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孩子的心灵是一部天真的童话,那里面充满了对美好世界的向往,一草一木都是可爱的卡通形象。他们希望永远生活在自己的理想国度里,然而现实却往往打破他们的美好。父母因为心情不好说出一句“我怎么生了你”,可能会让孩子认为自己是个多余的人;老师因为育人心切说出“你怎么这么没用”,可能会让孩子感到自己不行,产生自卑。这样的家长和老师不懂得对孩子言爱,只会粗暴地修理他们身上所谓的“杂枝”。  相似文献   

2.
黄佩营 《现代交际》2014,(8):148-148
如何对儿童的绘画情感进行激发,这是学校与家长应当密切关注的问题。笔者通过自己所了解的一些幼儿的绘画经历,得出一些观点。在幼儿学习绘画的过程中要注意到以下几点:1.要让孩子了解为什么要去学习美术,美术教育的意义在哪里;2.老师以及父母一定要学会做一个倾听者;3.将孩子的作品都能够保留下来。  相似文献   

3.
病美国儿童教育专家玛莉·科尔辛卡博士经过长期调研后认为:孩子“精力过剩”不是病,而是与生俱来的。但很多父母和老师却不了解这一点,因此把“精力过剩”的孩子列为“差生”。实际上,“精力过剩”的孩子体内的肾上腺素明显高于普通孩子,在这种激素作用下,他们的心跳频率通常较快,对周围环境的反应也较为强烈。  相似文献   

4.
常艳春 《现代妇女》2005,(11):38-40
本期专家简介:专家简介:马志国,心理学者,知名心理咨询师,心理散文作家,天津市心理学会、教育学会、科普作家协会等会员,中国心理学会会员,中国学习科学学会研究员,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著有心理论文及心理散文2000余篇,《走过躁动的季节》、《男人心女人心》、《孩子的心灵你如何走进》等著作30余部,计800万字。许多父母都有这样的体会:孩子幼年时,很乖巧,很听话,但到10岁以后,就变得越来越不听话,和家长总是唱反调。在家里,很少和父母交流,父母多说几句,就嫌唠叨;有心里话愿跟同学讲、老师讲,不愿对父母讲;许多父母为此苦恼不已。为什么会…  相似文献   

5.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环境也发生了变化,活在当下的青少年们受到时代紧迫感的影响,也越来越感受到压力。他们受到的过度压力主要来源于他们的学习学业压力,来自学校、父母及自身三个方面;其次是复杂的人际关系压力,即他们与老师、同学和父母之间的关系。要缓解青少年的压力,就要对症下药,面对学习学业方面的压力,要从青少年自身、老师、家长三个方面来寻找减压方法,面对人际关系压力则应从学校、老师、家庭三个方面来寻找减压途径,最终使青少年学会正确面对学习学业压力,学会与人交往。  相似文献   

6.
网瘾青年不是不能回头,不是不能继续上学——关键在哪里呢?一、父母要有耐心,不要怕网瘾孩子反复上瘾,只是上瘾 N 次要等待 N次,教育 N 次,期望 N 次,直到孩子真正悔悟:二、学校不要歧视网瘾孩子,要耐心地、反复地对他们进行戒瘾教育,一当他们觉悟,就要给他们复学的机会;三、最重要的是家庭、学校、社会和志愿者需十分热心地启迪网瘾孩子的自控能力。孩子们有了自控能力,才能真正戒掉网瘾,正确使用电脑。下面我们转载《南方都市报》的一篇文章,对家长、老师、孩子均有帮助、借鉴作用,希望大家从中得到启发、让网瘾孩子及早回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来。  相似文献   

7.
前段时间在一家学校听课发现一个好玩的现象,一年级孩子的课堂无比热闹,老师一个问题,台下便七嘴八舌抢着要发言。二年级的孩子便安静了很多,知道举手发言,表现得规规矩矩。年级越高,课堂上表现得越是安静,他们再也不会在课堂上七嘴八舌地发言。老师们说这群孩子很听话。似乎我们的教育从小就要求我们做个听话的孩子。小时候听父母的话,上学了要听老师的话,  相似文献   

