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09年前后,列宁的第二次哲学研究的重点是哲学唯物主义,其中最重要的人物还是哲学家费尔巴哈,由此,他给我们留下了关于费尔巴哈<宗教本质讲演录>的摘要笔记.我们能看得出,此时列宁在读费尔巴哈哲学时,始终紧紧地关注一般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2.
李恒瑞 《探求》2011,(4):62-68
在上一个“世纪之交”的时代转换之际,列宁集中精力研究和阐发辩证法学说,提出了辩证法学说体系的新构思,主要体现在关于辩证法的“三个定位”:一是关于辩证法的性质的定位,辩证法是全面、深刻的发展学说,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实质上是一种科学的发展观;二是关于辩证法的核心的定位,即把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作为辩证法的核心;三是关于辩证法的功能的定位,提出辩证法也就是马克恩主义的认识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要以列宁为榜样,善于客观地、全面地把握和运用辩证法,充分发挥辩证法的认识功能,进一步增强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坚定性和自觉性,提高全党全民的辩证思维的素质和水平。  相似文献   

3.
如何建立一门不同于经典马克思主义理想性政治哲学的现实性政治哲学,是一些学者近年来一直探索的问题。人们逐渐认识到,只有从哲学基础理论层面入手,才能够解决现实性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可能性问题。南开大学哲学系的部分学者认为,目前国内哲学界对于马克思哲学的阐释基本上还停滞于青年卢卡奇的黑格尔主义传统之中,至多再加上一些海德格尔式的点缀,而这不过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主流声音。正是这种黑格尔式的基于思维与存在同一性的绝对唯心主义之前提的理论思路,将理想性与现实性轻易地连接在一起,造成思想的"短路",妨碍着理论对现实生活的关切。20世纪中期以来,阿多尔诺、阿尔都塞、哈贝马斯等人的理论活动其实都是试图走出这一理论思路的重大努力。中国哲学界现在其实也面临着同样的理论困境,而要走出这一理论困境,就须另觅出路,即思考一种对于马克思哲学作根本上不同于黑格尔式阐释的可能性。本刊约请南开大学哲学系的几位教师撰写一组文章,主旨就是想通过对于马克思哲学阐释中黑格尔主义传统从不同方面的批判,来探讨一种超越黑格尔主义阐释方式的可能性。其中,王南湜的文章《卢卡奇与马克思哲学阐释中的黑格尔主义传统》主要分析卢卡奇哲学及黑格尔主义传统的起源、意义、理论上的缺陷等;谢永康的文章《从"自在之物"到"非同一物"——论形而上学和辩证法中的有限性要素》从阿多尔诺的"非概念物"概念入手,在"物自体"问题上对黑格尔主义传统展开批判;王时中的文章《"思维"与"现实"的理论界划及其实践取向——评阿尔都塞对马克思哲学的解读》主要从阿尔都塞对马克思的非常规解读入手,讨论一种不同于黑格尔主义的阐释马克思的可能性与意义;许恒兵的文章《论西美尔的历史规律观及其对理解马克思历史观的意义》则是基于对新康德主义者西美尔的历史观的考察,来探讨一种非黑格尔主义的对于马克思历史观的阐释问题。  相似文献   

4.
通过讲演的方式形成的黑格尔历史哲学,反映着思想如日中天时期的黑格尔对辩证法的精妙的理解和描述.黑格尔在梳理柏拉图辩证法的过程中,详细考释了柏拉图意义上的辩证法的含义和柏拉图辩证法的两个使命,同时和盘托出其在共相之内消解对立的实质.无论是虚假的世界还是颠倒的世界都只有仰赖历史的证据才能理解,而思想未必就是理解的死敌.黑格尔的辩证法不是一种冒险的方法,而是一种基于历史和阐释历史的视阈,它是和归纳法、演绎法、现象学方法并行不悖的.  相似文献   

5.
辩证法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核心之一,前有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为其先声,后有马克思主义者为其发挥,辩证法经历了黑格尔、马克思、列宁、毛泽东等几种主要样式.完成了从哲学反思向实践技艺的嬗变过程.  相似文献   

6.
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在认真区分同一性概念的基础上激烈抨击同一性思维,力图在概念同一化的强制下通达非同一性事物,其思想形式是模式分析,其结果是精英主义的,具有浓厚的乌托邦色彩.  相似文献   

