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一个由供应商和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系统中,需求通常与零售商向客户承诺的交货期和产品价格相关,产品价格又与交货期相关.基于此,建立零售商和供应链向客户承诺的交货提前期、产品价格和能力扩张联合决策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与零售商单独决策相比,在供应链一体化决策情形下,如果终端客户为提前期敏感型,零售商向客户承诺的交货提前期越短产品价格越高;如果终端客户为价格敏感型,则其向客户承诺的交货提前期越长产品价格越低;不论是何种类型的客户,随着零售商对交货提前期和产品价格的调整,市场需求都会增加,并要求零售商扩张其能力.为了使供应链利益最优和自身受益,供应商可以通过对零售商的能力扩张进行补贴的方式激励零售商调整其向客户承诺的交货期和产品价格,并进行相应的能力扩张,而产品转移价格越高,供应链通过协调获得的增量利润也越多.  相似文献   

2.
论文在时变供需环境下,即市场需求为斜坡式时间函数及补货率依赖于市场需求情境下,探讨了基于商业信用的供应链中零售商最优订货策略。首先,根据商业信用期和零售商补货周期的关系,分两种情形构建了零售商库存模型;其次,根据零售商的库存模型,证明了其最优解的存在,并给出相关的命题和算法来求解零售商的最优库存策略;最后,通过数值算例和灵敏度分析来论证文中的有关结论。研究发现:当供应商给予零售商的商业信用期较短时,此时市场需求仍处于增长期,随着市场需求稳定时间点的增大,零售商的最优订货周期逐渐减小,最优订货量和年费用也逐渐减小;当供应商给予零售商的商业信用期较长时,此时市场需求已趋于稳定期,随着市场需求稳定时间点的增大,零售商的最优订货周期逐渐增大,最优订货量和年费用也逐渐增大;当供应商生产与市场需求依赖性逐渐增大时,零售商的最优订货周期逐渐增大,最优订货量及年费用也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3.
在两级供应链中,零售商需要向供应商采购产品以满足随机的市场需求,供应商需要在市场需求观测到之前进行备货。供应商的自有资金是有限的,在必要时可向银行借款。在完全竞争的资本市场中,银行会根据贷款数量以及相应的风险决定其利率,使其期望回报率等于无风险利率。为了降低供应商的融资成本,促使其提高备货量,零售商有动机为供应商提供贷款担保。供应商和零售商进行Stackelberg博弈,首先由零售商决定采购价格和担保比例,然后由供应商决定备货量。供应商和零售商均为风险中性的决策者,以最大化自身期望利润为目标。研究结果表明:对给定的采购价格和担保比例,供应商的期望利润是其备货量的拟凹(quasi-concave)函数,其最优备货量是唯一的。零售商的最优策略是提供全额担保,零售商的最优期望利润是供应商自有资金的减函数。本文还讨论了存在破产成本的情形,发现破产成本不利于零售商,但不会改变零售商的最优担保策略。  相似文献   

4.
本文讨论时间价格敏感型需求环境下,两阶段供应链中供应商和零售商的最优决策,其中供应商的决策为供应提前期和批发价格,零售商的决策为零售价格.通过分析集中决策模式和分散决策模式下的决策过程,进行优化求解给出了两种模式下最优决策的数学表达式;并设计了实现供应链完美协调的组合契约.  相似文献   

5.
刘树人  王娜 《管理工程学报》2014,(2):196-200,210
研究价格相依随机需求下零售商的逆向拍卖采购与定价联合决策问题。假定零售商首先确定一个采购合同,然后供应商投标,通过逆向拍卖选取一个获胜的供应商,由该供应商确定采购量并传递给零售商,同时零售商做定价决策影响其需求,目标是寻求一个最优的采购与定价策略以最大化零售商的期望利润。对于一般的随机需求函数,引进期望销售弹性这一新的概念并利用其性质证明零售商的期望收益(不包括采购费用)是采购量的凹函数,从而得到其最优的采购与定价策略。特别地,对正态需求分布情形给出了零售商的采购量和利润函数的解析表达式并进行数值分析。  相似文献   

6.
一类供应链的线性转移支付激励机制研究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13  
针对不同的供应链设计不同的契约是供应链协作的一个重要手段。在由一个零售商和一个供应商组成的供应链中,零售商的促销努力水平对供应链的效率有重大的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线性转移支付激励机制,且证明了在该机制的作用下,零售商将付出对整个供应链最优的促销努力水平,这时供应链的总收益将得到提高,而对新增收益的划分则取决于供应商和零售商之间的讨价还价能力。  相似文献   