8.
"哲学家罗素曾经说过:孩子不是从婚姻表面的形式上学会爱情,他们是从父母的关系模式中学会爱情的。这句话的意思说白了就是:爱情不是看书学来的,而是从父母的关系模式中学来的。"父母双方彼此相爱就是对孩子学习爱情和亲密关系的最好教科书。如果父母相爱、互谅互助,孩子就会从日常生活的耳濡目染中,相信男女能够很好相处,并从中学到如何跟异性打交道,建立信任,维持稳定、和谐、长久的亲密关系,否则他们就容易怀疑、害怕、排斥甚至逃避与异性建立亲密关系。也就是说:孩子长大后,与其让他看一些爱情心理学的书,不如父母用自己相亲相爱的行动来训练孩子来的有效。  相似文献   

9.
刘淑英  邵军  李彦宏 《职业》2011,(23):125-125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人格素质、态度观念以及社会行为等,均会对高职学生人际交往社会化产生持续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合理的家庭教育,是强化孩子人际交往能力的必要条件。但是,笔者通过调查了解到,一些家长缺乏教育孩子的正确理念,不理解孩子,爱唠叨,教育方法简单滞后等,造成亲子关系紧张。因此,家长要积极反省家庭教育的误区,注意营造民主融洽的家庭人际交往氛围。  相似文献   

10.
正时常听到有父母抱怨:孩子不愿意把学校里发生的事情告诉自己,对孩子的思想不了解,所以无法真正地去面对和解决孩子成长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那么,父母如何做,才能让孩子敞开心扉,愿意与父母交流呢?让孩子愿意与父母沟通,首先要立足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和民主的家庭氛围。很多父母总是居高临下,对孩子缺乏基本的尊重和信任,把说教当成沟通,要求孩子绝对地听话、服从。孩子说的话、做的事,如果不符合自己的意志或期待,就会批评、训斥,甚至打骂孩子。试想,这种紧张的亲子关系和缺乏  相似文献   

11.
张燕 《职业》2011,(2):102-102
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是"拥有一颗爱孩子的心"!作为职业技术教育学校的班主任更需要爱心,老师应该极力做到让学生对自己产生"朋友般"的信赖。一、用爱的言行,使学生感受到"父母"就在身边  相似文献   

12.
别让心失明     
《中国社会导刊》2012,(20):55-55
从小,他就是个虚荣心极强的孩子。他很聪明,学习成绩—直很好。他欺负父母不认识字,从不让他们到学校,考了满分的试卷他放在书包里不给他们瞧。但他好几次从门缝里发现,他们趁他离开的空隙偷看他的书包,然后两人相视着,笑逐颜开。  相似文献   

13.
请有网瘾孩子的家长和学校老师看看下面这篇《周末》发表的报道,它有助于网瘾孩子家长和学校老师引导沉迷网上游戏的孩子——回归到健康的生活中来。不要把网瘾孩子说成是"顽固不化",不要以为对网瘾孩子"毫无办法"。关键是要向下文中的南充十中老师张正川学习,学习他真正了解网瘾孩子、体谅网瘾孩子,并全身心用心理学的办法去帮助孩子,让孩子从思想上、心理上自觉地回归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来。只有这样,网瘾孩子才不会反复,才会一劳永逸对他们放心,才会让他永远走在律己的正确道路上。正确的方法,加上持久的耐心,的确是救助网瘾孩子的灵验法宝。  相似文献   

14.
又一个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每年的六一,孩子们是快乐的。但是,作为家长和老师,作为成年人,我们不得不反思,现在的孩子是不是每天都很快乐?他们的童年是不是活得太累了?现在的孩子比我们小时候可苦多了、累多了。他们是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不仅功课压力大,外面还要上很多兴趣班,几乎没什么玩的时间。孩子累,家长也很累。累,成为孩子和家长共同的感受。是什么让如今的孩子如此负累?是什么让家长苦不堪言?家长的回答无一例外:压力!是的,就业、教育、医疗、生存……当今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种种压力,让现在的父母不仅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更让父母们对孩子未来生存将面临的压力忧心忡忡。  相似文献   

