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衔接与连贯是语篇分析中的两个重要术语。语篇分析与翻译理解和表达密切相关,已被纳入翻译理论研究范围。汉语诗词作为一种结构特殊的语篇,要将其译成英语,再现其文学之美,必须研究和运用各种语篇衔接手段,使译文自然、连贯。通过衔接与连贯方法及汉诗英译的实例,探讨语篇衔接与连贯的研究在翻译过程中的可行性与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词义是语言中的词所表示的意义,也就是说话人和听话人所共同了解的词所反映的事物现象或关系,词的意义是客观事物或现象在人们意识中的概括反映,是由应用这种语言的集体在使用过程中约定俗成的,人们对词义的相应理解是体现语言交际功能的重要条件。英、汉两种语言的词义结构和语篇结构在形式上有其本质特点和语用差异。语义上的差异是静态的,语篇上的差异是动态的。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发展和运用。在语义上,英语词汇意义灵活,含义范围宽,且丰富多变。它客观明晰,以多带少,但并不冗余,其语义是分解型的。汉语词汇词义范围较固定,伸缩性小,独立性大。它主观概括,以少带多,但并不短缺,其语义是浓缩型的,有一种多言不如少言,少言不如不言的精练言语传统。英语语篇衔接严谨,语句内外充满了衔接的逻辑词、语法词、功能词等。语义连贯诉诸理性,因而语篇较长,它具有科学型语言的特质。汉语连贯紧凑,语篇内的句子间直接组合,逻辑连接成分少,语义连贯诉诸意象,因而语篇较短,具有艺术型语言的禀赋。上述差异仅是英、汉两种语言的本质特点而已,并非是绝对的此有彼无,而是相对的此强彼弱。民族语言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是过去、现在及将来的语言发展规律和趋势。认识它们的差异,对我们的英语学习和包括诗歌在内的英汉互译都有一定的启示和帮助。  相似文献   

3.
通过介绍主位结构理论及其对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对英汉主位结构在句法层次和语义层次差异上的对比分析,探讨了如何利用英汉主位结构差异进行篇章翻译,以求达到与原文结构与功能对等的效果,真实再现原文的主旨及交流意图。即从英汉主位结构差异的角度为语篇翻译的结构与功能对等提供独特的视角,使主位结构理论更好地服务于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4.
视点理论作为语言学界和文学批评界共同关注的话题,对英汉互译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从语篇视点理论出发,结合典型的翻译实例,就视点标志及其翻译策略进行论证,指出译者应正确解读原语语篇的视点。用符合译入语表达习惯的方式将其真实地再现给目标语读者。  相似文献   

5.
语篇翻译是翻译界比较热门的研究趋势。主位结构理论尤其是系统功能语言学派的主位结构理论为语篇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研究视角。英汉两种语言的主位结构存在着显著差异。因此在英汉语篇翻译过程中,译者应结合这种差异,运用主位结构理论中的主位推进模式来指导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6.
一些学者认为主位结构和信息结构两者是对称的,但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两者在语篇的主位推进中并不是完全对称的,这种不对称就造成了语篇分析的偏差和翻译中的错误。在此将语篇主位推进中的主位结构和信息结构的不对称的情况做了分析,并归纳出主位结构和信息结构不对称的情况在语篇翻译时所发挥的功能,进一步有针对性地指导语篇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7.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表征。通过东西方宇宙观、价值观念、民族性格等文化因素的对比,结合具体实例,揭示英汉语篇结构差异形成的深层背景。最终目的只有一个,突破语言学习者对语言现象的思考停留于形式层面的定势,实现积极的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8.
在跨文化交际中,语篇翻译极为重要。源语语篇中句子语序和信息结构要按照目的语的语篇特点加以调整,重构译文语篇,从而实现语义连贯。文章从信息结构、逻辑关系、语义隐现等视角切入,探析英汉翻译中译入语(汉语)语篇保持连贯的机制,并指出实现译文语义连贯应采取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9.
衔接在英汉语篇翻译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衔接是构成语篇的重要条件.在整个翻译过程中,衔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荚汉语篇衔接手段差异很大.在对比英汉衔接手段差异基础上,探讨了通过分析,对比,传达实现双语衔接手段的转换,从而更好地完成翻译任务.  相似文献   

