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3 毫秒
1.
采用问卷法和测量法对广东省两个地区九所幼儿园的830 名中大班幼儿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农村学前儿童心理弹性在 师幼关系与情绪能力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师幼关系质量在性别、留守状况与独生与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不存在 年级差异;心理弹性在性别、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在留守与否、独生与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情绪能力在年级、独生与否上存 在显著差异,不存在性别差异以及留守状况差异;(2)师幼关系与幼儿心理弹性、幼儿情绪能力两两相关且具有显著正向预测 作用;(3)心理弹性在农村学前儿童师幼关系对情绪能力的影响上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幼儿语言发展理论和幼儿语言教育理论为基础,以山西省运城市9所民办幼儿园大班幼儿为研究对象,在深入观察、测验和访谈的基础上,对大班幼儿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水平与幼儿语言教育现状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该类幼儿园大班幼儿语言运用能力发展水平表现为:幼儿正确发音的比例较高,语句的完整性也较好,但在用词量、表意正确性方面所占比例较低,尤其缺乏词汇的融会贯通与词义的运用能力。2.该类幼儿园大班幼儿语言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对幼儿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视不够;(2)教师之间对语言教育目标的认识不统一;(3)语言教育目标难以落实到位;(4)幼儿语言教育的内容匮乏,随意性大;(5)教学方法单一;(6)教师的学习能力和科研能力需要提升。  相似文献   

3.
为考察大班幼儿情绪能力、社会性发展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从某省区幼儿园大班中抽取928名幼儿,采用家长评价的方法完成量表施测。研究发现:大班幼儿情绪能力和社会性发展水平良好;在尊重他人、行为规范、归属感维度和社会性发展总分上性别差异显著,情绪能力上性别差异不显著;抚养方式影响幼儿社会性发展,但不会影响其情绪能力发展。幼儿的情绪能力可以正向预测其社会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了幼儿园教育内容的“全面性”、“启蒙性”和各方面的“相互渗透”,反映出幼儿教育课程整体观的导向.没有相互渗透的领域是背离当今的教育观和课程观的.在幼儿体育游戏中充分挖掘与体育游戏各要素(如材料、规则、情境)密切相关的数、形、空间等数学因素,渗透数学教育,优化游戏器械,激发幼儿活动兴趣;渗透数学教育,优化游戏规则,促进幼儿自主学习;渗透数学教育,优化体育教学,提高幼儿有效发展等多种途径入手,最大化发挥不同课程内容渗透整合的价值功效,更好地促进幼儿运动能力与锻炼效果.  相似文献   

5.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了幼儿园教育内容的"全面性"、"启蒙性"和各方面的"相互渗透",反映出幼儿教育课程整体观的导向.没有相互渗透的领域是背离当今的教育观和课程观的.在幼儿体育游戏中充分挖掘与体育游戏各要素(如材料、规则、情境)密切相关的数、形、空间等数学因素,渗透数学教育,优化游戏器械,激发幼儿活动兴趣;渗透数学教育,优化游戏规则,促进幼儿自主学习;渗透数学教育,优化体育教学,提高幼儿有效发展等多种途径入手,最大化发挥不同课程内容渗透整合的价值功效,更好地促进幼儿运动能力与锻炼效果.  相似文献   

6.
以F省幼儿园为研究对象,初步编制了具有良好信效度的《基于研学旅行的幼儿劳动教育量表》,用于评价F省基于研学旅行的幼儿劳动教育的开展状况,以期为幼儿园基于研学旅行开展劳动教育提供研究工具,促进幼儿园更好地开展基于研学旅行的劳动教育。该量表包括四个维度,分别是教师对劳动研学的认识、幼儿劳动研学的组织与实施、幼儿劳动研学的评价、幼儿劳动研学的保障条件。量表结果表明,F省幼儿园的幼儿劳动研学开展的总体情况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四个分维度也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教师对劳动研学的认识在四个维度中得分最高,幼儿劳动研学的保障条件在四个维度中得分最低;不同性质园所在教师对劳动研学的认识、幼儿劳动研学的保障条件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等级幼儿园在幼儿劳动研学的组织与实施、幼儿劳动研学的评价、幼儿劳动研学的保障条件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城市与农村幼儿园在教师对劳动研学的认识、幼儿劳动研学的组织与实施、幼儿劳动研学的评价、幼儿劳动研学的保障条件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幼儿园、家庭、社区以及教育主管部门应发挥自己的力量,共同促进幼儿劳动研学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7.
以幼儿园小、中、大班共115 名学前儿童为被试,在进一步考察学前儿童心理理论与情绪理解发展特点及关系的基础上, 主要探讨了学前儿童心理理论与情绪理解发展的性别差异。研究发现:1)在心理理论任务上年龄差异显著,大班学前儿童成 绩显著高于小班学前儿童;在情绪理解任务上年龄差异显著,中班学前儿童成绩显著高于小班学前儿童;大班学前儿童成绩显 著高于中班、小班学前儿童。2)学前儿童心理理论和情绪理解性别差异均显著,女孩心理理论和情绪理解成绩在各个阶段上 均显著高于男孩。3)学前儿童心理理论和情绪理解成绩相关显著。研究结果表明,学前儿童心理理论与情绪理解发展具有相 同的发展趋势,而且学前儿童心理理论与情绪理解发展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在此阶段女孩心理理论与情绪理解发展水平高 于男孩。  相似文献   

