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各式各样词典已经很多的情况下,我们郑重而又不无惶恐地向读者推出这一本。不是要锦上添花,不是要随波逐流,更不敢增加文字垃圾。希望会得到知音。从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代表大会到现在,中国大陆的文学,既是以前文学的延续,又因社会的巨大变化而在整体上与以前有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2.
王尧、张舒屏的当代文学评论集《多维视野中的文学景观》(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呈现在读者的面前时,其闪现的思想火花与机敏的思维触角,都使人受益不少。请看下面一段:“……刘绍棠创作虽丰但高层次读者已不能容忍他不厌其烦地重复自己;张贤亮曾自信地预告过他的新探索,凭着对他以往作品的阅读经验,读者是充满期待的,但《早安,朋友》和《习惯死亡》的魅力似乎不及他那份自我推销著作的广告;陆文夫严谨得让关心他的读者沉不住气;林斤澜或许还要有更长时间的不被人理解的痛苦(这“痛苦”的感受是猜测而来,林先生从不趋时,可能仍泰然处之);王蒙差不多最为活跃了,《活动变人形》之  相似文献   

3.
报告文学是中国近代以来涌现的新兴文体.它与中国社会、文化的现代化化进程有着密切的伴生关系,同时它本身也随着这一进程的起伏而起伏,在曲折中不断完善自我.因此,报告文学的兴衰起伏,几乎可以看作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睛雨表.  相似文献   

4.
老舍与中国左翼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从欧风西雨中走来的老舍,一踏上国土,就感受到左翼文学的热浪强光。此后,他和左翼作家部在三十年代那复杂的意识河里航行博击,同源共振,桨帆相映,其文学思想和理论走向间或相交,既互相影响,又时时牴牾当左翼文学进入老舍视野的时候,他还是个不成熟的作家。其文学思想还带有形成时的特点:模糊朦胧,似清不清,有明显意向、但滞留在感性阶段,缺乏理性自觉。他很清楚,要从事文学创作,就要发展,充实,调整,提高。在其过程中,他吸收了各种思想材料,对左翼文学理论自然表现出很大兴趣。这种理论对他说来新鲜而富于刺激,以其强大的冲击力撞击着他,使他“猛地前进了好几丈”。标志着前进与发展的,主要是文学功利意识的加强。初步文坛,他的文学意识一片模糊,既不明了文学的功利指向,也不知道艺术三味还建构在社会功利上。他或者为排解思乡情绪而写,或者“有所为”而作,均站在思想文化的层面上做启蒙工作,既不想过多地干预社会,更不想干预政治。左翼文学自觉地以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毕业博士研究生杨平撰著的《多维视野中的美育》一书,已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上下两编共11章,24万字,其中上编的标题是:“百年中国美育概貌”,下编为“新时期美育理论的拓展与实践的深化”。作者全面而又真实地反映了百年来中华大地上一批批思想家、教育家和美学家为美育事业奋斗的历程;系统而又历史地描述了百年来中华美育事业的足迹,指出了中华美育的来龙去脉和未来走向;通过生动的笔调折射出众多美学家的不懈追求和完美的情操,作者在书中还提出许多自己独到的见解,受到其导师滕守尧教授的称赞…  相似文献   

6.
20世纪20年代,以张我军为代表的台湾知识分子抱着文化朝圣的愿望最初进入中国大陆文学界,并将大陆新文学运动之风引向台湾,但台湾文学却由于当时台湾的日治身份而并未被中国新文学作家和中国新文学界所重视。这种现象持续到30年代,台湾文学依旧被当作“外国文学”引介。直到40年代中后期,台湾光复前后,《文艺春秋》的主编范泉始在刊物中集中介绍台湾文学,将台湾文学拉进“中国文学”的视野之中。本文力图梳理这种微秒的变化,并分析产生这种变化背后的社会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7.
文学自诞生以来,即与人的关系十分密切,并常常影响人的一生.对此,我自己有深刻的体会.我们这一代人,从小学开始,就是在读<迎春花>、<苦菜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作品中成长起来的.这些作品,我常常读得泪流满面.我们所拥有的忠诚、自信、勤奋、诚实等很多品德都和我们读过的文学作品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8.
视野阔大方法创新──读《毛泽东和中国文学》杨少波毛泽东与中国文学的深刻关系已是不争的历史事实。对此关系的深入探索与描述对今天文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董学文教授45万字的新著《毛泽东和中国文学》(春风文艺出版社,1994年6月版)使毛泽东与中国文...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学所陶克套副研究员选编的《多维视野中的蒙古文化》一书 ,于 1999年 11月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此书是内蒙古人民出版社组织编写的蒙古文化小丛书之一 ,也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推出的普及性读物。该书除绪论、参考书目之外 ,正文从古今中外学者已出版的 3 0 0多部著作中精心选编了蒙古学研究领域内的权威观点、独到见解、争论焦点及可资参考的其它内容。如 :蒙古文化总论、世人心目中的成吉思汗、蒙古骑兵的历史影响、蒙古族兴衰历史、游牧经济、科技、思维方式等。编者在绪论中重点评述了国内外研究成果、所取…  相似文献   

