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1 毫秒
1.
《中国社会导刊》2008,(5):55-55
很多人经常在吃正餐的时候只顾喝酒、吃菜,忘记或故意不吃主食,这很容易因营养不均衡而使肾气受损。此外,主食吃得少了,吃肉必然增多,研究表明,肉食摄入过多是引起脂溢性脱发的重要帮凶。  相似文献   

2.
在餐桌上,我们常会听到这样的话:"少吃饭多吃菜".这除了是对他人的热情和关心外,似乎是"少吃饭多吃菜"有利于身体健康. 其实并非完全如此,对"少吃饭多吃菜"是值得商榷的. 我们知道,人体日常所需的热量来源于食物,而食物中可产生热量的营养素有三类.即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按照营养学的基本原理,居民日常膳食中供热量比例是: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分别占总供热量的60%~70%、20%~25%和10%~15%.  相似文献   

3.
如今,很多家长在孩子哭闹时会往孩子嘴里塞一片消食片,他们认为消食片含的是山楂、山药等药食同源的成分,即使吃多点儿,也不碍事。且现在的小儿装消食片口味很好,孩子很喜欢。但这样真的好吗?  相似文献   

4.
<正>儿童时期的营养至关重要,营养良好的儿童,其生长发育和各种能力会更好。营养学者指出:吃得“好”不一定吃得“对”,营养的误区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误区1:吃什么,孩子说了算很多家庭在孩子吃的问题上都表现为:吃多少、何时吃,家长说了算;吃什么,孩子说了算。研究表明,儿童应该按需喂养。因为  相似文献   

5.
每逢"六一"国际儿童节,许多孩子都会和家长去动物园、水族馆玩一玩,或是一起美美地吃顿饭。孩子们的闲暇时间不算多,日常作业也不少,他们如何应对学习与生活中的压力呢?  相似文献   

6.
“我的孩子需要增高治疗吗?”许多家长都有这样的困惑。实际上,最需要引起家长重视的是,孩子的生长速度远远比绝对身高更重要。  相似文献   

7.
洪伍 《当代老年》2008,(12):9-9
我两房儿媳加孙子孙女再加上我们老两口,坐下来不请不约正好一桌(8人)。每顿开饭,孩子们都拣几样我和老伴喜爱吃的、有利老人健康的菜肴摆在我们这一边。遇有难得尝鲜的菜,我们顾及孩子不大伸筷子,他们抢着往我们碗里夹。哪碗菜烧得稍多了点,他们怕我们舍不得倒掉,吃剩菜影响健康,便主动多伸伸筷子,大家齐动嘴,“三下五除二”,这难题也就“解决”了。听儿媳曾教育孩子说:要看菜吃饭,关顾老人,筷子头上可有孝心哩。  相似文献   

8.
笑话     
正家长一到三年级的家长,最为嚣张和暴躁,因为他们什么题都会。四到六年级的家长,就会低调沉稳许多,基本不骂了,因为许多题,他们都已不会。初中孩子的家长,学会了心平气和地和孩子沟通,还是遭到叛逆孩子的鄙夷,因为他们大部分题都不会。高中孩子的家长,常常被冷落,因为他们除了干些做饭、煲汤这类后勤工作,已经没有发言权。到了孩子上大学后,家长拼尽  相似文献   

9.
康寿文摘     
《老年人》2001,(6)
国人饮食三大误区一是多吃菜少吃饭。饭吃少,淀粉摄入少,提供能量的葡萄糖摄入就少,一定程度上影响脑力劳动者的工作效率。而且老百姓的米越吃越精,越吃越白,粮食经过层层加工,导致B族维生素丢失,人体获得维生素B1的主要渠道因此消失。二是把补药当饭吃。人体所需的八种必需氨基酸只能从食物中摄取,人体必需营养没有了,光吃补药何济于事。三是讳疾忌“食”。一提到胆固醇,人们普遍存在惧怕心理。一位营养学家去过不少单位的食堂,无一例外地发现餐桌上遗弃着蛋黄。殊不知胆固醇是细胞核的基本原料,一个鸡蛋的蛋黄恰好够一个人一…  相似文献   

10.
许多家长发现,孩子有时会自言自语——他们有一个想象中的伙伴,与他们形影不离,一同哭、一同笑。  相似文献   

11.
“咦,黑板上的字怎么越来越模糊了?”“怎么视力越来越差了?”……在学校,这是许多孩子会碰到并向家长反映的问题。而家长听过后,最常规的办法可能就是让孩子将座位往前挪。殊不知,这样做的后果,很可能是孩子的视力下降更快了。  相似文献   