8.
研究对沈阳市五所普通幼儿园344名小班幼儿问题行为与其同伴交往能力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探究。采用张元修订的《幼儿同伴交往能力量表》和Conners儿童行为教师评定量表,研究结果表明:(1)小班幼儿问题行为中多动因子和多动指数因子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且都是男孩得分高于女孩;独生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幼儿问题行为无显著差异;(2)幼儿同伴交往能力中语言和非语言交往能力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即女孩得分显著高于男孩,而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同伴交往能力发展差异不显著;(3)幼儿问题行为中的四个因子均与其同伴交往能力中的语言和非语言交往能力、社交障碍及总分呈显著性负相关,其中注意力不集中-被动对幼儿同伴交往能力有极其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大班寄宿幼儿同伴关系与自我控制能力的关系,以山东省寿光市四所寄宿幼儿园和两所非寄宿幼儿园共298 名大班幼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寄宿幼儿与非寄宿幼儿在同伴关系、自我控制能力上不存在显著差 异。男寄宿幼儿在同伴拒绝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寄宿幼儿,男女寄宿幼儿在同伴接纳上不存在显著差异。男寄宿幼儿在自觉 性、坚持性、自制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女寄宿幼儿。寄宿幼儿的同伴接纳与自我控制能力及分维度之间存在 非常显著的高度正相关。寄宿幼儿的同伴拒绝与自我控制能力及分维度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高度负相关。同伴接纳能够显 著正向预测大班寄宿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同伴拒绝能够显著负向预测大班寄宿幼儿自我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10.
游戏是最适合幼儿的学习方式。积木搭建游戏不仅能体现幼儿的搭建水平和技能,也能促进幼儿在集合与模式、数与量、图形与空间方位等方面的数学学习。幼儿园教师应从四个方面支持幼儿在积木搭建游戏中的数学学习: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积木搭建材料;利用收拾整理环节提高幼儿的分类能力;巧用有效指导时机,促进幼儿的数学学习;善用分享环节,丰富集体的数学经验。  相似文献   

11.
以《情绪理解测验(TEC)》和《5-6岁儿童语言发展水平测试问卷》为主要研究工具,对62名大班幼儿进行了情绪理解能力和语言发展水平的调查,以了解5-6岁幼儿语言发展水平和情绪理解能力的总体水平,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1)5-6岁幼儿在故事的理解、自我认知、听-视转化方面发展的较好,而对于词汇的掌握、运用和准确的发音方面发展水平较低。语言发展水平在性别方面无显著差异。2)5-6岁幼儿对于外部的情绪理解能力发展水平已较高,心理的情绪理解能力发展水平一般,反省的情绪理解能力发展仍在起步阶段。情绪理解能力在性别方面也无显著差异。3)5-6岁幼儿语言发展水平与情绪理解能力在总分上无显著相关,词汇水平对情绪理解能力有显著的正相关,语言发展水平对混合情绪理解能力有极其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利用上海市静安区"80后"青年生育意愿调查资料,描述了大城市"80后"群体的生育意愿现状,并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从生育的目的、时间、数量、性别偏好四个维度分析了该群体人口社会经济特征对生育意愿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大城市"80后"青年群体之间在生育目的和生育时间方面并没有表现出统计学显著性差异,而在生育数量和生育性别偏好方面则存在显著性差异,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是导致其生育意愿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选取60名5-6岁的幼儿,采用看图叙事的任务,每组分别有20名幼儿在以教师、同伴、小班幼儿作为叙事对象的情境下进行叙事。结果表明,对于5-6岁幼儿而言,在把同伴作为叙事对象的情境下更有助于其把握故事的关键信息和建构整体故事框架,而将小班幼儿作为叙事对象的情境下,则有助于儿童观点、情绪情感的表达,以及对故事结构线索的组织。与此同时,还揭示了男、女生在面对不同叙事对象情境下的性别差异,以及验证了幼儿叙事能力发展在平均句长指标上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98名英语专业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的实证研究,发现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具有显著的相关性,英语语用能力具有性别差异,女生明显优于男生。针对研究结果做了尝试性的分析和解释,并提出外语教学中应该同时兼顾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并要考虑性别差异进行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使用社会技能提升系统(Social Skills Improvement System)(以下简称SSIS)教师评定问卷对广东省42所幼儿园、397位4-5岁幼儿社会技能进行为期一年的追踪研究,以探讨4-5岁幼儿社会技能的发展。结果表明:4-5岁幼儿社会技能整体处于中等水平且存在性别差异,女童优于男童;幼儿社会技能随幼儿年龄的增长逐步发展。研究进一步提出了提升4-5岁幼儿社会技能的建议:重视对社会技能低下幼儿的筛查,为幼儿社会技能的发展创设良好的支持环境。  相似文献   

