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毅武教授的新著<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研究>一书(以下简称<研究>)2009年6月已由海南出版社出版.该书收入同一主题的论文23篇,著名专家学者的相关评论21篇,时间跨度近30年,计30余万字,系统研究并阐述了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学科建设与理论专题.作者娴熟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联系中国的具体国情,首倡中国现代经济理论这一新学科,并从学科架构、理论专题和人物经济思想三个方面,客观、公允地研究与评论了中国现代经济理论产生、发展、创新以及完善的过程、条件、内容、特点及规律性.  相似文献   

2.
<正>《慎思慎言》一书经江西省新闻出版局批准于今年二月由江西亚力文化传播公司出版。该书系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原主任、执行主编柳志慎编审(教授)所著。全书的内容包括五个方面:一.教育探索与校史纪实;二.编辑理论与工作实践;三.人物传记——风范永存;四.力作评论——风采纷呈;五.思想放谈——启示感悟。是从作者已发表的一百三十余篇文章中遴选出六十一篇汇成一集,约三十万字。未含早期作品和文学作品。书作者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高度予以撰写,其中有5篇曾分别获得由  相似文献   

3.
冷战研究     
岁月如梭,冷战结束距今已近10载,然而作为一段历史,它却在人们头脑中留下了无法抹去的印迹。近日,《美国历史评论》总第104期上刊登了一篇由赖夫勒(M.P.Leffler)撰写的文章《冷战:我们现在知道什么?》,讨论冷战史研究的视角问题。 作者指出,虽然意识形态被当作一个新的“符咒”提出来解释冷战,然而,不同作者却赋予其不同的含义。结果是,如不对意识形态进行细致入微的研究,并将它与其他偶然因素联系起来考察,就不能  相似文献   

4.
以抽样的方式 ,选取 1999年创作发表的 10篇杂文作品为“样本” ,作个案分析 ,以斑窥豹 ,解读其思想内涵 ,阐释其艺术特质 ,并以此显示这一年度中国 (大陆 )杂文创作的基本情况。言说个人思想、关切民生时弊 ,是这些杂文的共同特点。透过这些作品 ,我们感受到的是作为知识分子的作者们的不媚上 (权势 ) ,不媚俗 (平庸的大多数 ) ,不媚雅 (一时的潮流 )的独立意识和人格  相似文献   

5.
书刊简讯     
《美国历史评论》1964年10月号评介该书称:对作者来说,历史已经主要变成为各式各样的文化人类学,而且在他看来,历史家会很好填补目前纯理论的社会思想(在大学里)的空缺。作者自己的工作放在社会思想的边疆。他认为历史研究犹如物理学中发生过的那样迅速的经验变革。他对历史研究的解释接近勃洛赫、卡尔和马鲁。在五篇短文中(其中两篇以前已发表过)讨论历史知识的潜能和局限性;历史家对心理物理现象理解的局限;在历史中  相似文献   

6.
巴博索夫(E.M.Бабосов)于1983至1985年出版的四本著作,是专门论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及其精神世界的学说的一些主要问题的。在这些著作中,始终如一地贯串着这样一个思想:关于人的学说,并不是马列主义理论的一部分,而是它的完整性、革命性、现实性和人道主义的体现。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我们评论的这几本著作也很有意义,因为它们试图运用系统方法来研究人的问题。作者把整个社会生产尤其是精神生  相似文献   

7.
《抱朴子》一书是东晋葛洪以自号命名的理论著作.该书思想内容十分复杂,作者试图用儒道两种不同的理论学说统一在他设计的思想框架内,以供士人的选择与追求,以助社会的治理和教化.好在该书并没有将儒道思想随意地揉合混杂,而是分篇论述,各成其说.“其内篇言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邪却祸之事,属道家;其外篇言人间得失、世事藏否,属儒家.”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谈及英语阅读(包括精读和泛读)在英语习得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强调泛读课的重要性,并呼吁有关方面要重视英语泛读课。作者了解到目前阻碍学生有效阅读的主要障碍,提出解决这些障碍的可行办法,特别是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语篇分析。最后作者还就目前使用的阅读教材进行了一般性的评论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一九八六年一月五日是《民族文学》创刊五周年纪念日。《民族文学》的创刊是我国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创举。五年来,《民族文学》曾刊登了包括四十二个少数民族的作家、作者的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等一千多篇(首),同时发表了关于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理论和评论文章近二百篇,对探索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理论  相似文献   

10.
《任孚先文艺论集》,(明天出版社)(以下简称《论集》)主要结集了作者新时期以来的研究成果,也是他三十年来在文艺理论这块园地里辛勤耕耘的结晶。《论集》分八个部分,包括文艺理论研究、小说、戏剧、诗歌散文、影视等评论文章八十一篇。(后记一篇)全面集中地反映了任孚先的文艺思想和美学观点。  相似文献   

