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近代的突厥民族中泛伊斯兰主义和泛突厥主义有着较大的影响,而作为一个人数众多,分布广泛的种族——突厥语族,他们的思想发展不仅影响到了相关的国际关系,而且他们思想的变迁也受国际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公元552年突厥汗国建立以后,就在蒙古草原上逐渐形成了以阿史那氏族为核心的突厥族。受突厥汗国统治的回纥部落与突厥政权为敌近二百年,回纥不是突厥族的成员。公元744年回纥在唐朝支持下灭亡了突厥汗国之后,回纥汗国境内的诸部落逐渐团聚形成了回纥族,此后突厥族就逐渐消散了。回纥与突厥是不同的两个古代民族。当代世界约三十个突厥语族民族与古代的突厥在文化、体质特征上已有本质的区别,它们不是一个民族。土耳其在历史上与维吾尔族没有联系,它们从来不是同一个民族。  相似文献   

3.
安西大都护府的伟大功绩和突厥对丝绸之路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安西大都护府领导西北各民族在其存在的一百多年间为丝绸之路和丝路贸易繁荣发展建立的历史功绩.文章并不赞同过分夸大突厥对丝绸之路的危害,客观、公正地评价了突厥对于丝绸之路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突厥丧葬风俗经历了一个相当复杂的变化过程,一方面其礼仪和习俗事项因层层积累而逐步丰富深厚,另一方面其葬法在树葬、火葬和土葬的转变中参差交错.本文着眼于突厥民族自发轫、兴起至亡国前后数百年的历史跨度,以变化的观点来探讨突厥丧葬在习俗积累、葬法演变两方面的问题和状况.  相似文献   

5.
论唐代后期沙陀突厥东迁的四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冲 《民族研究》2004,(1):67-71
通过对沙陀突厥东迁的四个问题所作的考证与分析 ,作者认为 ,沙陀突厥东迁全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次东迁始于贞元六年 ( 790 ) ,系自北庭一带迁往甘州地区 ;第二次东迁之途曲折艰难 ,先于元和初年 ( 80 6 )自甘州南徙“河外”地域 ,继而于元和三年自“河外”东迁归唐 ,循西倾山而东 ,走洮水谷地 ,转北而趋石门山 ,款灵州塞 ,抵达盐州境 ;第三次东迁则极顺利 ,起自盐州 ,东经夏、银二州 ,渡黄河 ,赴陉北云、朔二州地界  相似文献   

6.
钟焓 《世界民族》2006,28(5):59-66
本文从人类学的视角考察了14世纪以来中亚突厥系民族尊崇成吉思汗的种种表现,指出成吉思汗崇拜在中亚是一种超民族、超语言、超宗教的涵盖了从政治领域到民间文化各层面的精神信仰,并阐释了这种崇拜长期存在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文章概述了突厥汗国的发展变化历程和古代突厥文碑铭的发现及研究情况 ,以纪念丹麦科学家魏·汤木森成功解读古代突厥文 1 1 0年 ,并反思了中国在此领域的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8.
唐朝经略边疆推行了一种宿卫制度。在民族交往中,唐蕃双方都利用此制度来对对方施加影响,其中唐所得利益最大。宿卫制度虽能收一时之效,但它强调华夷之别必将导致民族离心,并非长治久安之策。  相似文献   

9.
745-840年间唐朝与回纥交往之弊及其实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继突厥、薛延陀而雄居漠北的回纥民族充分利用自身特点拓展生存空间。 8世纪中期以后 ,唐王朝的一系列作为加强了这种可能 ,从而也反映出唐由盛转衰的事实。百年漠北回纥汗国在与唐的友好交往中处于主动并一度左右唐的内政外交 ,由此交往中产生了许多社会问题和消极影响 ;本文将从回纥助唐平叛、贡赐、市易、和亲与摩尼教得以盛行中国等方面探讨这些问题存在和难以得到解决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综述了古代突厥文碑铭的发现和解读研究情况, 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世界上的语言可以分成若干语系和语族,比较这些语言形式、对应规律来构拟出突厥语民族文化特征是这篇文章的主旨。  相似文献   

12.
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地域特征,撒拉语既有古突厥语的特点,同时又因与周边语言的联系而有自己新的发展.它的突厥语特点代表了几种历史层面,这种层面反映出与不同突厥语群的联系.由于复杂的共时特征和与历史记载的差距,对于撒拉语进行分类是很困难的.根据如下两方面的论述(1)和乌古斯语的发生学关系;(2)和南西伯利亚语和克普恰克语长久的联系,本文提出自己的观点,不同意撒拉语与现代维吾尔语有发生学关系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早期突厥诸族天文学术语综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期突厥诸族天文学术语见于有关突厥民族的古今文献,作者从语言学的视角对之进行了多方面考察。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中国西部突厥语民族代表性创世神话为例,分析这类创世神话与人类在起源上相关性神话母题的特征和突厥语族创世神话呈现出的在特定历史、宗教背景下的文化形态,探讨了在这些神话中渗透出的鲜明的民族性和浓厚的地方特色,阐释了西部突厥语族创世神话母题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结合吐蕃经略西北的历史进程与西北的地理特征,分青藏高原、新疆地区、河西走廊三大区域,评述近30年来国内学术界对唐代吐蕃与西北民族关系的研究概况、观点,并提出对今后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16.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在思想理论上的成熟时期。这一时期党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继而在民族理论方面,对于中华民族、中国民族关系、民族自决权和回族等问题有了新的思想认识、理论突破和创新发展。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后,逐渐形成了由多民族结合而成论,平等团结统一建国论,民族区域自治论,回回民族问题论等内容构成的具有中国特点的民族理论体系。这无论在当时为改善国内民族关系,促进团结抗日,正确处理中国民族问题,还是为新中国成立后党在全面执政条件下正确解决国内民族问题,都无疑奠定了良好的思想理论基础,找到了正确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17.
辽朝和亲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详细搜寻有关史料基础上 ,比较深入地分析了辽与西夏、阿萨兰回鹘、吐蕃、阻卜等政权和亲的动机 ,探讨了辽朝和亲的特点 ,论述了辽朝和亲的作用及影响 ,并对辽与阻卜和亲关系是否成立等有争议的问题或疑难问题予以辨析 ,澄清了一些和亲史实  相似文献   

18.
有关沙陀都督府、沙陀族共同体、沙陀族姓等问题 ,学术界向来说法颇多 ,这些说法与历史事实多有出入。本文依据史料认为 :唐初西域地区并无沙陀都督府建制 ;构成沙陀族共同体的基础是“沙陀三部落” ,不能把早期的沙陀突厥与尔后的沙陀族视为一体 ;沙陀族除沙陀三部落外还包含有其他民族成分 ,学术界过去只将李、刘、石三姓视为沙陀族姓与史实不符。沙陀族姓是沙陀族共同体丰富内涵的真实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