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誉是现代企业一种重要的无形资产,其在企业全部资产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在不断加强,越来越为企业内外部关系人所瞩目。但由于商誉所具有的特殊性质———它是所谓“最无形”的无形资产,其会计处理至今仍是会计理论与实务中的一大难题。笔者就商誉中“负商誉”的存在、计量和会计处理方法问题提出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2.
会计上出于稳健的考虑,只在企业并购时对外购商誉予以确认,而对自创商誉不加以确认.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和会计计量技术的发展,将自创商誉在会计上予以确认已显得必要和可行.本文就自创商誉的相关会计问题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3.
负商誉问题在会计领域一直存在争议,对负商誉的会计确认、负商誉的本质及其会计处理等问题上进行了一定的探讨。鉴于负商誉形成的多方面原因,在对负商誉的处理上同时考虑调整性负商誉、暂时性负商誉和长期性负商誉三种不同性质的商誉,分别进行不同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4.
会计是不可能在其反映的对象被搞清楚之前就能对其进行计量的 ,商誉计量也是如此 ,实务与理论中之所以自创商誉的计量问题还存在着争议 ,主要是因为对商誉本质和来源的认识缺乏共识。因此 ,商誉的本质是能够为企业带来未来超额盈利的能力 ,其来源是企业对核心人力资本的垄断使用。商誉计量的主要方法是超额盈利法 ,同时应结合科学的评估方法 ,并体现精确计量与模糊计量相融合的特点 ,从而为会计报表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  相似文献   

5.
会计上出于稳健的考虑 ,只在企业并购时对外购商誉予以确认 ,而对自创商誉不加以确认。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和会计计量技术的发展 ,将自创商誉在会计上予以确认已显得必要和可行。本文就自创商誉的相关会计问题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6.
现行会计准则对外购商誉予以确认,而对自创商誉不予确认,这主要是基于可靠性和稳健性的考虑。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商誉特别是自创商誉在企业资产中的比重越来越大,确认与计量自创商誉,无论从促进会计理论发展,还是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高会计实务水平来看,都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自创商誉、外购商誉和负商誉辨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创商誉、外购商誉和负商誉与特定的会计主体相联系,自创商誉是对任何一主体而言的,而外购商誉和负商誉是伴随并购行为产生的,是就实施并购的企业而言的。对于任何一个会计主体,如果没有实施并购行为,它只可能拥有自创商誉,只有在实施并购行为时,才可能产生外购商誉或负商誉。目前,真正意义上的商誉(即自创商誉)尚未纳入财务会计系统的反映对象,通过会计报表确认的商誉本质上只是企业正的合并价差,即外购商誉。  相似文献   

8.
合并会计被誉为财务会计的四大难题之一,其中合并商誉及其会计处理问题又是其中的难点和热点。所谓合并商誉,是企业控股合并时,控股公司购买被控股公司的价格与被控股公司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通常也称为购买商誉。在企业合并中时,合并报表中要反映合并商誉,而对于如何处理合并商誉,各国会计界在理论上有不同的理解,在实务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区别。文章从目前存在的合并商誉处理模式入手,通过分析我国合并商誉会计处理的现状,对合理处理合并商誉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对商誉本质的重新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商誉一直是个国际会计难题.基于实务处理的需要,现行商誉会计理论存在很大的误区,以至于偏离了商誉的本质.随着近年来国际并购浪潮的进一步掀起,商誉问题的影响范围及程度越来越广.通过对商誉的来源、构成要素及其特征的分析,我们认为,现行商誉会计理论存在的误区主要表现为:一是混淆商誉与外购商誉的概念;二是划分外购商誉和自创商誉有缺陷;三是忽略"超额盈利能力"的"超额"涵义.对此,我们重新认识的商誉本质应当是具有有价值性、稀缺性、不完全可模仿性和不完全可替代性的特殊优异的无形资源.  相似文献   

10.
商誉可以分为自创商誉和外购商誉,而在会计处理上自创商誉一般是不能资本化入帐的。但一个企业的自创商誉主要根源于企业经营者的经营能力,是企业人、财、物的整合产生的系统效应,受经营者管理水平的影响,最能反映经营者水平的高低,因此有必要纳入经营者业绩考评中来。所以借鉴人力资源会计理论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定量地分析企业自创商誉的数量与结构,是对企业经营者业绩评价一个有益的补充。  相似文献   

