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夏琼寺和却藏寺是青海著名的两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根据两寺僧人的口传和一些文献记载以及塔尔寺的唐卡等其他资料,两寺的创建者同属却藏活佛转世系统.两寺因同一寺主,宗教关系密切.同时,按照藏传佛教的活佛转世理论,却藏活佛是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老师,加之其他原因,在藏区乃至广大蒙古族地区颇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甘肃河湟地区为汉、藏、蒙等多民族交汇的重要之地,宗教信仰的多样性、复杂性在此地得到了集中体现,其中尤以藏传佛教信仰及传播最为兴盛。文章即从甘肃永登县博物馆保存的一批明清唐卡入手,选取其中一套26幅的珍贵组画作为基准,将其与其他唐卡的进行图像比对,通过对唐卡中上师的不同教派的分析,推测出这套唐卡是绘制在明清之际河湟地区鲁土司家族由噶举派改宗格鲁派之际;并结合文献试图对鲁土司家族及河湟地区15—17世纪藏传佛教的信仰变迁加以梳理和描述。  相似文献   

3.
17至19世纪是藏传佛教绘画的大发展时期,随着格鲁派在全藏区取得政教领袖地位,格鲁派寺院建设热潮空前高涨,大规模的寺院兴建和扩建给藏传佛教绘塑艺术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藏传佛教绘画艺术由此进入一个全面繁兴的发展阶段.一时大师辈出,画风迥异,他们在前代画派风格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将藏传佛教绘画演绎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高度.本文对当时流行的绘画流派及其代表艺术家进行了分析,从而大致梳理出17至19世纪藏传佛教绘画风格的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4.
内齐托音是黑龙江地区藏传佛教的实际开拓者,也是黑龙江格鲁派寺庙共同的祖师.在皇太极和杜尔伯特、扎赉特、郭尔罗斯蒙古王公的大力支持下,藏传佛教一经传人,就在黑龙江地区取得了迅速发展.黑龙江乃至整个东蒙古地区废除萨满信仰,接受并皈依藏传佛教都与内齐托音及其弟子有莫大关系.  相似文献   

5.
仰华寺与蒙藏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6世纪中叶开始,蒙古人的历史就围绕着阿勒坦汗(即俺答汗)的地方政权而演变,这个政权非常迅速地攻破了明朝对河西走廊的封锁,敲开了自元朝覆灭后一直向蒙古人关闭的佛教法门,把藏传佛教格鲁派引进蒙古高原,并逐步改变了蒙古人传统的宗教信仰。从这时起,蒙古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同藏传佛教格鲁派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仰华寺的建造就是这种关系的象征,是这种关系的起点和里程碑。  相似文献   

6.
杨鸿蛟  王瑞雷 《中国藏学》2023,(5):48-57+2+213
罗汉图像是汉藏佛教艺术交流史上最为经典的案例之一。文章以拉萨大昭寺所藏十六罗汉组画唐卡为切入点,结合一批14—16世纪藏传佛教罗汉组画唐卡与壁画图像遗存,还原并勾勒出一种学界鲜为关注的、受宋元时期中原内地罗汉图像范式影响的西藏早期罗汉图像样式。这些图像在图像特征与罗汉排序上均十分一致,均为十六罗汉与达摩多罗尊者的组合,布袋和尚,也即哈香未列其中。研究发现,迄今为止西藏现存此类罗汉组画绘制年代最早且纪年相对明确的遗存,分别是建于1390年和1416年的江孜宗山法王殿与拉萨哲蚌寺措钦大殿三世佛殿两处壁画,即至晚在14世纪末15世纪初此类十六罗汉与达摩多罗尊者组像即已形成并流传于西藏。  相似文献   

