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代社会教育作为近代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特殊教育形态,对城市社会和人的早期现代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它极大地影响了近代城市民众的思想和生活,改变了他们的心理态度、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丰富和充实了城市民众的余暇生活,提升了城市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塑造了现代城市人格特征,促进了传统城市人向现代城市人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日益增多的城市生活垃圾无法有效地处理。因此,研究探讨新型的垃圾处理方式就成为了城市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立足于对郑州市生活垃圾现状的分析,在比较传统与新型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的同时,提出了走发展垃圾产业化道路的积极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一种新的经营业态,生鲜超市所具有的特点和优势,满足了现代人追求快节奏、高质量的生活方式的需要。生鲜超市改变了广大市民的生活方式,带来的是一次生活质量的飞跃,更是一种观念的改变,农产品超市将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中国农产品超市发展滞后,大大制约了生鲜超市的进一步发展。对沈阳市农产品超市的经营模式及农产品超市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加快农产品标准化工作、实行生鲜商品基础化、加强生食食品鲜度管理、推进保鲜技术设施现代化,加大农产品超市抚持力度和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的经营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现代信息技术对城市发展如城市规划、城市产业结构、城市空间布局结构、城市职能、城市交通、城市建筑、城市管理、城市居民生活方式的正面影响, 同时也分析了现代信息技术对城市发展所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兴起和发展 ,它全面介入社会各个领域 ,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 ,给人的社会化进程带来许多积极的影响。然而 ,道德失范现象的产生、多元价值观念和“西化”的纷扰以及人际情感的疏远等由计算机网络发展所带来的诸多问题也足以引人忧思。本文探讨了计算机网络的社会化功能 ,对计算机网络带来的积极影响和负面效应作出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6.
论现代生态思维方式与城市观的更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生态思维方式为城市现代化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理念。系统整体观、自然与人共生、网络化与模型化构成了现代城市的生态认知结构、价值取向和现代城市研究的生态思维方法。现代生态思维方式的普及和完善 ,必将带来城市发展观念的深刻变革。  相似文献   

7.
贺涛 《社区》2010,(1):16-18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三峡工程的建设给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带来了蓬勃生机,同时,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和“库区移民”也都涌人了城市。据统计,到宜昌城区的进城务工人员总数已达10万人,70%集中在西陵区。如此大量的农民工在城市生活,必然会遇到种种困难,比如最基本的生活问题、融入城市问题等等,如果处理不好,势必会影响到和谐社区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在给人的整个活动领域和生活方式带来巨大变化的科技革命条件下,人的发展问题正成为当代最重要的全球性问题之一。全球性的发展过程和人的问题在世界范围内发生着的,包括社会中人的活动的各个方面的种种过程,是当代全球性问题的基础。这些发展过程在对立的社会制度条件下,  相似文献   

9.
费老对建筑(住宅)社会学的思考虽未引起人们的关注,但却贯穿于他的大部分学术人生中。他主张,建筑应考虑到人,同时也可以通过建筑去认识人;城市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因此对城市的建设与规划就不能不考虑文化传统的保护问题;现代城市文明不仅给人带来了物质生活的享受,同时也影响着人的心态和精神生活。  相似文献   

10.
电影作为近代科学技术和表演艺术相结合的新型艺术形式和文化形态,在19世纪末随"西俗东渐"之潮流传到中国,引起了近代城市人的极大好奇与兴趣,并且很快就与中国社会和文化联系在一起,成为城市人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和方式之一.电影极大地影响着近代中国城市人的思想和生活,改变着他们的价值观念、文化心态和生活方式,塑造着城市现代人的性格特征,促使近代城市人由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变,从而推动了城市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
城市语言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规模、高速度的城市化进程带来新的语言问题,与此同时,社会语言生活的变化改变了语言学的实证基础。面对研究对象的变化及其对语言学理论的挑战,一批中国社会语言学家开创了城市语言调查这一新的研究方向。经过数年的发展,城市语言调查确立了比较明确的理论和方法。城市语言调查依据的主要理论是言语社区理论,探索社区在语言的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城市语言调查强调客观、全面地调查研究城市语言状况,反对依靠个别人主观判断的研究方式。产生于21世纪中国的城市语言调查目前已成为国际化的语言学新动向。  相似文献   