10.
目前庄子及其《庄子》似乎成为热门话题。其中有两种倾向值得主意:~是泛庄,将庄子思想扩大泛化,将其抬到与传统文化思想划等号的地步,二是泥在,即一味地强调忠实于庄子思想的原义、本义,将研究局限在《庄子》的文辞段意中。近读来效永著《庄子与中国文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年6月版)觉得是一本读庄论庄用在的好书。它既避开主观武断的泛庄之嫌,又除却狭隘客观论的泥在之苦。使读者既不会感到玄乎空泛,也不会有追古复旧的陈腐之感。该书紧紧围绕《庄子》的“逍遥游”思想来展开。作者认为,“逍遥游”不仅是庄子思想的核心,而…  相似文献   

11.
《唐代铨选与文学》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于八十年代前期撰写《唐代科举与文学》,旨在以科举作为中介环节 ,把它与文学沟通起来 ,研究唐代士子的生活道路、思维方式和心理状态 ,以进一步考察唐代文学是在怎样的一种文化环境中进行 ,以及它们在整个社会习俗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这样的研究思路曾得到学界的认同。当时南开大学中文系主任罗宗强教授在为拙著《唐诗论学丛稿》所作的序言中 ,就说 :“至于《唐代科举与文学》,则纯粹是从文化史的角度研究文学的范例 ,它从一个侧面非常生动地展示了有唐一代士人的文化心态” (1 990年 3月 )。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张明非教授所…  相似文献   

12.
13.
新观点新理论新资料──评《中国多民族文学史论》杨权侗族学者邓敏文的新著《中国多民族文学史论》,已于1995年9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应时而出,别开生面,是中国各民族文学史理论建设的一件喜事。该书第一次从多民族文学的角度,回顾、总结、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主持人关纪新(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编审,中国老舍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石兴泽教授是我们中国老舍研究会中研究成果较多的一位,多年笔耕不辍,最近又出版了<老舍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和文化>一书.这不仅是兴泽的一本书,也是我们研究会的一个重要成果,希望大家就此书展开讨论.先请兴泽把这本书的写作情况作些介绍.  相似文献   

15.
我曾在拙著《建安文学编年史》的序文中,谈到文学编年史有助于文学史的“更新”,有助于总结文学发展规律。我曾希望有兴趣的文学史工作者,都来写几段文学编年史。由于这个工作比较吃力,响应的人不多。现在看到熊笃同志的《天宝文学编年史》初稿,十分高兴,特写下自己的一点感想,作为此书的序文。  相似文献   

16.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写一个杀人者的故事。但陀思妥耶夫斯基关注的更多的不是法律意义上的“罪”,而是思想之“罪”、人性之“罪”,因而“惩罚”也就不仅限于法庭中的“判决”。 作为作家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最关心的是罪人是否意识到了自己有罪。因为如果没有悔罪之心,即使法律正确地判了他有罪,服完刑之后,他依旧会去从事他认为“正当”“正义”的事业。因而,《罪与罚》中的“罚”更多地不是法律意义上的“惩罚”,而是来自“爱”、来自“神恩”的救赎。法律的空白地带常常就是文学的用武之地,陀思妥耶夫斯基写一个杀人者如何悔罪、如何在精神上获得救赎的故事,典型地体现了何为文学视野中的法律。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石兴泽著《老舍与 2 0世纪中国文学和文化》说开去 ,在与西方知识分子精神气质和西方文化比较中分析中国文化和知识分子精神传统 ,在与鲁迅等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比较中分析老舍的精神气质 ,并就老舍城市贫民作家精神的某些特点作了精要分析  相似文献   

18.
本文试图以“天人合一”为例证 ,旨在阐述对中国古代文论的研究必须作一种全方位的审察。既可以采用文化之维 ,以见出其精神意蕴 ,也可以运用逻辑演绎 ,以寻绎其基本模式 ;既可以采用我注六经 ,以见出历史本真 ,又可以使用六经注我 ,以领悟其现代的启示。通过这种多种角度的整合与建构 ,我们可以透视中国古代文论的整体风貌。这样对于当前呼声日隆的“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型” ,无疑具有一种参照价值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末中国文学颓废主义思潮》对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文坛上存在的一股颓废主义思潮进行了深入而详尽的分析。这部著作不为流行的社会风气所左右,敢于是其所是,非其所非,敢于恢复文艺理论批评的批判精神。虽然存在不足之处,却已经显示出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穿透力。  相似文献   

20.
孙桂荣 《东方论坛》2010,(3):128-128
比较文学是一种以寻求人类文学共通规律和民族特色为宗旨的文学研究,它是以世界文学的眼光,运用比较的方法对各种文学关系进行的研究。也可以说,比较文学是一种跨民族、跨学科、跨语言,甚至跨文化界限的文学研究,也是一门目前最为活跃的国际新兴人文学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