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期山水诗萌芽于曹魏时代,在晋代逐渐发展和成熟,开启南朝一代新的诗歌风貌,标志着人与自然的进一步沟通与和谐,一种新的自然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玄言诗孕育了山水诗。玄学使山水具有清越之气,老庄思想使人们向往自然。随着情理的消长,山水逐渐与情感相结合,逐渐完成了对玄理的清洗,并且随着玄佛的融合,使山水诗具有了境界之美,并朝着世俗化和抒情性的方向发展,逐渐使山水诗成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2.
山水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大宗,但是古典诗歌转入现代,山水诗却几乎断了线。孔孚是新诗史上致力于为传统山水诗接线的第一人,他为诗坛留下了大量现代山水诗精品和自成体系的诗论。从山水意识的角度来看,孔孚一方面继承了传统山水诗的天人合一精神;另一方面又赋予山水以情感、理性和智慧,不同于传统山水诗的"空"、"寂"品格。  相似文献   

3.
孔孚的山水诗在诗界引起广泛的注意,《山水清音》出版,评家四起,给以种种赞美。作为我国新诗创作中迟到的第一本山水诗集,古老的山水诗老树上的一枝新绿,它为我国山水诗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4.
自然山水诗的写作是当代中国诗歌思潮的一种重要走向,人类所处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导致诗人们开始关注除人之外的自然对象,然而以车延高为代表的抒情诗人并没有在自己的作品里表现出深厚的生态意识,而只是将自然山水当作一种审美的对象。其诗以观察自然、发现自然、探索自然中的自我、人文与哲学意识成就了审美的独立性与创造性,正是这种审美的力量造就了其华山诗诗意的独到高远。然而如果能够将审美之维与生态之维相结合,则可以让当代中国的自然山水诗写作上升到一个全新的境界,对世界自然山水诗的写作也将是一种贡献。  相似文献   

5.
山水诗发展到宋代,思想、艺术更加成熟,风格、体裁也更加多样,基本上找到了归宿,完成了中国古代山水诗走向心灵的美学历程,其代表人物是南宋时期四大诗人之一的陆游。山水诗在陆游的手里,可以说获得了一次新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从刘宋时期的谢灵运自发钟情山水起,发展为唐代的王维自觉热爱山水,到宋代的陆游,则完全是自由亲近山水,与山水精神独往来。这种对山水的亲近、心与山水的融合,于自然山水之形中,发现了山水之灵,已完全达到了人的内在精神气质与外在山水之形的有机结合。刘宋时的谢灵运对人生持  相似文献   

6.
明末清初诗人钱廉益的山水诗创作明显分为两个阶段,且各有特点:创作于明末的山水诗属于审美观照型,重在表现自然山水的美质,以及自然与人的和谐;创作于清初的山水诗属于寓意寄托型,重在借山水表现作者的亡国之悲,人与自然的矛盾。钱氏这两种山水产模式以及其山水传的阳刚与阴柔两大类风格,开创了清代山水传的风气,具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谢灵运与王维山水诗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山水诗的发韧,可以追溯到很久很远。但第一个以山水为寄托,把山水作为倾诉对象,放怀山水,大量创制山水诗的诗人,是刘宋时代的永嘉太守谢灵运。可以说,是以谢灵运为代表的一些诗人,写下了许多清丽自然的山水诗,这些山水诗独具特色,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开创了中国古代诗歌的山水诗派。 (一)我国东晋时期,士族地主享有种种特权,世代高官厚禄、荣华富贵。他们的弟子凭借门第,小小年纪就轻易地袭任要职。南朝朝庭规定士族弟子二十岁即可做官,这是一种名和利的特权。士族优越的政治地位与他们优越的庄园经济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8.
谢灵运的山水诗第一次将自然山水当作具有独立审美意义的对象加以关照,并通过精微的体察调动各种艺术手段来表现山水之美。由于当时从理论到实践都还未能对山水诗形成更高的艺术规范,因此谢灵运的山水诗也还未能创造出情景理完美结合的深邃意境。  相似文献   

9.
如何处理山水诗中情韵、理趣和山水景物的关系是山水诗演变的关键课题,是山水自然审美意识的是否成熟的标志。作为山水诗的开拓者和集大成者,谢灵运和王维搭建了山水诗艺术的整体框架和格局,完成了山水诗从产生到成熟的演进历程,展现了山水诗融入情韵与理趣的逻辑进路。这是对魏晋以来的山水诗传统的关键课题的辨证解决,即以一种最坦然的风度体现了曲尽物态与妙写心境兼得而美的诗学美学目的。  相似文献   

10.
长期不为论者所重的张说山水诗,是其从庙堂之高到江湖之远的心路历程的艺术凝聚和物化折射,表现出凄婉文学的美感特色和贬谪文学的情感特色。张说不仅开拓了山水诗的诗体形式,而且创造性地将贬谪文学的情感内涵和山水诗的抒情策略融为一体,以自然山水为载体宣泄内心忧愤,确立了“山水抒愤”范式。  相似文献   

