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和平崛起过程中,国际威望和国际影响力的提高除依靠自身实力外,国际传播作为重要的传播途径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国际传播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培植和影响国际公共舆论,减少国外公众误解,促进对中国的认同,增进中国在国际社会的信服力和对外影响力.新的国际传播策略应转变传播理念,合理安排传播信息,发展传播技术和拓展传播渠道.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中国经济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和提升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不过中国经济是否具备国际影响力却有颇多争论.本文从美国民众的角度研究中国经济的国际影响力.研究表明,64.3%的美国民众认同“中国的经济具有国际竞争力”,党派归属、接触何种媒体并没有就此问题对美国民众施加限制影响,而对媒体的信任程度、年龄是主要影响因素.认识到美国以及世界范围内民意舆论对“中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的看法后,中国需要客观地、冷静地对待该问题,合理地在世界范围内应用自己的经济影响力来实现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3.
国际话语权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指标,掌握了国际话语权就意味着在国际社会中掌握了更多的主动权。因此,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已卓有成就的今天,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是提升中国式现代化国际话语权、创造良好国际话语环境的重要前提。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式现代化话语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拓展,中国式现代化话语既是具有中国特色又是遵循现代化发展一般规律的新型现代化话语。因此,我们要全面认清中国式现代化话语所面临的国际形势,把握提升中国式现代化国际话语权的历史机遇,迎接前进道路上的挑战。如何在国际社会中形成中国式现代化的全球共识,充分传播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智慧与方案,是我们必须进行研究和探讨的问题。要提升中国式现代化国际话语权,必须从坚持中国立场、增强内在实力、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和增强国际认同等方面入手,不断探索提升中国式现代化国际话语权的有效路径和现实策略。  相似文献   

4.
中国在崛起过程中已经承担了大量的国际责任和义务.随着中国的持续发展和国力增强,国际社会要求中国承担更多的责任.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中国承担国际责任必须坚持四项重要原则,即符合国家身份定位、符合国家利益、量力而行、参照以往实践和经验.中国承担国际责任要自觉接受国家大战略和总体外交战略的指导,注重当前和长远目标、目标与手段、手段与资源之间的合理平衡,要在必要与合理原则的基础上,适应国际国内形势的不断变化,进行必要而适时的动态调控.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和平发展战略是中国政府与人民根据中国的国家利益与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作出的伟大战略抉择.加强中国和平发展理念的国际传播是回应国际社会对中国在国际格局中所扮演角色的追问和提高国家软实力的迫切需要,同时会加速解构西方传统霸权崛起理论在国际社会的习惯性影响,开辟全球化时代国际关系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当前,经济全球化的推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平发展的成就和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构成中国和平发展理念国际传播的有利条件.要进一步加强中国和平发展理念的国际传播,必须继续发挥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着力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与周边睦邻友好关系,打造中国和平发展的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6.
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一环,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目前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状况不容乐观,中西版权逆差仍然很大;中国学者在国际学术论坛声音微弱;孔子学院发展很快,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西方主导国际传媒;中国文艺作品的建设性不够.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应该在如下方面着力:把中国的发展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建设对外话语体系;官方、知识界、民同、媒体的多方有效互动,讲好中国的故事;拓展国际传播平台和载体,尤其是把新媒体打造成传播主流文化的利器,以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尹春霞 《理论界》2010,(4):140-141
在全球化不断推进的当下,文化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中国要成为全球化背景下负责人的重要大国,离不开中国文化的国际化,需要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合作,展示中国文化和提升中国国际形象。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和中国融入国际社会的不断深化,如何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国家文化实力将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本文拟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研究全球化视野下如何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民国鼎造,中国的职业外交官运用娴熟的外交知识和技术,争取中国的国际平等,积极努力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并用国际惯例、国际法等,参与国际活动,加入国际公约,承担国际义务,要求列强平等对待中国,以减轻条约体系之束缚,其成绩显著.然而,因国家政局动荡,中国职业外交官虽经不懈努力,但并未获得理想的成就.  相似文献   

9.
刘艳房 《学术界》2024,(2):83-92
国际话语权是一国在国际社会权力分配格局中地位和影响力的重要体现,是衡量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国际话语权不仅是中国走向国际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维护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和声誉的必然选择。进入新时代,中国国际话语权有了较大程度提升,但在国际话语格局中的弱势地位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全人类共同价值是基于全球性视域的观照全人类的价值观,它的提出为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开拓了新方向、提供了新基础。当前,在全人类共同价值视域下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提升还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外部的国际话语规则制约与限制、国际社会误读与曲解、西方国家意识形态渗透等诸多挑战,内部的学术话语体系创新有待加强、话语传播体系建设有待完善、话语表达体系阐释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因此,中国亟须从厚植全人类共同价值话语根基、加强全人类共同价值话语理论创新、优化全人类共同价值话语建构策略、创新全人类共同价值话语传播这四个方面入手,进一步巩固提升国际话语权。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参与国际体系的评估指标及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体系应由全球市场体系、全球管理体系和全球公民社会三个部分组成,可依此之维度作为考察中国参与国际体系程度和范围的指标,进而运用这些指标具体分析当前中国参与国际体系的程度及其特点.目前,中国融入国际体系呈全面迅速的基本态势,对国际体系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但是,在不同领域,中国参与国际体系的程度不同,发展不平衡;今后,中国参与国际体系的进程还将持续,并面临社会层面对接的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11.
在面临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的今天,企业行为对社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企业不仅仅要为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也要承担其社会责任来赢得社会的认可,其中需要对员工负责任是基础,由此出发才能由内而外,赢得更多利益相关群体对企业的信任,这需要企业在企业内部塑造诚信文化,构建制度信任体系,搭建信任平台,以此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全球化背景下政党软实力的建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党是协调社会利益、表达民众诉求、引领国家进步的关键力量。全球化背景下,政党必须在做好硬实力建设的同时,注重自身软实力建设。政党软实力主要包括价值观、包容性、亲和力、号召力和国际影响力等方面。世界各大政党在软实力建构过程中积累了许多有益经验,值得思考和借鉴。我们党应当重视软实力建设,不断提高组织吸引力、社会号召力和国际影响力,从而在国内争取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在国际上争取更多政治力量的认同。  相似文献   

