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3,(2):F0002-F0002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和推进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促进女性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女性人才,由中华女子学院性别与社会发展学院女性学系举办的“女性学学科范式与学科地位”研讨会于2012年11月23—24日在北京外国专家大厦举行。  相似文献   

2.
2011年6月24日上午,中华女子学院社会与法学院女性学系隆重举行“女性学学科建设与专业人才培养”暨女性学系十年发展历程学术论坛。中华女子学院党委常务副书记黄海群、副院长李明舜、刘梦出席,论坛开幕式由社会与法学院院长林建军主持。黄海群在开幕式致词中代表中华  相似文献   

3.
贾春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0,22(1):F0002-F0002
2009年12月22日上午,中华女子学院女性学系举办了主题为女性学专业特色之“女性学专业理念、价值观与专业技能”学术研讨会。研讨会特邀请清华大学肖巍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郑新蓉教授、全国妇联组织部干部教育处冯曼东处长莅临;中华女子学院副院长李明舜、刘梦出席并致辞、发言。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2007年7月17-19日,由福特基金“新疆高校女性学学科建设”项目组主持的“性别平等与少数民族女性发展研讨会”,在美丽的新疆乌鲁木齐市顺利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近50名受邀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正如女性文学研究专家任一鸣教授在大会的总结发言中所说,会议围绕“性别平等与少数民族女性发展”主题进行了“严肃而温暖的,充满人文关怀的学术交流”,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果:一是从理论层面到实践层面,对性别平等理论与不平等现实进行了探讨;二是对新疆少数民族女性发展问题,给予了深情关注和切实讨论;三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研讨了高校女…  相似文献   

5.
贾春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7,19(2):F0003-F0003
2006年12月10—20日,以中华女子学院党委副书记、副研究员石春珍同志为团长、女性学系全体教师为主的“女性学课程及其特色”学习考察团一行15人,在丹桂飘香,和风送爽的美丽宜人的金色季节里,应邀来到了祖国美丽的宝岛——台湾,对以台湾大学性别研究中心妇女研究室为主的4所高校进行较全面的学习考察活动。  相似文献   

6.
为了更好地推广和宣传中国家庭学科建设,进一步推动中国家庭学科的建设和发展,由全国人大代表、中华女子学院女性学系教授、 “中国高校家庭学科的建立与发展研究”重点课题组负责人孙晓梅倡议发起,中华女子学院女性学系主办的“首届中国家庭学科研讨会”,于2015年11月20日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中华女子学院党委书记兼副校长李明舜教授出席了大会并致辞.  相似文献   

7.
略论女性学进入高校教育主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学进入高校教育主流,就是指女性学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具有同等地位,同样的学术价值。普通高校女性学教育主要指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与性别平等教育,以及在社会科学各专业教学融入或渗透性别意识。性别平等教育应伴随大学生人生社会化全过程,性别平等意识是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思想素质与“德”的基本要求,性别教育将唤起女大学生自立自强意识。  相似文献   

8.
女性学进入高校教育主流,就是指女性学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具有同等地位,同样的学术价值。普通高校女性学教育主要指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与性别平等教育,以及在社会科学各专业教学融入或渗透性别意识。性别平等教育应伴随大学生人生社会化全过程,性别平等意识是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思想素质与“德”的基本要求,性别教育将唤起女大学生自立自强意识。  相似文献   

9.
学科范式是女性学发展的瓶颈问题。通过追寻女性学创始者的意图、研究者关注的问题以及女性学发展的趋势,厘清女性学的基本问题、研究对象与知识体系。女性/性别学是研究性别平等、和谐的社会、历史、文化作用与机制的综合性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10.
在“性别回归”背景下,以徐志摩和陆小曼的婚恋悲剧为个案,反思了当前的女性学教育:不可以按照推崇传统性别文化的标准来建设女性学,而应当从社会性别视角切入使女性自觉地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并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缩小妇女的社会性别角色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的距离,促成人类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OBE(产出导向教育)是一种重视教育产出的教育理念,该理念旨在依托“过程—产出”相结合的评价体系,以促进教育产业内外循环的协调优化。“公共政策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其以公共管理过程中的政策为研究对象,涉及了众多学科领域,具有较强的社会适用性、复杂性与交叉性。将OBE理念引入“公共政策学”课程教学实践,有助于解决“公共政策学”课程教学深度有限、与实践契合度不高、与岗位需求脱节等现实问题。通过引入OBE理念,以产出为导向重设“公共政策学”课程培养目标、把握课程核心内容、创新课程教学方法、构建课程与产出匹配的教学评价矩阵,可以提升课程教学质量,进而使“公共政策学”课程不断适应新环境、新需求的演变。  相似文献   