11.
Martin等人基于系统功能语法提出了评价理论,同样适用于影视评论。以此理论为基础,选取主流媒体关于热播剧《人民的名义》的一篇评论员观察报道为语料,通过分析其中态度及介入资源的分布与运用,解释了影评作者将其评价立场贯穿于整个语篇的途径。并就在当代中国时代背景下如何进行影视评论的写作提出了建议:写作者应充分考虑中国的国情和社情,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综合运用系统功能语法中的态度和介入资源对影视作品做出正确的评价,对观众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从而促进更多符合时代背景的优秀影视作品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的关于小说《飘》的评论,据笔者掌握的资料,共有37篇,从数量上讲,这是《飘》的接受或批评史上评论量多的一个时期,比前四十年评论文章的总和还多。这种现象出现大致有四个原因:(一)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舆论气氛相对宽松,这些都有利于学术研究的开展;(二)70年代末浙江人民出版社对小说《飘》的再版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这时中央高层领导人邓小平同志的几句话使人们可以比较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因而形成了一场对于小说《飘》的论争,在这场论争中就出现了15篇评论;(三)新时期通俗小说的复兴和国外兴起的通俗小说研究热促…  相似文献   

13.
据英国《历史与理论》1986年第2期介绍,本书主要研究当前历史与社会理论中最重要的一个思想传统。《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一书论述了多布(M.Dobb)、希尔(C.Hill)、希尔顿(R.Hilton)、霍布斯鲍姆(E.Hobsbawm)  相似文献   

14.
《泰晤士报文学增刊》1964年11月19日评介说,李卡奇曼把对《通论》所作的经典评论收集在一起并要求作者们评述这些评论文章是一个好主意。奥斯汀·罗滨逊的訃文——堪与凱恩斯本人的文笔相比,他接替凱恩斯担任《经济学杂志》的主编——后面是一篇题为“可能有过一本没有凱恩斯的《通论》吗?”的述评;同样,雷达威、哈罗德、张勃诺恩、勒纳和凡纳等人1936年的评论原文后面是目前对它们论述的问题所发表的意见。哈勃勒、斯威齐和萨缪尔逊在1946年写的三篇更迟一些的评论同样也  相似文献   

15.
评价理论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最新发展,介入系统是其一子系统。本文选取官方网站上若干英语新闻评论,应用评价理论中的介入系统对其进行介入资源的人际意义分析。旨在找出:介入资源在新闻评论中的分布规律,评论员如何通过这些介入资源在语篇中与其他声音建立协商空间。研究发现,介入资源规律地分布于新闻语篇中。外声资源与对话开放资源的数量在新闻评论中普遍多于内声资源和封闭性资源的使用,这与新闻评论语篇所属语类及其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作者对写作研究的代表性观点进行对比验察和评论后,从目的-互动原则出发对二语写作和写作能力的内涵与特点重新进行界定、解释和描述。研究发现,写作是作者作为认识主体为实现某一特定现实目的而运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创造性社会实践活动;写作能力是作者使用目标语言以书面形式为完成某写作任务和实现特定现实目的(多为交际目的)而在社会互动中进行思想、信息和情感传递的创造性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构建虚假评论识别的理论框架,归纳各个知识模块的局限和争议,并据此提出未来研究方向.对推动虚假评论识别的相关研究有重要理论意义,同时对电商平台有效识别和过滤虚假评论也有一定实践启示.[设计/方法]检索发表于国内外知名期刊的470篇中英文文献,并通过主题分析,对这些文献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以及结论进行了归纳,对理论概念之间的逻辑联系进行了详细阐述;最后,对现有文献进行了评述,指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结论/发现]未来虚假评论的治理需要以"防"为主,以"治"为辅.深入了解虚假评论产生的内在动机,降低虚假评论发布的意愿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8.
博伊克斯(C.Boix)在《美国政治学评论》1999年第9期上发表题为《为游戏制定规则》的文章,揭示所谓“发达民主国家”民主选举的奥秘。 作者从发达民主国家的选举史中总结出:现代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一手资料并参考有关历史文献,本文介绍李待琛博士(189l-1959)作为湖南大学首任校长(1926.2-1926.7),他的教育思想和科学思想。特别是他关于武器装备设计方面的科学管理言论和业绩。文章还对他在这些领域的创新成就给出简要的评论。  相似文献   

20.
新春伊始,张岂之教授的新著《儒学·理学·实学·新学》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儒学·理学·实学·新学》是一本论文集,但和普通论文集的不同之处在于,她有着一种整体构思。从形式上看,她按照历史顺序,分为“儒学篇”、“理学篇”、“实学篇”、“新学篇”,实际上,这些部分正是思想史研究的“热点”或“关节点”,从这些肯綮下手去把握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就犹如解牛的庖丁,“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在各个关节点上,作者都提出了有创见性的观点,例如对儒学“人学”思想体系的剖析、论儒学的理性自觉与独断主义、关于宋明理学的研究方法论,清初三大家(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的各自特点和贡献,中国近代哲学的主线、内容和特点,等等。在这些“点”上,特别可以表现作者的理论思维深度,这也是本书的第一个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