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无线自组织网的多优先级接纳控制(admission control)方案。基于单跳自组织网络的带宽分配,推导了带宽预测函数和保证已接入流服务质量(QoS)的带宽上限值,为不同接入等级的业务提供接纳控制。该方案能保证网络中实时业务流的QoS,防止由于流数的增加导致QoS降级,同时也保证尽力而为业务能分享信道的剩余带宽。仿真结果验证了接纳控制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诸如受限路由等传统QoS路由机制业务震荡现象出现的原因给出了呼叫级QoS路由和分组级QoS路由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多标签QoS路由机制(MLR)作为一种分组级QoS路由机制多标签QoS路由机制不仅能够从理论上避免业务震荡现象的出现同时由于采用了业务量工程的业务均衡的思想从而提高了全网的业务性能指标仿真的数据结果可以在同时运行实时业务和非实时业务下得到  相似文献   

3.
文章主要通过对实时多媒体网络系统中服务质量QoS进行研究,着重分析区分服务(Diff-Serv)模型实现实时多媒体网络系统中服务质量QoS的具体措施和方法.从目前的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来看,区分服务(Diff-Serv)模型是实现对实时多媒体网络系统中服务质量QoS的唯一可取的技术.它的主要优势在于简化网络服务质量QoS保证的复杂性,加快转发速度,而且区分服务(Differentiated Service)模型具灵活性,可扩展性和简单易于实现的特点.通过区分服务(DiffServ)与多协议标记系统(MPLS)的结合,实现实时多媒体网络系统中服务质量QoS是一个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通过片上网络(NoC)连接多个处理器核是一种新的片上系统结构,其核间的数据交换机制是影响数据传输服务质量(QoS)的关键要素之一。在虚通道数目受限的情况下,提出了动态虚通道分配和双层子网相结合的交换单元结构。动态分配虚通道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建链成功率;双层子网结构分散了业务数据流,避免数据传输拥塞,减小了数据包传输延时。仿真显示两种技术的结合,在不增加硬件资源开销的情况下,可以为各种业务等级的数据包传输提供良好的QoS保障。  相似文献   

5.
用户感知质量(QoE)评估为有序多分类问题,可以将Logistic回归模型应用于QoE的评估。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基本原理,建立QoE等级概率分布回归模型,该模型能够完成服务质量(QoS)参数到用户QoE等级累积概率分布的映射。提出考虑QoS容忍值的QoE评估方法,该方法可以消除较好QoS指标对较差QoS指标的补偿作用,在给出QoE所属等级的同时能够给出详细的QoE等级概率分布情况。应用该方法对Web业务QoE进行了评估,所提供的评估信息更详细,评估结果更准确。  相似文献   

6.
服务质量QoS是评价一个系统性能的基本方法,本文在分析网络服务质量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实际设计中的IP电话系统中提高QoS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负载均衡的多接入选择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异构无线分组网络进行多接入选择方法设计时,仅考虑已接入用户数及系统容量将存在缺陷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异构无线分组网络中的接入选择算法,在多接入选择时考虑了分组业务QoS和链路自适应机制(链路层重传及自适应调制)因素,来正确估计分组业务在接入后平均消耗的资源量以及分组网络当前的负载情况。最后对算法性能进行了仿真评估,并与传统多接入选择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优于传统多接入选择算法,能在保证分组业务QoS的基础上,同时达到不同网络间负载均衡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用户的多业务情况,提出了一种支持QoS的EPON上行动态带宽分配算法。给出了两种控制帧结构,设计了两种新型的支持多业务QoS的EPON上行信道动态带宽分配算法:基于光网络单元ONU端的单级授权混合发送算法和基于光线路终端OLT的多级授权分离发送算法。通过仿真测试,发现两种算法均有良好的时延特性和较稳定的队列尺度,能较好地支持多业务优先级的EPON系统。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支持服务质量(QoS)评价的Web服务推荐模型,其核心是根据用户确定的功能和QoS需求,基于现有的QoS评价指数进行服务推荐.该模型可应用于Web服务管理系统、Web服务选取及Web服务组合等应用系统.  相似文献   