7.
丁平  付超  肖明  赵敬 《中国管理科学》2015,23(6):99-106
在由一个供应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两级分散供应链中,供应商通过制定最小订购量取得规模效应,保障自身利益。当零售商和供应商之间存在需求信息不对称时,即零售商掌握需求信息而供应商仅知道需求信息中价格敏感因子的分布,如何进行最小订购量决策成为供应商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从营销视角构建了基于Stackelberg博弈的利润最大化模型。假设供应商知道需求的价格敏感因子服从正态分布,通过严密的数学推导确定了模型中的最优最小订购量。将提出的最优最小订购量决策方法应用于云存储的销售供应链中,确定了云存储供应商销售的最优最小存储容量,阐释了方法的合理性与有效性。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最小订购量的设置提升了供应商的利润。所提方法对于考虑最小订购量的供应链协调研究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网上定制的市场中,需求具有数量和时间两方面的不确定性。本文提出同时考虑需求量具有承诺交货时间敏感性和随机性,采用作业成本法建立以期望利润为目标函数,以承诺交货时间和产能为决策变量的模型。通过模型的分析得到了相互递推的最优承诺交货时间和最优产能数学表达式。在此基础上,运用排队理论建立了以承诺交货时间可靠性为限制条件的M/M/1决策模型。通过模型分析,证明了模型是凹规划,给出了最优承诺交货时间和最优产能满足的方程组。最后,通过算例的分析可知最优承诺交货时间和最优产能受承诺交货时间可靠性限制,而且随着承诺交货时间可靠性的提高,最优承诺交货时间是递增的,最优产能和最优期望利润是递减的。研究表明:结合承诺交货时间可靠性确定最优承诺交货时间和最优产能有助于提高产能的利用率和交货时间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VMI下的两级供应链库存决策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季节性商品销售环境下,考虑由一个供应商和两个零售商所组成的两级供应链模型.引入 VMI 运行机制,讨论供应商的最优库存决策.传统上,供应商总是在销售季节开始前确定各个零售商处的库存量,而不会对两个零售商处的库存进行调节.研究当供应商有能力在销售季节开始之初对两个零售商处的库存进行调节时其最优决策将发生的变化.文章进一步讨论了库存转运对零售商以及供应链整体性能所带来的影响.分析了单位转运价格等参数变动对最优解的影响.用一个算例对结论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0.
本文考虑单个供应商和单个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研究了供应商的渠道侵入策略和供应链成员的绿色产品开发(GPD)投资策略。本文首先研究了给定供应商的渠道侵入策略下,供应链成员的GPD最优内生投资决策。然后通过比较不投资策略、零售商投资策略和供应商投资策略下供应链成员的最优利润,得出供应商的最优渠道侵入决策。最后,通过数值实验分析了在不同的策略组合下,消费者绿色敏感度和渠道替代率的变化对零售商和供应商利润的影响。研究发现:1)无论供应商渠道侵入与否,供应商投资GPD可使零售商和供应商的利润达到最高。2)当不投资GPD或零售商投资时,供应商不应该进行渠道侵入;当供应商投资GPD时,如果投资成本较小,或者消费者绿色敏感度较大,那么供应商应该进行渠道侵入。3)基于供应商渠道侵入策略,供应商的绿色投资水平高于零售商的绿色投资水平;基于GPD投资策略,供应商进行渠道侵入后,会提高其绿色投资水平,而零售商则会降低其绿色投资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为了降低原材料价格波动给采购-供应双方企业带来的风险,供应链企业通常采用签订价格合同的方式来共同分担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本文通过设计价格柔性合同,利用Stackelberg主从博弈模型研究了由一个供应商和一个制造商组成的采购系统的最优采购策略及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的分担机制。研究表明,通过实施价格柔性合同可以降低供应双方的风险,且通过设置合理的价格柔性系数可以提高双方的收益。  相似文献   

12.
在双渠道模式下,本文对零售商的价格和提前期决策进行研究。根据零售商线上服务范围的不同,双渠道服务模式可以划分为近端服务模式、中端服务模式和远端服务模式。本文分析了零售商在三种服务模式下最优的价格和提前期决策,并对三种服务模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如果零售商的配送速度较低,零售商应该选择近端服务模式。如果零售商的配送速度较高,则在中端和远端服务模式中进行选择,且随着成本的增加,提前期均会缩短,这是因为零售商的服务范围会随着配送成本增加而缩小,此外,配送速度的增大也会导致提前期缩短;而价格在两种模式中变化趋势不同,中端服务模式下价格呈现非递增趋势,而远端服务模式下价格呈现非递减趋势。因为在中端服务模式下,零售商更加愿意提供降价来吸引更多的线下需求,而远端服务模式则是提升价格来保证产品的边际收益。研究结论可为零售企业提供有效的科学的参考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零售货架的线性补贴策略与供应链协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考虑由一个供应商和一个零售商构成的供应链,供应商提供零售商单一产品,零售阶段的市场需求量随机地依赖于零售商的货架展示量。由于货架空间的稀缺,零售商的成本为非线性的成本函数以符合实际的情况。如果零售商在观察到需求之前决定货架空间,货架补贴可以提高渠道效率;如果零售商在观察需求之后,进行货架决策,补贴降低了供应链效率。由于零售商的努力水平可以验证,供应商可以使用回购加零售货架的线性补贴策略协调供应链,但是需要考虑零售阶段的库存决策与货架分配的决策顺序,而采取完全不同的协调方式。最后通过数值算例说明了所得结论。  相似文献   

