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区域中心城市城乡结合部稳定和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和谐社会,既是一个社会理想,也是一个新的实践课题。城乡结合部作为特殊社区,其存在的体制性矛盾、经济性矛盾、基层政权建设问题和利益性矛盾等,使城乡结合部成为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高发地区,对区域中心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影响很大。实现城乡结合部社会稳定,并以此作为切入点,推动区域中心城市及我国的和谐社会建设,意义明显。这需要在城乡结合部推行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搞好户籍制度改革,加强人口管理;发展城乡结合部经济,整顿经济秩序;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等等,从而实现既定目标。  相似文献   

2.
关于城乡结合部和谐社区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结合部和谐社区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区域.为推进城乡结合部和谐社区建设,文章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阐述了城乡结合部和谐社区的功能和特征,分析了和谐社区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建设和谐社区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城乡土地统一管理,其前提条件是城乡地籍的统一管理。实现城乡地籍统一管理,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城镇地籍调查与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衔接。 1.统一调查对象,以基本产权单元——宗地作为调查的出发点。城镇地籍调查的对象为国有土地……  相似文献   

4.
城乡结合部是在城市中心迅速膨胀和城市边界不断向外扩张的过程中,在城乡交叉地域形成的特殊地理空间.当前国内学术界关于城乡结合部的研究存在严重的“污名化”取向,缺乏对城乡结合部正面效应和功能定位的反思和研究.鉴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独有特征及其城乡结合部村落终结形态的独有特点,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城乡结合部的功能定位,以制定相关社会政策,引导城乡结合部的合理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5.
城镇化进程中,宗族势力已成为城乡结合部乡村治理过程中的重要阻力。如何消除宗族势力对城乡结合部乡村治理的负面影响,加强农村的基层民主建设,完善乡村治理结构,已成为社会管理的难点问题。基于对我国 S 省 W 村的实地调研,列举了宗族势力对城乡结合部乡村治理在负面影响方面的两大表现,分析了产生负面影响的原因,并提出了消除负面影响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一、实施土地登记,规范“剩余土地”的管理和使用 1.对农村集体土地产权进行全面调查 城郊结合部的土地,位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过渡地带,农村集体土地原始产权不明确,撤组后的零星土地,未能及时对其土地产权进行变更地籍调查,是造成城郊结合部农村土地产权管理混乱的重要原……  相似文献   

7.
作为当代中国社会风险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城乡结合部在发展与治理过程中隐藏着制度性风险、利益矛盾冲突、政府失灵及公共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社会风险问题.本文在对城乡结合部进行风险分析的基础上,划分了风险领域,设置出城乡结合部社会风险预警指标,并进一步按照社会风险发生过程构建出了具体的警源指标、警兆指标、警情指标,提出了社会风险计算方法、划分了风险等级,尝试性地构建了适合我国国情、具有可操作性的城乡结合部社会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我们在完善预警机制、预警过程的基础上,构建了城乡结合部群体性事件动态预警模型.  相似文献   

8.
陈国龙 《南方论刊》2002,(10):12-14
城乡结合部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是一个地区经济活动的主要舞台,是发展和建设最为活跃的部分,是乡村城市化最为迅速的"前沿",同时也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矛盾和问题比较集中的区位.因此深入研究并解决好这一特殊区位的矛盾和问题,寻求推动城乡结合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策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城乡结合部研究综述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城乡结合部是介于城乡之间的第三类社区 ,兼有城乡生活方式的特征 ,但具有不同于城市和农村的特点。文章主要从城乡结合部的概念、特点、土地利用、社会稳定及发展等几个方面对当前有关研究进行梳理 ,以帮助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城乡结合部。  相似文献   

