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云丹 《贵州社会科学》2007,211(7):110-115
2000-2005年我国侗族研究论文刊栽数量逐年上升,论文期刊分布有100余种,主要集中在民族学类学术期刊和民族院校学报;侗族研究形成以侗族学者为主体,各民族学者共同参与的格局;侗族研究的合作意识增强;论文的作者地区分布相对广泛,但主要集中在侗族聚居区的贵州、湖南、广西三省(区);各省(区)资金的支持不平衡;同时侗族研究的主题形成了以侗族音乐、侗族体质人类学等为主要内容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2.
传统侗款的法文化主要体现在款组织和款规约两方面。款组织是侗族社会以地域为纽带而结成的联盟组织,是民间性的自治联防组织;款规约是维护侗族社会生产生活秩序的行为规范。二者在侗族社会的法律生活中集中体现了权威性和道德性。传统侗款的道德性和对和谐价值的追求,恰好契合了中国古代社会正统法观念。  相似文献   

3.
侗族地区在历史上是一个“没有国王的王国”,素有“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良好社会风尚,这与侗族历史上的合款组织及其议定的款约有着密切关系。侗族款约的惩治手段十分严厉,主要有抄家、进驻吃喝、开除寨籍、罚款等。侗族款约具有群众性、民主性、严肃性、无徒刑等特点。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研究、发掘和利用侗族款约的合理因素,有助于侗族地区经济发展和小康社会的实现;有助于侗族地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有助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落实;有助于侗族地区村民自治工作的进行,降低司法成本,促进侗族地区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4.
侗族鼓楼是中国建筑艺术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侗族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侗族鼓楼的建筑,不仅体现了侗族人民高超的建筑技术,而且还凸显了侗族人民对关的追求以及对建筑美学的认同和感知.侗族鼓楼的美是一种和谐的美,主要表现在形式的和谐、物理的和谐以及文化的和谐等方面.对侗族鼓楼和谐审美属性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对鼓楼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把握,同时还能让更多的人关注鼓楼,领略鼓楼的艺术风采,爱护侗族的人文景观.  相似文献   

5.
广西是全国民族成份最多的省份之一。全自治区有壮族、瑶族、侗族、苗族、仫佬族、毛南族、回族、彝族、京族、水族等十一个少数民族。除壮族分布较广外,其他民族主要聚居在金秀、都安、融水、三江、龙胜、罗城、富川等十一个自治县境内。由于所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历史地位、经济状况、文化艺术、生活习俗等诸多差异,从而构成丰富多彩的人文旅游资源。大力开发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对促进民族经济的发展,具有政治和经济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东岳论丛》2016,(6):85-89
南唐刘崇远的《金华子杂编》,保存了较为丰富的晚唐五代史料,对研究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思想文化、文学风尚等都有较重要的学术价值。其主要体现在:一是记载了帝王、藩镇、官宦的言行以及重大历史事件,客观反映了晚唐五代社会现实,有政治资料价值。二是记载了晚唐五代文人轶事及文学活动,有助于研究作家作品及创作情况,有文学资料价值。三是记载了唐代科场轶事、士族风尚、民间娱乐等内容,有社会风俗和文化资料价值。  相似文献   

7.
文学活动是一种价值特性极为突出的审美活动,与文学主体的文学价值观念直接相关.文学价值观包括人们对于文学价值的认识看法,以及在文学活动中所体现的价值观点或观念,它包括对文学价值的认识、审美理想和审美判断等内涵要素.文学价值观念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是个体性与社会性的辩证统一.文学价值观的作用和意义,体现在文学创作、文学接受、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等文学实践活动中,关乎文学价值的生成与实现,以及文学的价值评判与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8.
侗族建筑遗产即为侗族聚居区内代表着民族物质文化的建筑(群)、村落及其环境景观.本文分析了从建筑文化遗产的角度来研究侗族建筑与村落的意义与优势,提出研究可以从侗族建筑遗产的考察与梳理、侗族建筑遗产的分析与评价、侗族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利用规划三个层面展开,并阐述了各层面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王俊 《云梦学刊》2007,28(6):110-112
鼓楼是“南侗”地区侗寨的标志性建筑,它造型精美、结构古朴,具有很高的建筑学价值;它还集财富和人文展示、聚会议事、民俗风情以及休闲娱乐等诸多社会功能予一身,对于侗族社会的雏系和进步、侗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均不可或缺,有其独特的美学内涵。  相似文献   

