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蓝印花布是我国古老的手工印染纺织品之一。它的纹样千姿百态 ,色彩清新素雅 ,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本文着重论述蓝印花布以点造型的独特艺术语言。并从蓝印花布的历史发展、工艺特点、题材以及其图案的骨式和构图四个方面对蓝印花布的这一艺术语言进行深入的阐释  相似文献   

2.
南通传统蓝印花布的服装设计必须赋予其新的创新理念和思维方式,才能使传统的南通蓝印花布面料焕发新的生机。本文分析了南通蓝印花布的发展现状,从南通蓝印花布传承与创新的理念分析入手,指出创新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和思维方式,对南通蓝印花布从款式、色彩、面料和组合设计的方面进行分析,分别列出不同设计方法的创新特点,并举出实例一一说明。  相似文献   

3.
冯琎 《源流》2015,(2):58-59
爱美是女子的天性。比起娇艳华贵的牡丹,我更喜爱清新淡雅的兰花,喜欢那种独特、有内涵的美。比如穿衣服,如何穿出有个性的我,就如同创作一幅与众不同的画。一个清明景和的日子,我站在乌镇蓝印花布的作坊前,心里的震撼不能言说。乌镇人将染好的蓝印花布挂在太阳底下晒的情景着实叫外地人感到惊奇,粉墙黛瓦间,一幅幅蓝印花布从高高的云天直挂而下。太阳照着的时候,蓝印花布发出耀眼的光芒,一朵朵别致的花儿仿佛呼之欲出;而当  相似文献   

4.
通过研究南通蓝印花布工艺的传承、保护和发展,找出影响其衰落的原因,针对问题,提出南通传统蓝印花布的保护和弘扬策略。通过分析南通蓝印花布的文化属性,得出其基本核心价值之所在,并明确其所具有的两个文化属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属性和"传统文化生态"属性,指出弘扬创新南通蓝印花布的关键是设计创新。  相似文献   

5.
作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梁平民间蓝印花布,曾是深受民众喜爱的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有过辉煌的历史。但随着工业化时代的来临,机印花布逐渐取代了手工制作的蓝印花布,梁平蓝印花布也逐步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梁平蓝印花布的表现形式、造型原则、审美意蕴对于弘扬重庆本土文化,探究文化观念、美学观念及民俗观念都有重要意义,也为今天的设计和艺术创造提供了广博的新世界。因此,对其工艺的恢复、研究和开发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梁平蓝印花布制作工艺恢复传承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梁平民间蓝印花布,曾是深受民众喜爱的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有过辉煌的历史.但随着工业化时代的来临,机印花布逐渐取代了手工制作的蓝印花布,梁平蓝印花布也逐步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梁平蓝印花布的表现形式、造型原则、审美意蕴对于弘扬重庆本土文化,探究文化观念、美学观念及民俗观念都有重要意义,也为今天的设计和艺术创造提供了广博的新世界.因此,对其工艺的恢复、研究和开发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蔓草纹在中国的纹样历史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而关于该纹样的起源却一直是个模糊不清的问题。西方学者普遍认为蔓草纹起源于古埃及与地中海地区,然而我们通过该纹样与中国原始人类最基本的群体意识、中国古哲学、中国传统图形样式等方面的联系,可清晰地发现蔓草纹在中国大地生长、繁衍的印记。因此,那种认为中国蔓草纹是由古埃及经地中海地区传入的提法是不够准确和不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8.
蝙蝠纹是中国传统吉祥装饰纹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福"文化的表现。文章以利川大水井蝙蝠纹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其审美特征、文化内涵入手,从中发现作为"川盐"背景下发展的蝙蝠纹样,不仅是人们需求导向的物化表现,而且还是李氏家族彰显自家家族实力的财富象征。把它作为一种传统的装饰纹样用在建筑上,不仅满足了人们对审美的需求,更折射出趋利避害、追求圆满的民俗观念,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美"的追求。  相似文献   

9.
蓝印花布是中国民间传统的工艺印染品,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如何摆脱蓝印花布服装“陈旧老套”的传统印象,使这一古老的手工技艺继续传承下去值得人们思考.本文阐述了大审美经济形态下的服装消费诉求,重点探析如何通过创新设计,使蓝印花布服装在大审美经济下既保留经典化,又兼具时代性,既散发传统魅力又紧跟时尚流行.  相似文献   

10.
北魏漆器的装饰纹样有瑞鸟禽兽的动物纹、几何纹、植物纹、历史故事、现实题材等纹样,继承了汉晋传统除此之外,还有新的创新,如团花纹.外来纹样增多,如各式忍冬纹、联珠纹、童子纹样等,并大量采用与纺织品相近的联珠相套环图案结构。  相似文献   