11.
试论企业核心能力与商誉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以企业能力理论中的“核心能力论”为理论基础,探讨了企业核心能力与商誉之间的关系,认为企业核心能力是商誉的本质,商誉实际上是企业核心能力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外购商誉的会计处理,应根据其是否包含被并购企业核心能力以及并购后被并购企业核心能力的变化情况来决定。  相似文献   

12.
并购是现代企业产权交易的重要形式 ,通过并购使社会资源重新配置 ,利用企业并购 ,可使企业组织结构不断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会计的角度看 ,企业的商誉问题并不是因为企业并购而产生 ,而是因为并购才确认于会计报表 ,从而成为会计研讨的热门话题。由于在企业并购中 ,并购商誉越来越大 ,如何处理它 ,已成为并购会计实务中无法回避的问题。本文就商誉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并对我国并购商誉的会计处理提出了几点思路  相似文献   

13.
自 19世纪末以来 ,商誉及商誉会计一直是会计理论与实务中最具争议的论题之一。本文通过对传统商誉会计的思考 ,指出建立商誉会计应解决的问题 ,并对商誉会计的未来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认识负商誉存在的客观必然性的基础上 ,通过对目前负商誉的三种观点的评价。提出了负商誉只有在吸收合并情况下产生 ,而且负商誉的实质应分别从主并企业和被并企业的角度来认识。对于被并企业来说 ,负商誉是被并企业支付给主并企业的一种价值补偿 ;而对于主并企业来说 ,负商誉是主并企业在投资过程中的“风险收益”或“购货折扣”的一部分 ,或者是主并企业的“股票溢价”中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5.
并购商誉本质上属于企业资产;并购商誉符合会计确认的4个标准,应该在财务报表中对其进行初始确认和计量;并购商誉后续确认和计量的较为科学的方法是,在对所有商誉进行摊销的同时,进行商誉价值的减损评价.  相似文献   

16.
商誉减值作为一种特殊的会计活动,频繁出现在上市公司的并购行为中。由于并购的盲目性和过程的复杂化,并购行为中商誉减值问题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针对不同类型的产权性质反映其对商誉减值和企业绩效的影响,通过对存在商誉减值的A股上市公司进行分析发现:当企业发生商誉减值后,就将引发企业绩效的真实变动,表现在企业绩效的下滑,而非盈余管理的目的;非国有企业比国有企业的商誉减值对绩效下滑的影响更为明显,且地方国有控股企业比中央控股企业商誉减值对绩效的变动更加显著。继而通过扩展了并购商誉带来的经济后果的实证研究,为企业并购提供了新的思路并对政府的监管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指出商誉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一个经济准则 ,也是商业道德的重要内容之一。商誉在企业经营中占有核心地位与作用 ,反商誉将会造成市场效率损失、市场欺诈和不正当竞争。现代企业战略经营应该树立商誉观念。最后提出了商誉创立及实施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论购买商誉会计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如何处理购买商誉是企业合并会计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购买商誉一般用购买法或权益结合法来确认,用超额收益法或超额或本法来计量,进入会计系统后用直接法或现值法分期摊销,而后进行减值重估。综合目前用国际上常用的三种会计处理方法——永久性资产法、权益对冲法、资产摊销的优缺点,文章认为:在对企业购买商誉进行摊销的同时,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对商业价值重估测试是比较合理的会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9.
自创商誉形成机理及其计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和会计理论研究的深化,人们有机会重新审视有关商誉会计的基本理论问题.对自创商誉有必要而且能够确认与计量,以此为前提,通过对自创商誉形成机理的分析,提出了计量自创商誉价值的方法,即超额利润本金化价格法,该方法计算简明,计量结果符合企业客观实际,计量方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0.
试论自创商誉的确认与计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誉的形成源自于外购和自创两方面。在会计实务中,一般只对企业外购商誉即合并商誉加以确认入账,自行创造的商誉不予入账。根据商誉本质及自创商誉的特点,自创商誉也应加以确认并进行摊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