10.
云计算研究综述及未来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为一种新型的计算范式,云计算已经成为近两年研究的热点,其目标是为用户动态地提供可靠的、可定制的、服务质量(QoS)保证的IT计算环境服务。研究综述从定义、服务层次、计费方式及未来发展等方面对云计算进行了分析,旨在为科学地评估云计算的运营和使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从太原市某小区区域的实际情况出发,阐述了实施光纤接入网的必要性,从接入网的基本概念、组成、功能及其特点入手,设计了太原市某小区光纤接入网发展建设的系统网络拓扑结构,并且实现了综合业务如ISDN、DDN、INTERNET、CATV等业务的接入。  相似文献   

12.
宽带光纤接入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纤接入网是近十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负责光传送网宽带接入用户最后1 km的传输。宽带光纤接入网从模拟发展到数字接入网,光纤/同轴混合网络和无源光网络分别为其代表。HFC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技术,已得到了广泛应用,而PON是最近几年兴起的新技术,包括ATM无源光网络、以太无源光网络和千兆无源光网络,文中指出了它们的关键技术和系统特点。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网络QoS路径选择,讨论了改善网络服务质量的方法,在网络接入性能可靠性和平均无故障性能的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QoS路由算法。通过实验仿真表明,其网络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较好地实现了网络接入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14.
目前的尽力而为的服务方式将实时应用和非实时平等看待,没有考虑实时应用的特殊要求.同时新增实时应用时,不会考虑现存实时应用资源是否充分.本文引入一个服务质量(QoS)软件框架来解决目前的问题,其中的分类模块可以将不同的应用放入实时队列和非实时队列;数据包调度模块严格执行了实时数据包优先调度机制;资源管理模块动态管理应用资源,确保实时应用资源优先分配.经试验证明,在对实时应用的支持方面,使用了基于软件框架的解决方案明显优于无软件框架的解决方案,为实时应用提供了良好的QoS支持,从而提高无线局域网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5.
当前基于QoS的Web服务选择方法,缺乏同时考虑QoS语义和数值处理及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基于多属性理论,提出一种QoS综合匹配方法用于筛选功能相同但QoS属性不同的候选Web服务。本方法包含QoS语义和数值综合匹配、构建多属性决策矩阵、个性化服务选择这几个阶段。实验验证本方法推荐结果符合用户需求。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智能网的发展动力、核心思想、基本体系结构,指出了发展智能网的现实意义。其研究热点为:智能网与移动通信网的结合、智能网与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的结合、智能网与因特网(INTERNET)的结合、智能网网间互通和智能网与电信管理网的结合。  相似文献   

17.
针对分布式实时嵌入式系统DRES,设计了一种提供自适应服务质量(QoS)保证的构件模型QuOCCM,以形式化方法描述构件,并推导构件各实体之间的自适应过程。QuOCCM由三部分组成,Client、Qoskets和Server,分别以CCM(CORBA Component Model)构件技术实现。Client与应用或功能构件交互,获取当前QoS需求,并触发自适应机制;Qoskets通过对QoS保证框架QuO进行改进,以构件技术实现QoS自适应调整策略;Server提供自适应调整之后的QoS保证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保证了DRES中当前应用环境的QoS自适应需求,而且QoS保证与具体功能应用分离也降低了系统开发的复杂性。形式化方法研究为构件实体间的交互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18.
我国宽带业务市场的扩散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利用Bass模型预测我国宽带业务市场的扩散情况.首先对Bass模型进行了描述,然后通过已有数据确定了Bass模型参数,最后利用该模型对我国宽带业务发展进行扩散预测分析,从预测结果中可以大致看出我国宽带业务用户达到饱和的时间,为我国宽带业务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DiffServ体系中四种聚集流的服务质量保证,给出了DiffServ在IPv4广域骨干网上不能实现QoS保证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引进了接纳控制机制,即在DiffServ体系中引进了RSVP资源预留协议,探讨了基于Diffserv/RSVP体系的服务质量,得出节点路由表庞大的信息量对Diffserv/RSVP体系QoS保证有一定的影响,在制定了一种优化策略后,证明了基于Diffserv/RSVP体系的QoS是有保证的。从而得到一种具有QoS保证的隧道机制。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流程;详细分析了在ATM(异步传输模式)交换机上实现MPLS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初步的框架和涉及的关键机制;深入探讨了利用ATM成熟的服务质量和流量管理来实现P服务质量和流量管理的技术。分析表明MPLS是一种较好的IP OverATM的解决方案,它结合了ATM和IP技术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