12.
网络人格的异常心理及矫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人格是网络介入城市生活后 ,网络圈内的人所特有的具有某种特征的人格类型。在日益紧张分裂的城市生活背景下 ,一些潜在的心理问题在网络文化个性的诱导下产生了变异 ,使得一些人格结构产生了内在的不协调 ,形成新的心理障碍。这为未来城市文化的发展及城市的繁荣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为了认识和理解网络人格 ,防止变异的产生 ,本文就网络人格的概念 ,网络人格的变异产生的背景 ,特征和矫正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生存方式带来革命性的影响,不仅在许多方面改变了我们的现实生活世界,而且有许多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论文就计算机、多媒体和信息互联网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问题;在这一巨系统中,数字化生存之"一"与"多"的问题加以探讨,为当今数字化生存的人扩展思路,建构一种思考问题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4.
人的需要决定了人的生活方式。马克思主义认为,需要的结构和内涵根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发展,现实的需要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生活方式是人的需要的表现方式。需要视角下当代生活方式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虚假需要的普遍、发展需要的缺失、生态需要的匮乏。需要维度绿色生活方式内涵包括:绿色生产方式是绿色生活方式的重要前提、绿色消费方式是绿色生活方式的必要环节、绿色生态理念是绿色生活方式的重要保障。基于人的发展的需要构建绿色生活方式,应当引导人的真实需要,崇尚绿色消费,普及人的生态需要,树立生态理念,突出人的发展需要,促进文明生活。  相似文献   

15.
民国时期青岛的文化空间与日常生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树华 《东方论坛》2009,(4):121-126
城市的文化空间同气候、地理、经济、政治等条件一样,对于城市成长及其风格形成,以及其在区域文化中的地位意义深远,它不仅是城市发展的产物,还是一种创造力量,形塑了城市的风格和社会生活。民国时期的青岛,海水浴场、影戏院、跳舞厅等大众娱乐场所以及观象台、水族馆等海洋科学活动空间,得到了充分拓展,渐渐渗透到城市的日常生活中,构筑起了一个多元、宽松有序、充满生机的文化空间。这种文化空间一方面维持着城市精神生活的平衡和多元的生活形态,一方面创造着城市的季节性、摩登性和海洋性风格,并带来了一种鲜明的注重个人体验的生活方式和城市特质。  相似文献   

16.
穆斯林流动人口进入城市后,他们原有的生活方式等都与城市生活方式存在着巨大的差异,面临着许多现实问题。穆斯林流动人口进入城市后,他们的职业类别、经济收入、工作情况、居住情况等经济生活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如何迅速适应谋生方式、收入等方面的变化,这是他们适应并融入城市生活的基础。了解穆斯林流动人口城市经济生活现状,引导和帮助其解决融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探索和改进针对穆斯林流动人口的管理方式,对城市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户外广告是城市与人进行对话的一种方式,是塑造城市形象的重要手段。在发展沿海经济的同时,辽西沿海城市需要塑造良好优质的海滨城市形象。随着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当今的户外广告已经与城市生活融为一体,它向人们传递着信息,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成功的户外广告是丰富市民生活、完善城市服务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浓缩式集中展现城市的特色和物质精神生活面貌,是城市人文景观的组成部分,是城市形象与文化的重要载体,它展现出城市的文化品位和商业价值,必将成为城市形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城市美学研究的对象首先应该是在城市中生活的人,是城市发展中人自身所面临的问题,是城市与人性、与人的生活、与人的幸福的关系,刘易斯·芒福德的城市理论正具有这样的意义。它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作为城市建设的目标,将城市看成是人类最了不起的艺术创造,将城市看成是一个有机生命体,关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这些观点均涉及城市审美的根本,有助于人们深层次地思考城市美学问题,形成具有精神深度和建设性的城市美学观。  相似文献   

19.
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既造就了物质生活方式的变革也带来了精神生活方式的变革。人的物质生活不能称为虚拟生存,虚拟生存指称的是以数字化技术特别是虚拟技术为客观物质基础的人的精神活动。虚拟认同不是对数字化技术的功能性认同,而是指对虚拟生存方式的认同,亦即人们对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所造就的人的虚拟生存活动及其特点所持有的态度和行为选择。虚拟生存活动在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有利于社会价值观念塑造的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文化风险,造成了虚拟认同的困境。理论上,既要对虚拟认同的影响给予合理的定位又要对当代虚拟认同的困境给予合理的审视。  相似文献   

20.
[摘要]人类文明创造了城市,城市发展推动了人类文明,人类的生存发展与城市的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推动,只有当城市人口生活方式健康的发展,才能成为新一轮财富集聚的经济增长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正确处理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关系,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让城市人们深入了解生活消费与能源、环境、气候变化的矛盾,这是实现低碳生活方式目的价值与意义所在。随着人们对城市可持续发展认识不断地增强,城市的生活也有较大的改善,大力推行科学发展观,践行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开展城市公共服务,才能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