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这种修辞方式叫比喻。比喻是汉语中运用得极为广泛而且表达效果很好的一种修辞方式,它被人们称为“语言艺术中的艺术,语言艺术中的花朵”。从历史的角度看,比喻也是汉语中一种主要的传统的修辞方式。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写议论文时,有一个通病是“观点加材料”,即只讲事例,不说道理,或罗列现象不作分析。前者赘述同类事例代替说理,后者列出种种现象替代分析。这两者都没有开展议论,作出分析,讲好道理,所以下的结论不是感到少根据,就是觉得有些武断,这样的文章就没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3.
哲学之为穷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哲学追索根本的道理,使各种道理贯通的道理.追索根本道理,不是无限向前追逐,而是对道理之为道理进行反思.穷理并不是从一个现成道理追向另一个隐藏更深的现成道理或日客观规律,仿佛它像对象那样独立于人类理解,可从外部加以掌握.根本道理作为反思之理,始终与我们对道理的领会和理解密不可分.道理只在语言中获得其确定的形式.概念考察是穷理的核心.概念考察关心的不是语义学,是道理.哲学是对常理的反思,这种反思须借助自然概念展开.一个哲学家对某一概念的使用,可能与我们通常的用法不尽相同,但他的这种新用法.只能依据延伸这个概念原本所包含的道理,而不是通过对这个概念进行人为定义.  相似文献   

4.
修辞方式又叫修辞格或简称为辞式、辞格。它是人们长期运用语言技巧所形成的凝固的形式,是修辞学所研究的主要内容。彝族人民经过长期语言实践,所形成的辞式是丰富多采的。本文拟对其中比喻、借代、比拟、夸张、对照、衬托等六种辞式进行初探。谬误之处,请读者批评、指正。 一、比喻 (一)比喻的作用和分类 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同它相似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这种修辞方式叫做比喻。 比喻里被比喻的事物叫“本体”;用来打比方的事物叫“喻体”;联系二者的词语叫  相似文献   

5.
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带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这种文体不仅能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语文知识的教学,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它的特点是:寓意深刻、短小精悍、情节生动。教学这种文体一般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一、了解寓言内容,理清故事情节 寓言是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来说明道理的,因此它的故事性很强。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很强,而理解能力相对较弱,一篇好的文章,低年级的学生记亿时会一字不差地全背下来,但是要求讲述大意时他不…  相似文献   

6.
通俗文学表现特征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俗文学表现特征论张家恕各种各类的文学既然都是文学,无疑是有着一定的普遍性质的,那么,衡量或制作各种各类的文学,无疑也有着一定的普遍标准或目标。这道理是成立的、正确的,可实行起来却难乎其难,每每陷入这样的困境:1.追求普遍性质时放弃种类的差异、特殊性...  相似文献   

7.
英汉形象词语的表达是修辞格的一个部分。我们对此进行研究和探讨,对深化改革我国的外语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提高我国英汉互译水平,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这里主要是论述英汉形象词语用法的比较。人们在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同它有相似之处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比拟,这种修辞格称之为比喻(FigureofSpeech)。修辞格的“明喻”,是比喻的一种,其喻词在英语中有as、like、seem、asif.asthough、suchas等等。在汉语中有“如、像、好像、犹如、如同、好比、比如、似、似的、似乎、仿佛、犹、若、一样、一般”等等。英汉明喻的基本格式…  相似文献   

8.
2004年2月11日,黄克剑先生在泉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所做的《天职观念和范本教育》的演讲中,提出并阐述了"范本教育"这一生命化教育方式的重要思想。黄克剑先生认为,我们的教育方式,不外平两种:一是道理教育,一是范本教育。在科学教育方面,就知识的创新来说,起决定性作用的是范本教育而不是道理教育。就人文意识的陶染和人文学科的教育来说,其教育方式应当主要是范本教育。范本教育的提出给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的启示是:重新检视反省通行的道理教育方式,自觉地运用范本教育的方式,身体力行的为学生提供好的或比较好的范本,更好地担负起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一、范本教育与道理教育的区别:按黄克剑先生的归纳,"我们的教育方式,不外乎两种:一是道理教育,一是范本教育。"道理教育在于  相似文献   

9.
风水 《社区》2007,(11)
有人认为,一切听似与“风水”相关的说法都是“迷信”,也有人偏偏爱听这样那样的说法,尤其是住宅方面的种种讲究。笔者从几位建筑师那里了解到,有些“说法”恰好与普遍的规划或设计常识相符合,从设计的角度和人们使用时心理感受的角度去理解,还颇有道理,权可当做是对某些设计规范的通俗解释。  相似文献   

