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该文为《俄国与西藏——俄国档案汇编(1900—1914)》的序言。首先简要介绍了20世纪初以来俄国(沙俄、苏联、当今的俄罗斯)和英国等西方国家,以及中国自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对西藏问题的研究情况;继而介绍了本档案汇编所收文件,以及文件所反映的事件,诸如,沙俄同中国西藏地方当局非法来往;英军入侵西藏;达赖喇嘛出逃外蒙古,俄国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对达赖喇嘛是移居俄国,还是返回中国做出的安排;英、俄背着中国签订侵犯中国主权的《西藏协定》;俄国干涉中国清政府废黜达赖喇嘛名号;达赖喇嘛出逃印度;辛亥革命爆发后的西藏局势;中华民国大总统颁令蒙藏回疆各地方同为中国领土;阿旺德尔智策动西藏独立并与英、俄建立外交关系;华侨团体通电要求向西藏和外蒙古派兵保卫边疆,以及英、藏、中三方西姆拉会议等。  相似文献   

2.
文章利用笔者所译托马斯·莱尔德<西藏的历史:达赖喇嘛访谈录>一书中的资料,对十四世达赖喇嘛在该书中所反映的历史观进行了系统、深入和较为全面的探讨,十四世达赖喇嘛的历史观是他在1959年流亡印度、建立"流亡政府",从事"西藏独立"活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宗教神学史观、分裂史观、主观主义史观.研究十四世达赖喇嘛的历史观,对于深刻认识其言行及思想本质,揭露其分裂阴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程早霞  凡萌玮 《中国藏学》2024,(1):68-76+212-213
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 2月20日到达五台山朝佛,在此居住半年之久后,于9月离开五台山。在此期间他多次会见外国人员,其中既有德国医生、法国探险家、日本僧侣这些非官方身份的人士,也有美国驻华公使、俄国内务大臣、英国外交官等具有官方身份的人员。达赖喇嘛作为西藏地方政教领袖,到内地开展弘法、与各界人士交流谈话都属正常,但他在五台山期间却频繁与外国人员接触,交谈内容不仅涉及宗教交流、贸易往来,而且更重要的是有不少关于政治、外交类问题。考察其在五台山活动期间与外国人员交往的历史,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达赖喇嘛在五台山期间的活动对其后来的影响,以及外国人染指西藏事务的事实。  相似文献   

4.
苏俄十月革命后,面临西方国家的包围,遂重启沙俄关于西藏的政策,拉拢西藏地方政府,威胁英属印度,作为与英国讨价还价的筹码。1920年9月15日以后,其副外交人民委员加拉罕3次致信十三世达赖喇嘛,表示愿意设法帮助西藏"自主",要求派驻官方代表,建立友谊关系,暴露其对西藏政策。达赖喇嘛对苏俄在外蒙古的政策怀有疑惧,复信表示愿意维持与苏俄的友好关系,婉拒了苏俄派驻代表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原西藏地方政府的“摄政”官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历史,历史是由当时社会的各种人物和事物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打开西藏近代史,印入眼帘的是"政教合一制"这个特殊的制度下产生的特殊人物和事物。在这个制度环节中,为产生承担政治和宗教最高权力的人物提供了最为坚实的基础。达赖喇嘛和摄政的权力正是这个制度的直接产物。达赖喇嘛和摄政一经产生就具有了政治和宗教的最高权威。因为达赖喇嘛和摄政拥有的宗教和政治上的权威,使得他们的权力和世袭的贵族权势形成一种矛盾的复杂关系。其后果是达赖喇嘛很难获得掌权的机会以及摄政为巩固权力的争夺。  相似文献   

6.
展示活佛历史的画卷──《历辈达赖喇嘛与班禅额尔德尼年谱》评介常远歧活佛转世制度是藏传佛教的一大特色,也是藏族人民对佛教文化的一大创造。活佛转世,在世界各种宗教中是绝无仅有的宗教制度。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是藏传佛教中两个最大的活佛转世系统,也是西藏近...  相似文献   

7.
“邦达昌”在康定设立商号后的第二次复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三世达赖喇嘛时期,"邦达昌"是较早开始经营中国西藏与英印贸易的藏族大商家之一,西藏地方政府把出口英印的西藏羊毛列为专卖商品,"邦达昌"家族成为当时西藏地方政府经营羊毛的代理商。十三世达赖喇嘛圆寂后,"邦达昌"开始转向中国内地与西藏之间的贸易,并于1940年由邦达.多吉在康定设立了"邦达昌"商号,原来的中国西藏与英印贸易扩大到中国西藏、内地、英印三地,使"邦达昌"的经营规模比原来大了很多。而且,最重要的是"邦达昌"为汉、藏之间建立起良好的经济联系,从而促使汉、藏之间政治、文化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并充当战略性先导,在客观上为后来顺利和平解放西藏作出了巨大贡献。因此,此段历史对于"邦达昌"来讲是第二次复兴。  相似文献   