10.
主位推进模式与英汉语篇翻译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把英汉语主位推进模式(thematicprogression)大体相同的观点作为文章的假设前提,探讨英汉语的语篇翻译问题。指出译文在主位推进方面应尽量与原文保持对等。这一切都以不对原文意思造成误解为前提,即允许在译文中对原文的主位结构做适当的调整,以免影响译入语语言结构。  相似文献   

11.
语篇分析方法把翻译看作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认为应有目的地选择语言资源,对整个语篇进行重写。文章通过分析翻译基本单位和语篇信息性,引出语篇分析理论,通过英汉语篇对比,进行语篇翻译相关内容研究,并把语篇分析理论和语篇翻译研究成果应用于翻译教学和翻译教材建设。  相似文献   

12.
关于翻译标准 ,中外翻译理论家们提出了不同的主张 ,其中心要旨都是译文要忠实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思 ,保持原作的风格 ,忠实反映原作的面貌。根据英汉两种语言的特点及表达习惯 ,阐述了英汉两种语言结构的差异与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13.
框架理论认为,语言的意义和文化内涵存在于认知框架内,语言形式只是激活框架的符号。因此,古诗英译的关键是找到适当的英语符号,在目标语言中激活与原语相同或大致相同的框架,引出诗歌中隐含的意义,从而使目标读者也能体会诗歌的言外之意。  相似文献   

14.
英语像形诗的奇特形式、优美音韵和深邃意境,不仅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而且给读者带来独特的艺术享受。采用"以顿代步"、音韵相符、意境重构的方法,是实现像形诗的形美、音美、意美汉译等值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5.
时空视点理论为语篇提供了时空框架,对语篇构建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认识、观察、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尽相同,英汉语篇的时空视点存在差异。在英汉互译过程中,译者要充分认识和把握英汉语篇时空视点差异,准确解读原语语篇视点,并根据目的语语篇视点的要求作适当调整,将原语恰当译入目的语。  相似文献   

16.
由于汉诗悠久的传统,导致汉诗独特的意象系统,具体表现在汉诗意象的象征义方面,并不同于英诗的意象系统。因此,汉诗意象的英译,应该采取以意为主、以意为先的翻译策略。具体而言,对于名词意象的英译,应注意其联想义;对于动词意象的英译,应注意其精确到位。译诗应避免浅层理解之上的浅层之译,并努力做到深层理解之上的深层之译。  相似文献   

17.
以高适、岑参、王昌龄等诗人为代表的"边塞诗派"在盛唐的诗苑里诗作颇多,独树一帜。历来学者探讨其精妙之处,对其翻译的文化价值却乏人问津。通过对比原诗与其翻译文本,分析译本的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以期引起更多有关诗词翻译的探讨,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各种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既有共性又有个性,而文化的民族性特点是导致跨文化交际失败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正是由于这一点,分析、了解不同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才显得尤为重要。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的一种有效形式在现实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了提高译者对英汉两种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从而进一步提高译作的质量,本文试着从词汇的角度来探讨英汉两种语言所负载的不同的文化信息,并提出了相应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9.
语篇翻译的认知隐喻视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翻译的过程往往表现为一种认知活动,是一种通过认知来构建信息的活动。对于翻译而言,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无疑给翻译的隐喻化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和理论基础。从认知隐喻的视角,探讨翻译的认知过程,语篇的认知意义以及其对语篇翻译实践所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翻译学的角度研究林乐知从事翻译的缘起和动机、与华人合译的翻译方式、其鲜为人知的译论文章《新名词之辨惑》。《新名词之辨惑》体现了林乐知独特且明确的翻译观。他认为,翻译中遇到的一种语言相对于另一种语言的明显的词汇匮乏,是源于人心不得释放,新学不得发展。林乐知从文化的视角分析译名问题,使其成为继傅兰雅之后又一位对中国译论做出贡献的近代来华传教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