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达斡尔族自清朝中期以来形成的大分散、小聚居的民族人口分布格局,已使不同地区的达斡尔族在诸多方面形成了各自的特点。这种在传统文化基础之上嬗变而成的区域性文化,具有其鲜明的特征。 目前,学术界对达斡尔语内部语言分化现象在认识上存在着一定分歧。多数人认为,各地达斡尔族间语言上的差异,应视为方言间的不同。但在如何划分方言的区域和数量上有些不同。如存在着两分法(1、海拉尔方言;2、齐齐哈尔方言)、三分法(1、布特哈方言;2、齐齐哈尔方言;3、海拉尔方言)、四分法(1、布特哈方言;2、齐齐哈尔方言;3.海拉尔方言;4新疆方言)、六分法(1、布特哈方言,2、齐齐哈尔方言;3、伊犁方言;4、海拉尔方言;5、呼兰方言;6、瑷珲方言)等不同。此外,  相似文献   

2.
清朝覆灭后,清室余孽勾结“蒙匪”,在日本侵略者的操纵下,在东北,以大连和海拉尔一带为基地,掀起复辟暴乱活动。这次暴乱,是清朝灭亡后的首次复辟事件,也是日本侵略者肢解东北的早期试尝和“九一八”事变的前奏曲。这次暴乱,过去史书记述简略,不够全面。本文试再论述之。  相似文献   

3.
黑山头古城西城西侧广大草原原本是湖泊,湖地应是海拉尔额尔古纳市黑山头哈撒儿古城位置当初选定的重要原因。纵观历史,无论哪个民族、什么原因(政治战争等等)迁徙或定居选址,首要考虑的是能否解决生存的问题,黑山头遗址也不例外。大面积的湖水可以为人们生存生活提供保障,是哈撒儿古城的重要水源。  相似文献   

4.
学术活动     
最近,新疆史学会在新疆大学历史系举办了一次蒙古史学术报告会。会上,新疆民研所的同志传达了去年八月中国蒙古史学会在呼和浩特成立,及今年八月中国蒙古史学会在海拉尔举行年会的情况。讲述了世界各国蒙古史研究的概况。对新疆史学界如何深入研究厄鲁特蒙古的历史,提出了见解。新疆大学历史系的  相似文献   

5.
北大兴安岭探险队 1942年5月12日,北大兴安岭探险队一行10人从海拉尔出发。队员们分乘卡车,带上全部行李物品,穿过草原,北抵三河。然后,再从那里徒步行进,并改用马车运送行李。在行政区划上,这个地方现在属于中国东北的黑龙江省(误,现属内蒙古自治区——译者),当时归兴安北省管辖。三河是俄罗斯人的垦荒居住地,中心村叫多拉戈钦卡,由此往东直至很  相似文献   

6.
本文全面研究了各类泥岩盖层的测井响应特征,提取多种测井信息,采用数理统计法和测井资料数字处理法求取了油气盖层参数。结合微观分析资料,首次提出了九项盖层分级参数及其分级标准,并对海拉尔盆地油气盖层进行了系统分级评价,指出了油气保存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7.
呼伦贝尔盟的边境贸易胡允良呼伦贝尔盟地处中国东北部。东与黑龙江省相邻,东北部隔额尔古纳河与俄罗斯相望,西南与蒙古国交界,面积25万平方公里。在长达1,685公里国境线上的九个口岸中,以海拉尔为中轴,如扇面似的展开,形成了对俄罗斯、蒙古边境贸易的前沿阵...  相似文献   

8.
迟子建 《社区》2014,(32):48-48
大兴安岭与内蒙古接壤,草原、牛羊、牧人的歌声,对我来讲,都是邻家的风景,并不陌生。三年前,为了搜集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的素材,我来到了内蒙古。从海拉尔,经达赉湖,至边境的满洲里后往回转,横穿呼伦贝尔大草原,到根河。那是八月,草色已不鲜润了,但广阔的草原和草原上的牛羊,还是让人无比陶醉。  相似文献   

9.
2012年7月21日,为配合中国社会科学院"蒙古族起源探索与田野调查"工作,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内蒙队队长刘国祥老师和海拉尔市博物馆几位领导的带领下,我参加了海拉尔额尔古纳市扎赉诺尔考古挖掘工作。本文首先介绍了海拉尔市扎赉诺尔区蘑菇山考古挖掘基本概况,其次简述了挖掘经过、出土遗物等,最后介绍了自己对蘑菇山考古遗址的...  相似文献   

10.
2013年7月,由北京林业大学主办,国际木文化学会、亚洲绿色文化国际交流促进会、呼伦贝尔学院协办的第五届全国森林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海拉尔成功召开。此次会议提交的报告从森林的视角,重新解读了历史与当代的森林文化,为森林文化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研究思路,充分体现了森林文化的4个基本特征,即生态性、民族性、地域性和人文性。无论是对于自然环境,还是对于历史文化,森林的影响都是潜移默化的。森林文化是生态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人类与森林长期相处形成和发展的文明现象。  相似文献   

11.
1985年9月下旬起,我和森川哲雄(九州大学教养部副教授)、北村高(龙谷大学特邀讲师)、杉山正明(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助教)一行四人,应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的邀请,先后访问了呼和浩特、海拉尔和沈阳等地,历时近一个月。承蒙内蒙古大学的热情接待,并提供种种方便条件,我们有幸走访了名地的研究、教育机构和文化设施,得到了很多意外收获。下面,根据回想起来的这次访问中的见闻,试就内蒙古自治  相似文献   

