突。主动调适和化解各种文化形态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对促进文化体系自身的繁荣及社会的和谐发展与成功转型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让信仰与理性各得其所——重新审视科学与宗教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与宗教作为人类的文化现象,两者存在着辩证关系:既相互矛盾、冲突,又相互独立、促进。但在传统的观点中,往往夸大对立冲突的一面,认为科学与宗教是水火不相容的、势不两立的。其实,科学与宗教的和平共处是两者关系的主流:宗教生活不仅满足人的精神需要,是人类生活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宗教还为个人和社会提供一种终极的思想价值观和追求目标。同时,宗教在某些具体问题的认识上包含着科学的内容,宗教信仰对人们进行科学研究具有巨大的激励作用,从而推动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少数民族现代化过程中,全球统一时间常常与地方性时间产生矛盾冲突,导致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陷入困境。除了工、农业生产方式所产生的时间制度和时间观念差异外,引起少数民族社会时间冲突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工业时间与当地社会文化逻辑的矛盾,工业时间及其所蕴含的理性化、个体化价值取向与少数民族传统的共同体社会结构相抵触。在重视社会关系积累而不是财富积累的少数民族社会中,时间主要被用来生产社会价值而不是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7.
文中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既相互冲突又相互融合的关系 ,阐明了实现传统文化向现代化转型的唯一方法 ,并论述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对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传统、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三重因素的矛盾和冲突是信息时代中国现代化难题的深层根源,而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工业社会与后工业社会之间的矛盾只不过是这一深层根源在不同层面上的外在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 ,经济体制改革对传统的社会医疗保障制度产生了巨大冲击 ,深深地触动了社会医疗保障体制的深层次矛盾 ,而社会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滞后 ,又严重制约了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 ,尤其是国企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在这种矛盾与冲突中 ,最终确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说明了社会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应该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步进行的必然规律。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的中国社会正在步入一个全面的转型期,文化的转型与冲突又是当代社会讨论的一个焦点问题。本文论述了中国文化追求的现代化转型的总体性特征,更多的是表现出一种文化的冲突,特别是文化价值层面上的传统与现代、经济与道德、公平与效率、个体与集体的冲突。  相似文献   

11.
由于海洋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与海洋利益相关的各种矛盾和冲突也随之加剧。区域海洋管理过程实际上也是区域利益相关者平衡利益关系的过程。如何有效构建区域海洋管理机制,对利益相关者进行利益的合理平衡和治理,是当前区域海洋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需要通过确定利益相关者的权利和利益层次、明确利益相关者利益冲突的法律适用、调整公共政策、协调区域政府间的利益关系等方法展开。  相似文献   

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解决不断出现的矛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社会是在矛盾的运动中前进和发展的,在我国,人民内部矛盾是占主导地位的社会矛盾,因此,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的人民内部的矛盾和问题可能更加复杂,迫切需要解决,最重要的是要正确处理经济领域出现的人民内部矛盾,归根结底是要处理好人民内部的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13.
消费主义与可持续发展观的冲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消费主义作为经济全球化和西方消费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与可持续发展观构成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种二律背反,突出体现在环保、发展可持续性以及人的全面发展诸方面的尖锐冲突。这些冲突表现出以消费主义为主导的当代资本主义发展观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诸关系上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严重缺陷,实质上是以物为中心的发展观与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的冲突。  相似文献   

1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由于社会急剧转型、经济结构调整、社会文化变迁等原因,社会经济心理在快速嬗变中出现了一些与社会发展不协调或起阻碍作用的异型经济心理,通过采取心理引导、吸泄提高、利益公正、利益保障、自我调控等有效措施,优化经济心理结构,调整社会冲突,解决心理矛盾,为经济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优势支撑。  相似文献   

15.
缪尔达尔的“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理论、佩鲁的“发展极”理论和梯度推移理论对统筹区域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区域差距扩大所带来的种种矛盾及潜伏的危机与构建和谐社会所产生的冲突使统筹区域发展更为迫切。文章试图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对统筹区域发展的必要性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6.
经济危机既是现代社会生产方式的存在方式和内在机制,也是这一生产方式发展的环节,还是实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平衡、产业结构的调整、全社会范围的利益格局重组等的特殊形式。  相似文献   

17.
新科学发展观是国情和现代化及社会全面进步的合理选择,其理论基石是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 会、科教互动平衡和协调发展。人口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基础,人口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目的,人口与环境可持 续发展是前提,人口与科教文化可持续发展是手段,人口与资源可持续发展是全部基础条件和终极因素。重建公 平与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社会,包括生产与消费的规范,人与物的现代化,社会与文化的融合,社会文化与经济伦 理的升华以及市场经济与精神文明的互动。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社会权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权的意义在于使每个人平等地享受国家发展的成果,在我国由于城乡二元体制,农民相对于市民处于弱势的地位,由此造成了二者在经济、社会、文化权利上的不平等,并导致诸多的社会问题和矛盾。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最终是要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实现整个社会的平等与公正。只有实现农民社会权,才能真正实现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9.
“两型”社会建设和低碳经济并轨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两型"社会与发展低碳经济都是中国经济低碳转型中的系统工程,我们应促进他们并轨发展。通过分析它们在终极目标、内在要求、实施手段上的协同一致性,探索了符合建设"两型"社会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寻求了建设"两型"社会和低碳经济并轨发展的实现途径,并考究了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蓬勃发展的低碳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