10.
侗族拥有宏富多姿的民族服饰 ,这些服饰呈现出图案美、色彩美、饰物美、造型美等鲜明独特的审美特色 ,汇集了侗族的传统文化 ,蕴含着侗族对美的创造和对美的追求 ,体现了侗族人民天人合一、崇尚自然、自由达观的乐生意识以及纷纭庞杂的多神崇拜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感。  相似文献   

11.
夏秀 《东岳论丛》2007,(5):114-117
在原型制约下,文学创新主要通过"置换"的方式进行。"置换"就是创造性地转化,即根据时代或社会需求,按照新的价值标准对既有原型模式进行新建或重构。"置换"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创作者有意识地改变表达方式;二是重点突出原型的某一方面的意义。原型置换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异质文化背景下,特定的地域、自然环境、特定的文化及社会规范等都会对原型的置换产生影响;而在同质文化背景下,原型的置换则与特定的时代需求、创作者的个体气质等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文学经典教育是人文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实现大学生人文素质发展的重要途径.文学经典之所以能担当此任,主要是由文学经典本身的普适性、内涵丰富性、无限可读性、原创性、开放性、跨越性、权威性等价值特征所决定的.文学经典的当前危机并非其本身价值的危机,而是整个人文语境的危机与"人的精神危机".文学经典教育对于当代高素质人才培养有重要的价值.它可以对高素质人才进行"中国心"教育、创造力教育、意志力教育、情感力教育、审美力教育,而这些共同构成了人才的软实力.学生因为受了文学经典教育,才更加充满人文灵性和创造力,人生才更加丰富多彩.文学经典教育要摆脱当前的困境、重现文学经典的价值魅力,应寄希望于整体人文环境的改善和经典研读方法与传播方式的改变.  相似文献   

13.
《诗经》主要具有三大价值:政治价值、历史价值、文学价值。政治价值表现在诗中反映了周人敬天、敬德、保民三位一体的政治观。历史价值则决定于其文本的真实、创作年代之早和内容的真实丰富。文学价值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它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大量素材和题材,一是直接影响了中国古代诗歌的创作与批评  相似文献   

14.
民国初年文学既承续了晚清文学的丰富驳杂,也为启动五四新文学发生发展提供了文学经验和技术支持,其中文学报刊的繁荣、文学名家办刊、同仁杂志的运作方式等都为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倡导者们所借鉴。但民初文学毕竟不同于五四新文学,其中最为显著的一点就是其趣味主义倾向,而这一倾向的贯彻与追求主要体现在民初文学报刊的市场化、市民化、娱乐化的价值取向上。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侗族“款约”制的形成入手,对侗族习惯法的内容、特征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从中总结了研究侗族习惯法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传播与接受:文学史研究的另两个维度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世纪的文学史研究,主要是作家和作品、文学流派和文学思潮的研究,实质上是作家和作品研究的扩展和延伸。随着文学社会学、传播学和接受美学等理论的深入,人们对文学创作过程和文学价值的实现过程有了新的认识。文学作品从产生到其价值的最终实现,必须经过创作——传...  相似文献   

17.
胡艳丽  曾梦宇 《学术论坛》2012,35(10):71-75
高速交通的发展改变了侗族在相对封闭条件下发展的历史轨迹,给侗族"非遗"传承的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变化。顺应生境的变迁,在观念转变、整体规划、区域联动、推进手段以及学校传承等多方面进行努力,侗族"非遗"的有序传承是能够实现的。  相似文献   

18.
讲款活动中的款词是侗族社会具有悠久历史的传承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栽体,讲款活动是侗族社会颇为流行的口头"普法"形式之一.在侗族社会的日常运作中,款词体现了习惯法的基本特征,它的社会调整功能和社会规范功能是显而易见的.而讲款活动中的完整性、针对性和援引性等特点也极大地彰显了这种"普法"活动的社会效果.总之,款词以及附着其上的讲款活动对侗族社会的规范运作、侗族民众向心力的凝聚都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何琼 《贵州社会科学》2008,221(5):56-59
侗族建筑用生动具体的形象书写着这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侗族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侗族人的美学追求和艺术趣味,其质朴、自然,与环境有机融合的"天人合一"的风景特质,回应了当今世界性的生态思潮——"人与自然和谐"。"和谐"的建筑理念是侗族古建筑的中心思想,是侗族人的伦理观、审美观、价值观和自然观的深刻体现。  相似文献   

20.
台湾当代作家欧阳子的小说具有明显的现代性 ,这主要表现在思想主旨和叙事艺术方面。其小说主题与西方现代主义哲学和文学在视角和价值趋向上多有重合之处。她坚持文学的独立性 ,在小说的叙事视点、叙事结构等方面都有所创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