7.
藏传佛教在热贡地区的传播历史悠久,热贡艺僧和民间艺人,将来自域外的佛教绘画艺术,依托藏民族传统文化,在题材、技法、色彩、工艺、风格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创新,形成了热贡独特的宗教艺术——唐卡。唐卡是热贡艺术的精华,是热贡文化的重要内容。绘画唐卡和堆绣唐卡以其特殊的文化意义和艺术价值,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今天的热贡地区果花飘香、丹青出彩,唐卡艺术形式多样,青海省黄南州同仁县热贡艺术馆陈列展览的唐卡绘画精美绝伦,这一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传承,也走向了世界艺术的殿堂。  相似文献   

8.
16世纪末,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1507~1582)与藏传佛教格鲁派领袖索南嘉措(1543~1588)共同努力建立的蒙藏友好关系,在四世达赖喇嘛云丹嘉措时期,得到了继续发展和巩固。这在格鲁派发展史及蒙藏关系史上,都是具有特殊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正>大慈法王像缂丝唐卡源自明代,采用中原地区传统缂丝工艺织造而成,表现的是明代藏传佛教格鲁派重要上师、汉藏交流史上的重要人物——大慈法王释迦也失。唐卡纵109厘米、横64厘米,现藏于西藏罗布林卡,为国家一级文物。释迦也失(1354-1435年)系拉萨蔡公堂人,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的八大弟子之一,曾于永乐十三年(1415年)与宣德九年(1434年)两次赴京觐见明朝皇帝。“大慈法王”便是明朝中央政府对其授予的封号。唐卡画面上,释迦也失造型生动、传神写实,头戴金边五佛宝冠,头部后有佛光,  相似文献   

10.
西海“流虏”是指经常往来于蒙古草原与青海湖地区的蒙古部众,他们为护持藏传佛教而频繁来往于蒙古与青海甚至是西藏之间。他们的行为在客观上密切了蒙古与青海西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使格鲁派在蒙古迅速普及并在西藏占据了优势地位。从长远来看,流虏”对蒙藏关系的沟通为清朝进一步巩固多民族统一国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热贡艺术是藏传佛教文化中的重要艺术单元,具体包括了唐卡、堆绣、雕塑、壁画等造型艺术,它因13世纪左右发祥于青海省黄南县藏族自治州同仁县隆务河畔的热贡(藏语金色谷地)而得名。随着藏传佛教在当地影响力的不断扩大,热贡艺术的创作也逐渐成为了当地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在热贡地区的吾屯、年都乎、郭玛日、  相似文献   

12.
次仁加布 《西藏研究》2010,(2):F0002-F0002,F0003
夏千佛石窟位于扎达县东噶乡拜沟谷上部,石窟内的壁画约绘于12世纪,是古格王朝区域内上北与下北壁画艺术的主要枢纽和汇聚,它放射着古格早期佛教壁画艺术的光芒。同时,该石窟壁画向世人展示出一幅风格浩繁、地方特色浓郁、色彩斑斓以及内容丰富的艺术画卷。世人从中可以领略到阿里古格王朝时期,藏传佛教后弘期佛教新密壁画艺术的魅力,目睹古格石窟壁画艺术出神人化的结晶。  相似文献   

13.
热贡唐卡是热贡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藏传佛教艺术的感染力,其传承与保护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通过田野调查,整理和分析了在现代社会发展以及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热贡绘画唐卡多样的传承方式,分析了其产生的问题,认为需从政府、教育、社会等多个层面进行全方位的保护。  相似文献   

