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竞争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竞争法张德霖(国家经贸委法规司)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发挥其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说到底,就是要培育和完善竞争性的市场体制。而建立和完善并有效运用市场竞争法则是培育竞争性的市场体制不可缺少的重要...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宏伟目标,这是实现我国经济腾飞的重大战略决策。江总书记明确指出,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首先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3.
论社会主义义利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义利关系问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伦理精神的基本问题。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提出确立社会主义义利观,这是一个具有时代新意和深意的新概念,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个基本伦理道德观念。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形成和确立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4.
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素质与观念宋建军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质,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以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些体制的根本变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  相似文献   

5.
传统道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兼论怎样正确对待传统道德刘笃诚当前,我国一方面正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另一方面也正在建立和完善与此相适应的精神文明。在此境遇中,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是否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呢?究竟应该采...  相似文献   

6.
市场经济就是运用市场体制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我国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建立充满生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种市场经济是以法律为边界的市场经济,即市场经济的运作必领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所以,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要加强经济立法,更重要的是市场主体必须具备相应的法律意识。本文就市场经济的法律要求及市场经济的特点,谈谈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法律意识的确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法律体系,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这是因为:第一,市场经济运…  相似文献   

7.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精神,就是人们从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所遵循的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伦理精神不是一般的经济伦理道德,而是其根本原则、核心和精髓;它是法的哲学内涵,是法形成的伦理道德的原理和依据,是人们认同和内化法律法规的道德基础;它甚至于可以上升为“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精神,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精神文明的集中体现。精神文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因此,宏观经济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方面,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确立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伦理道德行为价值标准。如何正确地把握认识伦理道德的价值标准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关系,是我们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市场经济作为社会物质生活的基本形式,其产生、发育和变化的发展过程都是由一定的人参加的,而这些人的活动却是由一定的价值观念指导的。人的伦理价值观念作为相对稳定的意识形式,是由几个方面因素组成的。一是传统的伦理道德准则;二是某种社会生活理想所倡导的行为准则和人际关系的标准;三是当前社会物质经济生活反映倡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围绕市场经济关系,完善民事立法,尤其要加强对物权理论的研究,以完善物权制度。本文试就完善我国民法物权制度谈点认识,与法学界同仁共同榷商。 一、我国民法应采用“物权”概念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对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引发了人们的观念、心理、行为、伦理道德诸方面的震荡。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其作用和意义是勿庸质疑的。但是,市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现代化历史新时期的中国要发展,要前进,必须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社会主义理论在我国新时期的一个重要发展。与此相联系,当代中国的文化,必须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这种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文化的一种积淀,而且是几千年历史文化传统的一个发展和新的“自我”的形成。因此,它也就必然地与长期的传统文化有所不同。就是  相似文献   

13.
论现代市场经济中价值规律的功能齐咏冬一、现代市场经济中价值规律的微观功能为了加‘快开放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十四届三中全会上,党中央作出了在我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决定,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国家对社会主义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主体,如何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工商行政管理体系,以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是当前国民经济宏观管理必须要回答的一个重要问题。一、转变观念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加强市场经济宏观管理,开创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新局面的先导。在思想观念上要实现以下五个转变: 第一,从服务于计划经济转向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国以后,我国长期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模式,工商行政管理的指导思想就是服务于这种体制,并把一切工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初的南巡讲话中指出,改革就是解放生产力。党的十四大报告又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这两处提到改革,一个是对改革过程本身而言,就是要改革那些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使生产力的发展得到解放;而另一个则是对改革的目标而言,说明改革的彼岸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而改革也是一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发展、完善的过程。从以上这些最简单的逻辑关系来看,直接的结论就是: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生产  相似文献   

16.
论经济发展与经济伦理的互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阎恒 《中州学刊》2002,23(5):10-14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也是德性经济。经济的社会形态决定经济伦理 ,但经济发展也需要把伦理道德作为重要的动力机制和价值衡量标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秩序 ,需要建立促进经济发展与经济伦理互动的新机制 ,要坚持德法并举的治国方略 ;坚持生产力与伦理道德在历史进步评价中的辩证统一 ;坚持经济伦理建构与体制改革的配套进行。  相似文献   

17.
论社会科学期刊的生存与发展吴旭霞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定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并勾画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中国开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所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简言之,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对...  相似文献   

18.
论社会主义市场体系薛秋章党的十四大确定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又明确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  相似文献   

19.
雷冬海 《理论界》2004,(1):78-79
90年代初以来,我国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的主要目标。这不仅意味着中国将逐渐摆脱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引发经济领域的一场革命;而且也意味着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伦理道德体系将面临冲击和挑战,伦理道德领域的观念分化、碰撞和重组将不可避免。在此形势下,一些专家学者纷纷提出各自的道德重建方案。其中有的认为个人主义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伦理价值观,主张将其作为建构我国新的伦理道德体系的基石。这一观点不仅引起了学术界的一系列争论,有的争论至今尚未平息,而且在现实生活中,近几年来个人主义思潮已经给我国的思…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可以肯定地讲,今后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在这一新的形势下,如何发展和完善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呢?笔者认为应在以下五个方面加大改革的力度,努力工作,以期目标的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