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政府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在全力推进政府预算绩效评价的政策背景下,分析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和做法,逐步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政府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已成为我国当前政府预算管理改革中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尝试从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方面为我国政府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作为以目标责任考核为主的政府内部绩效考评体系的重要补充,第三方政府绩效评价自2000年以来发展迅速,但学术界对其研究却相对缺乏,对第三方政府绩效评估的发展、演进以及方法论和质量评估问题关注不够.本文对两项在中国影响较大、研究对象和内容近似的第三方政府公共服务绩效评价项目进行比较研究,并重点通过统计分析考察两项研究的信度,发现尽管两个项目的评价结果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但仍存在一些重要的差别.通过对这些差别的比较和分析,对完善和提升第三方政府绩效评价质量并促进其健康发展提出了研究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赵永全 《理论界》2010,(10):199-201
新兴起的绩效预算改革作为行政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最大特点与突出表现是在公共财政上的低成本、高效率。瑞典是政府绩效预算的先行者,在严重财政危机压力与新公共管理的推动下,瑞典政府通过建立规范的绩效评价制度,推行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采用新的评估技术工具,目标在于建立高绩效的绩效预算体制,目前这场改革仍在继续。本文着重研究瑞典绩效预算的起源、发展以及目前取得的成果。本文三个部分分别阐述瑞典开展绩效预算的背景与目标;瑞典现阶段所采取的绩效预算的流程;绩效预算改革表现出的特征以及目前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主体功能区生态预算流程直接影响到预算结果,但是预算主体很难改变,因而设计一套能评价预算流程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很有必要。主体功能区生态预算流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生态预算决策绩效、执行绩效、报告绩效和合作绩效4个一级评价指标,10个二级评价指标,23个三级评价指标。通过评价各主体功能区生态预算流程绩效,然后与评价标准对比,分析主体功能区生态预算流程存在的问题的诱因,才能据此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5.
政府绩效评价主体是政府绩效评价的核心要素,是影响政府绩效评价顺利实施的关键.政府绩效评价主体选择的合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政府绩效评价的结果和效果.由于政府组织的绩效具有复杂性和宽泛性的特点,任何一个单独的评价主体都无法对政府绩效进行全面准确的判断,政府绩效评价主体多元化成为保证政府绩效评价的准确性、客观性和公平性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6.
浅论政府预算绩效管理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绩效预算是目前世界上发达国家普遍实行的一种新型预算模式,是一种由绩效评价手段支持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机制。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是政府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对于我国来说,预算绩效管理尚处于学习、引进和借鉴阶段,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必须对其全面了解、认识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对构建我国公共支出绩效评价制度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支出绩效评价作为现代政府加强公共支出管理的一项重要手段,其核心是把市场经济的一些基本理念融入到公共管理之中,以有效降低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劳务的成本,提高公共支出的效率。本文从界定公共支出绩效评价的内涵和外延入手,在总结评价我国公共支出绩效评价公共支出绩效评价实践的基础上,对我国公共支出绩效评价制度的构建提出了具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绩效预算制度改革不仅仅是一种预算方法的改变,而且是政府编制和管理预算理念的革命.它建立在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将政府预算建立在可衡量的绩效基础之上,是一种旨在有效降低政府提供公共品成本、提高财政支出效率的现代预算管理方法.构建绩效预算的制度框架,必须明确绩效预算的管理逻辑和原则,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价制度,坚持"三步走"路径选择.推进绩效预算制度的全面实施,必须将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置于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大背景之下;坚持依法理财,完善配套的预算管理法律制度;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预算管理约束机制与激励机制;根据公开性原则建立预算管理信息化平台.  相似文献   

9.
政府绩效评价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在政府部门的主导下构建政府绩效管理及评价监管法制体系.政府绩效评价监管法制体系从三方面进行建构:一是依法确立绩效评价及其监管的法律地位,使绩效评价和监管合法化;二是构建政府绩效评价监管的法制规范与保障体系,为开展评价和监管活动提供法制依据;三是建立绩效评价监管的政府组织体系,使政府绩效评价得到依法有效监管.  相似文献   