12.
玉瑞 《老人天地》2013,(9):25-25
我的每个周日一般都是这样度过的:女儿女婿带着孩子来看我,上午10点到下午3点多走,全家吃一顿大餐。上周日一早,女儿带着孩子拎着水果就来了。女儿一进门把菜和水果往茶几上一放,就说:“妈,我要去单位加班,孩子你看一天,下午5点多我过来吃晚饭。”  相似文献   

13.
天气寒冷干燥,早晚温差大,各医院儿科门诊因感冒发烧来就诊的孩子明显增多,一些年轻的妈妈忧心忡忡。儿科医生表示,从临床观察看,经常感冒的孩子多属于脾虚,家长应有针对性地为孩子进行饮食调理,鼓励孩子坚持轻度运动,这样是可以改变孩子体质,少生病的。  相似文献   

14.
在餐桌上经常听人这样说:少吃饭,多吃菜,饭没有营养,营养都在菜里。更有一些过分关注自己身材的女性,把这一条奉为减肥的“至理名言”。从表面上来看,这似乎很有道理,然而,从科学营养的角度来看,如果长期这样下去,对身体健康极其不利。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对美国人有许多先人为主的看法。比如,美国的孩子到了18岁,家长就将他们扫地出门,什么都不管;美国的孩子没大没小,还叫父母的小名,等等。  相似文献   

16.
还有一个月,许多孩子就要走上中考高考考场,许多家庭已经弥漫着紧张的气氛。相信学校老师都告诉了家长许多应该做的事情,我们仅从疼惜孩子的角度,给家长一点小小的提醒--不要让下面这些事发生!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人宜吃的蔬菜罗林糖尿病多见于中老年人,治疗往往是药食兼半,饮食疗法对糖尿病的控制相当重要。总的说,糖尿病人宜吃含糖量少的蔬菜。卷心菜、苦瓜。波菜、油菜、芹菜、韭菜、白菜、黄瓜、冬瓜、茄子、丝瓜、西红柿、笋、菜花等蔬菜,含糖量仅为l—3%;萝卜、...  相似文献   

18.
不少家长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过于老实,因为老实人容易吃亏受骗,但又不想让孩子沾染“社会浊气”;也有一些家长有意识教导孩子学成人的“成熟”,宁愿孩子“聪明点”;还有些家长让孩子吃一“亏”长一智,让孩子在吃点小“亏”中做个高尚的老实人。到底哪种教育是正确的呢?镜头一:老实的小轩小轩今年已经上一年级了,在他的成长中,世界仿佛童话般和谐无瑕,一切都是单纯、安全的。小轩的母亲非常重视孩子品行的培养,也很珍视孩子的纯真世界,害怕成人的复杂浸染了小轩,从小就教育他要正直做人,诚实守信。小轩很听话,稍动点撒谎的念头就憋得满脸通红…  相似文献   

19.
目前,农村有相当一部分家长文化偏低,缺乏教育孩子的科学方法。人们常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的家长认为“树大自直”,对孩子的事不管不问;有的家长认为自己是个“大老粗”,大字不识几个,无法教育自己的孩子;还有的家长认为孩子上幼儿园就是吃好玩好,安全就好,。农村家长的文化素质普遍比城镇家长低,部分家长只顾着挣钱,对孩子的家庭教育较缺乏,对幼儿园的教育更是不理解不注重。教师想要培养好孩子就需要家长的配合,但在农村想家长配合你的工作谈何容易。怎样才能让农村的家长理解幼儿园的教育呢?作为一名幼儿园的教师,每天的工作除了要面向幼儿之外,还要面向家长。我在农村幼儿园进行调研了3个月,对与农村的家长沟通有了一些总结,现和大家分享一下。  相似文献   

20.
我喜欢荠菜。老伴夫唱妇随,年年初春都带着孩子去郊外的田野,找弄菜花,观荠菜花,剜荠菜;回来,吃弄菜,品弄菜。披和风,沐丽日,在郊原东呼西唤,特别有乐趣。养菜,又名香莽、粽子菜、山角菜、芥弄菜,中药名叫弄菜花。为十字花科草本植物,茎短,嫩时平铺地面,叶丛生,有柄,叶片羽状分裂,春末夏初开出白色花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