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社区养老作为介于家庭养老与机构养老之间的一种养老模式,相对于日益弱化的家庭养老和尚未健全的机构养老,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独特的养老服务功能。与发展较成熟的城市社区养老相比,我国广大农村牧区特别是贫困农牧区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严重滞后,农牧民急剧增长的诸多养老服务需求得不到满足。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应对贫困农牧区面临的养老服务困境,探索建立健全贫困农牧区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最终实现农牧民老有所养在当前显得更加重要而紧迫。  相似文献   

2.
大量实证表明,当前内蒙古农牧区畸形消费现象呈蔓延趋势。由于畸形消费大多具有跟风、攀比、超出当前甚至近期预期收入承受能力的共性,所以,在特定情况下会成为贫困问题的重要致因。帮助农牧民树立正确的消费价值观、提升其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在当前内蒙古地区"扶贫增收"工作进入攻坚阶段的时代背景下,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西藏农牧民贫困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政治问题。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出发,一方面农牧民贫困是由于农牧业增长受到制约,非正式约束不适应市场化要求,人力资本低下,不能有效流转;另一方面,政府扶贫效率不高,各参与集团存在利益冲突,贫困人口处于弱势无权地位。据此,开展农牧区扶贫工作必须将重点放在提高人力资本、建立符合实际的扶贫裁体以及建立激励机制协调各参与主体的利益,来加快西藏农牧民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巨大的发展和进步,农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贫困人口不断减少.然而,由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城市社会结构的急剧变迁,城市中新出现的贫困群体却在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5.
非贫困农村中社会保障需求与供给因素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保障制度的有效性依赖于对社会保障供需因素特点的充分分析。我国非贫困农村地区农民的保障需求主要是对其“安全需要”层次中各种生活风险的保障需求 ,同时对于农业和非农业两大农民群体 ,其各自的保障需求又有着不同的特点。从社会保障供给条件来看 ,非贫困农村地区已具备了建立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的社会经济条件 ,而且不同农民群体的供给条件也各不相同。根据社会保障供需条件的特点 ,农村应建立针对于不同农民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 ,并实现社会保障体系设计上的创新  相似文献   

6.
利用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2015年、2017年、2019年三年调查数据,分析中国城乡相对贫困的差异,并对城乡社会保障政策的减贫效应进行政策评估.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城镇的相对贫困水平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而中国农村的相对贫困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社会保险、医疗报销、社会救助等政策对缓解城乡相对贫困发挥了一定作用,但社会保障制度在城镇和农村的减贫效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城镇社保的减贫效应达到11%,而农村社保的减贫效应仅为2%.农村社会保障覆盖率低、保障水平低抑制了社会保障政策减贫效应的发挥.未来国家需要在多维度上进行社会政策改革,才能逐步缓解相对贫困,促进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7.
农牧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保障民族地区农村牧区各类困难群体基本生活权益的一项社会救助制度。该制度自建立以来取得显著成效,并为维护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制度的初步性和独特性,其实施效果并不理想。以内蒙古赤峰市建立和完善农牧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分析这一制度在运行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从科学制定农牧区“低保”标准、合理界定农牧区“低保”对象、加强基层工作队伍建设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边疆地区的发展和稳定历来是国家关注的热点问题,从国家认同角度探讨边疆地区社会稳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以社会学定量方法对西藏农牧民群体的国家认同现状进行的研究表明,农牧民群体的国家认同程度非常高,但存在着国家认同情感与认知的不匹配,但是在本民族和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认知方面的得分却不高,这是一个值得警惕和关注的现象,应该在促进西藏城乡社会经济均衡化发展基础上,采取相应措施巩固和强化西藏农牧民群体的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9.
文章基于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中国家庭动态追踪调查"(CFPS)2014年和2016年两期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PSM)消除了多元回归分析的选择偏误,实证分析了领取居民养老金对老年贫困程度的影响。本文以四种贫困衡量指标为基准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在两项绝对贫困的指标下,领取养老金能够降低约2%的老年贫困发生率;而在两项相对贫困指标下,领取养老金对于老年贫困的影响较小,并且领取养老金不能减缓老年贫困的发生率,反而小幅度提升了贫困发生率。对此,文章提出了继续提升养老保险待遇水平,加快养老保险城乡统筹,完善高龄津贴制度,并增设动态相对贫困线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在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时,除了要其作为财产和收入再分配的工具以外,还肩负着为国有企业改革提供顺利推进的外部条件的特殊使命。它势必会给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带来一些特殊经济效应。经过十多年的改革探索,我国对传统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仍存在不少问题。面对这些存在问题,我国有必要加快社会保障制度的法制化进程,进一步拓宽筹资渠道,迅速建立“统帐”结合、多层次、多形式的现代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达茂旗生态移民的调查,本文探究了生态移民返迁意愿的群体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牧区生态移民中年轻人的返迁意愿比老年人的高。究其原因,就业与社会交往是造成这种群体差异的主要因素。政府在制定移民政策及安置移民等工作中对老年人应以生活照顾为主,对年轻人应以促进就业为重心。  相似文献   

12.
13.
14.
内蒙古通辽市当前农村养老面临着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受到冲击、土地养老功能弱化、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等困境。应对措施应为,巩固家庭养老的基础地位、强化土地养老功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法律法规、加强孝道教育、强化农村养老意识等。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微观的视角,观察蒙古族人口从传统生活社区走向城市或城镇社区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特点.其中包括受教育程度、输入区、职业结构、收入状况、进城原因、年龄结构等.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蒙古族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的人口,在不同的年代,通过不同途径流向城市、城镇.到城市或城镇从事不同的职业,创造不等的经济价值和社会地位,享受不同的社会待遇.  相似文献   

16.
主体功能区规划是国家立足基本国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实现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开鲁县以其自然禀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发展潜力等方面的因素可定位于农业生态型限制类开发区。本文就定位的依据及发展方向、建设农业生态型限制类开发区的现实基础和难点进行了分析,并在对开鲁县进行了充分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农业生态型限制类开发区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90后是一个新的社会群体,他们的消费理念与前人有着不同的特点。本文在对驻呼和浩特高校90后大一学生的消费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大一学生的消费心理及其产生的原因,阐述了针对性的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以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取代传统的《专业教学计划》已成为高等学校的通行做法。而我国现有的教学管理指导性文件,尚未见到关于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明显地滞后于教育实践,有必要形成一个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范式,以指导有关高等院校修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工作。本文从范式的基本概念入手,以内蒙古工业大学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例,从修订原则、行为模式等方面作了分析讨论,形成了一种新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范式,对地方多科性大学制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下,我国农村以家庭保障和土地保障为核心的社会保障制度,已经无法适应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为了维护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保障广大农民群众生存权和发展权,迫切需要建立符合现代文明,体现社会公平与公正的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为此,必须建立健全农村基本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