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漫长中世纪欧洲的典型特征是基督教文化上的统一和政治上的分裂。文章通过对中世纪欧洲认同形成历史的梳理,指出中世纪的基督教文明是“欧洲观念”的重要来源之一,是形成欧洲认同的基础,并以此为视角分析欧盟东扩过程中基督教文化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世纪,位于亚欧大陆交界的博斯普鲁斯海峡上的拜占庭文明,曾在中世纪世界文明发展过程中占有着举足轻重地位。这种融汇性文明混融了古希腊文化、罗马文化、基督教文化和亚洲东方文化,并继承与融合这些文明的优点,将其发扬光大。在千年的帝国发展之中,其优秀成就是五彩缤纷、多种多样的,包括宗教、法学、史学、文学和建筑等涉及拜占庭社会的各个方面。拜占庭文明的影响有对希腊古典文化的保存、中古西欧文化、斯拉夫文化、文艺复兴的发展和阿拉伯文化产生了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拜占庭文明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是巨大的,尤其是对于欧洲文化的作用,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中一笔不可小视的财富。  相似文献   

3.
中世纪宗教文化观念的历史影响和当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西方中世纪信仰时代理解为与现代断裂的黑暗时代的传统观念并不符合历史的实际,需要重新加以审视。分析表明,中世纪基督教的文化观念在科学、法制、合理经济行为等方面,对后世欧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现实的文化处境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中世纪宗教文化观念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4.
法兰克王国是欧洲中世纪所有蛮族王国中最强大和最重要的力量,主宰西欧三个多世纪,对欧洲的历史发展进程有着诸多方面的深远影响,本文试从欧洲中世纪封建制度的形成,政教联盟体制的确立,文化形态的发展等角度论述法兰克王国对欧洲中世纪文明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圣·奥古斯丁并不属于欧洲中世纪的思想家、宗教家和哲学家,只不过是古代基督教神学的拉丁教父而已。但由于他生活在罗马帝国及其古代文化已近解体,基督教逐渐开始占据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历史文化转折时期,加之他的思想对欧洲中世纪基督教思想学说影响极为巨大。因此,他的创作带有鲜明地文化转型特征。《忏悔录》无论在思想内容和艺术特征上都与古代文化明显不同,而对后代欧洲中世纪文化和文学具有开拓之功。  相似文献   

6.
东正教与俄罗斯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正教是俄斯最主要的宗教。从 10世纪“罗斯受洗”至今 ,东正教在俄罗斯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有过极其重大的影响 ,在当今的俄罗斯社会生活中仍有着特殊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论欧洲中世纪文学的文化成因及其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洲中世纪文学是西方文学史中重要的现象之一。除社会政治经济原因外.它是当时多种文明和文化相碰撞融合的产物。这种融合集中体现在诸种蛮族文化自身融合和与古希腊罗马文化的融合上,也体现在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的交融以及宗教文化与世俗文化的交融上。正是在这些多种文化相互碰撞融合的过程中,这一文学体现出了承继着历史文化精髓的独特的中世纪人文精神、吐纳包容的新质宗教体系和文学内容形式的多样性构成三大特征,从而开创了人类文学艺术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8.
任何人的行为与思维方式都无法离开其所处的社会环境而独立存在,女性也是如此.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学范畴也形成了独特的女往文化.这种女性文化将长期规范着女性的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近代欧洲,许多男性思想家从男性文化本位出发,把女性文化的内容用男性价值观念加以进一步的具体规范,形成了女性文化的特定内涵并把它灌输给女性,成为一种社会约定俗成并且有理论根据的思想意识.  相似文献   

9.
“人贵于物”的原则是对人的价值的尊崇与肯定。从先秦直到明清,历代儒士都高扬着“人贵于物”的大旗,使这一原则不断发展、充实、完善。由于中国封建社会基本上是以儒家学说为官方意识形态的,因此儒家尊崇人的价值的思想已深深渗透到政治文化的方方面面。从而使中国传统文化不仅独具重视人的价值的特色,且使社会生活也相对于中世纪的欧洲更加文明和人道。  相似文献   

