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在分阶段地阐述了邓小平和江泽民的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的基础上,对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在指导思想上的得失和经验进行了认真地总结和深入地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指导思想的总体特征和未来趋向.总体特征是围绕党的领导和执政这一核心问题展开的.未来趋向是人民民主的法制化,重点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人民权利的有效落实和正当行使问题,党的先进性和人民的公民文化建设问题正逐渐凸显出来,尤其是政治文化更新问题,已成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向前推进和深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王秀良 《社科纵横》2007,1(9):143-144
传统政治文化的自身特点和消极因素,已严重制约了政治现代化发展进程。为顺利实现这一社会发展重要目标,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转型已成为历史的必然。实现转型的基本途径有:自上而下的政党文化的创造性更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培育现代民主法治社会,扬弃西方政治文化建构中国现代政治文化的他山之石,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客观对待传统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体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自觉"及其对中国当下的深刻影响为主旋律,采用"政治生态"这一包蕴"可持续发展"内涵的叙事架构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维度,并通过对中国文化传统、中国革命遗产的价值取向、有关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全球共识,以及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在政治生活中形成的新观念等多方面的资源整合,为中国政治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兼容并蓄,和谐共生"的包容理念,为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进一步发展所亟需的价值理性构建提供具体设想,使中国的发展在与人类文明进程保持一致的同时,能够运用其传承了数千年文明的独特智慧,进而在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巨大变迁中闪耀自身文化的辉煌.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以来,台湾社会政治文化经历了结构性的变迁,其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与台湾本土政治文化的关系结构发生了转变。这种政治文化结构的改变是伴随政治转型的发生而完成的。政治转型初期政党竞争的方式及其对社会的政治宣传,将长期以来形成的政党之间的敌视心态与对抗方式传递给社会,使台湾社会出现"争议政治",凸显其冲突性政治文化的特征。冲突性政治文化的加剧最终势必摧毁台湾的政治发展,故政治文化的改造问题须提上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5.
对近代中国政治文化转型特殊路径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欢 《社科纵横》2009,24(6):136-138
文章从政治学、历史学的视角,透析了近代中国政治文化转型的特殊路径,旨在说明,政治文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影响全局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政治稳定带来双重影响。中国参与全球化、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将有助于解决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有助于深化改革 ,实现社会结构全面优化 ;有助于扩大开放 ,发挥后发优势 ,增强综合国力 ,从而对巩固发展中国政治稳定产生积极影响。同时 ,伴随中国参与全球化进程 ,中国国内经济、政治、思想文化领域的非稳定因素也将增多 ,不容忽视。中国参与全球化、全面推进现代化 ,保持政治稳定的战略对策是 :必须树立动态的政治稳定观 ,把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加速政治民主化进程 ;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等。  相似文献   

7.
李欢 《社科纵横》2009,24(12):127-128
近代中国正值社会发展的十字路口。由传统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举步维艰,而贯穿其中的政治文化转型更是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对民营企业政治行为进行文化哲学视角的解读,可以从更深层次上揭示其本质和优化的路径。中国传统文化在其向现代文化转型的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模式,也形成了浙江的亚文化模式,造就了浙江民营企业政治行为的双重属性。民营企业政治行为要进一步优化和提升,依赖于文化转型的推动。通过文化转型,在非理性和理性的统一中,弘扬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权利意识和契约精神,把民营企业的政治行为纳入理性化的轨道;在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中,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规范体系,把民营企业的政治行为纳入制度化的轨道;在个体理性和公共理性的统一中,构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政治架构,把民营企业的政治行为纳入公正化的轨道,构成了民营企业政治行为优化和提升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9.
政治文化塑造着政治人和政治体系的政治行为模式,从而会对一个国家政治发展的进程产生重大影响。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中国政治文化变迁的局面已经显现,这主要表现为:政治认知倾向于全面与深刻,政治态度倾向于理性与客观,政治情感倾向于独立与温和,政治信仰呈现一元主导与多元并存的局面。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变迁会推动政治体系逐步迈向民主、开放和透明,促进公民权利保护的机制建设,推进中国法治国家建设,从而对中国政治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社科纵横》2015,(9):51-53
政治文化是相对稳定地积淀于人们心理层面上关于政治系统、国家政治生活的政治价值取向、政治心理倾向、政治理想和政治态度等的总和,它是政治的灵魂、经济的杠杆、文化的中枢。积极推进中国传统臣民政治文化向现代公民性政治文化的转型,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以村民自治为核心内容的中国基层民主政治发展有赖于村民的政治参与.广东省顺德市一农村的"村民自治"情况表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接受教育程度偏低、传统政治文化影响和村民自治制度的不完善,是导致我国农村村民政治参与度低的成因.解决的途径在于发展经济,努力提高村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加大教育投入,消除文化上的贫困阶层;培养村民具有参与型的政治文化素质;完善有关法律法规,保证政治参与渠道宽阔畅通.  相似文献   