14.
销售商费用信息不完全下的回收合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回收合约是一种非常流行的合约。但是,到目前为止,大多数的文献都假定合约的提出者知道供应商和销售商的费用结构。本文考虑不完全信息下的回收合约。供应商提出合约,但不知道零售商的费用结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研究回收合约的设计及对供应商、销售商和供应链的影响。我们的结论显示,如果合约的设计者不知道销售商的费用结构,他就不可能设计出使供应链达到合作的合约。这就说明共享销售商的费用信息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5.
针对由供应商、3PL企业和资金约束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研究了三种渠道权力结构(以供应商为主导的S权利结构、以3PL企业为主导的L权利结构、供应商和3PL企业同时主导的N权力结构)和两种融资模式(3PL企业融资服务和贸易信贷融资)下零售商的采购和融资策略。首先,分别构建了针对三种渠道权力结构和两种融资模式的以供应链成员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优化模型,并通过求解模型得到了供应商、3PL企业和零售商的最优定价策略;然后,通过比较不同情形下的供应链成员利润,分析了零售商的采购和融资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在S权力结构下,零售商应选择直接向供应商订货并接受贸易信贷融资模式;在L权力结构下,零售商应选择接受3PL企业的代理采购和融资服务;在N权力结构下,零售商应选择融资利率更高的采购和融资模式。此外发现,供应商和3PL企业均应选择优先宣布定价策略,当二者在市场中权力相当时,其应该调高各自的融资利率。  相似文献   

16.
供应链中基于Stackelberg博弈的信息共享协调问题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基于需求信息的不确定情况,本文对由一个供应商和一个销售商组成的两层供应链系统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搜集不确定需求信息的条件,回答了什么条件下销售商与供应商共享这种不确定的需求信息等,为管理者进行供应链实践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由一个供应商和一个零售商构成的供应链系统运作协调问题,在考虑零售商面临的市场需求依赖于库存水平、产品的零售价格与其存储时间有关、货栈容量有限且不允许缺货的情形下,首先给出了在分散式系统下供需双方的最优决策;其次,讨论了作为Stackelberg主导方的供应商如何设计批量折扣计划,使其自身利润最大化同时也实现供应链系统完美协调。理论分析结果和数值实验结果都表明该折扣模型对于改善供需双方绩效和供应链运作协调是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We consider a supply chain with a supplier that sells to a retailer under a revenue‐sharing arrangement. Demand is uncertain and unobservable to the supplier. We assume that the retailer is rational, that is, the retailer behaves opportunistically and underreports sales revenues to the supplier whenever such underreporting is profitable. Assuming the supplier has the ability to audit the retailer and learn about the actual sales revenues, we show that the supplier will never find it optimal to audit to the point that ensures truthful reporting for all demand realizations. By committing to an auditing policy, the supplier can exploit retailer opportunism and derive profits that at times even exceed those that could be obtained when dealing with a retailer that always strictly adheres to the agreed‐upon contract terms. We also show that the retailer's opportunistic behavior can increase total supply chain profits.  相似文献   

19.
This study considers a supply chain with two heterogeneous suppliers and a common retailer whose type is either low‐volume or high‐volume. The retailer's type is unknown to the suppliers. The flexible supplier has a high variable cost and a low fixed cost, while the efficient supplier has a low variable cost and a high fixed cost. Each supplier offers the retailer a menu of contracts. The retailer chooses the contract that maximizes its expected profit. For this setting, we characterize the equilibrium contract menus offered by the suppliers to the retailer. We find that the equilibrium contract menus depend on which supplier–retailer match can generate the highest supply chain profit and on how much information rent the supplier may need to pay. An important feature of the equilibrium contract menus is that the contract assigned to the more profitable retailer will coordinate the supply chain, while the contract assigned to the less profitable retailer may not. In addition, in some circumstances, the flexible supplier may choose not to serve the high‐volume retailer, in order to avoid excessive information rent.  相似文献   

20.
在ARIMA(0,1,1)需求下的牛鞭效应与信息共享的评价   总被引:39,自引:5,他引:34  
本文考虑一个包含一个供应商和一个零售商的两级供应链,研究在需求模型ARIMA(0,1,1)下牛鞭效应的量化和信息共享的价值,比较信息共享之前和之后的差异,其结果表明信息共享能给供应商带来减轻牛鞭效应、减少现有平均库存以及降低成本等好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