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走不出的怪圈——丁玲晚年心态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丁玲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最具悲剧色彩的人物。十年浩劫之后 ,结束了二十余年流囚生活 ,一向以尊重自我、渴望自由、为追求健全的社会和合理的人生而奋斗的丁玲 ,没能象读者所期望的那样浓笔重书 ,揭露极左路线给她自己 ,同时给全民族造成的深重灾难 ,而是陷入一个永远走不出的怪圈。本文对此现象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相似文献   

2.
晚年丁玲的文化心理相当复杂。作为"政治化"的人物,丁玲建立起了自己的政治视镜,在僵化的政治说教中表现出其封闭、保守的文化心理。其访美之行,作为一面具有强大文化聚焦功能的镜子,突出地呈现了这种保守性。作为一个"被看者",她以公众话题上的政治宣传和对个人经历的政治性阐释,打造出了政治化的"丁玲形象";作为一个"看者",她有意拆解美国文明,在充满转折和对比的思路中,以国粹心态和政治成见描绘出了她心目中的"美国形象"。因而在她所描绘的"美国形象"中,仍然有她自己的"丁玲形象"在。  相似文献   

3.
丁玲无意走上创作之路,却成为中国现代特有的知名作家之一。她早年的小说《梦珂》、《莎菲女士的日记》、《阿毛姑娘》等作品的主人公都是女性,她们具有对传统男尊女卑的极端反叛的非常鲜明的特点。"莎菲"更是这一时期文学的典型代表,一时成为丁玲的代名词。这些作品闪烁着"五四"追求自由、民主的精神光芒,也充满湖湘文化敢为人先的精神。这些在男人世界中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小说形象,正是作者的缩影,也是湖湘文化的精神体现。这与其一生坎坷不平,晚年政治化的心态也有着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探讨了丁玲解放区小说创作的成败得失 ,既肯定了作家对新生活的热烈讴歌 ,揭露时弊的过人胆识 ,以及剖析人物灵魂的深刻表现力 ,也分析了作家此时创作艺术价值不及思想价值的倾向及其原因 ,为今天的小说创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美籍华人女作家聂华苓一生历经两次放逐,即大陆——台湾——美国,加之聂华苓经历复杂、生存艰难,个人的心理体验较之一般放逐者更为苦难,故而笔触所及颇能代表移民者生活情状和感情历程。在作者一生创作里,放逐与回归的主题概括了聂华苓创作全部内涵。作家的情绪化体验说明,文学研究不但要观照形成作家主观情感和心理特征的社会性因素,如历史背景;而且也要重视作家的情感特征对创作的反作用。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文化的转型期,商业大潮的侵袭使得作家的创作心态和文化心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女性作家而言,她们更加敏感于时代与女性生存空间的变化,因而掀起了一次女性写作的高潮,女作家的文化立场和写作姿态在这一浪潮中以迥异于男性的文化心态呈现出来,凸显了女性主体精神的特异性和潜在性.  相似文献   

7.
女性意识与政治意识的交结——谈丁玲创作中的两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玲作品中具有强烈的女性意识,在五四时代表现出别具一格的先锋色彩。在其后的创作中,政治意识开始凸显并占据主导地位,女性意识弱化,形成了以女性意识为基点,以政治意识为客观表现形式的双重性特点。这与作家理论素养及创作思维的局限性有关。但政治意识的强化并没有完全湮没作家的女性意识,仍不时以探讨民族、阶级解放的方式表达对社会变革中女性命运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魍魉世界》和《风雪人间》,是两部“奇”书,它们为丁玲的创作生涯划上了句号,又为她的创作道路迈向顶峰而长留于世.前者解开了长期流传的丁玲“在南京自首叛变”之“谜;后者展示了被沦为”右派”的丁玲在北大荒的不幸遭遇.在极为复杂的创作心态下诞生的这两部“奇”书,既给人们留下了无限广阔的思索空间,又给作者自己塑造了两个不同历史时期的特定环境中的共产党员形象,但也带来了一些遗憾和缺陷.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丁玲是一个颇具魅力而又不断争议的女性作家。纵观她的一生 ,2 0世纪中国历史的每一次重大变动 ,几乎都会影响到丁玲 ,丁玲也自觉不自觉地受其影响。在思想、生活、创作上 ,丁玲始终与 2 0世纪的中国社会粘在一起。从丁玲在社会变动中的创作和女性角色定位来阐述她在 2 0世纪女性创作、女性话语世界建构中的独特作用 ,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全面分析探讨了丁玲”左联”时期小说创作的成败得失,既肯定了她勇于开拓新的描写领域的创新精神,以及作品所取得的突破性成就,也分析了本时期丁玲小说艺术水准下降的原因,为今天的小说创作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1.
文化与心理的关系一直是主流心理学争论不休的话题,新兴起的文化心理学和进化心理学,各自提出了新的文化观,进一步阐释了文化与心理的关系,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视角。进化心理学和文化心理学都对文化提出了独特的解释,都认为生态环境对文化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两者在关注的视角、建构观、研究方法及范式和文化范围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2.
跨文化心理学与文化心理学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文化心理学主要沿袭自然科学的研究模式,通过比较不同文化群体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差异性和相似性,得出更具普适性的心理学理论。文化心理学主要遵循社会人文科学模式,研究文化与人的活动、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它们分别从外在于文化和内在于文化的不同角度阐述了文化与心理学的关系,并将通过建构一种更高级的深层结构,沿着对文化整合思考的理论方向进一步发展,最终将文化真正整合入主流心理学中。  相似文献   

