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发展经济学人口流动理论的新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口流动理论在20世纪50年代初至70年代中期盛行一时,从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的10年间,有关人口流动的研究文献寥寥无几,但80年代末以来人口流动理论再度趋热.重新成为热点的人口流动理论不仅改进了原有的模型,而且探讨了早期人口流动理论尚未涉足的一些新的领域,如人口流动与经济增长、人口流动、不平等与社会福利、人口流动与人力资本积累、人口流动的迁徙动机和汇款动机、人口流动与劳动力市场政策等等.本文旨在概述这一理论的新进展并作出简要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王家庭  李海燕 《创新》2013,(4):26-29,68
运用计量经济分析方法,结合中国30个省区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区域人口结构、区域就业结构对区域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区域人口密度、青壮年人口在总人口所占比重、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对区域技术创新水平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性别差异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不大;就业人口分布于第二产业的比例越高,区域技术创新水平越高,分布于第一产业的比例越高创新水平反而越差,而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的多少与技术创新水平的高低则没有较大的关联。  相似文献   

3.
刘敏  李松柏 《社科纵横》2008,23(2):53-55
文章主要论述了农村人口流动背景下留守在农村的"四五到六五群体",即45到65岁之间的人口,这部分人口是人口流动后农村社会现行的主要角色功能承担者.在这个基础上,这部分农村人口被定义为目前农村特定环境下的主体性人口,同时分析了农村主体性人口的生成原因和所承担的功能,文章最后论述了农村现行主体性人口将成为中国小农经济下最后一代专职农民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依托资源开发资源型区域经济获得了快速增长,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却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开发方式粗放、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人力资本存量较低等问题.究其根本原因在于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过于重视物质资源而非人力资本的作用.如何重视和发挥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是资源型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对此,必须转变观念,重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通过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加强人力资本的开发和培训,健全人才市场机制和管理机制,提高区域内人力资本存量,使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由依托自然资源向注重人力资本转变,进而实现资源型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运用相关与回归分析理论构建模型来研究人口健康素质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可以得知:人口健康素质的改善需要社会的进步,而提升人口健康素质更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同时,也应看到现阶段粗放型的经济发展过程对国民健康素质有一些不利影响,要消除由社会经济发展对人口健康素质产生的一些负面效应,就必须大力发展健康素质教育.它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是融健康教育与素质教育于一身的复合体,涵盖了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社会素质、综合素质等教育方向.它能搭建二者相融互动的桥梁,有利于缓解、甚至消除不利影响,其宗旨就是全面提升国民的健康素质.推广健康素质教育对提高人口健康素质来促进社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6.
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式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启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式是西方经济学界著名的人口流动模型之一。它是建立在对"刘易斯———费景汉———拉尼斯人口流动模式"批判基础上的人口流动模型,比较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对我国的启示是:在农业和农村内部转移、利用剩余劳动力;发展小城镇就近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开拓国际劳务市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相似文献   

7.
论中国传统社会的户籍制度与人口流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户籍制度是中国传统文化极具特色之处。中国在先秦时代就形成了完备的户籍制度。户籍是封建国家管理人口、据以征调赋役的重要工具,也是导致封建小农经济得以长期存在的首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本文全面分析了浙江农村劳动力流动七个方面的特点 ,并且以详实的资料论证了其流动规模扩大的六方面原因。在上述厚实论证的基础上 ,作者指出农村劳动力流动会对土地利用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因此 ,要发展农村社会经济 ,就应该顺应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特点和趋势 ,改革现行农村土地制度、户籍制度 ,搞好村镇建设规划 ,控制城市外延规模 ,提高农民住房效益 ,促进农地市场化流转 ,减少耕地的流失  相似文献   

9.
从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渤海湾和哈大齐工业走廊等区域经济工业带的启动和发展,到中国西部经济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决策,无一不是我国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财政金融存在的问题是:五级行政管理体系制约基层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地方财政税收制度与税收工具问题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税收法律体系存在严重问题;分税制改革不彻底;中国地方公共财政制度于工具体系落后;地方金融风险提升;资本市场发展滞后等问题.我们应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广州市流动老年人口为研究对象,从社会支持的三个主要方面论述了流动老年人口的社会支持问题.研究表明,绝大多数流动老人都不同程度得到同住子女和分住子女的经济支持,只是表达的方式不同而已.老人流动多是照料者的角色,主要以照看孙辈、帮子女照料家务来安排日常活动;部分流动老人感到孤独寂寞,困扰流动老人最多的是生病“有子女而无人照顾”问题,部分流动老人虽想继续留下来养老,但对今后的养老表现出很大的担心.  相似文献   