10.
陈志英 《兰州学刊》2011,(1):210-212
预算是政府最重要的决策过程之一,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行政活动,处于行政活动的核心地位。基于预算过程的专业性和技术性,传统观念通常将预算认为是国家或政府单方面的权力行为。而随着“公共财政”理论的出现,抛却专业技术的外衣,预算在本质上乃是政治过程的一个核心,处在政治过程的中心,处理的是一系列的利益关系。因此预算参与权也就应属于公民政治权利的范畴,是民主政治的一种表现方式。其最终实现需要具备法律、技术和程序三个方面的共同保障。  相似文献   

11.
作为政府绩效评价前沿的公共政策绩效评价面临独立深化发展的紧迫诉求.明确其为一种独特评价类型,是源自公共政策主体结构、共识型决策机理以及评价技术范式成长对于专属性空间的需要.它跟公共政策评价区别主要在于技术方法,跟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区别在于内容重点,跟部门履职和政府整体绩效评价区别在于问责效力.公共政策绩效评价具有体系结构与制度功能上的鲜明优势,以绩效为导向的政策预算管理将驱使政府组织行为走向灵活.未来应从价值导向、组织机制、技术标准与知识运用等方面着力,进一步推动该类评价实践良性扩张.  相似文献   

12.
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政府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一项行动。文章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预算范畴、预算原则、机制约束和规范约束作出了方向性的讨论和设计,提出要把服务成本和管理成本均列入预算范畴,并且需要节省成本激励和公开竞投两种机制以及服务质量和组织管理两种规范作为约束手段,来保障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预算效率、产生正面的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3.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世情、国情、党情对党的建设提出的迫切要求。执政能力的提高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关键。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在三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要继续改革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二要改革和完善干部人事制度 ,建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 ;三要防范于未然 ,认真保护好党的执政资源  相似文献   

14.
执政文化建设的三个维度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执政文化是社会文化的灵魂,引领着社会文化的方向,并成为民众行为的重要导向。执政文化建设是一项艰巨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执政价值观、执政制度、执政主体是三个最重要的维度,加强这三个方面的建设是进行执政文化建设的最基本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从本质上讲,政府预算信息的性质应当界定为公共产品,其产权属于社会公众所有。政府预算信息公开的客体有三个层次:基本信息、基础信息和基准信息。《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着重强调公开的是政府预算基本信息。客观地说,国家秘密和政府预算信息之间存在一定的重叠关系,依法合理界定国家秘密的范围就成为影响政府预算信息公开的关键因素。推动政府预算信息公开事业继续发展应当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继续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建设,二是改革修订国家秘密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6.
海峡两岸政府预算制度同源异流,这为预算制度的比较研究提供了空间。本文从预算编制、调整、监督和绩效评价的具体流程及相关法律规定等方面展开比较,并简要缕析台湾地区预算年度变迁及预算法的修正历程,以探求提升中国政府预算法治化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7.
财政改革的目标最终确定为建立公共财政。公共性是公共财政的本质规定 ,公共性要求财政运行必须公开和透明。透明性是由预算制度的硬性规范予以保证的。我国现行财政“缺位”与“越位”严重 ,官僚腐败盛行 ,根源在于预算制度形同虚设 ,因而财政透明性太低 ,政府花钱没有约束和监督。预算制度问题表现为预算不完整 ,管理粗化 ,关键是执行随意性大 ,没有约束力。现行财政转轨、实现公共财政目标 ,根本途径是重建预算制度 ,它是一项系统工程 ,牵涉政治、社会各个方面 ,关键是法制化。按照公共性要求转换财政职责只是财政改革的开始 ,按照透明性要求重建预算制度才能保证财政改革成功。  相似文献   

18.
政府预算是政府的财政收支计划,是现代政府管理的核心和关键。从政府支出的角度分析,当前我国政府预算规模和范围与实际差距巨大,以IMF《2001年政府财政统计手册》的政府预算核算范围为参照,我国现行政府预算范围存在一定缺陷。构建全口径政府预算范围,应以覆盖完整、内容全面,规模适度、统收统支为准则。  相似文献   

19.
基于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算绩效评价是高校绩效预算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科学发展观视角下,深刻剖析了目前高校预算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构建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指出了具体的路径,对加强高校预算管理,提高预算经费使用效益和办学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于海曦 《理论界》2005,(12):42-42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进一步丰富了统一战线作为我们党执政兴国法宝的内涵,更加深刻地揭示了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关键,是发挥统一战线法宝作用的重要方面,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重要保证.本文针对提高统战工作服务于和谐社会的能力这一问题,提出了要做到"三个增强",即增强大局意识、增强创新意识、增强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