13.
文化心理学与本土心理学的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土心理学与文化心理学是20世纪中后期兴起的两种心理学研究取向,二者在很多地方类同或相似,如都反叛主流心理学,都注重心理和行为的文化差异性与特殊性,都强调主位研究、同文化研究和生态学研究等方法与策略。但二者在研究对象、内容与范围、研究的根本目的、基本假设和方法论等方面也有不同之处。基于二者的类似之处以及“本土”或“本土化”易引起误解和其内涵不明确、不确定等原因,应把它们整合在一起,都采用文化心理学这一概念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4.
文化心理学的理论困境及突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人文转向之产物,重视对不同文化群体或个体心理差异的研究,要求把文化纳入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以摆脱西方科学主义倾向心理学因排斥文化影响而产生的理论困境。但是通过对其理论假设的分析发现,文化心理学也潜藏着制约其发展的危机,如果不对这种危机进行清楚的认识并提出解决的方法,那么文化心理学也将陷入自己预设下的理论困境。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化取向的心理学发展迅猛,得到了心理学界广泛的关注。然而对于文化取向心理学的历史脉络还缺少必要的理论考量。文化取向的心理学经过了哲学心理学、民族心理学、科学心理学三个发展时期。从历史角度出发,追溯文化取向心理学的历史,为反观当代心理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和认知心理学家杰罗姆·布鲁纳,提出了以意义为中心的认知心理学体系,强调跨学科融合,推动了心理学和人类学的整合,探讨意义生成的过程与机制,形成了以意义与叙事为中心的文化心理学。布鲁纳建立的文化心理学通过对叙事实践的研究,探讨文化在经验、记忆和社会行为的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不仅促进了心理学和人类学的研究和理论化,还直接影响了教育、医学和法律领域的研究与实践,为理解文化与心智的关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文化品格:心理学概念重新考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心理学概念自科学化以来,一直沉湎于描述性、逻辑性、普遍性和合理性的追求中,试图以缜密、精致的概念之网为心理学的科学化正名。但是,心理学概念在理智、客观的学术意义背后有着鲜明的界域性、合情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等文化特征。在每一个概念深层次上,都有着那个时代的民族渊源、历史和文化背景,表征了心理学家独有的价值观、人生观、自然观,这是理解该概念真正精髓的基础,从而,为重新理解和诠释心理学的独特性提供了全新视角。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文化心理学指以中国文化为背景、为底蕴,兼顾中国文化与心理学等两个角度来研究中国人心理与行为规律的一门学科。主张用“基本问题论证法”而不是“内容相似论证法”来证明中国文化里确有心理学。为更好地开展中国文化心理学的研究,主张坚持“一导多元”的方法系统,并对此方法系统中的语义分析法、深度比较法和实证检验法作了操作性颇强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现代心理学出现的文化转向思潮似乎预示着该思潮试图成为现代心理学何去何从的有力注解。但是,现代性二元对立思维一直若隐若现贯穿于文化转向思潮当中,成为挥之不去的阴影。所以,该思潮还不是拯救心理学的一剂良方。分析心理学文化品性表达和解说了在一个文化解释框架下对心理学根本问题的认识,对逻辑的、技术的外表下心理学诸要素的文化特征总体深入的概括和挖掘,从而实现对心理学完整、深刻的把握,在根本上回答心理学到底是什么。这既是对心理学文化转向根本的超越,也是对心理学学科性质的独特探索和追问,其中折射的不仅仅是研究思维的根本转变,更重要的也是心理学观的深刻变革。  相似文献   

20.
文化心理学的兴起及其研究领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新分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将注意力放到文化问题上,因为他们逐渐认识到人类行为的各个方面都受到文化的影响.本文在学科互动交融的背景下分析了文化心理学的理论发展,并讨论了文化心理学的兴起和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