11.
京津冀区域一体化人口规模预测的主要功能,是反映该区域经济、社会、人口发展的基本走势,包括未来集聚的程度、增长速度、主要结构变动的情况。本文首先对该区域现有的人口数据进行了必要的校核;其次,对京津冀区域总人口增长和城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与特点进行分析,阐述未来影响区域总人口增长和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和变化趋势;最后,采用多模型预测,给出了区域及各城市总人口规模的预测值。  相似文献   

12.
人口红利是从人口年龄结构的角度,对人口状况的一种描述,即劳动力资源相对比较丰富,社会总抚养系数较低的状况。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已引起众多学者的讨论。论文在阐述人口红利的概念与经济增长的条件的基础上,探讨了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1550-1750年间.随着西欧国家在美洲殖民活动的展开,涌动的洲际移民潮随之兴起,北大西洋移民体系亦生机勃勃.人口流动的季节性、跨地区性、跨国性和跨洲性等,都表明了其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天然联系.在每个移民体系下,虽然处于中心地位的城市日益勃兴,但整体上的城市化却步履蹒跚,甚至还有反复.究其根源,幼小的市场经济的基础是处于封建专制夹缝中缓慢成长的工场手工业.这种工业动力来源的季节性、生产环节上的分散性、交通条件、战争和自然灾害以及封建专制法规等因素,都决定了这个时代人口流动的水平、规模和空间范围等方面的有限性.  相似文献   

14.
史新红  任维哲 《社科纵横》2009,24(11):32-33
国际金融危机已经深刻影响到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如何应对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已成为各级政府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于探讨金融危机对陕西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应对策略,结合陕西的区位特点及产业结构提出一个较完整的分析框架,对陕西化危为机、保持经济稳定发展,吸引内外投资、扩大就业、增加内需,促进房地产业、旅游业、餐饮业等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块状经济竞争力评价及实证分析--以杭州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童章成  常敏 《浙江学刊》2004,(5):169-172
浙江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正是借助了块状经济的崛起.发展至今的块状经济究竟如何在国际经济新形势中进一步提升其竞争力,必须从科学客观的评价和分析其竞争力现况入手.本文通过全面深入剖析块状经济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在综合考虑特定区域竞争力和产业竞争力的基础上,构筑块状经济竞争力三步评价的方法,并以杭州较典型的块状经济为例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6.
创业生态系统为创业企业的生存和成长提供良好条件,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然而,通过创业生态系统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创业政策系统性不足;缺乏形成创业生态系统的基础条件;没有形成创业投资接力机制;部分创业资源价格持续走高.因此提出相应的对策有:从行政管理、市场准入和扶持内容三个方面,将创业政策主体、客体和内容联系起来;建立科学的创业生态系统评价体系来识别阻碍系统形成和发展的原因;优化资金配置形成创业投资的接力机制;整合有关场地、设备、人工的信息平台,为创业企业提供多种资源获取渠道.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总结文献的基础上,运用两阶段DEA方法,基于金融技术效率视角衡量2001-2009年中国各区域金融创新,并对区域金融创新与经济增长和其它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基于实证结果,本文提出我国区域金融创新水平不足,没有有效的促进经济增长,但有利于其它服务业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对区域金融创新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着重从人口基数过大、就业人口增长过快、人口与资源环境不相协调这三个方面入手进行研究分析人口增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统筹兼顾,以促使人口增长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相似文献   

19.
20.
区域物流能力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以广东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慕强 《创新》2009,3(7):5-8
众多的实证研究证实了物流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系统分析衡量物流能力的相关指标,以及以这些指标来探讨物流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并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以广东省为例对物流能力与经济发展进行双向因果关系的分析,发现物流主体能力、物流客体能力和物流载体能力对广东经济的增长有显著的单向促进作用,而区域特色能力与经济增长却互为因果,即存在互动、共同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