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农村基层党组织历来是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重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一贯作风。无论是民主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还是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的一个又一个胜利,这与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贯性与有效性是分不开的。当前我们正处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阶段,对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党建进行历史回顾,对于加强新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时期,山东党组织较好地解决了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的问题。经过八年抗战,根据地面积达到十二万平方公里,人口两千八百万,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一,建立抗日根据地,必须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建立抗日政权是建立抗日根据地的一项基本条件。山东党组织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是有一个过程的。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时期,粮食对根据地财政的贡献是举足轻重的,其战略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为顺应形势的千变万化,盐阜抗日根据地不断调整和完善粮食政策.盐阜抗日根据地开展粮食工作始终坚持群众路线,粮食工作是党的群众路线的集中体现.盐阜抗日根据地的粮食工作是苏北乃至华中抗日根据地粮食工作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4.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执政的重要组织基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建设。在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仍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如何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从不同的层面上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重视农村基层党的建设,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变革中的引领作用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建党百年来,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经历了壮大农村基层党的组织、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质量、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和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能力等过程,形成了与时代发展同步、与农民群众共命运、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宝贵经验。当前,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做到时刻坚守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社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始终围绕党的中心任务设定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内容,始终保持农村基层党组织与农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突出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6.
建党百年来,农村社会治理主体伴随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经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与农会、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与农业生产合作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以农村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的多元协同共治主体、乡村振兴新时代以农村基层党组织为统领的多元共建共治共享共同体4个阶段的发展历程。建党百年来,我国农村社会治理主体始终遵循党的领导与农民主体地位相统一的演进逻辑和党的政治引领与农民自治实践相统一的行动逻辑,形成了一套独具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治理主体演进体系。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抗日根据地的农业生产中十分重视发展农业科学技术,采取了一系列发展农业科学技术的有力举措,有效地促进了抗日根据地农业生产的发展,为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和赢得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提供了物质保证.各个抗日根据地政府在实行减租减息、农业互助合作的同时,还采取开垦荒地、进行农田水利建设、改进耕作方法、开展农业科学实验、推广先进技术、培育和推广良种、植树造林等具体措施,以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抗日根据地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及在抗日根据地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历史考察,充分说明抗日根据地党的基层组织在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的基础上,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并在领导群众对敌斗争中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只有不断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才能赢得广大群众的信任,团结群众共同为完成党的事业而奋斗;党的基层组织只有不断对党员进行思想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并加强管理和监督,才能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9.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举措,对于有效解决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结合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如何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作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基层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是党联系农民群众的纽带。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建设新农村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针对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进一步明确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1.
甘肃中部地区生态建设问题的症结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肃中部地区曾经是“桑麻翳野,牛羊塞道”的繁荣富庶之地,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但由于长期受到不合理人类活动的影响,逐渐演变为山秃水枯、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的生态脆弱区。建国后50多年间,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功不可没,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出现了人工林成活率低、保存率低、生长率低的“三低”现象。为了保证我们“再造西北秀美山川”的伟业得以顺利推进,必须冷静地反思过去,总结经验,积极探索,以期找到更加有效的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土地仍然是当今农民生存和发展的主要的生产资料。由于人口不断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 加快,我国农村人均土地面积日益减少,由此而来引起的土地权属争议的问题也日益突出。若得不到 及时和有效的解决,势必影响到民族的团结,农村社会稳定和农业经济的发展。笔者试就贵州民族地 区土地权属争议问题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3.
弱势旅游地是在旅游地空间竞争理论的基础上研究和发展起来的,是指在旅游地空间竞争中受到强势旅游地影响的旅游效用较低的旅游地。通过比较分析,盐城旅游业在空间竞争中仍处于弱势地位,如旅游基础设施比较薄弱,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存在矛盾、旅游资源开发度较低,开发投入不足、资源并存组合欠佳等。因此要促进盐城旅游业的发展,必须采取一些新的发展战略,如错位发展战略、生态旅游战略、品牌战略及区域旅游合作战略等。这样才可以逐步改善盐城在旅游地空间竞争中的弱势地位,使盐城旅游业快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观是指马克思主义是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其主流地位不受挑战并且保持相对稳定状态。当前,我国经济领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着新自由主义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外部压力、经济结构转型引起的价值多元化、收入差距影响共同富裕目标实现以及市场化的挑战冲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问题。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经济理论与实践上的指导地位、保持公有制“质”上主体地位、合理确定政府和市场边界、打造共同富裕的命运共同体,是迎接经济领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挑战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5.
抒写城乡融合的独特感受——路遥小说创作的精神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遥是一位具有自觉的艺术追求和鲜明的艺术个性的乡土作家 ,他对城乡差异有着深刻的体验。城乡融合过程的独特感受与陕北高原的文化环境交相浸润 ,对其小说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 ,铸就了路遥小说的精神特征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新时期党和国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一项重要的新任务。要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其中法制建设是最为重要的。加强西部民族地区农村的民族法制建设,是西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西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民族地区应当以国家法律和民族政策作为法制建设的依据,建立保证国家法律实施和维护各民族合法权利的法治环境。  相似文献   

17.
环太湖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正进入以全面深化改革、新型城镇化和现代化为主要特征的全面深化发展阶段,面临着大幅度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面、进一步缩小城乡社会事业建设差距、与市场体制、行政管理体制、文化发展体制、社会管理体制乃至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改革进一步耦合等新挑战、新要求,迫切需要加大改革攻坚力度,沿着市场化、产业化、均等化、共享化、自主化、民主化、公平公正等现代化发展方向,从体制创新、农村内生发展力量积聚等方面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更高层次推进环太湖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8.
“乡村现代化”是卢作孚乡村建设思想的核心,是卢作孚在以重庆北碚为中心的嘉陵江三峡地区推行乡村建设运动的终极目标和崇高思想,也是他乡村建设实践的高度概括和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原因。体现了他在中国乡村建设上的远见卓识,对今天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热爱农村"看似农村人针对城市文化扩张的一种保存和高扬地域文化的自卫策略,并以此来反抗和拒斥城市的话语霸权。然而,悖论在于,"热爱农村"并非是农村人自觉独立地、自我生长出来的理念,而是城市文化扩张所带来的一种反冲。城市希望农村是一个异于其自身的他者的形象,而农民的城市认知在这种过程中无可奈何地成为"共谋"。在乡村学生的城市认知中,城市是一个梦,同时,城市也只能是一个梦。共生在他们的城市认知中的城市情感是:渴望、惧怕、冷漠、厌恶,而且他们在无意中暗示着这种情感的一个发展趋势--越来越消极,越来越否定。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村改革发展是一个历时长久、结构复杂的系统工程。采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矛盾规律为分析框架来探讨其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可以在充分克服就事论事的狭隘思维和避免主观片面性的前提下,准确地把握我国“三农问题”的本质,并界定出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以及农村改革发展的总枢纽。同时,以矛盾规律为指导,能够抉择解决农村主要矛盾的基本途径、必要条件和农村改革发展趋势等重大战略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