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镇三宝”,除了人参,便是东珠和貂皮。东珠亦称北珠,即松花江、黑龙江及其支流所产的珍珠。这种珍珠大小不一,颜色微青,浑圆而晶莹,是珍珠中最珍贵的,满语叫作“塔娜”。貂皮是貂鼠的毛皮,是毛皮中最为珍贵的一种。貂鼠大都穴居松林中的土洞或树窟里,以松籽为食。我国东北的莽莽长白山和滔滔松花江、黑龙江是这两宝的产地。居住在这里的满族人民有着长期的采珠和猎貂的传统。即使在十六世纪,满族(当时还称为女真,1635年才正式改称满族)逐渐进入以农业为主的社会之后,采猎业作为农业经济的补充,仍然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当然,采珠和猎貂不  相似文献   

2.
满族及其先民都曾盛行妇女寡居,则夫家近亲接续的收继婚风俗。收继婚,亦称“转房婚”,这一婚俗在我国北方的匈奴、鲜卑、突厥、蒙、满等民族中广为流行,它是一种原始的婚姻习俗。史载:“女真旧俗,妇女寡居,宗族接续之”,“父死则妻其母,兄死则妻其嫂,叔伯死则侄亦如之”这种接续婚的习俗在早期建州女真社会中比较盛行。建州女真始祖之一猛特木父挥厚死后,挥厚弟包奇即以其嫂为妻。满族的先民有收继婚的习俗,那么满族是否承袭了这一习俗呢?答案是肯定的。到努尔哈赤统治前后,满族社会还保留着早期女真人不论辈份及收继婚的旧有习俗。《建州闻见录》载:“婚嫁不择族类,父死而子妻其母。”《岷峨山人泽语》也记载说:“胡俗丧其夫,其家男子即收为妻,父子兄弟不论也。他适,则人笑其不能赡其妇。”董家遵先生的研究,以及对于满族社会组织作过研究的史禄国先生(Shirokogoroff)也说满族有收继婚的风俗。另外,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之谜与皇太极曾下令取缔这种婚俗,从侧面也说明了满族确曾盛行收继婚的风俗。  相似文献   

3.
十六世纪末期,居于今天辽宁新宾县境的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起兵。到十七世纪初,努尔哈赤基本统一了建州和其它女真各部,建立国家,奠定了满族的宏基。随之,以“七大恨”为由,又兴兵伐明,进驻辽沈。皇太极继承其先父的遗志,继续伐明。最后,以满族为主体的清军终于入关亡明,统一了中国。获得这些巨大的胜利,除了当时双方的政治、经济等种种社会原因外,满族固有的“骑射”旧俗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清代的皇帝都把“骑射”列为“满族之根本”两大要素之一,强调“骑射必强”,不可“废武”。可见,“骑射”在满族发展的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满族的早期文化周俊仪1.语言文字满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满语属阿尔泰语系满一通古斯语族满语支。1119年金完颜希尹模仿汉字和契丹字创制女真字,熙宗时又创新字。新字称“女真小字”,旧字称“大字”。在女真各部未统一以前还使用女真字,以后女真字与蒙古文并用...  相似文献   

5.
今日满族的哈拉(姓氏)、穆昆(家族)多源于女真社会,它既是血缘关系,又是地缘关系的区别和代号。满族“姓”是最早产生的血缘关系产物,而“氏”却属于“姓”内部的派生范畴,故沿有同姓异宗,或同宗异姓之说。 根据《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皇朝通志·氏族略》等记载,满族总计有姓氏679个左右,其中有225个产生于今黑龙江地方,余下者则产生于辽宁、吉林两省境内。由此看来,黑龙江地方是产生满族姓氏的故乡之一。  相似文献   