15.
<正>天才的父母未必生出天才的孩子,漂亮的父母,孩子也未必漂亮。当孩子不如父母优秀,做父母的该怎么办?晓晓在学校的厕所里切开了自己的手腕。好在,有惊无险。老师只说,好长一段时间了,她越来越不愿意跟同学们交往,没想到发生这样的事。作为妈妈,我也不能理解。在同龄孩子当中,她的路很平坦,从小学到中学,学习成绩维持着中等。对此,我们不太满意,但也没抱怨过。  相似文献   

16.
转眼间,"六一"儿童节又到了。儿童节是孩子们最幸福的日子,因为每到这一天,父母都会想方设法地让孩子们开心。他们会带孩子去游乐园,排一两个小时的长队,挤得大汗淋漓,只为了让孩子玩上海盗船或是过山车;他们会给孩子买最高级最安全的玩具,甚至不惜海外代购;他们会带孩子去旅行,从国内玩到国外……可奇怪的是,他们却不肯每天抽出几分钟,陪孩子玩一会儿最简单的亲子游戏。还记得"躲猫猫"吗?还记得"丢手绢"吗?还记得"老鹰捉小鸡"吗?我们小时候玩游戏时,总是跟小朋友们在一起,看不见妈妈的身影,因为她们总是"很忙"。可当我们做了父母,我们却依旧把孩子扔给幼儿园,扔给玩具。当孩子不爱和我们说话了,不去幼儿园了,不做我们让他做的事了,我们才开始着急,使出威逼利诱的十八种武器。其实,要想让孩子接受你,就得运用他们能够听得懂的语言来跟他交流。游戏就是孩子的第一语言。游戏对孩子的成长意义重大,也是能带给父母最多喜悦的神奇之路。尤其在跟孩子发生争执和矛盾的时候,游戏经常能够很好地改变气氛和化解对峙,让父母与孩子很快融洽起来,连孩子身上的小问题,也能在游戏中迎刃而解。用玩的方式跟孩子说话,将快乐渗透在生活里,才是送给孩子最好的儿童节礼物。  相似文献   

17.
在学校,我们在园丁老师的谆谆教诲下不仅学会了自己梦寐以求的知识,而且,更多的是学会了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果说父母是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任老师,那么,学校一定是我们的第二任老师。学校是我们人生路上的不可缺失的风景线。那么创建一个和谐的、安全的校园以及维护校园的稳定,对于学生、家长、老师以及社会来说是重中之重的大事。  相似文献   

18.
正小时候,父母在孩子的眼中就是奥特曼就是超人,无所不能无所不知,孩子们总喜欢黏着父母。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父母们骤然发现,自己的孩子不再是从前的那个可爱可亲可抱的宝贝了。他们开始有自己的价值观,有自己的主见,他们充满青春自信还有些叛逆,他们不再愿意把心事说给你听,再问些琐碎的事情,他们就变得不耐烦起来。甚至,他们会做出些许出格的事情,让你失望让你生气。父母们慌了,我的孩子怎么了,这还是我的宝贝  相似文献   

19.
他们的那些话语,总是有震撼的力量,让我们无法抗拒,甚至,触及心灵……在父母的世界里,孩子是永恒的主题。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只有父母才会那么津津乐道,激动不已。而孩子  相似文献   

20.
10位母亲,一种真情。说不尽的母爱,让人们感动。2005年9月16日,在由天津市政府主办,天津市妇联等单位联合承办的“母亲文化周”活动上评出了10位“让你感动的中国母亲”。尽管有的身患重病,有的家境贫寒,有的甚至都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但是这些坚强的母亲都在子女教育上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就。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母亲的为人处事、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的性格形成起到重要作用。如果每一位父母都能从这些母亲的事迹中,找到自己在子女教育上存在的误区,学会用鼓励和自信去培养孩子的性格,这将是此次“母亲文化周”最大的意义和收获。在子女教育上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就。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母亲的为人处事、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的性格形成起到重要作用。如果每一位父母都能从这些母亲的事迹中,找到自己在子女教育上存在的误区,学会用鼓励和自信去培养孩子的性格,这将是此次“母亲文化周”最大的意义和收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