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学前教育是教育体系和终身学习的开端,学前教育的发展质量与层次直接关系着亿万幼儿的成长与成才,与每个家庭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关系着祖国与民族的明天。为了调查家长对学前教育的需求及满意度,采用自编学前儿童家长教育需求及教育需求满意度问卷,对随机整群抽取的四所幼儿园的195名幼儿家长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首先,学前儿童家长教育需求总均分为4.200,学前儿童家长教育需求满意度总均分为4.306。其次,小中大班儿童家长教育需求与教育需求满意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均<0.01)。最后,幼儿班级、便利性服务需求、教师职责需求均进入回归方程,对学前儿童家长教育需求满意度有显著预测作用。结论:第一,学前儿童家长教育需求及满意度所得均分较高,处于中上水平;第二,学前儿童家长教育需求越高,其教育需求满意度越高;第三,家长满意度受到幼儿班级、便利性服务需求和教师职责需求因子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2.
学前教育、家庭教养方式的价值性研究以及青少年社会交往能力的研究由来已久。笔者使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 2013-2014年基线数据进行量化研究,结果表明,家庭教养方式在是否接受学前教育和青少年社会交往能力之间有着显著的 中介作用,且在农村地区更为显著;学前教育可得性在城乡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等。国家要进一步加强公共教育资源投入,改 善学前教育不平等;加强家园合作,完善学前家长教育;发挥多方力量推进实现留守儿童幼有所伴,增进儿童积极情感。  相似文献   

3.
采用自编问卷调查了学前儿童性别角色教育现状,发现当前学前儿童性别角色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体现在性别角色教育意识、性别角色教育内容、性别角色教育形式和性别刻板印象四个方面,其中尤其以性别刻板印象问题较为明显或严重。在对上述问题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教育策略,主要包括加强对在职学前儿童教师培训,提升其学前儿童性别角色教育的意识;根据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选择适宜的性别角色教育内容与多种多样的教育方法;采取适当措施尽量淡化性别的刻板印象;性别角色教育还应体现出渐进的发展阶段性特点等。  相似文献   

4.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必修课。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整体水平不高、学生科学教学效能感较低、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被忽视等因素,导致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研究者基于PBL教学模式及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开展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教学效能感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改革。PBL教学改革有效提升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人类社会的现代发展提出了研究和解决女性教育问题的历史性任务。性别差异、性别平等和个人发展是女性教育和社会性别教育必须坚持的原则,也由此规定了女性教育的内容。我们应当在此原则下,对以下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如何从根本上保障女性受教育权利的实现,整体提高女性的科学文化素质;如何消除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性别歧视和性别偏见,为女性成长成才扫清障碍;如何把握建立在性别差异基础上的性别平等;如何重新定位男女性别角色,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建立一些新的社会准则和规范;以及如何通过提高女性教育质量,从根本上改变女性社会参与度不高的状况等。  相似文献   

6.
"尊重的教育"理念对当前我国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从"尊重的教育"理念出发,分析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政府责任缺位,忽视学前教育的公益性;违背学前儿童的成长规律,过度开发儿童潜能;"小皇帝"和"小奴隶"式教育并存,严重影响了学前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针对以上问题,学前教育改革应加快教育立法,以法律保障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强政府投入和管理,实现学前教育的公益性;提高教育者的科学育儿水平.  相似文献   

7.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颁布实施,促使广大幼教工作者在更高的研究平台上对幼儿园课程进行理性反思.在<纲要>中对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也做了全新的诠释.<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指导>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是学前专业学生在职前、职中必须具备的教学活动之一.师范学校开设<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指导>课程目的是使学前学生懂得、学会研究如何对学前儿童实施艺术教育.本文从实践方面来研究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指导课堂教学,从而对<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指导>课堂教学实际提出一些参考性建议,旨在为学生的将来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韩国政府不断推进学前教育公共化服务体系的建设,通过制定《婴幼儿保育法》和《幼儿教育法》明确幼儿入园 的权利,为学前儿童提供无偿保育津贴,通过对弱势群体儿童实施重点保障措施等确保学前教育的入学机会公平;通过推进保 教一体化建设,实施全国统一的“Nuri 课程”,进一步加强学前教师专业化发展,通过践行学前教育义务性认证制度等措施,确保 学前教育过程的公平性。然而,在此过程中出现了新的问题,如实际补贴与预算不符、无偿保育实施过程中的学前教育不公平 现象、教师准入一体化及评价认证中的问题等。借鉴韩国学前教育的经验,我国应不断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 设;推进学前教育精准扶贫;通过立法保障学前教育的政策规范;进一步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和评价体系建设;统筹规划0~6 岁 儿童保教服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9.
消除性别歧视 促进女性健康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生存与发展问题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但是不平等的社会性别关系严重阻碍着女性的发展,如男女就业机会的不均等束缚着女性主体性的发挥、生理特殊性未得到应有保护、特有的家庭价值未被社会认可等。剖析其根源,既有“三从四德”的传统性别观念与传统教育的性别偏见,又存在市场经济的一些负面效应与大众传媒所传播的性别歧视的文化观等因素,阐述了公正的社会性别关系是女性得以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
培养什么样的幼儿,是学前教育的首要问题。厘清学前教育阶段儿童核心素养的培育目标是办好学前教育、提高学前保教质量、健全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前提和导向问题。学前儿童核心素养的内涵界定从儿童培养总体规格层面回答“学前教育培养什么人”这一问题,而学前儿童核心素养框架的构建从人才培养关键素质结构层面回答“学前教育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基于国内外文献和政策分析,探讨学前儿童核心素养内涵和理论基础,构建由身体发展与健康生活素养、人格素养、社会融合素养、双基素养四大维度15个指标构成的学前儿童核心素养指标框架。从园长、教师、家长三大利益相关主体视角,对该指标框架进行认同度调查,结果发现:三大利益相关主体对框架中学前儿童核心素养指标的认同度普遍较高,且具有高度一致性,呈现出重保育素养、对智力素养的重视让位于非智力素养的特征和趋势,但总体缺乏对儿童精神和情感发展需求及社会责任与融合需求的关照。  相似文献   