8.
还在清朝入关之前,在蒙古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和藏传佛教格鲁派的首领四世班禅、五世达赖喇嘛等人组织下,西藏地方的各个政教首领就派出了一个使团到盛京也即是今天的辽宁省沈阳市与清朝建立联系,成为西藏地方与清朝发生政治和宗教关系的开端,对两百多年中西藏历史的发展以及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的政治、宗教管理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于这样一件历史重大事件,现在有许多著作、论文  相似文献   

9.
前言藏族是个信仰佛教的民族。元、清两代,蒙古人顺从了藏族的宗教权威。面对这种权威,连清朝都稍逊一筹。当时,外界围绕西藏的政治活动,都是以宗教名义进行的。例如,1642年以后,蒙古和硕特部都拥有西藏宗主权,然而他们也是在保护宗教领袖达赖喇嘛的名义下取得王位的。为了利用达赖喇嘛的宗教权威,北亚各部展开了激烈争夺。18世纪初,在西藏贵族、清朝、青海和硕特、准噶尔等各种势力的夹缝中,达赖喇嘛的职位任人摆布。1705年,在清朝支持下,青海和硕特部拉藏汗废掉原达赖五世的摄政西藏贵族桑结嘉措所立达赖六世,而将自己的人选重新立为达赖六世。但这位活佛毫无人望。据当时在拉藏汗身边的噶举派喇嘛德济德利称:西藏最大教派格鲁派色拉、哲蚌、甘丹等三大寺喇嘛反应尤  相似文献   

10.
由丹珠昂奔教授主编的《历辈达赖喇嘛与班禅额尔德尼年谱》(以下简称《年谱》),新近由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在考证和研究的基础上,以年谱的形式系统而真实地记录了历辈达赖和班禅额尔德尼学经、修行、弘法、施政,以至圆寂、转世等系列过程,再现了书中23位谱主在宗教、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殊作用和历史功绩。由于和平解放前的西藏是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社会,达赖、班禅两大活佛系统是近400年间西藏社会政教运作的核心,在藏族历史上具有特殊  相似文献   

11.
天聪时,察罕喇嘛从喀喇沁部来投诚后金。其后,奉太宗之命出使阿禄、外喀尔喀等蒙古诸部。五世达赖喇嘛所遣西藏首批赴盛京使团返回时,他作为清朝使者团的首领之一前去西藏(乌斯藏)。五世达赖喇嘛进京时,他又以清朝代表的身份迎接路途中的五世达赖喇嘛。通过屡次交往,察罕喇嘛和西藏藏传佛教格鲁派领袖人物建立了信任关系。此外,他还作为商业贸易者在明清之间沟通货物。正因有以上种种劳绩,入关后清廷授予察罕喇嘛"达尔汉绰尔济"之名号。入关前,察罕喇嘛就创建过果忙库伦,开始管理在内八旗喇嘛诸事务,这种管理方式一直持续到康熙初年。察罕达尔汉绰尔济在北京的驻锡地是后黑寺和前黑寺(慈度寺),其寺庙和僧徒得到朝廷香火地和钱粮的供养。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既为十三世达赖喇嘛身边三品僧官和全权代表、又是俄国政府驻西藏政治密使的俄籍布里亚特僧人德尔智,无论在西藏僧俗上层,还是在俄藏关系中,都是举足轻重最具影响力的人物.本选译记述了德尔智的出身、经历和1910年以前的主要活动,诸如,1853年德尔智生于俄国外贝加尔省霍林,自幼入寺为僧,1873年(18岁)冒充我国外蒙喀尔喀人前往拉萨学经,1888年(35岁)获佛学最高学位拉让巴格西,随即被举荐为十三世达赖喇嘛的侍读,与达赖朝夕相处;1895年达赖喇嘛亲政后,德尔智成为他所倚重的政治智囊,受到重用,被提升为三品衔僧官大堪布,并在一切政教事务方面拥有发言权;德尔智利用一切机会向达赖喇嘛、摄政等高官,灌输“亲俄”、“联俄”思想;为抵御英国侵略,达赖喇嘛派遣德尔智于1898、1900、1901和1906年秘密出使俄国寻求保护,受到沙皇尼古拉二世的接见,并与俄国外交大臣等政要举行会晤;1901年德尔智被沙皇政府任命为驻拉萨政治密使以后,完全按照沙皇政府意旨行事;他还力促俄国政府同西藏地方当局建立“正式”关系、建议沙皇政府在西藏设立领事馆,并采取步骤加强对蒙、藏的影响,在文化、经济方面对蒙、藏进行和平征服,等等.此外,本选译还记述了英军入侵西藏和在西藏的暴行、十三世达赖喇嘛的摇摆等.总之,本选译记述了俄国插足中国西藏,向西藏伸张势力,同英国争夺西藏等情况,为研究这方面的问题提供了有价值的第一手档案史料.  相似文献   