7.
我在《辩证法体系的雏形》(见《中国社会科学》1981年第4期)一文中,曾提出“三要素、七要素、十六要素实际上是列宁在分解辩证法内容时画了三个‘圆圈’”的想法,当时限于文章的篇幅,这个观点未能充分展开。看来,这个问题还有进一步论述的必要,因为三要素、七要素、十六要素的相互关系问题与如何理解辩证法要素中所体现出来的体系雏形是密切相关的。出于这样的想法,现在再试对辩证法要素中的三个“圆圈”作较为详细的论证与阐述,以加深对列宁辩证法思想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哲学笔记》中收有列宁写作辩证法十六要素的手稿一页。它为我们研究列宁提出十六要素时的构思过程即写作过程,提供了十分宝贵的第一手材料。显然,这是《哲学笔记》中引人注目的一页。早在六十年代,黄枬森同志就写过《读列宁论辩证法十六要素》的文章, (发表于《北京大学学报》一九六四年第二期)最先根据列宁的手稿来研究十六要素的写作过程。《中国社会科学》一九八○年第六期发表了黄枬森同志的文章:《列宁的(哲学笔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大发展》,其中第二部分“关于辩证法的体系”,主要是从十六要素来分析了列宁对辩证法体系的设想。黄枬森同志认为,“不能说十六条形成了一个严密的体系”,“但是,在十六条中却包含了辩证法体系的一个雏型,从中可以看出列宁关于辩证法体系的思想,这个雏型就是第一至七条”①。我的看法与此观点不完  相似文献   

9.
如何建立一门不同于经典马克思主义理想性政治哲学的现实性政治哲学,是一些学者近年来一直探索的问题。人们逐渐认识到,只有从哲学基础理论层面入手,才能够解决现实性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可能性问题。南开大学哲学系的部分学者认为,目前国内哲学界对于马克思哲学的阐释基本上还停滞于青年卢卡奇的黑格尔主义传统之中,至多再加上一些海德格尔式的点缀,而这不过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主流声音。正是这种黑格尔式的基于思维与存在同一性的绝对唯心主义之前提的理论思路,将理想性与现实性轻易地连接在一起,造成思想的"短路",妨碍着理论对现实生活的关切。20世纪中期以来,阿多尔诺、阿尔都塞、哈贝马斯等人的理论活动其实都是试图走出这一理论思路的重大努力。中国哲学界现在其实也面临着同样的理论困境,而要走出这一理论困境,就须另觅出路,即思考一种对于马克思哲学作根本上不同于黑格尔式阐释的可能性。本刊约请南开大学哲学系的几位教师撰写一组文章,主旨就是想通过对于马克思哲学阐释中黑格尔主义传统从不同方面的批判,来探讨一种超越黑格尔主义阐释方式的可能性。其中,王南湜的文章《卢卡奇与马克思哲学阐释中的黑格尔主义传统》主要分析卢卡奇哲学及黑格尔主义传统的起源、意义、理论上的缺陷等;谢永康的文章《从"自在之物"到"非同一物"——论形而上学和辩证法中的有限性要素》从阿多尔诺的"非概念物"概念入手,在"物自体"问题上对黑格尔主义传统展开批判;王时中的文章《"思维"与"现实"的理论界划及其实践取向——评阿尔都塞对马克思哲学的解读》主要从阿尔都塞对马克思的非常规解读入手,讨论一种不同于黑格尔主义的阐释马克思的可能性与意义;许恒兵的文章《论西美尔的历史规律观及其对理解马克思历史观的意义》则是基于对新康德主义者西美尔的历史观的考察,来探讨一种非黑格尔主义的对于马克思历史观的阐释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否定的辩证法>中,阿多诺批判了传统哲学的同一性、体系化的特征,黑格尔的辩证法与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是同一性哲学的两种不同表现方式.这种同一性、体系化的哲学体现了高度发达的商品社会的特性和要求,同一性哲学对具体经验的否定,正如商品交换对质性的否定.阿多诺认为,哲学应该是一种异质性的经验,真正的哲学是非同一性的哲学.这需要从同一性的辩证法走向否定的辩证法,以非同一性的"星丛"结构为基础采探索新的哲学模式.阿多诺将批判理论的逻辑推向了极限.同时也更加揭示出批判理论的内在困境,即在激进的哲学批判背后,缺乏走向现实实践的理论中介.这是哈贝马斯理论转向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熊登榜 《阅江学刊》2022,(4):60-68+172-173
马克思的思想革命是在对国民经济学和黑格尔哲学的双重批判中生发的,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札记正是这种双重批判的高度融合。不满国民经济学对资本社会经济现实的非批判性认同和青年黑格尔派批判长矛无的放矢地挥舞,以及对费尔巴哈物态化人本学唯物主义由青睐到疑虑,继而生发出寻觅新的科学批判的方法论,乃是此一文本创作的语境本态与意向性期待。凭借异化或外化的抽象神秘性、人的类本质的劳动规定性和概念辩证法的潜在革命性三大质点所展开的有关黑氏概念辩证法的理性拷问,经由经济学战斗洗礼后的马克思最终探寻到了一条新的科学道口。  相似文献   