11.
浅析现代幼儿性别教育的基本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性别平等教育要从"源头"抓起,毕竟男女幼儿成长的经历和体验不同,造成了他们未来发展的不同.正确的性别教育应该从学前教育入手,尽早干预性别刻板印象对幼儿的不利影响,形成现代幼儿性别教育观.本文以社会性别理论为基础,探讨了现代幼儿性别教育的含义与特点、教育目标及其教育原则.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在加强两岸学习交流中有着特殊的人文、地缘的优势,比较闽台近年来高校性别平等教育情况,可以看出两地在法律政策、管理机构、课程体系、教育理念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台湾地区丰富的性别平等教育经验为福建省高校性别平等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对促进我国内地社会性别和谐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社会性别视角下的高等教育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我国女性在教育权利与入学机会公平方面得到了较多的保障,但仍存在些许不平等,尤其表现在教育过程与结果方面:社会性别分工意识影响学科选择和偏移,性别刻板印象影响教育过程不公平,家庭角色与社会角色的冲突影响教育结果不公平。  相似文献   

14.
我国法律笼统规定男女两性在各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然而这样的法律规定并未完全实现男女平等的立法目的,男女两性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领域仍然存在着诸多不平等。教师在教授学生法学理论与法律制度的同时,应注意将性别平等的意识纳入法学教育过程中,为学生讲解分析法律制度的同时引领学生观察和思考法律制度的实施后果,引导学生发掘并反思法律制度在中性化规定背后隐藏的性别不平等。  相似文献   

15.
加拿大萨斯卡彻温省中小学阶段的性别平等教育不仅富有特色,而且已发展得相当成熟,其精心开发的性别平等教育的目标、原则、策略、实施模式与方法等形成了有效的运行体系和机制。无论是在理论的构建层面还是实践的操作层面,他们的先进理念、理论和做法对我国中小学的性别平等教育都具有积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农村初中女生性别教育应立足于相应的性别文化之上。以"男性为主导"的性别文化,制约着农村初中女生性别教育的顺利开展。因此,树立女生主体意识的性别教育理念,建构体现男女平等的性别教育课程内容,建立突出性别关怀的性别教育评价体系,走一条性别文化的重建之路,就成为推动农村初中女生性别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以华中农业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生为调查对象,对大学生性别满意度、性别观念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期望对高校性别教育的深入开展、促进男女大学生都获得充分、自由、平等和全面发展有所帮助。调查发现,大学生对自身性别总体比较满意,男女生的性别满意度存在一定差异,性别观念体现出传统与现代的交织。基于高校性别教育的相对缺失以及大学生对于性别教育的强烈需求,建议高校特别是农业院校尽快开展性别教育。  相似文献   

18.
国外社会性别发展研究进展及对我国性别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社会性别是指在生物性特征之外的个体特征和社会性特征.在传统的社会性别理论基础上,Ruble和Martin(2003)提出了新的性别理论框架,该框架已经成为当代社会性别发展的主导理论.本文对Ruble和Martin的社会性别发展理论进行了介绍,并以此为基础,将社会性别发展分为性别角色发展和性别平等意识发展,并相应地将性别教育内容划分为性别角色教育和性别平等意识教育两方面,并结合我国性别教育现状,对性别教育的有效途径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性别模糊反思了刻板的父权文化,发轫于现代生产方式,呼应了社会性别意识所推崇的理念,推动了性别领域的不断反思,使双性化教育在促进性别的全面发展领域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