13.
西藏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十三世纪起,西藏地区,一直受中央政权的管辖。它的政治制度、宗教制度,以至达赖喇嘛的封号、地位和职权,都是由历代朝廷所陆续规定的。这是世界公认的事实。本文仅就有关达赖喇嘛的封号、地位和职权等的由来,提供一些资料。一、达赖喇嘛称号的由来达赖喇嘛的称号,不是自第一世达赖喇嘛开始,也不是藏族自己所定,而最初是由明代顺义王俺答汗(蒙族)赠予三世达赖喇嘛的。宗教源流考说:  相似文献   

14.
西藏近代留学运动最初作为十三世达赖喇嘛新政改革的组成部分,得到西藏地方政府的推动和支持.留学的科目集中在新政改革急需的项目上.十三世达赖喇嘛的新政受挫后,公派留学也基本消失.但此后西化的风气渐渐沁入西藏社会,部分有钱人开始自发把年幼的子女送往国外读书,接受普通教育.留学生在西藏近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他们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了西藏由来已久的权力平衡.  相似文献   

15.
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签订<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之后,至1959年3月达赖集团武装叛乱之前,毛泽东多次致信十四世达赖,亲切关怀,表达良好的祝愿和期望;尊重达赖喇嘛在西藏地方的固有地位和权力;政治上团结争取达赖喇嘛;简略地阐明了中央对西藏的政策,是中央民族宗教政策和统战政策的生动范文.同时,从中可以了解到现流亡国外大搞"藏独"的达赖,不仅背叛了其祖国和西藏人民,也背叛了当时的政治诺言.  相似文献   

16.
1987年9月,在美国众议院人权小组委员会的一次会议上达赖喇嘛发表“西藏独立”、分裂祖国的讲话,提出要尊重西藏“人民的基本人权和民主自由”的要求。12月美国国会参、众两院通过所谓“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西藏侵犯人权的修正案”。今年4月达赖喇嘛又到西欧进行了访问。意大利众议院提出支持西藏  相似文献   

17.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西藏实际相结合,紧紧抓住民族和宗教两件大事,坚持"慎重稳进"方针推进民主改革,历史性废除西藏封建农奴主土地所有制,摧毁官家、贵族、寺庙上层僧侣"三大领主"统治的经济基础;废除西藏"政教合一"制度,把宗教教权与世俗政权分开,实现政教分离;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西藏人民民主政权,开创西藏发展史上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18.
《五世达赖喇嘛》中有许多反映蒙古和西藏政治、文化、宗教情况的资料,是研究西藏地方史、清朝断代史、宗教史和民族史的重要著述.本文简要论述了这部自传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文引用了丰富的档案和报刊资料,考述了20世纪初英国远征军入侵西藏前后而发生的种种诡秘事件,其中主要涉及两位俄属布里亚特蒙古人,一位是十三世达赖喇嘛的"洗礼大师"阿旺·德尔智,另一位是受雇于俄国外交部曾在俄国参谋部中亚探险与情报工作印度小组受过训的泽仁布,他们的神秘使命在于利用其民族和宗教外衣的掩护,达到如何影响达赖喇嘛与英国抗衡目的,从而使俄国能在西藏问题上保持或扩大自己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 我国的西藏,号称“世界屋脊”。勤劳勇敢的藏族人民世世代代生息在这里。早在1300多年前,藏族所建的吐蕃政权就与唐朝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到700多年前的元朝,西藏正式纳入我国版图。到了清代,朝廷开始向西藏派设驻藏大臣,完善了西藏政体的结构与功能,西藏地方同祖国的统一发展到新的高度。《清史稿·卷八十·志五十五》中写到,“西藏,禹贡三危之地……康熙五十九年,官兵西讨,歼伪藏王,以西藏地赐达赖喇嘛,使蒙古!日臣颇罗鼐等五人分守之。”①这清楚地说明:达赖喇嘛在西藏地方的行政权力,其合法性来源于中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