10.
袁振龙 《兰州学刊》2007,(10):96-99
位于城市周边的城乡结合部地区治安形势日趋严峻,其深层次原因在于城市化进程中城乡结合部地区社会资本的下降,其原有的"熟人社会"变成了新的"陌生人社会",人们相互之间缺乏一定的互动网络与信任,行为容易"失范".促进城乡结合部地区社会安全的基本策略是建立规范、构建网络、重建信任,以增进这些地区的社会资本,这已经初步为北京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实践所证实.要有效地维护城乡结合部地区的社会安全,就必须适应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形势变化,努力建立起规范,促进常住人口与流动人口的互动,建立起相互之间的信任关系,形成警察与基层组织的良好合作,努力增进这些地区的社会资本.  相似文献   

11.
专业是连接教育和经济的桥梁,专业设置是中等职业学校服务社会经济的重要载体。通过抽取江苏省50所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来分析专业设置现状,对城乡中等职业学校设置的专业在工学结合、联合办学、对口升学与就业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还存在一定问题,提出了加强校企合作力度,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模式,加强城乡及区域间联合办学,加强骨干、特色专业建设,优化中等职业学校布局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城镇化健康的城镇化道路,是河北省城乡统筹发展的一项十分紧迫的重大任务。分析了河北城镇化面临着城乡差距较大、城乡差距已经严重超出合理限度、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不协调等问题,并从河北省城镇化发展现状、河北省城镇化存在的问题方面指出打造河北城镇化新局面的战略举措,健康城镇化道路是河北省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13.
文章采用各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法,实证分析1995~2009年间,中国城乡居民初次收入分配的结构及贡献差异。结果表明:中国城镇居民初次收入分配差距呈上升趋势,而农村居民呈下降趋势;工资性收入是收入差距的主要来源,农村居民目前确立了主导地位,而城镇居民主体地位呈下降趋势;中国居民初次收入分配地区差距呈上升趋势,城乡差距是最主要贡献来源。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但现阶段仍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表现在如何缩小城乡差距,改变半截子城镇化,真正提高人的城镇化,等等。从整体上来说,城乡一体化建设既要解决农民工户籍问题、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社保问题及其他新出现的问题,又要通过财税、用工、体制等各项改革,重点解决城镇的承载力与产业支撑问题。  相似文献   

15.
城乡一体化是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城乡一体化因应城乡联系发展、城乡等值发展等理论并不断创新。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做法值得借鉴,给中国正在推进的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了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16.
加强农村公共服务:缩小我国城乡差距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公共服务城乡失衡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缩小城乡差距的深层次原因。目前我国城乡失衡主要表现在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不到位,对农民的公共服务水平大大低于对城市居民的公共服务水平,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相比严重滞后,农村居民在公共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劳动就业等方面与城镇居民相比存在巨大差距。要针对当前农村公共服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切实措施,加大农村公共服务的力度,为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7.
公共文化建设是政府公共建设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城乡公共文化均等化是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完善的必然趋势和必然要求;以均等化考量河北省城乡公共文化建设体系.会发现其还存在很多问题;城市偏向型的公共文化供给制度,“输入偏好型”的农村公共文化扶持制度,非均衡的城乡公共文化运作方式等是造成城乡公共文化非均等化发展的深层次原因;优化财政资金投入结构、增加农村公共文化投人主体、实施“千镇万村种文化”工程、以城带乡、城乡联动发展等是现阶段河北省加快城乡公共文化均等化建设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利用我国2011年31个省份的截面数据,分别采用OLS回归方法和分位数回归方法比较分析了包含城镇化在内的相关因素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城镇化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农村居民尤其是低消费水平的农村居民消费受城镇化影响更大;农村居民的消费倾向远低于城镇居民,且农村居民消费深受城镇居民消费示范效应的影响。因此,在推行城镇化战略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时,必须考虑城乡居民在消费影响因素上的差异,辅以其他针对性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9.
文章指出了统筹城乡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意义,明确了统筹城乡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阻碍因素,针对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推动统筹发展,坚持以城带乡,改善农村人力资本,提高农民素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20.
公共产品供给城乡失衡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缩小城乡差距的深层次原因。目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表现出总量不足,基础设施滞后和供给结构不协调,农村居民在公共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劳动就业等方面与城镇居民相比存在巨大差距。针对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大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力度,为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