11.
色彩是产品设计的关键.本文以蓝印花布为研究对象,分析蓝印花布色相、纯度、明度变化与青年女性色彩心理感受和喜好的关系,绘制色彩适宜度矩阵,提出现代蓝印花布色彩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2.
去年金秋十月,我踏入都市上海延庆路上一条幽静的弄堂深处的“中国蓝印花布馆”。馆内是一片蓝白相间的蓝印花布饰物,充盈着中国民族特色的艺术天地。然而,馆主却是日本女士,叫久保麻纱。 这位日本女士为何如此钟情中国的蓝印花布? 身为该馆董事长的久保麻纱女士对我们用中文说:“世界上我最喜欢的颜色就是蓝白二色,蓝靛染成的花布给人一种神秘的内涵和格调,迷人!”因此,她捡起了在都市已经过时而  相似文献   

13.
文章系统阐述了西域莲纹伴随佛教的东进,在中原汉族装饰艺术强大的糅合作用下,不断达到鼎盛并最终完成其汉化的历史衍化过程。针对莲纹与其它传统装饰纹样交织融合形成的吉祥寓意,站在我国传统吉祥文化的审美角度,结合气国独特的吉祥艺术语言,分别对与莲纹搭配的谐音、寓意、序列组合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和解读。  相似文献   

14.
南通蓝印花布工艺的文化特征及“现代”精神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通蓝印花布是最具代表性的民间工艺品之一,制造工艺十分讲究;蓝印花布的最大特征在有意无意间关合浓烈的生命意识;从色思维学本身来看,可以从蓝色具有的情感和心理特征方面寻找原因;南通蓝印花布的内涵在任何历史时代都包含着的那个时代的"现代"精神,使南通蓝印花布历久弥新,成为不朽的工艺品门类。  相似文献   

15.
佛像背光,包括头光及身光,从不单独出现,与佛像艺术同产生于古代印度,起初并无装饰,多为素面呈现,后出现了连弧纹、莲花纹、锯齿纹等.公元前1世纪左右,佛教及佛教艺术经丝绸之路传播至西域,即今新疆地区,随后一路传至敦煌莫高窟,此时佛像背光在承袭古代印度、西域早期装饰纹样的基础上,结合了许多新的造型元素及装饰纹样,演变出各式复杂、纷繁富丽的模式,其中以火焰纹最为注目.文章以莫高窟北朝时期为切入点,探究其佛像背光装饰纹样的特征,梳理佛像背光的演变历程并追溯其源.  相似文献   

16.
卷草纹作为中国传统纹样中的典型代表,其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完成了中国传统装饰纹样从以动物纹为中心向以植物纹为中心的过渡。卷草纹的基本造型以作为主茎的“S”形曲线和作为枝叶的“C”形曲线在主体上相连接的骨架为基础,突出体现了纹样在节奏、对称和比例等构成要素方面的特点,以及由其构成形式所决定的卷草纹的装饰特点。  相似文献   

17.
汉代国家政权高度统一,政治、军事、经济的全面发展,同时成就了文化艺术的辉煌。在绘画、墓室壁画、青铜器、陶瓷器、玉器、漆器、雕刻、印染织绣等各类视觉造型艺术的装饰纹样中,云气纹是被广泛应用的代表纹样之一。云气纹在装饰风格上,概括表现为“质”、“动”、“紧”、“味”,即装饰思维的古拙与浪漫;流动气势的节奏与韵律;构图形式的饱满与均衡;装饰整体的对比与统一四个特点,不但丰富了汉代的艺术装饰,也体现出汉代装饰的典型特征。究其原因,传统气论哲学思想、特定的时代精神、造型艺术间的互渗互动、上层社会的文化导引等共同蹴就了云气纹在汉代装饰造型艺术中的普遍流行。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图案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表现民族历史的艺术形式,在艺术研究领域里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由奥运会火炬设计中的传统纹样图案运用说起,引出传统纹样图案在现代设计中的地位、作用等.然后分析几个典型纹样的艺术特色,最后解析传统纹样图案运用与现代产品设计中的方式,说明现代产品设计中传统纹样图案的展现空间.  相似文献   

19.
记得有人说过:越是民族的,就越是美丽的。我认为南通的蓝印花布艺术,就应该属于这一种。  相似文献   

20.
蒙古族民俗图案是蒙古族民俗艺术的一个分支,是蒙古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积淀和传承下来的民间图样。它具有各类文化的兼收并蓄以及宗教艺术符号的特征。图案大致可分为自然纹样、吉祥纹样和几何纹样三种。在海报设计中蒙古族民俗图案的整合运用,主要侧重蒙古族民俗图案的提炼、创意、更新以及个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