16.
以济南市一所公立幼儿园445名3~6岁儿童为被试,使用问卷调查法考察学前儿童说谎的一般特征及与母亲教养方式的关系,结果发现:学前儿童说谎不存在性别差异,但具有显著的年龄差异,3岁儿童说谎高于5、6岁儿童;母亲拒绝显著正向预测儿童说谎,母亲拒绝水平越高,儿童说谎行为越多;儿童性别在母亲温暖和说谎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即母亲温暖程度越高,女孩的说谎行为越少;母亲温暖对男孩的说谎没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选取227位受试对象,以性别和英语水平作为研究变量,对其程式话语语用能力展开实证探究。研究发现:1)受试者的程式话语语用能力整体水平偏低,识别与回应会话能力高于表达与发起会话能力且差异显著;2)女性受试者的语用能力普遍高于男性且差异显著,性别对高水平受试者的语用能力影响最小,对中水平组的影响最大,而对低水平组影响不大;3)男、女受试者语用能力的具体表征存在差异性,赞美、警告等言语行为的语用能力较高,而邀请、请求等言语行为的语用能力较低。程式话语语用能力在大学英语及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随着市场经济环境下越来越多品牌的相互竞争,作为品牌第一要素的品牌名称备受关注.以暗示性品牌名称为切入点,借鉴国内外已有的关于暗示性品牌名称对消费者决策影响的研究成果,基于关联网络理论和精细加工模型,将消费者性别和消费者介入度两个变量引入至暗示性品牌名称的研究.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品牌名称暗示性会与性别、介入度等产生交互作用,影响消费者的品牌信任、品牌评价、品牌情感和购买意向.相对于非暗示性的品牌名称,男性消费者更容易对暗示性的品牌名称产生正面的品牌信任和品牌情感,以及较高的品牌评价和购买意向,而品牌名称暗示性对女性消费者不会产生显著影响.相对于高介入度产品,低介入度产品的暗示性品牌名称更容易对消费者的品牌评价、品牌情感和购买意向产生显著影响.此外,还验证了品牌信任的中介变量作用.这一方面完善了暗示性品牌名称这一领域的研究,充实了有关性别及消费者介入度作为消费者决策调节变量的研究;另一方面也为企业根据消费者不同性别及不同介入度,选择合适的品牌命名策略及实施有效的品牌战略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9.
采用传统研究方法和眼动技术的结合,探讨4-5岁幼儿对他人反事实情绪的理解情况。给幼儿讲述一个情绪故事,并在电脑屏幕上依次呈现与故事情景一致的图片,然后提问并让幼儿口头回答,同时记录其眼动特点。结果发现:1)4-5岁幼儿在他人反事实情绪理解中的发展水平是一致的;2)5岁幼儿对庆幸情绪的理解好于对后悔情绪的理解;3)不同的故事情境不会影响幼儿对故事角色面部表情的注视情况,高理解水平与低理解水平的人在不同的反事实情绪理解故事中均不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在眼动注视特点上他们情况的一致性。研究结论:4-5岁幼儿开始能够理解他人反事实情绪,眼动特点可以在理解水平上做出一定解释。  相似文献   

20.
电子媒介的出现使儿童信息世界中的信息内容、信息建构及信息差异发生了变化。其作用原理在于电子媒介改变了儿童的信息表征、信息解读、信息互动。为此,可以从两个方面给予回应:一方面,明确并保障儿童的媒介权利,发挥儿童生命张力;另一方面,学校、家庭、社区三主体共同开展儿童媒介教育,三者合理分工形成教育合力,让儿童在真实的媒介环境中学会生存、发展自我,从而做到对电子媒介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