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根据判例在法律体系中的作用,古代中国判例的发展可划分为先秦、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和宋元明清五个历史时期。判例对补充和完善成文法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封建专制集权、成文法和司法制度的不完善以及社会习惯等方面的原因,古代中国判例并未最终形成为判例法。 相似文献
2.
吴晓煜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4):98-106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和利用煤炭的国家之一,有长达六七千年的煤炭开发利用史。古代中国人对煤的岩石性能、岩石分类以及煤的成因已有明确认识,在勘找煤炭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并且形成了传统的煤炭开采技术。这些技术在许多方面有独特的创造,包括井筒开凿、巷道部署、矿井运输、提升、通风、排水、照明等等,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煤炭科学技术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3.
吴晓煜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1):104-108
古代中国人对煤炭性能的认识不断深入,从煤的可燃性、风化、自燃,到煤的含硫性乃至煤气中毒、井下瓦斯,均有深刻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对煤炭的利用日益广泛。古代中国几乎所有需要燃料的行业都用上了煤炭,决不仅限于取暖烧饭,其中突出地表现在冶金和陶瓷业。在煤炭利用中,发明了型煤技术、制焦技术。除了作为燃料,煤炭还被用于工艺品制作、医药、建筑、制墨,等等。中国古代煤炭科学技术成就不仅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宝库中一颗瑰丽的明珠,在世界古代史中也是光彩夺目的一页。 相似文献
4.
关于中国古代包装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古代包装是一个庞杂的体系,涉及诸多层面,其中进步的科技成是其发展的推动力,同时它的发展与传统的经济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古代包装造型的演变蕴含着深刻的历史、社会原因,且风格出现了不同的类型及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5.
薛毅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3):238-244
煤炭是人类实现其自身发展的最重要的物质资料之一,而文明的发展又始终贯穿着矿业的演进。因此,以煤矿工人为代表的工人阶级的出现和发展,引发了中国社会阶级关系和政治力量对比的重要变动。20多年来,中国煤炭史志的编纂工作已经取得了有目共睹、十分可喜的成绩,但与中国煤矿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内容相比,与铁路、纺织等行业相比,煤炭历史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因此,要加强煤炭史志资料的整理和开发利用工作;对已有的煤炭史志著作,要加强宣传和评论;要开展较大项目的专题研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动产生一批标志性的中国煤炭史志成果。 相似文献
6.
何明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55-60
中国古代小说理论的研究具有当代意义,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它的当代学术价值;二是它的当代实践价值.研究中国古代小说理论,前提是要对其进行合理的范畴界定和历史分期.中国古代小说理论的特点一是散在性,二是评点性,三是曲折性,因此要有针对性地采用有效的研究方式. 相似文献
7.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00-105
煤炭是焦作储量丰富的矿产资源,它的发现和开采利用,对于焦作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城镇兴起、风俗变迁等曾产生过重要的作用及深远的影响。中国最早论述煤炭分布的文献就有对焦作的记载。在中国漫长的古代社会中,先人们在焦作将开采的煤炭先后用于炊爨、取暖、冶铁、烧制陶瓷及建筑等方面。古代煤炭的开发促进了焦作地区手工业、陶瓷业、建材业、运输业、堆栈业、商业等的发展,为焦作地区进入工业社会后经济的进步、人口的聚集和增长,并最终成为河南的工业中心之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的基本形式和基本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云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6)
中国古代史学批评萌发于先秦、确立于两汉、成熟于魏晋南北朝 ,唐代以后进入繁盛时期 ,止清代章学诚而趋于终结。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散论、序跋、传赞、专文、专著、章表、史注、目录题解等基本形式和比较评论、区分类聚、原始察终、求名责实、知人论世、知势论人、因事立论等常用方法。这些形式和方法在今天的史学研究和史学批评实践中仍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古代煤窑:中国近现代煤矿的滥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毅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04-114
中国是世界上发现、开采和利用煤炭最早的国家之一。煤炭的开采和利用对于中国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产生过重要的作用。在古代中国,生产煤炭的场所统称为煤窑。煤窑与煤矿的最大区别在于生产工具主要是手工工具,从业人员多系农民农闲兼作。古代煤窑的所在地几乎遍布全国各省区,但开采形态有所不同。古代煤窑的管理制度既有官府的专卖制度和采煤执照制度,也有民间的"锅伙"和"人圈"等方式。一批储量丰富、地理位置优越的煤窑所在地逐步成为中国近现代煤矿的滥觞。 相似文献
10.