6.
明代辽东的马市,已有不少文章作过很好的论述。本文试就辽宁省档案馆收藏的马市档案,考察一下明代后期辽东马市的变化,以及马市对女真族(满族的前身)兴起的作用。明代,汉族在东北主要聚居在辽河平原,三面环居着蒙古族和女真族。西接蒙古“兀良哈”三卫(福余、朵颜、泰宁);“自抚顺、开原而北”,与海西女真为邻;“自清河而南  相似文献   

7.
满族的先世东北女真人共同体形成的漫长历史表明,无论是黑龙江省松花江中下游依兰地区,还是吉林、辽宁东部的长白山地区,都只是部分女真人的生存之地,而不是全部满族发源地。不能以皇太极"御制"和清代康、雍、乾几代皇帝宣扬的《三仙女故事》等钦定之作,作为满族与皇族爱新觉罗氏源起的依据。它们只能是元明时期斡朵里女真或建州女真之一的满人爱新觉罗氏祖居之地、发祥之地。是数百年间生活在东北各地的女真人,在16世纪初形成了民族共同体满洲人,白山黑水才是满族的源起之地。  相似文献   

8.
三仙女沐浴布儿湖里泊神话故事,随着近年来清史研究的深入,逐渐引起国内外学者们的关注。这个神话故事是满族之先女真人经过数百年流传,最后由建州女真上层人物进行移花接木加工改造而形成的。它揭示了满族的主体建州女真是完颜金的支裔,最早发祥于长白山及其东北部牡丹江上游,后来向北移动,到达牡丹江口,形成两个部,又南徙,在徒门江  相似文献   

9.
任何一种民族文化的生成,都离不开孕育它的地理环境。我国的东北地区,地域广阔,河流众多。既有苍茫的林海,又有肥沃的草场和平原。这里物产丰饶,兼有渔猎、畜牧、农耕之利,成为众多民族生息繁衍、往来融通的理想场所。东北地区的东部和北部,即由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为主脉联结起来的密林河谷地带,则是以狩猎网捕著称于世的满族及其历代先人——肃慎、挹娄、勿吉、革末革曷、女真的传统居住地。满族是我国民族大家庭中一个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自天聪九年(公元1635年)皇太极改“女真”为“满洲”之日起,便以积极进取的精神,…  相似文献   

10.
满族的兴起,始于17世纪初,明代末期。满族起源于明代三大女真人,即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的分化和重新结合,这是女真人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飞跃。她的崛起,是中国历史上一件大事。了解满族崛起的历史基因,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从明初起,在明政权的羁縻统治下,散处于黑龙江、松花江流域的女真人,由于生产力  相似文献   

11.
东北三省的白山黑水之间,是人参的故乡,也是女真族和她的后裔满族的肇兴之地。在过去的年代里,满族及其先世女真族,在这里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游牧、采集生活。“放山”,即采人参,是主要的民间采集生产形式,也是他们多年来赖以生存的重要生产手段之一。 “放山”,是一种极其艰苦的生产劳动。放山人为了获取珍贵的宝藏,长期活动在深山  相似文献   

12.
賨人,是古代活动于巴国和楚国边境(今湘鄂川黔四省边境地区)的一个土著部族。这个名称,是因该部族以“賨”为“赋”而得名。在战国秦昭襄王时(公元前306~251年),賨人因射杀白虎立功之后又被称为“白虎复夷”,又曰板楯蛮。上述诸名都是对该部族的他  相似文献   

13.
撷美丰宁     
河北丰宁满族自治县是一个以满族为主体多民族聚居的县。在清代以前的漫长岁月中,这里是山戎、库莫奚、契丹、女真、蒙古等民族长期游牧之地。清代以后,满洲人进入丰宁。到康乾时期,这里的人口已十中有七是满族人。建国后,由于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满族人恢复民族成分,并于1987年成立了丰宁满族自治县。  相似文献   