14.
美岱召是明代格鲁派传入土默特部后建立的最早寺院,保存有大量明清时期壁画,琉璃殿是早期建筑之一,绘有藏传佛教五派领袖、大德人物.佛殿内壁画被覆盖后重绘,殿顶木板画尊像人物更是扑朔迷离,许多年来这些都未引起研究者重视,本文就这些壁画诸多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妙因寺万岁殿外回廊壁画是明初重要的藏汉佛教美术遗存.以往对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东、西壁佛传壁画内容及风格源流的探讨方面,尚未对北壁东段《一百本生传》壁画的内容做出完整准确的辨识,同时也很少探讨其画风和画稿来源等问题.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并结合藏汉文献和目前所发现14世纪在西藏(尤其是卫藏)地区流行的相同题材唐卡画作,对此进行探讨.经比较分析,笔者认为该铺壁画在全画的整体构图和具体各个佛本生故事画面的图式特征方面明显受到了这些唐卡画作的影响,并由此认为,该铺壁画的画稿应是从西藏带来.从该铺壁画所呈现出与东、西壁汉传佛传壁画相一致的技法特征来看,该铺壁画应为一组同时也绘制了东、西壁壁画的汉地画家所绘.  相似文献   

16.
清王朝时期,藏传佛教成为阜新地区蒙、满、汉民众的灵魂主宰与精神归宿.因此,这一时期寺庙众多.壁画作为寺庙殿堂装饰的重要部分,亦承载着教化民众、宣扬佛法的功用.蒙古族藏传佛教寺庙圣经寺壁画融合印、藏、汉等地的多种文化艺术元素,以其丰富的内容、精巧的构图、绚烂的色彩、高超的技法,呈现出与众不同的地域特色与民族特色.作品既有印藏佛教壁画的端丽、妍美,也有中原画风的潇洒蕴藉和平朴精细,更饱含着蒙古族蓬勃、昂扬、粗犷豪放的民族气韵,充分体现出艺术与教义的完美结合,堪称清代东蒙地区藏传佛教壁画艺术的典范.  相似文献   

17.
唐卡艺术丰富多彩,被称为"可以移动的壁画"。唐卡构图形式丰富多样,对于装饰画和大型壁画的学习具有可借鉴之处。本文通过举例分析等方法,主要从唐卡构图适用于大型壁画教学中的合理性、适宜性以及将唐卡构图引用到教学中的方式进行表述,同时也表达了一些笔者对于唐卡和壁画,以及两者关联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佛教传人藏区后,随着藏族社会的发展而广泛传播、发展,成为一种被藏族化了的宗教——藏传佛教。活佛转世便是藏传佛教一大特色,它与佛教在藏区的传入、融合和发展的历史有密切的关系,是佛教理论在藏族社会中具体运用的结果。本文试就藏传佛教格鲁派之最大活佛世系之一达赖喇嘛转世制的产生及寻认灵童经过,作一简述,不妥之处,恳请指正。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阿拉善地区的社会文化脉络中探析阿拉善信仰的根源。阿拉善蒙古人是卫拉特蒙古诸部离开故土迁徙到阿拉善地区后逐渐融合形成的,阿拉善信仰是他们的精神世界。本文通过追溯阿拉善信仰的形成以及分析阿拉善祭祀表现形式中的特点,呈现了阿拉善蒙古人精神世界的根底。阿拉善信仰中融入了两种信仰文化,即萨满教和藏传佛教。换言之,阿拉善信仰传承了先祖的知性,保留着萨满教崇拜的自然神灵和祖先神灵等信仰的中心思想,同时结合了藏传佛教的表现形式。阿拉善信仰继承了蒙古乃至阿尔泰诸族信仰的内涵;佛教在阿拉善信仰中作为中介联系了信仰对象和民众,接茬发挥了原有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特色,进而在祭祀中起到沟通神界与凡界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钟子寅 《中国藏学》2013,(1):164-172,201
文章讨论甘肃永登鲁土司所属的显教寺天顶所发现的一组唐卡组画(现藏永登县博物馆).透过此组组画与其他永登寺院遗存,文章建立起该地区藏传佛教绘画的风格发展序列.首先透过藏文编号与风格,重建了该组组画的配置,并界定了其外围作品群;接着透过风格与教法史等证据,将组画的年代订为17世纪下半叶;最后,透过考证其中一尊祖师像为五世达赖喇嘛,将此组作品放在1652年五世达赖喇嘛赴北京的历史与文化脉络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