12.
经过中国妇女/性别学者多年的共同努力,作为学科成员共同学术遵循的妇女/性别学科范式已经基本形成。但是,作为学科范式重要维度的学科名称尚未统一,呈现出“妇女学”“女性学”“社会性别学”“妇女/性别学”多元共存的局面,仍需深入探讨这些学科名称的演变历程、使用边界、背后理念的异同以及发展趋势,以促进妇女/性别学科学术共同体的发展,推动妇女/性别学科范式的完善与学科的成熟。  相似文献   

13.
关注课程与性别间的关联性并把课程理解为性别文本是女性主义渗透到课程领域的新的研究 趋势。这一研究肇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西方国家。目前,“这部分学术已经成为当今课程领域中一个重要话 语”[1]。随着女性主义理论研究的深入以及社会的发展,在大学里已经开设或准备开设女性学课程的高校在我 国越来越多。但通过这类课程的学习到底要让学生认识什么、知道什么、获得什么、应该用什么方法使该类课程 有别于其他学科等等,仍然是众多高校在研究与开设这类课程时所无法回避的问题。在上述关乎女性学课程的 诸多因素中,课程的理念对整个课程体系的构建以及基本内容组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并对课程实施及其效果 产生着重要影响。因此,探讨女性学课程的理念就成了女性学课程所无法回避的问题和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4.
美国女性学学科建设机制化过程经历了以机构建设、人才培养、课程建设三个相互促进的发展阶段。这三者的结合使得美国女性学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中的一个新的学术增长点。美国女性学的发展过程既具有学科内在的逻辑性与规律性,也与特定国家的社会历史条件密切关联。这一认识对于我国女性学发展具有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5.
"性别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期间,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以及实际工作者就性别不平等态势、社会后果与挑战、公共政策与治理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与交流。会议认为:在亚洲部分国家,性别不平等现象普遍存在,女性在生存和发展方面难以获得与男性同等的权利;男孩偏好、医疗技术的发展以及缺乏性别视角的公共政策均会加剧性别失衡,加重婚姻挤压程度,增加被迫失婚男性的数量,进而挑战现有的婚姻家庭形式,对社会稳定形成隐患;性别平等中"性"的多元化讨论正在成为新的关注点,从性别视角关注性与公共健康成为一种趋势。会议促进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机构的合作,拓展了性别研究的领域与手段,为进一步开展性别失衡治理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国高校系统女性学学科建设研究”于7月9日在我院举行了开题论证研讨会.研讨会特邀了由北京理工大学高教所霍雅玲教授、北京大学美国问题研究中心齐文颖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英文系吴青教授组成的专家组参加.研讨会由我院女性学研究与信息中心主任孙晓梅副教授主持.首先,宣读了《中国高校系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以来的女性文学批评,性别意识一以贯之。之初,作为对特定历史时期“男女都一样”的性别观点的反拨,批评话语侧重女性立场的强调,女性意识的阐发。90年代以来,批评话语渐渐转向了“社会性别”,研究中更倾向于男性权力的批判和性别差异的解构。近年来,“性别诗学”理论渐渐浮现,强调性别属性的阐释与其它范畴的结合,并谋求双性差异中的和谐,这意味着学界对性别介入文学的问题有了更理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高校图书馆女性工作者现状与素质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高校图书馆女性工作者的密集程度高至70~85%。这种现状形成的原因很复杂:社会大环境实际存在的“女性歧视”或“女性偏见”;高校周围小环境图书馆工作“低层次”氛围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小环境“贤妻良母旺夫”传统理念的更多要求。鉴于图书馆工作者“优秀”男性比例增高将是学科发展与择业观念进步的必然趋势,高校图书馆女性工作者要有职业“危机”意识,爱岗敬业,直面性别差距,加强专业理论与技术素质建设,实现“干事业—理家庭”的职业女性角色超越。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翔实的资料,依学位教育状况梳理了国内女性学和性别研究的11个分支领域的发展进程,展示了包含于八大学科门类中的40多个硕士点和14个博士点上女性学和性别研究方向;据此,论述了女性学学术领域与学位教育的关系:学术研究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学位教育,学位教育是学科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女性/社会性别学;西方女性主义理论;西方女性主义第二波;女性/社会性别学方法论;女性主义历史的“三波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