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早期英国女性作家在文坛上的地位已不可小觑,同时也令父权制度下的男性作家深感不安。在短篇小说《灵机一动》中,主人公福雷斯特夫人是专职作家,表面上她具有男性气质、创作多产且赞誉不断,实际上她被作者列为次等文人,她视丈夫为仆人与宠物,却最终被其抛弃。作家毛姆对此类女性形象含蓄、歪曲的刻画和嘲弄讥讽体现出他对女性、特别是当时的女性作家的反感态度,从而再次证明毛姆反女性的性别取向。  相似文献   

2.
在明代文学中,无论是丰富朴实的民间文学,还是日益兴盛的作家文学,都刻划出了许多富有女性特点、女性意识、伦理观念以及具有明代特色的妇女与审美观的女性形象。马克思说过:“每个了解一点历史的人也都知道,没有妇女的酵素就不可能有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的进步可以用女性(丑的也包括在内)的社会地位来精确地衡量。”①在二百多年的明代社会里,妇女的苦难是深重的,她们备受封建家礼和程朱理学的束缚,在被束缚被压抑中生活与抗争。那些受社会思潮影响的作家,往往在自己的作品中塑造了化体现社会本质和历史特色的女性形象。对作者…  相似文献   

3.
论新感觉派文本的"尤物叙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感觉派作家借助以物化修辞和妖魔化倾向为特征的"尤物叙事",拟想出一批具有现代品质的女性形象,通过这些女性形象构筑了充满悖论的两性关系,她们既是作者笔下被物化、魔化的对象,又对文本中的男性构成支配性力量。形成这种悖论关系的深层原因来自"尤物叙事"中"女性-城市"潜在的互为隐喻。其中不但体现了叙述人的性别身分,更体现出特定历史环境中作家对都市现代化的复杂心态。  相似文献   

4.
张爱玲的《色·戒》与多丽丝·莱辛的《好人恐怖分子》的主题都涉及女性视角下的政治和个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作品所塑造的女性革命者形象都难以被主流文学界定和分类,被认为是怪胎。实际上两位作者都是以政治为背景,着重刻画女性形象和女性的内心世界, 通过突出女性的弱点和复杂性,试图解构传统文学中女革命者的形象,还原女革命者的真实面貌,这两位女性作家用各自独特的方式在尽力地与父权文学做抗争,为女性文学谋求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5.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以其精湛的写作技巧和巧妙的心理分析塑造了许多广为人颂的女性形象。这些被称为"茨威格式"的女性形象,在内心激情的驱遣和时间催促下发生了蜕变,但又在作者所赋予的道德光环下得以升华,散发着理性的芳香。文章从这些女性形象自身,时间因素的作用,以及作者的创作心理等角度出发,对她们作出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罗旋的短篇小说集《含笑》中的女性形象为切入点,探析作者笔下的四类女子形象:"妖妇"形象,"天使"形象,"大地之母"形象和当下"双性同体"的新女性.文本对客家女性塑造,既表现了作家的地域意识和客家情怀,但也流露出传统男性视域的狭隘.  相似文献   

7.
女性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不容忽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女作家的文学成就可观;男作家塑造的美女形象说明了女性是作家创作灵感的源泉;历史上的许多女性既是政治上的风云人物,同时对文学创作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川端康成是一个擅长描写女性形象的作家,女性形象的塑造几乎贯穿其毕生的创作,他的作品渗透着对女性的独特感觉和理解,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研究他的女性观,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位人性作家复杂、矛盾的女性思想及其对作家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童话是作家对社会生活进行加工后的艺术沉淀,童话中的女性形象反映了作家对女性的观念和态度。西欧传统童话中的女性形象拥有美丽可爱的外貌,具有牺牲精神和忍耐、顺从、温柔的秉性;而西欧现代童话中的女性形象则是追求自主、独立、勇敢的现代女性形象。西欧童话中女性形象的改变,其实正是作家女性价值观转变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台北人》和《纽约客》是台湾作家白先勇到美国后创作的两部短篇小说集。它们不仅反映了作家在艺术创作上的卓越成就,而且也反映了作家对台湾社会、人生的深刻思索。在这两部小说集中,作者以神采各异的女性形象为其描写的核心,以悲天悯人的情怀为这些女子从大陆到台湾又到纽约的两代人的命运,唱出了一曲哀  相似文献   