12.
全区高校学报研究会第二届理事会于1991年10月8日至9日在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举行。出席会议的有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医学院、工学院、林学院、财经学院、农牧学院、教育学院、电视大学、蒙专、包头医学院、包头师专、包头钢铁学院、头包教育学院、赤峰昭蒙师专、内蒙古通辽蒙医学院、呼盟教育学院、巴盟教育学院、海拉尔师专、乌兰察布师专等20所高校的28名理事。  相似文献   

13.
杨庆鸣 《社区》2014,(23):30-30
脍炙人口的《草原之夜》和《吉祥三宝》,让我对内蒙古心向往之。这里的博大与精深在我而前不断呈现:海拉尔,秀美的呼伦贝尔大草原,有成群的牛、羊、马群;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莽莽的林海,五彩的灌木,景色妖烧;满洲里,一个童话世界的小城,有美味的俄罗斯大餐;根河湿地,亚洲之最,地球之肾,一片静谧的土壤;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也是中国驯鹿之乡;莫尔格勒河,滋润着草原的河……  相似文献   

14.
胡日查巴特尔著《哈腾根十三家神祭祀》(旧蒙文 A5版,内蒙古文化出版社,海拉尔1987年3月出版,198页),是一部论述20世纪60年代以前鄂尔多斯合答斤家族(旧的氏族制度现已不复存在,故本文不称氏族,而称“合答斤家族”)主持的“诸汗家族十三阿塔天祭祀”.不言而喻,合答斤家族是成吉思汗十一世祖孛端察儿之兄合答吉的后裔,《元朝秘史》上写作“合答斤”或“合塔斤”。阿塔天,通常译为家神,指与祭祖有关的神或天.本书著者认  相似文献   

15.
海拉尔油田兴安岭群储层是典型的含凝灰质储层,采用常规水基压裂液压裂时早期砂堵现象严重,成功率很低,严重制约着油田的开发。针对含凝灰质储层研究的交联乳化压裂液体系,油相体积分数很低,与凝灰岩储层岩石配伍性好。从交联乳化压裂液的物理特性、成膜阻隔作用、增黏阻隔作用以及两相流和贾敏效应理论研究了其稳定凝灰岩储层岩石的机理。现场试验75 口井,并扩大应用118口井,施工成功率达到97%,彻底解决了兴安岭群储层的压裂投产难题。  相似文献   

16.
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学会首届年会于1982年8月1日至7日在内蒙古草原城市海拉尔召开。 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103名,他们来自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北京、河北、云南、贵州十二个省、市、自治区,包括汉、满、蒙、回、维吾尔、朝鲜、塔塔尔、达斡尔、土、苗、布依、乌兹别克等十三个民族成份。出席大会的还有兄弟学会的代表以及中央和地方新闻界的同志。呼盟和海拉尔市文化、教  相似文献   

17.
海拉尔盆地牧原凹陷是叠置于内蒙-大兴安岭古生代基底之上的中、新生代向斜盆地.主要发育白垩系和第四系地层,其中以白垩系地层为主.牧原凹陷经历了多期构造演化,形成了南北方向上的陡坡带、向斜区、坡折带和缓坡带.对牧原凹陷5个样品进行岩石热解、饱和烃其相色谱和同位素分析,确定了烃源层.研究表明,原油饱和烃含量较高,C18-C24具正构烷烃优势,呈单峰分布,δ13C值显示原油为正常单一属性烃源岩生成.通过分析发现,牧原凹陷具有良好的烃源条件和储集条件,油气勘探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8.
断陷盆地研究的最大难题之一是地层对比,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内各凹陷之间所追踪的地震反射层位不统一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区域地震地层的对比标准,从地震层序的成因出发,划分出构造(TE、TK2、TK1n、TK1t 和TJt 地震反射层)和沉积(TK1y1、TK1d2 和TK1d1 地震反层)两种类型的层序界面,建立了区域构造—地层格架的地震地层的对比标准;在盆地构造格架搭建上,提出了成因地震地层对比法,从根本上解决了构造和沉积层序界面难以把握的难题。  相似文献   

19.
乌尔逊-贝尔凹陷是海拉尔盆地最重要的油气发现区,现已发现5个大的油气聚集带,勘探前景好。油气成藏主控因素研究表明:研究区具有明显的源控、储控和断控成藏特征,油气藏主要分布在距有效烃源岩中心10 km范围内,NEE和NNE走向断层1 km范围内油气富集程度高,粉砂岩和砂砾岩为最有利的储集岩性,扇三角洲前缘亚相为最有利的沉积相。应用控藏要素多元叠合法对该凹陷南屯组二段进行了成藏有利区综合评价,优选出三级有利成藏区,通过分析有利区内断层型圈闭的断层封闭性能,对凹陷南屯组二段圈闭进行了成藏评价,优选出10个有利勘探目标,为凹陷下步勘探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0.
在区域构造背景和火山活动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岩芯观察和薄片鉴定,综合利用测井、地震和重磁等资料,研究认为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布达特群的岩相类型及分布规律与火山作用密切相关,其岩石类型以火山熔岩和火山碎屑岩为主,岩相的分布受中心式火山喷发的控制,火山熔岩、火山碎屑岩和碎屑岩围绕火山口呈环带状分布,将其岩相划分为3种亚相和6种微相,建立了贝尔凹陷布达特群岩相分布模式,并结合该区勘探开发的现状,探讨了不同岩相对油气储层发育程度的影响,发现火山沉积相带是有利的储层发育带。对预测盆地内其他次级断陷的有利潜山储层分布区,开拓勘探新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