11.
杨万里山水诗的创作,常于摹山绘水中将自然风物拟人化,表现出强烈的主体情感,溶涵着睿智的谐谑之趣,富有鲜明的个性色彩。杨万里实践其“作家各自一风流”的主张,不同于谢灵运外在于自然的模山范水,也不同于王维心物一体的思与境谐,在“格物致知”的时风熏染下,借“移情于物”实现“自然的人化”,使山水成为主体情智的“外在现实”,拓展出山水诗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2.
怀新道转迥 寻异景不延──试论谢灵运山水诗的开创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灵运是晋宋之际崇尚自然、吟咏山水的峰巅人物,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把山水自然作为主要审美对象、全力投入创作而留下大量佳构名篇的著名诗人。大谢登山;临水、探幽抉微的诗歌,把人们的审美视野扩大到自然山水,推动了山水诗的勃兴,使山水之作从片段描写、渲染衬托的文学“附庸”一跃而蔚成“大国”。他以其杰出的艺术才能,“发现自然”并表现自然之美,成为我国文学史上开一代风气的山水诗人。本文拟从自然审美的拓展及山水艺术的开掘入手,探寻谢灵运山水诗的开创性。一、遗情舍尘物,贞观丘壑美晋宋士人对山水的留连及其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13.
李白的山水诗可以说是其山水情怀的外溢,是其内在生命的自然延伸。盛唐气象的时代精神,主体人格的独特灵魂,让李白的山水诗具有壮阔美、冲突美、崇高美特征。诗人在其山水诗中无论是生命激情的宣泄,还是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沉思,或是与自然山水的物我同一的扣谐,都是诗人自身的生命底蕴的强烈体现。  相似文献   

14.
谢灵运与宗炳同属晋宋之际文人,一为山水诗人,一为山水画家,由于对佛学的理解有所不同,因此对于佛法与山水自然之关系的认识也就有所差异。宗炳认为自然山水皆为佛之神明所感生,只有在澄怀息虑的精神状态下,才能"应目会心",故提出"畅神"之说。谢灵运则认为山水与佛法的关系乃是色与空的关系,观照幽静空灵的自然山水之境即是体认自己朗然清净的真如佛性,因此通过观照山水体悟佛理,遂形成山水诗中的"玄言尾巴"。  相似文献   

15.
山水诗作为一个特定的概念 ,是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它是这一“人的自觉”时期人对自然审美情感觉醒和对文学自然规律认识的反映。魏晋时期是山水诗的酝酿阶段。“巧构形似之言”的山水描写受到了玄学思潮的阻遏 ,但是由于玄言诗人需要以自然山水作为“悟道”的触发媒介 ,使得山水描写得以蓄积力量。山水诗的形成在晋末 (刘 )宋初。谢灵运是第一个以大量自然山水描写奠定了山水诗形成基础的诗人 ,但是他的诗作还没有脱出“用形象说玄论道”的范畴。使山水诗完善并趋向成熟的有影响的诗人是谢月兆 ,他在题材范围及情景关系方面有所创新 ,使山水诗得以正常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诗的嬗变过程 ,反映了自然审美的发展和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之间的密切联系 ,也反映了文学沿着独立化进程趋向自身完善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与前代相比,初、盛唐的山水诗呈现出鲜明的特点:一是不再局限于具体景物的精细描绘、刻画,而是注重表现山水的整体气象,在山水形象中含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宇宙意识,诗人对山水的认识、体验不仅加深,艺术手法也更为纯熟;二是自然景物和生活感受的结合,山水形象中含蕴着生活美和诗人的人格美;三是不粘滞于物象,注重表达对山水自然的领悟,由此创造出韵味无穷的诗境,山水不仅虚灵化也情致化了;四是风格多样。初、盛唐的山水诗虽然以雄浑、清雅为主,但又不拘一格。  相似文献   

17.
在谢灵运之前,东晋诗坛上"玄言诗"占统治地位.谢灵运凭借其特殊的社会地位、出众的才华、别具一格的语言和新颖的内容,打破了诗坛上的沉闷滞浊状态,给诗歌注入了清新气息. 他把山水当做一种独立的美来对待,歌唱、赞美山水.自然山水成为其诗的主体,并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进入了作者的视野和艺术表现领域.谢灵运使两晋时初见端倪的山水诗,发展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山水诗派,实现了从玄言诗到山水诗的关键性的演变.谢灵运的山水诗,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8.
何逊山水诗不同于晋宋山水诗以大道精神统摄山水与主体的联系,而以生命直感沟通二者,一变晋宋诗人借山水体道的情感模式而为于山水描写中抒发乡情。过客心态也是何逊山水诗心理意识的独特构成。何诗的意象多以“水”为主,这与晋宋山水诗更多“山”意象亦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19.
一、中国山水诗的肇始山水诗与山水画都是自然美的艺术反映,它们的肇始、发展过程,正是人们对自然的认识、欣赏、自然的人化和人的对象化和文明演变的过程.中国的山水诗和山水画早在汉代已见端倪.例如四川汉画象砖中的一幅“庭园”金雀山帛画上部的“仙山琼阁”图,就是对自然风景的描绘.东汉建安十二年(207)曹操的《观沧海》通过山水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吞吐宇宙”的情怀.这是中国诗史上第一首最完整的山水诗.有人说谢灵运“堪称是中国山水诗的鼻祖”.鼻祖者,创始之谓也.我认为山水诗的鼻祖不是刘宋初的谢灵运,而是东汉末的曹孟德.事实证明,我国山水诗、山水画是源于汉代的.宋米友仁说:“开辟以来,汉与六朝,作山水者,不复见于世.”元黄公望在《张之政画山水跋》中说:“山水之作,仿自汉唐.”  相似文献   

20.
杜甫一生写了大量的山水诗,流传下来的就有二百多首,占他全部诗作的五分之一。以这些诗与“二谢”、王、孟的山水诗相比,思想上更胜一筹;艺术风格自成一家。在山水诗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我们应该认真继承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所谓山水诗,就是以山水为题材的诗歌。我国的山水诗独立于晋、宋,兴盛于隋、庸。其间经历了产生、发展、成热的过程。尽管诗人众多、风格各异,内容杂沓,但就其主题思想而言,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单纯写山水之美,一种是除了写山水之外,还寄寓了作者的感慨。”(胡念贻《论山水诗的形成和发展》)。这种感慨,又往往因作者各自的社会环境、生活经历、身份地位、阶级意识而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