10.
为了把事物描写得更形象、更生动,把道理说得更明白、更透彻,举出另外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是英国文学著作中常用的比喻修辞格;其种类繁多;但寻根究底,都是通过抓住本体或本体事例与喻体或喻体事例之间的相似点,用或不用比喻词、采取一定的语言形式来构成不同的英语比喻修辞格。本文基于这一设想,从英国作家哈代的世界名著《还乡》中归纳出metaphor、simile、analogy、allusion、antonomasia 等五种比喻修辞格,并就它们的语言结构、定义特点、细微区别、修辞效果,汉语中的对应辞格等方面进行探索,以求与同好者互相商酌。  相似文献   

11.
陈鲁民 《中华魂》2008,(10):39-39
电视剧《士兵突击》里,许三多最爱唱的一首歌:"有一个道理你不用讲,战士就要上战场。"类推起来,当官就要为人民服务,就不能贪污受贿的道理不用讲:经商就要童叟无欺,公平公道的道理不用讲;学生就要好好学习,发奋读书的道理也不用讲。我们承认,有些道理是要讲的,"务虚"很重要,思想政治工作很重要。但有些道理简直就是"公理",人人都懂,不讲自明。对这种道理还唠唠叨叨讲个  相似文献   

12.
护生护心     
《社区》2012,(17):30-31
释文 汝欲延生听我语,凡事惺惺须求己。如欲延生须放生,此是循环真道理。他若死时你救他,汝若死时人救你。  相似文献   

13.
嵇路 《百姓生活》2011,(7):51-51
用水送服药物是人人皆知的道理,但河北省人民医院药学部主任药师张淑慧却偏偏指出,这个道理并非完全科学,有的药物服用时不仅要少喝水,甚至在规定时间内不能喝水。吃药用水送服的目的是让药物顺利进入胃部并被吸收,进而达到全身各器官而发挥药效。可是,以下3类药物恰恰相反,如果喝太多水,药物疗效反会降低。  相似文献   

14.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这是人们千百万次重复的一个普通道理,也是人们最熟习的一般常识。可是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又多少次地违背这个道理,又多少次地重新强调这个道理。坚持这个道理,就是坚持唯物主义,违背这个道理,就是搞唯心主义。既然这个道理一般人都懂得,为什么在工作实践中又会出现唯心主义呢?这是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本文就这一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供同志们研究。  相似文献   

15.
科学是理性主义主导的疆场,科学之道理的存在是一种言明性的存在。而人文道理是非言明性的一种隐喻存在,贯彻着主客融合的非理性主义路径。语言学上的隐喻只是完成着人文道理的隐喻言说,而人文道理隐喻存在在根本上则是一种文化学的隐喻。在技术理性所宰制下的现代文明中,人文道理的隐喻存在是人类追寻文化和谐与精神本源的归途。谋求现代人类文化的和谐发展,就必须充分尊重人文道理的隐喻存在,恰当地运用人文道理的隐喻言说和表达,复兴人文文化的隐喻功能和价值。  相似文献   

16.
洗发六误区     
小新 《山西老年》2012,(8):46-46
洗发时在头发上打泡沫这是个很大的错误,就像用洗面奶,最好先在手心揉出丰富泡沫,才会更好地溶解污垢,洗发水也是一个道理。  相似文献   

17.
许多年来,人们在谈到《阿Q正传》的创作思想或讨论鲁迅对阿Q这一人物形象的态度时,大都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这句话来概括,认为它是创作《阿Q正传》的指导思想,贯穿于整个阿Q这一形象之中。这种说法,乍一看去,仿佛有些道理,实际上是错误的,至少也是不确切的。下面仅就一些事实,谈谈个人的粗浅意见,偏颇之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由于市场销售疲软,大、中型企业困难重重,对商业是“蓄水池”的问题成为谈论的热点。其中有一种说法是,商业既然是蓄水池,东西多了,一时销售不出去,商业部门就应该存起来,发挥蓄水池的作用。或说商品生产出来了,商业部门就得收购,要不还叫什么蓄水池。如此认识初听起来,似乎有些道理。其实,这完全是一种误解。遗憾的是,正  相似文献   

19.
很多人遇到结婚、搬家等家庭大事时,常常喜欢挑选日子,这其中不乏迷信色彩。然而,最近医学研究发现,治病择时可以事半功倍,且其中蕴含着科学道理。  相似文献   

20.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但人们总感到有时竟然比冬天还要冷。其实,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春寒料峭”,俗语“春冻骨头秋冻肉”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