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认知语言学理论为汉语双宾语句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研究方法,主要表现在汉语双宾语句的界定,双宾动词的分类以及汉英双宾语句的对比三个方面。本文就上述三个方面的研究成果和现存争议分别予以讨论和分析,为进一步探索汉语双宾语句的内在语言机制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介词融合——双宾语结构的形态句法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Baker的融合理论(Incorporation Theory),人们通过对英、汉双宾语结构的对比分析会发现,在英、汉双宾语结构中存在着介词融合现象。双宾语结构是“单宾语”及物动词经历了介词融合的语法化过程而形成的句子结构形式,双宾语结构同与格结构存在同源关系。  相似文献   

3.
基于以往的分析与假设,本文在Chomsky语段推导的理论框架下重新分析了双宾语结构的生成机制。双宾语结构的核心是传递意义和传递方向,英、汉双宾语结构的相似点和不同点都与动词密不可分。重点分析了汉语双宾语结构中动词的特点,重新归类双宾语结构中的动词,提出双层vP结构,而不同类型的双宾语结构则主要通过词汇与参数两个方面来决定。  相似文献   

4.
一种语言的某种句式在另一种语言中有多个与之对应的表达方式。现代汉语双宾语句在壮语中的对应表达形式有连谓句、兼语句、一般主谓句和双宾语句等。选择什么样的壮语句式表达现代汉语双宾语句,主要看汉语的双宾语句的构成情况、结构意义与构成成分间的语义关系。  相似文献   

5.
《诗经》和后代的诗歌有一点不同,它中间写到大量上天赐福、天子诸侯封赏的事情,用了很多双宾语句,其中有些由于诗歌体裁的限制,在用词和构造上与先秦散文不同。有些话语散文中照例是不用双宾语表达的,而《诗经》为求句子凝缩,改用双宾语。加之诗歌多一意化为三叠,为了避免文字重复,分别换用意思相关的动词,固而一些散文中不带双宾语的动词,出现在《诗经》双宾语中。散文中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的位置是固定的,但诗歌出于押韵或修辞的要求,可以将两者位置颠倒。《诗经》内部《国风》和《雅》《颂》的双宾语也有区别。《国风》中几乎没有天降福祉、贵族赏赐之类的情况,而代之的男女赠送礼物传达情意,则又主要以其他句型表现,所以双宾语很少。  相似文献   

6.
建立在以往学者对古汉语双宾语句分类的基础上,将<史记>中的常规双宾语句主要分为四小类:给予类双宾语句、索取类双宾语句、问告类双宾语句、称封类双宾语句.将用现代语义学的最新成果,从语义类型方面对常规双宾语句进行语义分析.  相似文献   

7.
在探讨双宾语结构句法衍生的各种理论假设中,用被动化操作来解释介词的脱落值得商榷.文章通过英汉双宾语结构的对比,结合双宾语结构句法研究的经典理论,提出"可选性转换"这一假设,旨在提高该理论对双宾语结构衍生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8.
与单宾语结构相比,双宾语结构的独特之处在于其一个动词同时与两个宾语相互作用。研究发现:理论分析无法合理解决直宾与间宾的赋格和题元角色分配等问题,从而导致对双宾语结构本身的质疑;间宾的非刚性、历史证据和类型学证据都不支持双宾语结构的合法地位;所谓的双宾语结构是与格结构中与格介词附缀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综合语义、语法和语用三个平面对双宾语句进行重新定义,然后按照这个定义对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以及英语里的双宾语动词进行重新分类描写;同时进行汉语内部的历时比较,汉语和英语的共时对比,发现:古汉语中表"为动"服务义的双宾语句在现代汉语中已基本消失;现代汉语中比较常见的表"获取"义的双宾语句在英语中基本没有;而表"制作"服务义的双宾语句在英语中却很常见。  相似文献   

10.
两汉时期的双宾语结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依据笔者的界定归纳了两汉双宾语结构的类型 ,并对各类型的结构式以及与非双宾语结构式的转换作了分析 ,最后将两汉与先秦的双宾语结构作了比较 ,认为 :上古前后期双宾语结构的五个主要类型是相同的 ,但汉以后大概只保留了四个 ;两汉带双宾语的常用述动有 4 3个 ,其中保留了先秦的 1 8个 ,而一半以上是更替和新生的 ;两汉双宾语结构式有 7个 ,但占绝对优势并能延续到汉以后的是A1式 ,而宾语前置的各种结构式已经锐减或绝迹。  相似文献   