13.
“中国责任论”是伴随中国快速崛起后国际社会的某种期待表述,其主要内涵为:第一,中国未能尽到自己的国际责任;第二,中国所应担负的责任应与其实力相适应;第三,中国30多年的高速发展是搭了西方国家的便车,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应该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其中既有合理的诉求也隐含着不善动机,应理性理解并区别对待。对此,我们必须做到:首先,中国承担的国际责任应该与自身的能力相适应,不能承担力所不及的责任。其次,中国承担的国际责任应该与国家战略相适应,不能以损害国家战略为代价承担国际责任。第三,中国承担的国际责任应与中国享有的国际权力相适应。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既不能无所作为,也不能大包大揽,要在国家利益与国际主义间构建起一种平衡。  相似文献   

14.
《大庆社会科学》2013,(4):77-77
张丽平指出,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的表现非常抢眼,随着经济实力的提升,中国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层级正在发生变化,正在由外围经济体向核心外围经济体转变。这意味着中国正在摆脱单纯的国际支付规则接受者身份,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力在逐步提高。中国的这种转变不会改变国际货币体系的现有结构,因为国际货币体系的主导权依然掌握在中心国家——美国手中。而且由于资本项目存在严格管制、人民币国际化刚刚起步、国内金融市场尚不发达等原因,中国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力很弱。但是,作为国际货币体系的一分子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这种转变本身就意味着一种进步。中国地位的提升为国际货币体系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建设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中国应在国际货币体系建设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为此,中国应该在四个方面作出更大的努力:一是要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经济实力是推动中国在国际货币体系中角色  相似文献   

15.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旅游业的全球化不仅给中国旅游业带来严峻挑战与冲击,而且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广阔的前景.如何提高我国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是目前我国旅游理论界正在深入研究的热门话题,也是提高我国旅游业在世界旅游中的地位和影响力的核心问题.运用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时我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进一步提升中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基于LexisNexis全球新闻在线数据库的样本计算分析,呈现近十年来“一带一路”合作国家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规模倾向、议题框架、产业分布和全球共现。针对合作国家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图景,结合“文化影响力”这一接轨国际的国家评价指标,从中发现中华文化影响力在“一带一路”合作国家的国际传播现状,进而探讨“一带一路”作为经济合作框架为激活文化地理扩散链路、发挥文化在地对话效力、担当文化市场参与驱动和拓宽全球文化共享空间所带来的文化影响力提升契机。因此,应主张将中华文化影响力的提升愿景融入“一带一路”经济合作平台,接轨全球文化市场趋势,将文化影响力的切实提升与文化经济的细分开源通盘布局,在文化生产对话、文化扩散传播、文化贸易合作和文化消费共享等路径中生成、赋能、承载和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秦伟 《兰州学刊》2005,(5):8-10
国际政治影响力作为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在全球化时代日渐凸显其重要性.一国国际政治影响力的大小不仅直接体现着该国国力的强弱及其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而且还深深地影响到该国国家利益的获得和维持.我国虽业已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经济大国,但我国的国际政治影响力尚未得到充分的提升和发挥.一个大国的兴起绝不仅仅意味着物质上的繁荣,在经济崛起以后,它还必须重视硬实力与软实力的平衡.惟有如此,才能确保国家的长久繁荣.  相似文献   

18.
一直以来,资源安全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资源稀缺和资源高价是当今国际资源供求格局最显著的特点.中国是一个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对国际资源的依赖性日趋增强,经济发展对国际资源的日益依赖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能源储备不足和页岩气技术的落后决定了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很难摆脱对国际资源的依赖,在此背景下,制定相应的国际资源战略意义重大.借鉴重要国家国际资源利用战略,深刻分析中国应对资源约束的机遇与挑战,设计中国应对资源约束的总体战略,包括建立资源战略储备制度、对外贸易(“引进来”)、对外投资(“走出去”)和长期合同等中国利用国际资源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以及国际参与度的不断提升,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国际责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待.从本质上来看,这无疑会涉及国家利益与国际责任之间的关系问题,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当前我国国家利益及国际责任的定位,对于维护国家利益,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合作,推动建立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现行国际法体系本质上由霸权国主导构建.中国的国际法治思维停留在"第三世界"层次.美国国际法治思维的堕落,动摇了其霸主地位和构建新时代国际法体系的主导权,这对于中国这位国际法体系后来者而言既是挑战又是机遇.促进新时代中国国际法治思维之革新,乃是历史赋予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中国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革新国际法治思维,明确不旨在称霸世界,也不走霸权国称霸前国际法治思维层次高、称霸后则逐渐堕落的老路,而是旨在将国际法治思维从"第三世界"提升到"领袖型国家"的高度并予以保持;要借鉴罗马法的范例,以法律因素争取国际认同,倡导适应于新时代的、先进而合理的国际法并以诚信的态度遵守、维护和发展国际法,从而获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并逐渐掌握国际法律体系构建的主导权;要在国际法的制订和实施过程中以身作则、大度公允、兼顾公私,保有担当构建国际法体系责任之使命感与魄力,最终主导构建出适应于新时代新型国际关系发展需要的国际法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