孙耀霖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2)
随着近年来煤炭资源、能源战略地位的不断提高和煤炭监管中弊端的凸现,煤炭法制建设步伐不得不日益加快.但是煤炭行业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仍然没有在煤炭立法中引起注意,如煤炭行政主体的设定、煤炭行政监管的基本内容、煤炭资源规划的法律效力、煤炭行政许可的合理性合法性、煤炭生产企业组织的特殊性等. 相似文献
11.
彭勃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12):3-8
中国上古时代精英之治的概念就是"选贤与能"。"禅让制度"是精英之治实施的典范,对"帝"和"臣"的选举是"选贤与能"的运作方式和保障措施。上古时代以"选贤与能"为核心的精英之治,是中国吏治文化的基础内涵,是儒家"学而优则仕"思想的渊薮。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的立法解释与法律相伴而生 ,并在法律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解释主体实际上是最高统治者———皇帝。由于中国古代立法解释技术的日臻成熟 ,解释的方法亦多种多样。这些都突现出了历代中国对立法解释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黄维海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6):121-125
中国古代5000多年的文化传承之所以得以完整地延续,与中国古代教育密不可分,作为中国古代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课程从先秦"六艺"到孔子定"六经",再到"罢黜百家,表章六经",最后演化为"四书五经",国家的官方课程几千年保持了高度的统一性和延续性.本文仅就几个主要发展阶段中的指导思想、内容、进程安排、实施管理等方面做一简单的整理. 相似文献
14.
空间概念是人类认知经验的结晶,是一个经历从"天官意物"到"心有征知"漫长认知的过程.人们通过联觉器官(五觉)感知外部世界的空间关系,形成与具体的、个别的事物间的方位经验;人们分析概括并内化所获得的方位经验,形成空间方位意象;在方位意象的基础上,人们经过不断地思维抽象,最终获得空间概念.文章旨在对中西古代空间论述研究的基础上,揭示中西古代空间认知思想,诠释中西古代空间认知观的异同,为进一步研究空间认知思想奠定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5.
文化研究与中国古代文学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安邦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6,25(1):82-85
中国古代文学蕴含着丰富深厚的中国文化精神,是中国文化中最容易为现代人理解接受的一种形态,是沟通现代人与中国传统文化最直接的桥梁。古代文学教学应体现科学与人文相统一的大科学精神,更新教学观念与方式,加强文化研究,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加强文化的认知与融合。 相似文献
16.
徐炳杰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1(2):79-82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军事伦理学为指导,依据古今历史信息共振原则,对中国古代军事爱国主义这一优秀军事道德文化遗产进行了系统研究.文章认为,中国古代军事爱国主义的形成经历了三个时期,其发展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中国古代军事爱国主义的基本伦理精神就是军事奉献精神,并形成了以此精神为核心的一系列主体伦理意识尚武、精武精神,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坚贞崇高的军人气节意识,深沉的忧患意识及较完备的武德人格意识. 相似文献
17.
古代西北屯田开发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才林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3,(3):71-75
中国古代西北开发主要是农业开发 ,而农业开发的主要方式是屯田开发。本文就古代西北屯田开发思想、屯田开发特点作简要论述。屯田开发促进了西北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 ,巩固了西北边防 ,也推动了西北与中原的经济、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 ,同时也造成西北生态环境一定程度的恶化。到古代晚期 ,这种主要靠投入劳动力和扩大土地开垦面积的农业开发方式已显简单、落后。 相似文献
18.
略论我国古代监察制度的运行机制和方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科学的监察运行机制和方式是提高监察效能的重要手段。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为了实现对官吏活动的全过程的监督 ,精心擘划了一套事前、事中与事后相结合的严密的监察方式。文章根据“古为今用”的治史原则 ,集中探讨了古代监察的运行机制和方式的可鉴之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