11.
文章首先回顾了不同语言学派对双宾语结构的研究,然后在对比不同学者对双宾结构定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应用认知语言的语义凸显理论可以为双宾语进行合理的定位。双宾语结构中的两个宾语的凸显度由双宾动词的语义框架决定,事实证明,两个宾语的凸显度具有强弱之分,而且这种强弱度是语义关系,而非句法关系。  相似文献   

12.
借鉴处理“decide”和“believe”两类动词不对称的句法表现的方法,来处理与格结构中名词的格的来源问题。并且认为,双宾语结构是由与格结构转换得来的。在由与格结构转换为双宾语结构的过程中PP发生移位,移到从句的句首,为了不违反管辖理论,在移位过程中性质发生改变,结果把NP2凸显了出来。在双宾语的表层结构INFL又把从动词那里接来的格赋给了NP2。由此可以看出,动词并没有分别给其后的两个名词赋以不同类型的宾格。所以,语言中不存在“三元动词”。  相似文献   

13.
谈谈对传统双宾语范围的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双宾语的范围问题,语言学界分歧较大。今天的双宾语已经不再只是一个指人,一个指物,而是可以指同一类事物,或都指人,或都指物,甚至可以是同一对象;双宾语"动+名+名"的基本模式已被打破,直接宾语可以是谓词性的成份;有些双宾语之间实际存在着某种结构关系,而使得动词不能与近宾语搭配;能带双宾语的动词也不再只限于表示"教示、予夺"意义的动词,表示称呼、评价意义的动词也能带双宾语了等。这是对传统的双宾语范围的突破。  相似文献   

14.
双宾语结构是一直是国内外学者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双宾语结构的研究在国外已经得到充分发展;而在国内,主要是从汉语传统语法的角度来对双宾语结构研究.近二十年来,一些学者开始运用生成语法理论来讨论汉语中的双宾语结构问题.通过借助句法学,约束及管辖理论对两个宾语特征的分析, 对双宾语结构作出了合理的解释,为双宾结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角度.  相似文献   

15.
双宾语结构的关键是"双宾语"。要对双宾语结构进行理论上的概括,必须确定有关"双宾语"的科学术语。汉语中真正的双宾语结构有"给予类、告知类、称谓类、处置类、使动类、为动类"双宾语结构等。这些结构的语法意义有共同特点:双宾语结构是经验世界中事物转移现象的规律在语言中的投影,由于认知视点、认知过程的影响而形成了不同的信息组织和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浠水话双宾语句中两个宾语的位置及其与整个句子意思的关系而将浠水话双宾语句分为四类。逐类讨论带宾动词的语义特点及其与两个宾语的语义搭配关系,从而揭示出浠水话双宾语句的构成规律和方言特点  相似文献   

17.
双宾语在现代汉语中占据着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比较现代汉语和英语中双宾语结构构成的异同,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学习并利用现代汉语中的双宾语结构,也有助于理解和学习英语中的双宾语结构。本文先后探讨了现代汉语和英语中双宾语在结构上、动词、直接宾语、间接宾语方面的异同,对我们更好地学习和运用现代汉语中的双宾语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古汉语双宾句研究是一个传统的语法课题。近些年来 ,研究和争议的热点主要集中在双宾语动词范围的宽窄上。另外 ,对一些具体的动词和宾语所构成的结构是否属于双宾语结构也存在较大的分歧。产生争论和分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对双宾语结构特征、它的起源、发展及其宾语语序等诸多问题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或未尽完善而造成的。受认知语言学研究成果的启发 ,本文从认知、历史和转换等角度全方位地分析了上述问题 ,高度概括了双宾句的语法特征及其结构类型 ,系统归纳了汉语双宾句形成的两条途径和四种双宾语语序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19.
古代汉语的双宾语结构较现代汉语的双宾语结构复杂,主要表现在能带双宾语的动词不仅仅限于“交与”、“告知”一类意义的动词,象“给”、“送”、“问”、“请教”、“通知”等词,一般及物动词也可以带有双宾语。关于这一点,现行的几部古汉语教科书,只有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作了较详细的论述,其他教科书则只有注释部分提及,而未在有关章节中专门予以论述。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一般及物动词带双宾语较生疏,而注释往往略而不提。因此有必要著文来讨论一下这种语法现象。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15 种文献的2800 多个双宾语结构例子对先秦双宾语式进行了较全面的断代研究。笔者归纳出178 个带双宾语的动词,从中发现这些双宾语结构的述语一般由三向动词担任,它们同主语、双宾语在语义关系上具有交接和移位的特点;由于交接和移位上的具体差异,形成了双宾语结构的8 个不同类型。另外,对一些有争议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