12.
就分析马克思主义而言,其独特之处在于方法论,尤其在于对辩证法的态度.分析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起点就是拒斤辩证法.从表面看来,分析马克思主义的领军人物对辩证法持批判和拒斥态度.他们所拒斤的包括三种形式的辩证法:作为"特殊的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的辩证法;作为"黑格尔式"的辩证逻辑或辩证律;作为由黑格尔式辩证逻辑或辩证律所支撑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分析框架.但是,为了重建历史唯物主义,他们又不得不试图"拯救"某种经过分析了的、有意义的辩证法概念.科亨构建了一种"适度的"辩证法概念用以说明自由问题;埃尔斯特则从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争论的"困境"中"拯救"出一种以意向性和因果性为框架的"矛质"现念.对辩证法的矛盾态度构成了分析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内在张力.进而,由于实证主义与历史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中的对抗导致了分析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非历史主义.  相似文献   

13.
严格说来,落后国家无产阶级在取得了政权以后如何进一步巩固、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超出了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理论的视野。这一问题真正作为一个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提升出来是在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遭到挫折以后,而在邓小平时代,这一命题再一次得到极其清晰的提升。围绕着对这一问题的求解,社会主义观念也发生了新的变化,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得到重新开辟。邓小平理论的提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使得列宁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思路不再是“天鹅之歌”。  相似文献   

14.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科学的方法论,特别是要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辩证统一、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辩证统一、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辩证统一、改革发展稳定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5.
"悲剧哲学"的世界观——舍斯托夫哲学的生存论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舍斯托夫看来,"悲剧哲学"不是此世的认识论,不是日常的哲学,而是一种超越的形而上学."悲剧哲学"有一套与理性主义-实证主义迥然不同的关于现实-真实-真理的观念和价值.这种观念和价值是在人的"临界境遇"中揭示出来的.人在悲剧体验中对普遍性和必然性的反抗,才是生命的真实,在反抗中走向最高存在物的努力,才是对真理的探求.而理性主义哲学和伦理学所倡导的对必然性的快乐服从,则是谎言和说教.  相似文献   

16.
17.
谢永康 《求是学刊》2007,34(2):51-55
阿多尔诺在其关于形而上学的课程中对亚里士多德哲学的解读,对于理解否定的辩证法具有重要意义。在阿多尔诺看来,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个形而上学家,因为只是在他那里抽象概念与感性世界间的关系才第一次得到自觉、认真的对待。这种关系本身就表明了形而上学内在的辩证结构。亚里士多德提出“这个”、“质料”等概念,试图使非概念的领域概念化。而这类概念恰恰昭示着非概念物的不可消逝性,从而成为非概念物的踪迹。这些踪迹的存在表明了形而上学的不完整性,并将形而上学的问题引向了形而上学之外。阿多尔诺认为亚里士多德在形式与质料、特殊与普遍的关系中意识到了中介问题,但由于其对主体反思的完全陌生,这种中介只是一种“中庸”,而非辩证的中介。亚里士多德哲学中包含的非同一物的踪迹对于阿多尔诺反思近代形而上学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关涛 《学习与探索》2002,42(2):7-11
在《18 4 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最后 ,马克思转向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 ,马克思批判黑格尔哲学的根据事实上就是他在前面所做的对私有财产的批判 ,而这样做之所以可能的更为深刻的前提是私有财产同黑格尔哲学有着根本性的联系。对私有财产所做的批判 ,不仅使黑格尔哲学的根本局限性得以暴露 ,从而使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得以完成 ;并且为哲学革命的发生 ,即感性对象性活动理论的创立提供了全部根据。  相似文献   

19.
成城  吴宏政 《学术交流》2012,(12):21-23
马克思的社会正义理论是建立在历史辩证法原理基础之上的。根据这一原理,人类的自由和解放表现为从物的解放到人的解放的辩证逻辑发展过程。马克思实现了从天国道路的批判转向尘世的批判,即历史唯物主义的确立。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扬弃了社会契约论并提出了共产主义公有制,从而为人类的自由和解放开辟了历史辩证法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黄学胜 《江右论坛》2007,8(4):41-44
卢卡奇通过对革命形势的诊断和对第二国际理论家的批判,提出了正统的马克思主义仅在于其革命的辩证法思想,这一思想代表了《历史和阶级意识》一书的基本理论旨趣,开启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基本方向.对这一问题的解读有着重大而现实的理论意义.但反思地看,他只是在知识论路向上将马克思主义的正统归并到了黑格尔哲学中,从而错失了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为此,必须首先全面地申说卢卡奇的"正统马克思主义"思想,进而相联于马克思本人的哲学革命,卢卡奇的这一思想方能得到准确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