12.
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政治文化转型态势日益明显,其基本路径是从“共识政治”向“对抗政治”的转变。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推动了这一转型进程的加速发展;根本原因在于,他与所有其他美国总统不同,从未放弃总统竞选期间的分裂性逻辑,使既已存在的“冷内战”全面升温。自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以来,美国政治文化转型的加速态势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以政党极化甚至相互仇视为特征的政党对立,以少数族裔总体支持民主党、白人总体支持共和党为特征的族裔对立,和以城市支持民主党、乡村支持共和党为特征的城乡对立。拜登当选并执政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冷内战”的温度,并可能使“共识政治”得以复苏;但迄今为止美国仍未找到摆脱政党对立、族裔对立和城乡对立等“冷内战”的有效途径。美国政治文化的当代转型仍是个长期和缓慢的过程,且充满高度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3.
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政治体制改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社会转型不仅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发展阶段,同时,也是当前我国政治生态的基本特征。政治生态的变迁与政治体制间的冲突性张力,事实上构成了继续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在动力。当前,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是构建目标合理性和过程合理性统一的体制改革理论,采用渐进改革的模式,实现政治体制功能的战略性调整。  相似文献   

14.
刘军 《学习与探索》2007,37(1):86-89
政治文化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存在着不同的交易费用和制度效率;传统中国政治文化的交易费用虽然较低,但是其制度效率也很低;实现政治文化制度化,有利于提高制度效率。  相似文献   

15.
在农村,政治文化是政府与农村、政府与农民的关系在文化上的表现,它对我国农村治理具有重要作用。建国以来,我国农村治理经历了动员参与型政治文化和初级参与型政治文化两个时期。目前,农村治理的参与型政治文化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我国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培养参与型政治文化:从非正式制度的角度而言,应培养农民的公民意识,消除城乡二元格局;从正式制度的角度而言,要进一步完善法制、放松管制,适应WTO的要求理顺政府与农村的财政关系,并鼓励农民参与国际竞争,鼓励农民成立各种团体,以培养其政治参与能力。同时,健全农民政治参与的相关制度作为保障。  相似文献   

16.
政治文化是政治共同体所共同具有的政治信念、政治态度、政治感情和政治价值的总和,是通过政治行为体现出来的政治共同体的基本政治倾向。它和社会经济状况密切相关,并对国家稳定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即追求国家强大的政治目标、深化改革开放的政治共识、实现美好生活的政治期待、共享发展成果的政治要求。它们凝结在一起,共同构成新时代中国社会的政治气质、政治性格,共同作用于当代中国的政治运行状况,并对党和国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同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与党的初心和使命的一致性,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盛不衰、保持永久活力。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内陆型文化与西方海洋型文化导致了它们与协商民主价值之间的融合与背离。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民众在政治体系中始终处于附属地位;西方政治思想则始终体现出政治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意义。中国传统文化奉行人性善的理论;在西方则是人性本恶和趋利避害占主流地位;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积蓄了统一、尚同的思维惯式,而西方更崇尚竞争。协商民主价值原则在当代中国政治语境中的构建,体现出中西方政治文化比较中的兼容并蓄特征。要通过构建协商主体的独立政治人格,保证政治参与的民主性,注重对公民公共理念的培养,增强政治体系的包容性,在公共理性基础上实现协商民主的合作功能。  相似文献   

18.
王占东 《创新》2009,3(10):93-96
政治文化是社会政治体系中最深层的东西,它和政治现代化密切关联。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是在中国传统社会的特定环境下产生的,它反过来又对中国政治社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中国要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实现政治现代化,必须在正确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对传统政治文化加以改造,按照一定的路径和原则实现其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实现公共权力的科学运行是一个历史过程,它受到传统政治文化中诸多因素的影响而表现出明显的民族性特征.从权力的官僚化、伦理政治化和民本的虚位性的视角,反思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与公共权力制约的内在联系,对传统中国社会公共权力制约的现代转型,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政治文化建设是其重要内容之一.在社会转型不断深化、文化认同危机与观念冲突不断加剧、世界趋向多元化的今天,社会主义政治文化面临国际国内的双重挑战,创新与整合成为必然.为此.必须构建一个体现和谐社会精神的政治文化价值指标体系;必须正确处理好政治文化创新与社会转型的关系,处理好政治文化创新与传统文化、西方文化的关系;必须构建一个包括政府、社会公众和政治精英等在内的一体化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