10.
提到欧洲历史上的“中世纪”,恩格斯的论断是常常被引用的:“基督教把文明、占代哲学、政治和法律一扫而光”,“科学成为了宗教的婢女”。流行的观点甚至认为在“黑暗的中世纪”其艺术必然也是灰暗晦涩的。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中华民族和俄罗斯民族由于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而引起的社会交往上的较大的差异这一问题,从迎宾礼仪方面、宗教信仰方面和公共场所方面研究了俄罗斯民族文化生活礼仪的特征。结果表明:了解俄罗斯民族文化生活中的礼仪,对学习俄语、增进中俄两大民族的传统、友谊、促进两国人民的交往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东正教媒体在俄罗斯的兴盛是当今社会值得关注的、俄罗斯的一个宗教文化现象。其特点表现为:数量众多,内容丰富,受众广泛。东正教媒体在现代文化环境中进行的传播活动,以及它所展现出的现代性与宗教性互相结合的特征是其它教派媒介不能企及的。这种独特性,既发挥了宗教组织的作用、解决了俄国的一些社会问题,又积极地推动了东正教的纵深发展和传播。东正教媒体的多维特征及功能不能不引发人们对它的探究。  相似文献   

13.
宗教问题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安全、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在我国现有各类宗教信徒中,农村女性信徒占绝大多数。考察她们信教的原因,主要表现为宽松的政治环境、农村基层组织宣教工作不力、妇女科技文化素质偏低、农村精神文化生活贫乏、宗教文化诱导乡村文化环境失范等。农村女性信教对社会造成了诸如削弱基层民主政权、危及社会治安、妨碍脱贫致富、制约精神文明建设、异化亲情友情等危害。因此,应采取提高认识,落实齐抓共管机制;强化载体,提升妇女思想道德境界;加大力度,提升妇女科学文化知识;加强建设,丰富农村文化活动,优化素质、提高队伍管理水平等措施。  相似文献   

14.
民间宗教交往与近代广西民族地区城镇经济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宗教活动是人们社会交往的基本形式,研究宗教交往是探析少数民族物质生活与经济交往的重要视点.文章从少数民族地区宗教交往与城镇发育的互动角度,探析商品经济的发展并不必然排斥宗教或迷信活动,说明了城镇经济是通过利用与改造原有的宗教交往体系的过程形成的.  相似文献   

15.
在西美尔的思想体系中,"宗教性"是宗教的本质和内核。不同于实体宗教,"宗教性"既是宗教灵魂的基本存在,也是一种社会精神结构。在西美尔看来,整合性功能是宗教和社会的重要内容,而宗教整合性又是社会整合性的绝对形式。西美尔认为:"宗教生活和社会生活之间最深刻的形式关系就在于,个体作为其集体成员的属性永远都是有限规定和个人自由的某种混合。"面对宗教的现代困境,西美尔指出,只有对个体宗教生命本身的回归,才能超越信仰主体与信仰对象之间的二元对立,实现灵魂的拯救。  相似文献   

16.
社会性别视野下的佤族妇女宗教信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佤族原始宗教信仰中佤族男女基本是平等的。随着农业劳动的分工、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及社会性别制度的逐步建构,从社会性别视角分析佤族妇女的宗教信仰,发现男性在宗教活动中占主导地位,是宗教仪式的主持者,而佤族妇女则更多是追随者,且信徒众多。在宗教信仰活动和仪式中,佤族妇女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处于不同的地位,并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青年的人生价值观反映着特定时代的青年对人生的价值判断与选择.本文通过对社会转型期中俄两国青年人生价值观变化与比较的分析,旨在展示不同的改革路径和社会转型背景下两国青年人生价值观的异同,认识改革进程、社会转型与青年人生价值观内在的紧密关联,从而为我们比较中俄两国的改革进程与社会转型提供一个特殊的观察视角.  相似文献   

18.
徐訏是中国现代文坛上一位个性独特的作家.从早期社会改革的实践者到晚年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徐訏以其卓尔不群的人生追求与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把宗教关爱的目光投向生命的终极意义和对理想人生的憧憬.徐訏的很多作品传达出强烈的宗教感,在佛教意味、道教色彩和基督教情怀的交融中抒发对于人性与心灵深处的探询和对于人生哲理的宗教式感悟.  相似文献   

19.
在美国历史上的进步主义运动时期,中产阶级白人妇女与宗教之间的关系是复杂而微妙的。作为进步主义运动时期最杰出的女性,简·亚当斯宗教观的发展和变化具有鲜明的代表性。简·亚当斯对于宗教的矛盾态度与个人因素有关,更与当时的社会环境相关。在简.亚当斯看来,女性参与社会改良既符合社会利益,又符合家庭利益。而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维护宗教精神,就必须突破宗教机构和教条的局限。简.亚当斯的宗教观以实用主义哲学为本,是实用主义宗教观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20.
试析唐传奇中"仙妓合流"现象的历史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仙妓合流是唐代诗文中出现的文学现象 ,其中 ,仙女与妓女有着不解之缘。这一文学现象的直接原因是唐代许多女冠兼有娼妓之身份 ,其根本原因要从宗教理论和社会现实两个方面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