11.
女性"自我"意识虽然是女作家以个人的名义(即第一人称)进行故事叙述,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武断地将作品中的"我"等同于作者本人。当然,这并不排除这个艺术形象上所呈现出的作者本人的经验(他人的或个人的)特征,同时,也正是这一点决定了女性"自我"形象与其他类别的女性形象的区别。它是关于"自我"的言说(第一人称叙事),并且这个"自我"必然地折射出女性作家的心灵特征。  相似文献   

12.
艾.巴.辛格的作品《卢布林的魔术师》塑造了埃丝特、玛格达、泽弗特尔、埃米莉亚和埃尔兹贝太等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的塑造,是那个时代犹太妇女苦难生活的写照,同时也反映了犹太宗教和传统文化对作者创作的影响和作者的犹太传统意识。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70年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兴起激发了学术界对约翰·斯坦贝克作品中女性形象阐释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由于关注文本的不同、关注方式的不同,不同的研究者对斯坦贝克笔下女性形象的解读存在一定的分歧,对作家、作品的认识也截然相反,有的认为斯坦贝克是一个男权至上主义作家、他缔造的是一个女性缺场的世界,也有人认为他是一个提倡男女平等的具有时代意识的男性作家.对过去半个世纪来国外斯坦贝克女性研究成果进行述评,能够为未来国内全面深入开展斯坦贝克女性研究提供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14.
《西游记》作为中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塑造了众多的典型形象,作品体现的思想也是多元化的。《西游记》塑造了各种女性形象,体现了男权文化的特点,即对女性的歪曲和歧视,以及作者从男权文化背景下的男权视角出发,把女性塑造成了色欲、食欲、情欲的化身,从而显出吴承恩作为男权文化中的一位男性作家,摆脱不了已成为骨髓血液的宗法文化积淀的制约,不可能脱离所处时代和整个民族心理去制作,具有视女人为祸水这一落后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30年代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大致有三类:一是受压迫的劳动妇女;二是都市尤物;三是知识革命女性.这些女性形象在茅盾笔下都有呈现.从茅盾小说<蚀>中的大量的身体语言入手,具体分析了茅盾笔下时代新女性的特点,指出了茅盾受租界颓废叙事语言影响下的极端化肢体语言写作倾向,揭示了作者对时代新女性与身体政治关系背后的现代性的诉求.  相似文献   

16.
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通过长篇小说<觉醒>中女钢琴家赖斯这一新女性形象展现了作者先于时代的女性主义思想,表达出关于女性独立、同性爱和婚姻的超前思考.  相似文献   

17.
艾·巴·辛格的作品<卢布林的魔术师>塑造了埃丝特、玛格达、泽弗特尔、埃米莉亚和埃尔兹贝太等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的塑造,是那个时代犹太妇女苦难生活的写照,同时也反映了犹太宗教和传统文化对作者创作的影响和作者的犹太传统意识.  相似文献   

18.
《羊脂球》是法国作家莫泊桑最具代表性的一部短篇小说,作品以普法战争为背景,塑造了一个处在社会最底层、被侮辱受损害的妓女形象——羊脂球。玉墨是华裔美国作家严歌苓的中篇小说《金陵十三钗》中着力塑造的秦淮河畔娼妓领袖。笔者发现两位作家都多次涉猎娼妓题材,不论是男性作家莫泊桑站在"他者"位置塑造的女性形象,还是女性作家严歌苓发出的对同类观照的声音,对"女性的伟力"的探索,均展示了在一个国难当头的危机时刻来自于一群特殊女性的牺牲,由此而完成的对俗世的救赎。  相似文献   

19.
从恶魔到天使——论靳以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靳以早期爱情题材小说,以对负心女性的谴责为主旨.不仅为其整个创作奠定了极端情绪化的风格,也极大地影响了他的人生观和创作观。恶魔般的女性形象,在其小说中一直挥之不去,靳以也曾赋予女性一种全新的面貌,即以忧国忧民、鼓动宣传为使命的纯洁少女形象。《前夕》中还出现了静宜这样自愿放弃个人幸福、甘为家庭奉献的人物.既是作家的自我影像.也是坚守个体岗位的知识分子在大时代中的缩影。  相似文献   

20.
汉文小说的创作贯穿了朝鲜朝500年的历史,当时的文人士大夫在小说中塑造了大量的女性形象。从当时汉文小说的创作群来看,都是男性作家,这为男性目光中的女性形像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文本。深入解读小说文本中的女性形象可以发现,男性作家笔下女性形象构建的深层动因主要是对具有传统美德特质女性形象的恪守,对传统女性形象的写真以及难舍玉洁冰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