14.
《龙飞御天歌》是李氏朝鲜歌颂穆祖至太祖、太宗几世祖宗政绩的古籍,内中记述了太祖李成桂于明洪武年间,招抚牡丹江、绥芬河、图们江、东部沿海、朝鲜半岛东北部几个水流与地域,24处11姓氏27女真集团的情况。它是研究明初东陲女真史最为珍贵的资料。这些女真集团后来构成了满族的主体建州女真的基干部分。研究这些女真集团的历史,对进一步了解满族的起源与构成,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满族文学,顾名思义是满族人民及其作家共同创作的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的总称。它包括满族形成以来直到今日的所有满族文学作品。从概念上讲,它既不同于“女真文学”,也不同于“渤海文学”,更不同于“肃慎文学”。只有这样才能够划分出满族文学的源与流,总结出满族文学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促进满族文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皇大极1635年10月13日改“诸申”为“满洲”之谕进行了考述,指出“金”、“诸申”、“满洲”等词的内涵、演变及原因,尤其对“诸申”一词是建州部饮誉超墨尔根自称“女真”的汉语译音之观点做出了有力论证;用大量史料证明“满洲蔓遮说”实际上即为“满洲满饰说”的组成部分。“满洲”一词源于朝鲜人对我国吉林省集安沿鸭绿江上游地区原有部族、地名的称呼。  相似文献   

17.
凡到过沈阳,游览过福陵、昭陵、盛京皇宫的人,都会发出这样的感慨:辽宁真不愧是满族发祥地呵! 满族直接祖先是明代的女真人,繁衍、生息于白山(长白山)黑水(黑龙江)之间,明代中叶以后逐渐南迁,其建州部和部分海西部女真人定居今辽宁境内。公元1616年,强大起来的建州女真部的首领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诸部的基础上,于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老城村)建后金国,1621年迁都辽阳,1625年迁都沈阳,并创建八旗制度,把征服的女真人都纳入八旗组织之下。1626年,其子皇太极继位,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加速了女真社会的封建化进程。1636年,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大清”。在此前一年,宣布除女真旧称,定族名为“满洲”,即今日所称之满族。 1644年以后,清朝虽然定鼎北京,并将大批满族人带入关内,但因辽沈乃其肇头之地,一直予以十分重视。就在入关的当年,即下令以沈阳为陪都,尊为天眷盛京,  相似文献   

18.
试论满族入关前饮食文化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满族入关前 ,正是女真兴起时期 ,战争频仍 ,奴隶制、封建制国家不断发展的时期 ,作为特定时期的满族饮食文化表现出等级性、政策性、外来性和不断完善性等鲜明的时代特征。这些特征对入关后满族饮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方面 ,其中许多因素深深积淀于满族传统饮食文化 ;另一方面 ,等级性的增强、诸种封建礼制的完备和对外来饮食文化接受 ,则为入关后满族饮食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满族先世女真人在渔猎经济基础上形成的民族文化,与中原农耕文明传统有着巨大差别。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时,即开始关注学习、吸收汉文化。其子皇太极继位后,从巩固政权的目的出发,为了弥合民族文化差别带来的民族关系矛盾,以汉文化为参照系,大力进行女真旧俗改革,内容包括生计方式、禁止收继婚、学习汉文化,推动一系列有效措施付诸实施。清入关后,承续改革,形成全新的满族风貌。满族家谱则是改革女真旧俗,文化差别日益减少、缩小,各民族共同性日益增多,最终满族融入中华的历史叙事。  相似文献   

20.
一 明代女真铁业的兴起,是女真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从十五世纪中叶到十七世纪初,女真铁业获得较为迅速发展是有其深刻社会原因的。明代居住在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大体分布“其地东濒海,西接兀良哈,南邻朝鲜,北至奴儿干北海”的广大地区之内。明王朝为了加强对女真的统治,在女真地区于明永乐七年(1409年)设置奴儿干都司,管辖三百多个卫所,作为明政府的地方行政机构,它“因其部族,……官其酋长为都督、都指挥、指挥、千百户、镇抚等职,给与印信,俾仍旧俗,各统其属,以时朝贡”。这就密切了明中央政府同女真地区的联系,对于女真社会的发展,促进关内外各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都起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