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行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制造革命舆论和培养造就千百万献身于民族解放事业的人才,至关重要.列宁曾经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毛泽东在1940年1月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所谓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的、科学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  相似文献   

2.
彭雪枫将军等领导的新四军四师和开创的豫皖苏边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文化教育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培养了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干部,壮大发展了抗日骨干力量;宣传、动员、教育了广大群众,激发了他们参加抗日斗争和建设根据地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正> 新四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坚持华中抗战的人民军队。皖南事变发生后,国民党政府下令取消新四军番号,断绝一切经济供给。新四军军部重建以后,全军7个师9万余人的军需给养完全靠各师自筹自给。皖江抗日根据地是新四军第七师的驻地。活动区域主要在巢(县)南山区、无(为)东地区、皖南铜(陵)繁(昌)及宁(国)绩(溪)游击区。皖江根据地在和敌伪斗争中不断发展状大,根据地各项建设,尤其是财政经济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不仅解决了根据地与七师的需要,还向新四军军部上交大批现钞和物资。据七师1942年经费收支电报:全年军队支出11,055,811元,地方支出4,352,615元,送军部款7,491,173元,年终还结存1,891,526元。在另一份电报中,对1942年7月到1943年6月支出估计,全年支出5,480万元,其中七师224万,区党委72万,送军部1000万。1942年11月底,第七师  相似文献   

4.
豫皖苏抗日根据地位于津浦路西、陇海路南、黄泛区东、淮河北的黄淮平原,该区是抗日战争时期华北八路军同华中新四军联系的纽带之一,是我党发展华中抗战、向东挺进敌后、向西连接中原的重要阵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新四军第四师的主要领导人彭雪枫同志,是豫皖苏抗日根据地的开拓者,他在创建豫皖苏抗日根据地过程中,立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回顾先烈的光辉业绩,对于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搞好两个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爆发后,进入山西的八路军在进行抗战的同时又建立了三大抗日根据地,领导各抗日根据地广大人民进行了全方位的乡村民主政治建设。以三三制原则开展普遍的民主选举,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发展民主运动,促进了抗日各阶层的团结与合作,为坚持抗战和取得最后胜利打下坚实基础。对我们今天的乡村建设具有一定历史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爆发后,进入山西的八路军在进行抗战的同时叉建立了三大抗日根据地,领导各抗日根据地广大人民进行了全方位的乡村民主政治建设。以“三三制”原则开展普遍的民主选举,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发展民主运动,促进了抗日各阶层的团结与合作,为坚持抗战和取得最后胜利打下坚实基础。对我们今天的乡村建设具有一定历史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中,特别重视以乡级基层政权建设为核心的乡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通过开展各种民主活动把抗日和民主紧密地结合起来,将民主政治植根于根据地抗日民主政权的最基层——乡村,使民众在基层政权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权力。卓有成效的乡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准备了条件,为最终战胜国民党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今天进一步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8.
安徽抗日根据地的民主政治建设在政权制度建设、民主法制建设、民主思想的普及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与完善上,一是实行真正普遍平等的选举制度,二是在政权体制上推行参议会制,三是在政权机关人员组成上推行“三三制”;在民主法制建设上,首先是通过立法以规范和保障抗日民主的政治权利,其次是加强抗日民主政权的司法制度建设,此外,在司法与行政执法活动中积极创新与发展;在民主思想的普及教育上,一方面充分运用多种形式与方法进行抗日民主的宣传教育,并组织民众进行各种广泛的政治组织活动,另一方面则以党政干部的民主作风与民主精神去影响和教育群众。抗日根据地的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鲜明的开发性与创造性。  相似文献   

9.
豫皖苏根据地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陇海路以南、淮河以北、新黄河以东、津浦路两侧的黄淮平原上所建立的一块抗日根据地。它包括豫东的睢县、杞县、太康、西华、陈留、民权、兰考、商丘、鹿邑、柘城、宁陵、夏邑、永城等县,皖北的涡阳、蒙城、宿县、怀远、风台、寿县、阜阳、太和、亳县、临泉、颖上、灵璧、泗县等县,以及苏西北的肖县、铜山、砀山等县。全区总面积35000多平方公里,人  相似文献   

10.
中共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治建设的当代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成功的实现了在抗日根据地的局部执政,为党在全国范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于中共今天的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启示。民主政治的建立是加强政党执政合法性的根本途径,民主政治的发展是提高行政效率的重要手段,民主政治的完善必须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是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前提,没有监督就没有民主。  相似文献   

11.
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代表人民利益顺应历史潮流的村财政建设,既成功地使千百万农村革命人民投入到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洪流中去,也为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财政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抗日根据地经济建设思想初探崔淑英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以极大的精力领导了根据地的经济建设,在实践中全面提出了根据地经济建设的思想。一、“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是财政经济工作的总方针抗日战争时期,我们的根据地是建立在个体经济的基础上,被敌人分割的游击...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时期,刘少奇到达华中敌后以后,指出了敌后抗日根据地经济战线斗争的意义;领导制定了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各项经济政策,大力倡导发展农业和手工业;提出了“合理负担”的思想,要求实现部队经济民主化,部队不得兼做生意,尽可能地参加生产劳动,减轻人民负担。他还十分注意根据地财政经济干部素质的提高,有意识地为新中国的建设培养经济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时期,在党的直接领导下,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文艺运动,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据极不完全的统计,仅延安和陕甘宁、晋察冀、晋冀鲁豫、晋绥、山东、华中等根据地,出版的文艺刊物和报纸文艺副刊就多达百种以上。这些刊物,发表了大量反映我国人民抗日斗争生活的优秀作品,开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研究工作,对于推动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我国革命文艺运动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抗战时期,邓小平领导根据地人民进行建党、建军、建政活动,进行整风、精兵简政、减租减息和大生产运动, 特别是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建设成就,使根据地渡过了难关,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准备了重要的物质基础。邓小平在抗战时期的有关经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为新时期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养料,也为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6.
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建设,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曾是一个重要问题。抗日根据地是和中国革命道路联系在一起的,探讨其经济建设,要和中国革命道路问题一起加以考虑。本文拟探讨其经济建设的基本经验及其对今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豫皖苏边三个月反磨擦斗争,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1941年春,皖南事变不久,国民党顽固派为消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公然置抗日大局于不顾,向豫皖苏边抗日根据地大举进犯。面对国民党顽军的进攻,豫皖苏边抗日军民奋起抗击,历经三个月的艰苦斗争,终因顽我力量悬殊,我军不得不忍痛转移,反磨擦斗争失利。此次反磨擦斗争,我军不仅丢掉了亲手开创的豫皖苏边抗日根据地,而且人员伤亡很大,是仅次于皖南事变的又一次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抗日民主根据地建设中,高度重视文化出版工作,对抗日民主根据地出版活动从整体性观照、区域性探讨、报刊史重点突破、其他专题史广泛研究、出版史料的搜集整理等五个方面进行探讨,全面梳理和总结三十年的相关成果,对推动中国共产党出版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共领导的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治具有下列特色:各党派和各阶层参政的广泛性和平等性;"三三制"政府领导体制的独创性;民主选举制度的普遍性与直接性.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时期,人祸天灾交相煎迫,抗日民主根据地出现了严重的灾荒,直接威胁着灾民的生命安全和抗日战争进行.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据地军民在临灾救济和生产自救方面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产生了很大的政治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